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54)
- 2023(13777)
- 2022(12063)
- 2021(11639)
- 2020(9810)
- 2019(22771)
- 2018(22374)
- 2017(43399)
- 2016(23354)
- 2015(26295)
- 2014(26061)
- 2013(25898)
- 2012(24020)
- 2011(21393)
- 2010(21331)
- 2009(19766)
- 2008(19732)
- 2007(16925)
- 2006(14758)
- 2005(13219)
- 学科
- 济(94959)
- 经济(94839)
- 管理(71631)
- 业(67511)
- 企(57256)
- 企业(57256)
- 方法(44921)
- 数学(39354)
- 数学方法(39004)
- 财(31302)
- 中国(26729)
- 农(23181)
- 务(20467)
- 财务(20405)
- 财务管理(20355)
- 学(19693)
- 企业财务(19505)
- 业经(19159)
- 贸(18973)
- 贸易(18964)
- 易(18483)
- 制(16991)
- 地方(16780)
- 农业(15314)
- 和(14795)
- 银(14341)
- 融(14321)
- 金融(14320)
- 银行(14299)
- 环境(14155)
- 机构
- 大学(335461)
- 学院(328560)
- 济(139051)
- 经济(136379)
- 管理(132336)
- 理学(114888)
- 研究(114048)
- 理学院(113598)
- 管理学(111937)
- 管理学院(111328)
- 中国(85884)
- 京(71911)
- 科学(67539)
- 财(66215)
- 所(56983)
- 财经(52633)
- 研究所(51855)
- 中心(50054)
- 经(48124)
- 农(47947)
- 北京(46408)
- 业大(45809)
- 江(45015)
- 经济学(42636)
- 范(42432)
- 师范(42085)
- 院(41114)
- 财经大学(39500)
- 经济学院(38474)
- 农业(37459)
- 基金
- 项目(223673)
- 科学(176670)
- 基金(165503)
- 研究(164481)
- 家(144383)
- 国家(142977)
- 科学基金(122487)
- 社会(105589)
- 社会科(100130)
- 社会科学(100100)
- 基金项目(87578)
- 省(82446)
- 自然(78857)
- 自然科(77038)
- 自然科学(77019)
- 自然科学基金(75659)
- 教育(74433)
- 划(70828)
- 资助(68935)
- 编号(65538)
- 成果(54236)
- 部(51344)
- 重点(49425)
- 发(46402)
- 创(46170)
- 教育部(44512)
- 课题(44306)
- 国家社会(44111)
- 创新(43117)
- 人文(42873)
- 期刊
- 济(147812)
- 经济(147812)
- 研究(101617)
- 中国(59631)
- 财(52854)
- 学报(50501)
- 管理(48082)
- 科学(47437)
- 农(42605)
- 大学(38634)
- 学学(36224)
- 教育(33002)
- 农业(30160)
- 融(27962)
- 金融(27962)
- 财经(26005)
- 技术(25664)
- 经济研究(24486)
- 经(22181)
- 业经(20847)
- 问题(19247)
- 贸(17100)
- 图书(16849)
- 业(16465)
- 世界(16254)
- 技术经济(15888)
- 理论(15882)
- 国际(15876)
- 科技(15171)
- 版(14816)
共检索到4838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虹 杨巧
本文使用OECD国家2000—2015年间政府债务与私人投资的面板数据和中国1995—2015年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GMM回归和门限回归模型,对OECD国家和中国的政府债务与私人投资的线性和非线性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从线性关系角度来看,OECD国家政府债务对私人投资具有显著的挤出效应,而中国的政府债务对私人投资则呈现显著的挤进效应;从非线性关系角度来看,OECD国家和中国的政府债务与私人投资都表现出"倒U"型关系,且中国政府债务的门限值高于OECD国家。最后,本文通过比较OECD国家和中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子晖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国政府审时度势地实施了旨在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积极财政政策。伴随着赤字性财政政策的实施,我国国债发行规模也将显著攀升。有鉴于此,本文首次采用最新发展的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对中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债务、政府消费与私人消费的非线性关系展开深人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国债规模的不断扩大,政府消费与私人消费之间的互补程度将逐渐减弱,政府在促进消费、带动内需方面的作用也将呈现渐进减弱的态势。此外,本研究进一步指出,尽管我国仍具备可控的国债融资空间,现阶段依靠扩张性政府支出来刺激消费仍具有一定的政策操作空间,但我们必须对此时刻保持审慎的态度,并在宏...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中华 万其龙
