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64)
- 2023(12201)
- 2022(10404)
- 2021(9345)
- 2020(8059)
- 2019(17705)
- 2018(17647)
- 2017(33395)
- 2016(17716)
- 2015(19809)
- 2014(19527)
- 2013(18982)
- 2012(17904)
- 2011(16498)
- 2010(17033)
- 2009(16329)
- 2008(16025)
- 2007(14831)
- 2006(13607)
- 2005(12667)
- 学科
- 济(87510)
- 经济(87396)
- 管理(65543)
- 业(56035)
- 企(49705)
- 企业(49705)
- 方法(27745)
- 财(23968)
- 数学(22984)
- 数学方法(22680)
- 中国(21990)
- 地方(21018)
- 制(20193)
- 业经(19930)
- 技术(18006)
- 农(17348)
- 学(16718)
- 体(14340)
- 银(14334)
- 银行(14319)
- 融(13989)
- 金融(13987)
- 行(13751)
- 地方经济(13740)
- 务(13245)
- 理论(13229)
- 财务(13206)
- 财务管理(13168)
- 技术管理(12681)
- 企业财务(12595)
- 机构
- 大学(260747)
- 学院(257229)
- 济(115868)
- 经济(113587)
- 管理(100952)
- 研究(88370)
- 理学(84931)
- 理学院(84038)
- 管理学(82954)
- 管理学院(82403)
- 中国(69009)
- 财(58809)
- 京(54164)
- 科学(48198)
- 财经(44565)
- 所(43123)
- 江(41907)
- 中心(41299)
- 经(40110)
- 研究所(37940)
- 经济学(36699)
- 北京(34539)
- 州(32841)
- 农(32696)
- 财经大学(32678)
- 范(32618)
- 经济学院(32478)
- 师范(32334)
- 院(31635)
- 业大(30753)
- 基金
- 项目(161206)
- 科学(129093)
- 研究(123043)
- 基金(118167)
- 家(100889)
- 国家(100051)
- 科学基金(87302)
- 社会(82030)
- 社会科(77832)
- 社会科学(77815)
- 省(62444)
- 基金项目(61371)
- 教育(56130)
- 自然(52368)
- 划(51415)
- 自然科(51209)
- 自然科学(51199)
- 自然科学基金(50363)
- 编号(48731)
- 资助(47148)
- 成果(42587)
- 创(38278)
- 重点(36187)
- 部(36105)
- 制(35668)
- 创新(34983)
- 发(34933)
- 国家社会(34885)
- 课题(34382)
- 教育部(32136)
- 期刊
- 济(141046)
- 经济(141046)
- 研究(86808)
- 中国(58335)
- 财(48592)
- 管理(43128)
- 学报(33820)
- 科学(32397)
- 农(29994)
- 教育(29354)
- 融(28208)
- 金融(28208)
- 大学(26882)
- 学学(24738)
- 财经(23742)
- 技术(23581)
- 经济研究(23285)
- 经(20598)
- 业经(19706)
- 农业(19130)
- 问题(17367)
- 图书(15676)
- 技术经济(14855)
- 贸(13523)
- 理论(12922)
- 科技(12706)
- 坛(12449)
- 论坛(12449)
- 世界(12369)
- 统计(12180)
共检索到4185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相丽玲 王晴
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既是保障公众知情权合法利益的重要手段,又是建设透明的服务型政府的现实需要。从现有的实践效果看,我国的行政复议、司法救济仍然存在原告主体资格、受案范围以及损害赔偿等诸多问题。文章在分析、借鉴国外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的成功方式、途径的基础上,提出从立法升级、屏蔽审查、公益诉讼三方面建立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创新的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王少辉
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是保证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立法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我国现行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在行政复议内部性、行政诉讼可诉性和公开性等方面存在问题。国外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的成功经验表明,在传统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之外,应当新建一种专门的政府信息公开救济途径。完善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改进现行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二是建立专门的政府信息公开委员会审查制度。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赖茂生 张丽丽
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关系入手,探求制度供求平衡中推动制度变迁的博弈过程,分析制度供求双方特质,关注制度变迁的类型选择,通过对政治因素、经济因素与意识形态因素等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助推因素的分析,勾出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创新的动态制度环境模型,并提出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创新的初步建议。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徐鹤田
