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69)
- 2023(8906)
- 2022(7600)
- 2021(7058)
- 2020(6137)
- 2019(13315)
- 2018(12922)
- 2017(24464)
- 2016(13293)
- 2015(14603)
- 2014(14065)
- 2013(13587)
- 2012(12346)
- 2011(10967)
- 2010(11206)
- 2009(10657)
- 2008(10967)
- 2007(9967)
- 2006(8574)
- 2005(7860)
- 学科
- 管理(48012)
- 济(47278)
- 经济(47196)
- 业(45599)
- 企(38590)
- 企业(38590)
- 财(21367)
- 方法(21030)
- 数学(18235)
- 数学方法(18000)
- 中国(15426)
- 务(13954)
- 财务(13935)
- 财务管理(13886)
- 制(13858)
- 企业财务(13318)
- 技术(13170)
- 农(12054)
- 银(12010)
- 银行(11985)
- 业经(11510)
- 行(11218)
- 险(11152)
- 保险(11061)
- 融(10306)
- 金融(10306)
- 技术管理(9826)
- 学(9202)
- 地方(8935)
- 家(8513)
- 机构
- 大学(180914)
- 学院(179037)
- 济(74401)
- 经济(72901)
- 管理(71084)
- 理学(60408)
- 理学院(59751)
- 管理学(58902)
- 管理学院(58518)
- 研究(58196)
- 中国(49766)
- 财(42131)
- 京(37415)
- 科学(33493)
- 财经(31430)
- 经(28510)
- 所(28266)
- 江(27993)
- 中心(27747)
- 农(26864)
- 研究所(25151)
- 业大(24269)
- 财经大学(23423)
- 经济学(23378)
- 北京(23274)
- 州(21794)
- 范(21346)
- 院(21294)
- 师范(21137)
- 经济学院(21030)
- 基金
- 项目(117910)
- 科学(93827)
- 基金(87315)
- 研究(86507)
- 家(75985)
- 国家(75366)
- 科学基金(65264)
- 社会(57423)
- 社会科(54528)
- 社会科学(54512)
- 基金项目(45966)
- 省(45152)
- 自然(41095)
- 自然科(40161)
- 自然科学(40149)
- 自然科学基金(39485)
- 教育(39130)
- 划(37990)
- 资助(34718)
- 编号(33422)
- 成果(27885)
- 创(27275)
- 部(26552)
- 重点(26492)
- 创新(25779)
- 国家社会(24600)
- 制(24304)
- 发(23924)
- 教育部(23298)
- 课题(23223)
共检索到2780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龙 李泉霖 易明志
正确认识政府债务及其风险判断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当前影响我国财政政策提质增效的重要因素。政府债务规模仅是问题的表象,债务规模和风险并非简单的正向线性关系,如果单纯以债务规模为标准判断政府债务风险,就会出现单一逻辑的异化,不能真正判断政府债务的风险。政府债务不仅是政府的债务,更是“国家的债务”,属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本,债务问题的实质在于经济发展与债务风险的平衡。针对当前主流债务风险判断方法和标准存在的缺陷,笔者认为应立足国民经济循环和社会经济整体发展,从宏观经济、债务成本与效率及举债偿债能力等方面判断债务风险。为此,本文提出了“三维度六要素”的债务风险判断框架,以便为理论研究和实践决策提供新的视角。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倪筱楠 王莉 袁若愚
世界性的金融危机让西方许多国家面临严重的主权债务危机,地方政府债务危机成为世界不稳定的因素之一。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逐渐增大,2013年IMF、穆迪、惠誉及高盛等外资金融机构均发布了对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警示报告,指出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存在失控风险。文章回顾了国内外政府债务风险评价研究现状,建立了地方政府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试图通过模糊综合判断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地方政府风险评价模型,最后就我国某市地方政府债务指标进行实证研究,以论证模型的可行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陆江源 盛雯雯 宋立义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与金融体系紧密相连,因此在处置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过程中,如果处置不当或者操之过急,很可能引发“处置风险的风险”,并与其他金融风险结合,造成新的更大的系统性风险。隐性债务风险与处置风险的风险,这两种风险都是源于地方政府的信用不足,且都将造成较大的金融体系震荡,但隐性债务风险时滞长、分布散、冲击弱,而衍生风险则更加迅速、传播快且冲击性强。总体来看,隐性债务风险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极低,但隐性债务带来的风险是长期隐蔽、侵蚀性的,将对经济造成长期不利影响。
关键词:
地方政府 隐性债务 金融风险 传导机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龚振 莫露樨 王琪
本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分析,构建了一个经济价值、核心产品、顾客满意度和品牌信任关系的理论模型,以期对当今消费者与企业之间关系的纽带—品牌信任的相关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经济价值 核心产品 顾客满意度 品牌信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晓慧 孟超 陈立齐
一、问题的提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掀起的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革命,推动了世界各国政府会计改革。在中国,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和政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静
目前我国公共财政部门存在着一定的财政风险,特别是隐性风险和或有风险更是不容忽视。在考察我国政府或有负债风险构成的基础上,从公共财政的角度,对财政风险产生的制度原因予以宏观分析,进一步指出我国政府或有负债形成的深层原因。研究表明,我国必须加强对政府或有债务的管理,建立面向全球经济的财政风险预算管理体制,从而减少或有债务风险对财政稳定性的冲击。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徐文舸