不同于以往文献的线性关系分析,本文从一个三部门均衡模型出发,从理论上解构了地方政府债务与私人投资间的非线性关系,基于Difference-GMM的实证分析验证了二者之间的倒U形关系。本文还剖析了地方政府债务影响私人投资的机制,认为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以政府投资为传导中介,影响私人投资。由于地方政府债务具有政治周期性,其对私人投资的影响也具有周期性特点。本文将政治周期引入到地方政府债务对私人投资影响分析中,实证分析表明在党代会召开前一年及当年,地方政府债务对私人投资有显著挤出效应。政策启示在于:应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约束和引导地方政府投资,改革现有政绩考核体系,防止对私人投资形成挤出效应。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尹恒,叶海云
Based on a new panel data,we find a very significant and robust empirical relation:there is distinct crowding out effect of government debt to private investment.After controlling a few variables emphasized by investment literature,the higher government debt-GDP ratio is,the lower private investment rate is.This kind of negative effect of government debt may come from the fluctuation of government debt-GDP ratio.There are enough attritions in the real world that lapse the Ricardian equivalence proposition.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万其龙
不同于以往文献的线性关系分析,本文从一个三部门均衡模型出发,从理论上解构了地方政府债务与私人投资间的非线性关系,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实证分析验证了二者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本文还剖析了现有文献鲜有关注到的地方政府债务影响私人投资的机制,认为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以政府投资为传导中介,影响私人投资。稳健性检验显示,地方政府债务对私人投资的影响在2008年发生结构性突变,由挤入转为挤出。研究得出的政策启示在于:应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约束和引导地方政府投资,防止对私人投资形成挤出效应。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私人投资 面板门槛模型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金林 杨成元
随着欧债危机的爆发及我国政府债务规模的持续扩大,政府债务作用经济增长的机制再度成为学术界与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本文以中国1981-2010年政府债务数据为样本,选择私人投资率、资本价格、政府负债率、私人信贷率等变量构建时间序列模型对中国政府债务与私人部门投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研究中国政府债务作用经济增长的机制,同时通过私人信贷率与私人部门投资两变量之间关系对中国是否存在金融抑制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
私人投资 政府债务 私人信贷率 金融抑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柏杰
在化解重大金融风险与“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双重压力背景下,本文构建地方政府债务与私人投资交互影响的作用机制理论模型,利用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门槛效应与双向因果关系模型实证检验后发现:地方政府债务对私人投资水平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影响,其门槛值为0.138 5,而私人投资对地方政府债务产生的影响呈现“倒U”型;地方政府债务对私人投资水平的影响呈现显著的区域异质性,西部地区的债务平衡点比东部地区低。本文为科学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有效促进私人投资回暖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万其龙
本文基于空间视角,从"晋升锦标赛"的现实出发,将地方政府债务竞争内嵌于一个三部门均衡模型,剖析了地方政府债务竞争对私人投资的空间溢出效应。地方政府之间策略性的举债博弈,不仅挤出了本地私人投资,而且通过空间溢出对竞争对手地区私人投资产生间接挤出效应。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发现,平均而言,相邻地区地方政府债务每上升1%,本地私人投资下降约0.17%。应当重视地方政府债务和私人投资之间的空间联系,从全局视角出发,统筹协调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促进私人投资回暖的政策体系,改革现有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标准。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猛