经济新常态下,国家审计机关加快审计转型、服务国家治理的需求更显迫切,这要求国家审计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切实发挥审计保驾护航作用。本文基于SWOT模型,对国家审计进行优势及弱势、机会与挑战分析,提出审计立项、质量、资源整合、公告等创新机制。
关键词:
SWOT模型 审计体制 创新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黄伟群 曹雨佳
通过对瑞典、英国、法国、德国和俄罗斯等欧洲国家与我国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在协调信息公开法与保密法关系、界定例外信息范围、规范保密审查流程和完善救济制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借鉴域外经验,提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的完善对策:提升政府信息公开立法层次,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保护个人隐私;采用列举方式界定例外信息范围,有效限制自由裁量权;运用要素检测方法,区分处理例外信息;设立独立第三方专门机构,处理信息公开与保密之间的纠纷。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班东启
2002年审计署发布并实施《审计结果公告试行办法》,揭开了我国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制度建设的序幕。公告审计结果仅仅是审计信息公开制度的一个方面,一个完整的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制度包括公开信息的范围、公开信息的渠道以及实现这一机制应采取的措施。政府审计信息公开作为社会文明、经济一体化和重塑审计形象的必然要求,应该通过立法、加强基础建设等途径完善审计公开信息制度。
关键词:
政府审计 信息公开范围 信息公开渠道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晶
政府在信息公开过程中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知情权需求,同时也要考虑到信息公开制度运行的经济效率。在成本交易和产权分析理论的基础上,建立政府与公众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考察双方在信息公开制度中的最优策略选择。研究建议政府部门应该树立正确的信息公开观念,在立法体例上准确界定信息公开的范围并充分利用信息公开的信息反馈机制获知公众对知情权的需求。
关键词:
政府信息公开 博弈论 信息管理制度
[期刊] 改革
[作者]
孙晓华 杨彬
作为激励技术创新的通行做法,政府采购已为西方发达国家广泛采用。从组织机构、法律体系、优先制度三方面对美国、德国和韩国等典型工业化国家以技术创新为取向的政府采购制度进行比较,以促进技术创新为目标,应改进我国政府采购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完善与《政府采购法》配套的条例和实施细则,重视技术采购对自主创新的积极作用,探索适用于我国实际的技术采购模式。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政府采购 国际比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聂常虹 曹建海
政府采购与制度创新聂常虹曹建海一、实行政府采购制度是我国财政支出管理的一次革命我国的财政体制改革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为中央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但财政支出管理体制改革不配套,现行的财政支出管理模式依然留有“条条、块块”...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聂常虹
政府采购与制度创新聂常虹(中国社科院博士生100015)一、实行政府采购制度是我国财政支出管理的一次革命实行政府采购是以公开招标、投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应商(厂商),从国内、外市场上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团体购买商品或劳务的一项经济行为。作为计划经济体制下以...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建华
通过对中国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实践困境的分析,比较了典型国家与地区信息公开的收费模式,以及引入收费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创新中国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制度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政府信息公开 收费制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章留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黄陈辰
虽然我国现行《政府采购法》中规定的供应商救济机制为质疑、投诉、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措施相结合的单轨制救济体系,但在实践中,该机制在运行过程中反映出不少制度性瑕疵,如救济程序冗长,《政府采购法》与《招标投标法》使用冲突致使监管主体不明等,其主要问题是居于救济体系核心环节的投诉受理机构的地位不独立。具体表现为:投诉受理机构与采购机构职能属性相近,易造成"采管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庆华 杜佳
本文概述了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以及信息公开制度的相关概念,重点探讨了信息公开制度对于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影响,认为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将有助于进一步开发利用政府信息资源、有助于规范政府信息资源管理行为、有助于实现政府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也将为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工作适应WTO的要求提供制度保障。
关键词: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服务/政府信息公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