政府债务的宏观经济效应主要取决于政府债务是否满足可持续性的要求。本文从中央和地方两个维度来考察我国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问题,并深入解读中国特有的政府债务问题。研究发现,当前的中央政府债务处于健康状态并满足可持续性条件,经协整检验可知中央政府财政收支与新增债务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关系;地方政府债务发展的趋势性特征显示出该问题相对较为复杂,其背后有地方政府官员的"晋升锦标赛"、难以转型的政府职能以及制度与监督机制的缺失等一系列深层原因。为此,建议引入规则化管理的模式,关键在于硬化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预算约束。
关键词:
政府债务 可持续性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谭燕
组织要素是组织的最基本单位。管理好组织的一般要素对提高组织管理效率意义重大。文章结合古典和现代组织理论中组织要素的理论,从组织作为一个系统的特征角度,分析了组织的五大构成要素。并从组织行为,组织结构和组织过程等三个维度论述了组织要素管理的框架。
关键词:
组织 要素 管理 维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洪源 阳敏 吕鑫 孟然然
在采用投资侧和融资侧两种思路对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进行系统估测的基础上,设立多维偿债能力框架来构建相应的KMV修正模型,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违约风险进行实证评估。研究发现:(1)当多维偿债能力乐观情形取值时,2018—2020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隐性债务违约风险属于基本可控范围内,但当多维偿债能力保守情形取值时,隐性债务违约率有了大幅提高,面临着较明显的违约风险;(2)在考虑债务展期和利率调整的债务重组之后,隐性债务违约率都有了大幅的下降,这表明债务展期能实现存量隐性债务偿还中"以时间换空间"的目的,进而有效降低债务短期违约风险;(3)2018—2022年三类偿债能力的不同期望增长率变化对隐性债务违约风险有着不同的动态影响,按影响程度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为项目经营收益、预算可偿债财力、地方可处置存量国有资产。根据上述结论,提出"十四五"期间有效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分类步骤策略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志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攻坚战,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现阶段我国重大风险的主要来源之一。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不仅仅关系国家金融安全,而且可能引发比金融危机更严重的财政危机。财政是金融危机的最后一道防线。财政风险一旦转化为财政危机,就可能引致经济危机。这是任何一个致力于治理现代化的国家所不能接受的。因此,需要积极采取措施,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冯毅
本文立足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和方法,阐释了审计中职业判断的系统性、动态性,构建了会计报表风险生成与传导的逻辑框架和审计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逻辑框架,有助于增强注册会计师对审计决策的系统理解,进而帮助注册会计师提高职业判断水平和判断质量。
关键词:
注册会计师 职业判断 风险导向 审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明
近年来,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逐步构建,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体系初步建立。但由于地方政府性债务举债主体复杂、债务形式多样、起步阶段债务管理主体缺失,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日益膨胀,风险日渐积累,而且,目前地方政府性债务综合管理机制并未有效建立,导致风控难度加大。本文对此在分析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建立完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管理机制 隐性债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明
近年来,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逐步构建,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体系初步建立。但由于地方政府性债务举债主体复杂、债务形式多样、起步阶段债务管理主体缺失,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日益膨胀,风险日渐积累,而且,目前地方政府性债务综合管理机制并未有效建立,导致风控难度加大。本文对此在分析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建立完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管理机制 隐性债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鲲 郑威
当前,在发展城市集群及中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背景下,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迅速扩大,债务风险日益增加。本文认为,当前县级政府债务具有债务风险源于城市建设、债务借贷凭借融资平台、债务偿还依赖土地财政等特点,债务风险的主要成因是县级政府财权事权不对称、债务监管缺失、土地出让金的透支等。基于此,从财政体制、融资平台、土地财政3个视角提出了县级政府债务风险治理的制度创新策略。
关键词:
县级政府 债务风险 风险治理 制度创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英 杨诚
自2007年全面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以来,我国的政府支出分类体系实行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相结合的二维模式。2018年,根据预算法和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需要,政府支出经济分类再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在二维模式下,政府支出分类体系较好地回答了“做什么”(功能分类)以及“怎样做”(经济分类)的问题,却无法清晰反映政府支出的最终去向和用途,“三公”经费的“选择性披露”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识别,政府支出的信息质量难以满足外部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在深化政府职能改革的新形势下,社会各界对财政透明度日趋关注,对政府支出分类体系功能实现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构建和应用基于“功能—经济—票据”三维度的政府支出分类体系,可以清晰呈现政府支出的最终去向和用途,抑制现有“三公”经费的“选择性披露”问题,显著提升政府支出信息的质量水平。
关键词:
三维度 政府支出 构建应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