文章从就业结构转变的角度,对政府债务膨胀原因做出一个新解释。研究发现,在劳动力从高生产率部门向低生产率部门转移的大趋势中,整个经济系统的支出扩张速度必然快于收入汲取速度。这一规律在私人部门的表现是经济盈余下降,有效需求萎缩;在公共部门的表现是机构难以精简,财政失衡加剧。从具体的影响程度上看,1970年以来OECD国家服务业就业占比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推动政府负债率增加2个百分点左右。面对就业结构转变所引致的政府债务膨胀问题,一是要消除或弱化劳动力转移的非市场性驱动因素。与OECD国家相比,中国的就业结构转变不仅有共性,还有个性。个性在于,垄断行业工资增长比竞争性行业更快,诱使劳动者进一步"用脚投票"。二是要在提高制造业生产率上做文章。根据OECD国家经验,制造业生产率越高,出现政府债务恶化的可能性越小。这意味着,加快"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可以部分地对冲就业结构转变所酿成的财政风险。
关键词:
就业结构 政府债务 服务业 OECD国家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丁纯 高弘
对欧债问题的研究多倾向于宏观制度层面,本文认为欧元区私人债务问题是主权债务危机形成的一个重要微观机制,也是当前欧元区面临经济困局的一个重要掣肘因素。本文首先回顾了自欧元启动以来,欧元区成员国私人债务的发展脉络、结构特征及形成原因,随后重点阐述了私人债务与欧债危机之间的内在联系。结论在于,私人债务的膨胀通过扭曲资金、劳动力资源等在可贸易部门及非可贸易部门之间的配置,降低了经济整体的生产率,加速了产业的空心化过程,使得信贷泡沫破灭后希腊等国发生了严重的银行危机,政府对银行的救助则将债务负担转嫁至公共部门,并形成了银行危机与主权债务危机之间的恶性循环。
关键词:
欧洲私人债务 主权债务危机 去杠杆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桂虎
对河北省政府公共投资、私人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河北省政府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对GDP增速的增长有正相关影响,这在三个实证模型中都得到了验证;而三个实证模型共同指出,河北省政府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之间的相关性很小,可能既不存在挤出效应也不存在挤入效应。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恩涛
出于财政压力和对效率的考虑,越来越多的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引入私人资本即采取公私伙伴关系模式。从财政的角度来看,这一模式的运用会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如果其运用得当将会增加政府净值,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如果其运用不当,即使表面上没有减少政府净值,却也会产生政府或有的或潜在的支出责任。通过创建一种风险共享机制,将更多的风险转移给公私伙伴中易于承受的一方,并在年度预算中反映基础设施建设中政府担保的预期成本和对其及时进行信息披露,可以有效降低公私伙伴关系所导致的政府或有债务风险。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轶 许勇
本文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对政府支出、居民消费和私人投资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运用脉冲分析与方差分解分析对其进行了动态分析。研究发现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和私人投资均存在着挤出效应。研究结果还表明居民消费需求对于国内私人投资存在正向作用,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对私人投资有显著的带动作用;结果同时表明居民前期消费对居民当前消费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
政府支出 居民消费 私人投资 VEC模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方福前 屠俊明
政府消费与私人消费的关系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既是经济学者也是经济政策者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主要是沿着三条路线展开的:最优消费的欧拉方程路线,协整分析路线和DSGE模型路线。前两种路线得出的结论分歧较大;标准的DSGE模型预测政府支出挤出私人消费,修正后的DSGE模型则预测该挤出效应较小或者会出现挤入效应。
关键词:
政府消费 私人消费 挤出效应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孟翠莲
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目前共有30个成员国,是世界上总产出和外贸额占有份额最多的组织。2001年OECD国家占全球GDP的59%,贸易额的76%,GDP增长率为0.7%。下面对它们的赤字及债务问题做简要回顾与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