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17)
2023(7342)
2022(6116)
2021(5956)
2020(5045)
2019(11671)
2018(11133)
2017(21534)
2016(11401)
2015(13003)
2014(12284)
2013(12394)
2012(11898)
2011(11014)
2010(10917)
2009(10354)
2008(10333)
2007(9095)
2006(8109)
2005(7629)
作者
(33008)
(27416)
(27373)
(26359)
(17818)
(13173)
(12332)
(10582)
(10558)
(9672)
(9622)
(9315)
(9043)
(8959)
(8821)
(8626)
(8288)
(8049)
(8019)
(7622)
(6816)
(6801)
(6708)
(6394)
(6237)
(6160)
(6088)
(5718)
(5640)
(5610)
学科
(53528)
经济(53468)
管理(35303)
(30345)
方法(25472)
(25209)
企业(25209)
数学(23639)
数学方法(23529)
(18540)
中国(16355)
(11184)
贸易(11178)
(11096)
(11017)
(10992)
(10260)
财务(10255)
财务管理(10233)
企业财务(9994)
(9599)
(8424)
金融(8424)
(8276)
业经(8254)
(8174)
(7996)
(7653)
银行(7631)
国家(7446)
机构
大学(174084)
学院(166765)
(82356)
经济(81234)
研究(65144)
管理(63422)
理学(54574)
理学院(53996)
管理学(53420)
管理学院(53096)
中国(50653)
(40499)
(37337)
科学(35516)
(33192)
财经(31883)
研究所(29906)
(29558)
经济学(27909)
中心(27649)
(26814)
经济学院(25222)
北京(24437)
财经大学(24354)
(23261)
(22255)
业大(21891)
农业(21264)
科学院(19349)
研究中心(18619)
基金
项目(109444)
科学(87441)
基金(85692)
研究(77144)
(76478)
国家(75981)
科学基金(64081)
社会(53738)
社会科(51277)
社会科学(51261)
基金项目(43679)
自然(40466)
自然科(39615)
自然科学(39598)
自然科学基金(39002)
资助(36681)
(36078)
教育(33899)
(33021)
编号(27461)
(27252)
国家社会(24859)
重点(24727)
中国(24173)
教育部(23696)
成果(23647)
(22454)
(22184)
人文(21619)
科研(21392)
期刊
(85658)
经济(85658)
研究(55298)
(32714)
中国(32145)
学报(27801)
科学(25892)
管理(24248)
(23772)
大学(21386)
学学(20359)
(17838)
金融(17838)
财经(17608)
农业(16293)
经济研究(15952)
(15196)
(12952)
国际(12171)
问题(12119)
世界(11837)
技术(10742)
教育(10335)
(9620)
业经(9493)
技术经济(8445)
统计(8090)
图书(7941)
理论(7290)
(7133)
共检索到2580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赵向琴  温小敏  
本文首先拓展了新古典Q投资理论模型,将公共部门物质资本作为私人部门生产函数中的一个额外投入引入到模型中,并在模型设定中考虑了公共投资对私人部门生产率和调整成本方面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共投资通过现金流风险渠道和贴现率风险渠道两种传导机制对股权溢价产生影响。进一步的实证研究表明,公共投资对股权溢价影响的现金流风险渠道的强度大于贴现率风险渠道,因此公共投资对股权溢价有着正向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在不同的行业中是不同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国进  尹鲁晋  赵向琴  
我们将政府资本引入企业生产函数,拓展了基于厂商的资产定价模型(PCAPM)。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地方政府投资的增加将导致股权溢价的下降,其传导机制是通过产出资本比,即地方政府投资的增加引起产出资本比的下降,产出资本比的下降进一步导致股权溢价的减少。地方政府资本比重高的省份、行业以及国有企业,政府投资的增加会引起产出资本比更大程度的下降,并且通过产出资本比引起股权溢价更大程度的减少。模型能够在合理的参数水平下拟合我国股票市场股权溢价的均值,利用模拟数据可以产生与实证研究相似的结果。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邓学斌  陆家骝  
文章对Campbell和Cochrane的习惯形成模型进行修正,使用HJ方差界检验中国的股权溢价之谜,并比较CRRA模型和修正模型的定价能力。实证分析发现:中国不存在股权溢价之谜,也不存在无风险利率之谜;与CRRA模型相比,文章采用的模型有更强的定价能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路运锋  吴艳芳  
在经济理论中,股权溢价是有一定的合理范围的,当实际溢价超过理论最大值时,就会产生无法解释的谜。本文运用中国股市的实际收益率数据,使用广义矩法(GMM),来估计相对风险厌恶系数和时间偏好系数,看是否在理论允许的合理范围之内。并利用中国股市1991-2007年的完整样本与样本分割相结合,对比不同时间段的股权溢价状况和估计的参数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股权溢价仍然在合理范围之内,但是各样本期变动很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波  谢奉君  筐荣彪  
文章使用GARCH、EGARCH和跨期资本资产定价模型(ICAPM)来对1991年1月-2008年6月期间我国股票市场股权溢价的时变性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的股权溢价具有明显的随着时间变化的特征,ARCH效应和杠杠效应显著。模型和模型估计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的股权溢价并不具有明显的时变性,条件标准差比条件方差的拟合效果要更好一些。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乔薇  李瑞敏  
