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54)
- 2023(6563)
- 2022(5588)
- 2021(4906)
- 2020(4214)
- 2019(9200)
- 2018(8937)
- 2017(17566)
- 2016(9496)
- 2015(10263)
- 2014(10196)
- 2013(9951)
- 2012(9060)
- 2011(8032)
- 2010(8094)
- 2009(7849)
- 2008(8142)
- 2007(7445)
- 2006(6426)
- 2005(6109)
- 学科
- 管理(42194)
- 济(35290)
- 经济(35211)
- 业(34897)
- 企(31552)
- 企业(31552)
- 财(22968)
- 务(15023)
- 财务(15007)
- 财务管理(14966)
- 方法(14565)
- 企业财务(14354)
- 制(13281)
- 数学(12632)
- 数学方法(12547)
- 中国(9379)
- 体(9327)
- 业经(8835)
- 农(8434)
- 家(8326)
- 体制(8186)
- 国家(8045)
- 银(7644)
- 银行(7638)
- 财政(7221)
- 融(7148)
- 金融(7146)
- 税(7105)
- 行(7026)
- 税收(6674)
- 机构
- 大学(134513)
- 学院(133880)
- 济(59906)
- 经济(58786)
- 管理(52783)
- 理学(45315)
- 理学院(44911)
- 管理学(44495)
- 管理学院(44215)
- 研究(41831)
- 财(36943)
- 中国(33668)
- 财经(27422)
- 京(26655)
- 经(24837)
- 科学(21471)
- 江(20650)
- 财经大学(20460)
- 经济学(20070)
- 所(19940)
- 中心(19342)
- 经济学院(18182)
- 研究所(17238)
- 北京(16418)
- 农(16377)
- 商学(15586)
- 州(15515)
- 业大(15469)
- 商学院(15445)
- 院(15273)
- 基金
- 项目(86163)
- 科学(69674)
- 基金(65663)
- 研究(65090)
- 家(55739)
- 国家(55320)
- 科学基金(48983)
- 社会(45099)
- 社会科(43035)
- 社会科学(43026)
- 基金项目(34330)
- 省(32276)
- 教育(29668)
- 自然(29578)
- 自然科(28937)
- 自然科学(28932)
- 自然科学基金(28454)
- 划(26655)
- 资助(26203)
- 编号(25010)
- 制(23729)
- 成果(21144)
- 部(20672)
- 国家社会(19840)
- 重点(19212)
- 教育部(18651)
- 创(18474)
- 人文(18085)
- 性(18020)
- 创新(17445)
共检索到2059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罗林 龚攀
近年来,与政府债务的相关争论一直热度不减。特别是欧洲债务危机爆发以后,对政府过度负债的忧虑成为一种主要的公众情绪。作为一种弥补财政收支缺口的常规政策工具,政府债务确实是一把典型的"双刃剑",但它自身不应被世人帖上罪恶的标签,因为政府债务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从根本上取决于政府决策者利用政府债务的程度与方式。本文从这一角度破题,通过分析政府债务的功效与机制,为科学合理利用政府债务提供参考。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曾莲 方娜
本文选取2010—2018年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与地方政府债务宏观经济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究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关联网络的特征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空间关联关系,重点研究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关联特征影响下,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非线性关系和传导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网络的关联性普遍存在,且关联性较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空间网络结构特征在两者之间发挥中介效应。显性债务率和隐性债务率都存在三重门槛效应,但两者一旦超过门槛值,都不利于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这些结论为提升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有效地防范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孔莉 彭宇亭 吴涛
积极财政政策是解决居民消费不足的主要措施,地方政府债务是构成积极财政政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地方政府债务为切入点,探究债务风险不断攀升背景下积极财政政策是否仍具有凯恩斯效应。基于2009—2021年我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门槛效应模型、非线性中介效应模型和非线性调节效应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形关系,适度的地方政府债务有效提升居民消费水平,过度的地方政府债务抑制居民消费水平;基于不同的债务发行和偿还阶段的分析发现,基础设施建设与土地财政是产生上述效应的两个路径;以借新还旧为目的发行的置换债对地方政府债务和居民消费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过度的置换债强化地方政府债务对居民消费水平的消极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两者之间的非线性效应在隐性债务、城镇居民消费、中部地区、高产业结构地区、居住类消费和交通通信类消费中更强。因此,地方政府应因地制宜采取差异化的债务限额管理机制,将债务总增量控制在导致居民消费挤出效应发生的阈值以内;严控新增隐性债务,加快促进隐性债务显性化;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结构;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财政收入来源,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金的依赖;加强对置换债发行的监督。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居民消费 非线性 传导机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书华
本文首次结合债务可持续性与对经济增长的门槛效应两方面来研究政府债务适度规模。在债务可持续性方面,从财政对债务反应角度出发建立债务上限模型,基于时序回归测算中国历年可持续负债率上限,处于53.8%-70.3%之间。在债务对经济影响方面,实证研究发现中国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有门槛效应,转折点约为33.3%,处于可持续范围。并发现债务通过影响总资本形成来影响经济增长渠道显著。根据本文研究,政府应释放储蓄扩大债务空间,增加债务投资来提升债务转折点。还应逐渐降低当前负债率,优化债务相对规模以达到最适。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罗林
本书分析了政府债务的性质和作用,探讨了政府债务与总需求、经济增长、投资以及通货膨胀的关系,并着重讨论政府举债用于政府购买、转移支付以及替代税收等环境下商品市场、货币市场、政府债务以及国际收支四重均衡状态的动态演变过程;探讨了政府债务规模的稳定性、可持续性以及规模控制的必要性,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菁
以2007-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门槛模型,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性债务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地方债务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并存在唯一的门槛值。当地方债务水平低于这一门槛值时,它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影响,一旦超出该门槛值,则会抑制经济增长。同时,欠发达地区相较于发达地区而言,地方债务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且强度更甚,其门槛值也更高。一旦地方债务水平超出门槛值,地方债务对经济增长的消极影响也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更加明显。因此,"以债务促增长"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应充分考虑地区特质,因地制宜地管控地方债务,构建起适合我国国情的地方债务控制与风险预警机制,推进存量债务置换,并加强地方债务信息的核算与披露。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曾莲 张瀚之