本文采用2001-2006年发生的407起上市公司大宗股权协议转让数据,研究了实际控制人性质、股权性质变更和控制权转让方式对转让溢价的影响,发现政府作为目标公司实际控制人,具有与非政府实际控制人所不同的"掏空"方式;政府实际控制人将控制权转让给不具有政府背景的并购方时,更倾向于收取较高的转让溢价;在政府普遍干预控制权市场的制度背景下,异地出让控制权带有明显的地方保护主义色彩;并购方收购目标公司的溢价越高,内幕交易越严重,宣告日前的累计超额收益成为大股东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的最终实现形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巫绪芬  刘银凤  雷鸣  
基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历史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我国A股市场存在股权溢价且呈现高波动性。并采用行为金融学理论从投资主体、市场、制度三方面分析了我国股权溢价及其高波动性的原因。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朱世武  郑淳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有关股权风险溢价研究的基础上 ,从投资者的角度 ,构建了中国A股市场投资指数 ,测算中国股票市场近 8年来的风险溢价。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周期选择、交易成本、股本规模对股权风险溢价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的周期下股权溢价水平大不相同 ;同时 ,中国股票市场交易成本很高 ,忽略交易成本会大大高估溢价水平 ;在市场内部 ,经验分析结果显示股本规模与风险溢价负相关 ,小盘股的风险溢价水平最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国进  尹鲁晋  颜兆阳  赵向琴  
基于生产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PCAPM)框架拓展了Belo和Yu(2013)关于公共投资与股权溢价的理论模型,在理论上同时考虑了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挤入)效应,并证明了公共投资可以通过挤出(挤入)私人投资引起股权溢价的降低(增加)。而基于台湾的实证研究发现:公共投资与股权溢价的关系是时变的,"十大建设"前期(1951-1974),公共投资带来股权溢价的增加,而在"十大建设"时期(1975-1990)和"六年国建及后续投资"时期(1991-2012),公共投资对股权溢价的影响为负值,其背后的原因是公共投资在不同时期对私人投资的挤入效应和挤出效应影响不同。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邓可斌  唐珺  
基于从市场模型出发,来研究风险溢价在中国是否存在,分析风险系数β值及规模因素对预测股票收益的作用,以及通过数据分段来分析我国股市处于不同运行周期情况下的投资者行为特征,发现:(1)在较为合理的估算方法下,β值对股票收益的作用得到很大的提升,而这一结论与国内一些学者研究的结论有着明显差异。(2)在两个观测期内都没有捕获到正风险溢价存在的证据,即在第一个观测期内存在弱小盘股效应,在第二个观测期内则发现较明显的大盘股效应和负风险溢价现象。研究结果表明,当股市处于较为正常的运行周期时,投资者呈现出较高的理性特征;而当股市处于长期熊市期间时,我国投资者呈现出明显的非理性特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煜辉  熊鹏  
本文报告了中国市场异常高的IPO抑价。我们发现,经典文献关于IPO抑价的种种动机的假说在中国缺乏立论基础。中国市场“股权分置”和“政府管制”的制度安排是导致极高的IPO抑价的根本原因。“股权分置”扭曲了正常的市场利益机制,异化了IPO参与各方的行为方式,割裂了一、二级市场的套利行为。“政府管制”产生的寻租行为增加了一级市场投资者的成本,因此产生更高的IPO抑价。本文研究证实了,如果不解决影响市场正常运转的“股权分置”和过度“政府管制”问题,任何局部的、技术的IPO变革措施都不可能平抑一、二级市场的异常价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韩士专  杜丽慧  
利用2006年1月~2015年6月相关数据,通过协整检检、格兰杰因果检验以及建立向量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误差修正模型,探究货币超发、投资者情绪指数对股权风险溢价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货币超发与投资者情绪均为股权风险溢价的格兰杰原因;货币超经济发行率、投资者情绪、股权风险溢价三个变量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货币超经济发行率每增长1%,导致风险溢价降低0.33%,投资者情绪指数每提高1%,风险溢价将增长1.10%;短期波动情况为,货币超经济发行率及投资者情绪指数每增长1%,分别引起风险溢价降低0.90%、0.27%。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袁咏梅  
股票收益率与无风险债券收益率之间的差被称为股权风险溢价 (Rm—Rf)。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股权风险溢价非常大 ,标准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CAPM )已经不能解释如此大的差异 ,股权风险溢价也就成了世界之谜。本文首先分析了股权风险溢价的产生以及理论解释 ,然后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测算中国股权风险溢价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志强  熊海芳  
鉴于国债期限溢价与股权溢价之间的相关关系具有时变性特征,本文运用BEKK-MGARCH、ADCC-MGARCH等模型从条件相关系数角度考察国债期限溢价与股权溢价之间的动态相关性。经验分析结果发现,在描述两者的相关性动态变化方面,考虑非对称性的ADCC-MGARCH模型优于BEKK-MGARCH模型;尽管国债期限溢价与股权溢价之间的条件相关系数大小在短期内会发生变动,但是条件相关系数在正负符号上却保持相对稳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郁礼  
使用两个行为观点来解释金融市场上著名的股权风险溢价。一个是损失厌恶,其意味着投资者对损失比利润更敏感;另一个是投资者趋向太频繁评价他们的投资组合。我们发现损失厌恶投资者每年评价他们的投资组合将与经验股权风险溢价一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