政府债务风险管理是国家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控制债务风险以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地方政府债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改善基础设施。由于这些年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债务风险也随之增加,控制不当可能引发债务危机。因此,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防范变得至关重要。文章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出发,选取2009-2014年34个国家的政府债务风险数据,利用面板门槛模型,分析财政赤字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财政赤字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存在门槛值,且在不同区间对政府债务风险起到不同的作用。财政赤字低于第一门槛值-2.591%时,财政赤字与政府债务风险不显著负相关;财政赤字介于第一、二门槛值之间时,财政赤字与政府债务风险不显著正相关;财政赤字高于第二门槛值8.064%时,财政赤字与政府债务风险显著正相关。为了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应将财政赤字控制在8.064%的上线内。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彦
政府治理的数字化转型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选取2011—2021年中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探究政府数字治理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政府数字治理能够通过规模效率变动显著提升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表明,政府数字治理的促进效果呈现出“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区域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政府数字治理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还存在以数字基础设施和财政分权程度为门槛的非线性特征,分别呈现出边际报酬递增和边际报酬递减的演化现象。研究为推动数字政府建设以及“双碳”目标下城市经济的绿色高效转型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彦
政府治理的数字化转型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选取2011—2021年中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探究政府数字治理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政府数字治理能够通过规模效率变动显著提升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表明,政府数字治理的促进效果呈现出“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区域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政府数字治理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还存在以数字基础设施和财政分权程度为门槛的非线性特征,分别呈现出边际报酬递增和边际报酬递减的演化现象。研究为推动数字政府建设以及“双碳”目标下城市经济的绿色高效转型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袁旭宏 张怀志 马超群 崔浩南
文章基于我国2011—2021年地级及以上市域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位数估计、空间滞后模型等方法,探讨了普惠金融影响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时空效应与作用机制,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1)从时序效应来看,发展普惠金融具有降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效应,这种“降债”效应呈现出随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增加而减弱的特点,同时表现出人口流出地/流入地、城市区位、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商业水平方面的异质性;(2)从空间效应来看,发展普惠金融既产生了降低本地政府债务规模的直接效应,还产生了间接降低相邻地区政府债务规模的溢出效应,且直接效应大于间接效应;(3)机制分析发现,发展普惠金融通过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产业结构合理化、缩小地方财政缺口可以降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未来,应强化金融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发挥普惠金融有效减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机制作用,共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付英俊
在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下,政府财政部门已成为货币创造的主体之一,财政部门的债券发行、国库现金管理等财政资金活动影响着货币供给和货币政策传导,且这种影响随着政府债务规模的扩大而加深。分析我国政府债务对货币流通的影响及机制,对于深入认识“财政”与“货币”的关系,不断完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政策含义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尹启华 陈志斌
我国存在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地方政府债务资金的跨区域流动对于区域经济增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近年来国家审计署审计公告的审计结果分析来看,地方政府债务资金运动主要呈现回波效应和扩散效应两种特定效应机制。另外,由于经济区域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空间溢出效应,这两种效应机制可能产生正的或者负的外部性。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资金有序的跨区域运动,能够提升资金要素的使用效率与效果,从而优化资源配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傅笑文 傅允生
近年来国内地方政府债务持续上升,从实践看,国内地方政府债务具有机制性扩张特征,即使有数据显示现实中地方政府债务水平仍在合理范围内,机制性扩张特征带来的债务持续快速扩张,使地方政府债务比预期更快突破合理水平,形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而且不可逆。同时,机制性扩张会助长违规融资,通常违规融资具有变通性与隐秘性,成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主要来源。由于隐性债务很难统计,现有的地方政府债务估算并不能反映地方政府债务的真实状况。机制性扩张与隐性债务,会放大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与债务风险,因此,需要从机理上认识地方政府债务成因,从机制上规范地方政府债务。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债务扩张 机制 风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尹启华 陈志斌
从2013年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分析来看,中国地方政府举债融资呈现出典型的"羊群效应"特征。中央政府、其它地方政府、商业银行和企业等四类主体在地方政府举债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逐层分析这些主体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互动关系有利于厘清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羊群效应"的产生机理。而从抑制"羊群效应"的治理框架来看,应逐步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分担机制、地方政府官员绩效考评机制与激励机制、地方政府债务信息的生产与披露机制以及新型"政企分开"机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小林 司登奎
文章基于2015年地方政府相继实施的债务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具有时序错列特征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识别了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收入效应。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治理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增加,呈现出明显的正向收入效应,且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加剧市场竞争以及提高人力资本是诠释该效应的核心作用机制。横截面检验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收入效应在融资依赖度较高、融资缺口较大、财政压力较小以及债务期限结构较长的样本中尤为显著。特别地,地方政府债务治理不仅能够降低企业过度负债、抑制税收规避、提高企业的相对雇佣密度和风险承担能力,而且对于企业所在地区的创新创业活动具有显著的积极带动效果。因此,地方政府债务治理不仅能够抑制经济金融风险的演化,而且有助于提高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以促进共同富裕,这对于实现“防风险”和“稳增长”双重目标并助推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