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08)
2023(13199)
2022(10537)
2021(9996)
2020(8428)
2019(18920)
2018(18657)
2017(35994)
2016(19759)
2015(22187)
2014(22098)
2013(20969)
2012(18900)
2011(16263)
2010(16301)
2009(14931)
2008(14613)
2007(12566)
2006(10862)
2005(9724)
作者
(51616)
(43087)
(42690)
(41023)
(27353)
(20253)
(19634)
(16797)
(16467)
(15459)
(14660)
(14392)
(13578)
(13355)
(13355)
(13319)
(12834)
(12553)
(12483)
(12261)
(10613)
(10400)
(10251)
(10011)
(9755)
(9685)
(9426)
(9392)
(8590)
(8488)
学科
(77249)
经济(77160)
管理(65591)
(58740)
(50371)
企业(50371)
方法(37545)
(34574)
数学(33051)
数学方法(32468)
中国(22683)
(21662)
业经(18583)
(18309)
财务(18245)
财务管理(18188)
企业财务(17409)
(17195)
地方(15586)
财政(14752)
理论(14283)
(14121)
农业(13972)
(12794)
(12175)
技术(12046)
(11901)
银行(11890)
(11457)
(11409)
机构
大学(263730)
学院(262598)
管理(107304)
(105405)
经济(103331)
理学(92834)
理学院(91976)
管理学(90216)
管理学院(89698)
研究(80032)
中国(62134)
(59328)
(53684)
科学(46903)
财经(43610)
(39957)
(39680)
中心(39635)
(37498)
(36823)
业大(35556)
研究所(33408)
(32997)
经济学(32888)
北京(32710)
师范(32685)
财经大学(32344)
(31414)
经济学院(29752)
(29270)
基金
项目(180411)
科学(144282)
研究(134219)
基金(133560)
(114778)
国家(113842)
科学基金(100387)
社会(87319)
社会科(82826)
社会科学(82806)
(69941)
基金项目(69745)
自然(63920)
教育(63131)
自然科(62560)
自然科学(62549)
自然科学基金(61443)
(58190)
编号(54970)
资助(54168)
成果(45211)
(40300)
重点(40168)
(37760)
(37244)
国家社会(37028)
课题(36610)
教育部(35691)
创新(35279)
项目编号(35176)
期刊
(111212)
经济(111212)
研究(76719)
(52441)
中国(51291)
管理(39710)
学报(38004)
科学(34045)
(32930)
大学(30244)
教育(29112)
学学(28011)
技术(24940)
(23119)
金融(23119)
农业(22050)
财经(22006)
(18810)
经济研究(18494)
业经(17825)
图书(16938)
问题(14903)
财会(14441)
会计(13465)
统计(13230)
理论(13040)
(12910)
技术经济(12611)
(12223)
实践(11873)
共检索到3884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黄伯平  
现代化的本质是理性化以及对于理性的不懈追求,治理现代化在本质上意味着政府对于治理合法性和治理有效性的更高追求,而信息以及政府信息公开对于这两个方面都有着根本性的意义。财政信息公开在政府信息公开中有着特殊的重要性并且是相对其他领域在公众和政府之间存在较强张力的领域。2008年"4万亿投资计划"中财政信息公开的迷局等四大典型案例,分别反映出政府信息公开不同程度存在法制不到位不配合、体制不公正不权威、机制不直接不顺畅、内容不客观不细化等四个方面的普遍性问题。为更好地融入、服务和促进治理现代化,政府信息公开需要在三个方面有实质性改进:一是形成以公开为导向的法制、体制、机制保障;二是摒除短期功利取向,探...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红燕  胡宏伟  
本文对政府干预、财政支持全民医保的理论基础以及世界各国实现全民医保的经验进行了总结,认为一国的财力是其建立、完善医疗保障体系的前提和基础。接着,采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对多个国家财政支持医疗保障的规律进行了考察。认为,与世界一般水平相比,中国卫生支出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称,人均卫生总费用太少,政府和社会卫生支出过低;而中国与全民医保国家的差距更大。最后,提出了两个层次的财政支持医疗保障发展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胡凯  孔祥瑞  张泽丰  
财政透明是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特征。兼具技术与治理双重意蕴的数字政府已成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引擎。基于2013—2019年290个地级市数据,研究数字政府对财政透明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政府建设能够显著提升地方财政透明度,数字政府得分每增加1个百分点,将使财政透明度提升0.169个百分点,这一效应在大城市、东部城市、国家级城市群更为显著。数字政府提升财政透明度主要是通过信息可及性和政府可问责性两个作用机制实现的。数字政府提升财政透明度的因果效应通过了多重稳健性检验。本研究为数字化时代从数字政府视角来加强财政透明度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敬涛  
利用我国2006-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财政分权、信息公开对官员腐败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分权与信息公开两个微观制度环境因素均对抑制官员腐败发挥了积极作用,市场化程度与法律环境两个宏观制度环境因素虽然对官员腐败没有直接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财政分权与信息公开对官员腐败的抑制效应。研究表明,作用于政府层面的微观制度环境能够直接影响官员腐败行为,而政府之外的宏观制度环境构成了官员腐败行为选择的外部土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微观制度环境对官员腐败的影响效应。研究还发现,提升地方人口素质、扩大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家新  
政府储蓄是一定时期政府的财政收入减消费性财政支出后的结余。政府储蓄的形成及其规模 ,不仅取决于一定时期政府财政收入的状况 ,也取决于财政支出的结构安排。基于这一认识 ,本文分别从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方面对政府储蓄形成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志刚  吕冰洋  
政府决算和预算的差异可以称之为预算偏离,过高的预算偏离程度不仅直接关系到预算管理的水平和财政活动的绩效,还会对经济社会产生冲击。本文利用1994-2017年中国公共预算的预算和决算数据,全面分析和归纳了中国政府预算偏离的典型特征。文章发现,中国政府预算偏离长期处于较高水平;全国和地方层面的预算偏离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不同财政收支项目的预算偏离程度存在极大差异;预算偏离在不同省份和地区的表现也不尽相同;预算偏离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预算管理本身、财政管理体制、外部监督等。为降低预算偏离,应构建全面规范的预算体系,形成收支相匹配的财政管理格局,营造公开透明的预算环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海涛   任强   邵磊   王天祺  
笔者基于手动搜集全国区县的预决算公开数据,构建了2018年与2019年区县级政府的财政收支数据库。通过分析区县级政府各项财政收支的典型事实,研究发现:区县级政府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值的全国中位数不到20%;货物和劳务税类收入占区县级政府税收收入比重的中位数约60%;来自上级(各级)政府的转移性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占比中位数约为80%;土地三项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值的全国中位数约为10%。因此,从更长时期看,考虑增加区县级政府财产类课税如房地产税收入占比,增加财政收入的稳定性;房地产税本身的税制设计中,需要结合本国国情更多考虑有利于收入稳定的元素;应进一步减少对转移支付的依赖程度,提高自有收入占比,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应减少对土地出让的依赖程度,逐步调整区县财政的运行模式,服务于现代财政制度的构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牛锦红  
新媒体广泛介入城乡规划,可更好地传播城乡规划信息和专业知识,发挥监督规划实施和规划行政行为,并可直接表达利益诉求和提出改进建议。为体现城乡规划的民主性,在思想上应鼓励公众通过各种媒体参与城乡规划;在制度上完善城乡规划信息媒体发布机制,在技术上建立城乡规划热点讨论的媒体平台,从而形成城乡规划公众参与的媒体化和法治化途径。积极有效的媒体化能加速城乡规划法治化进程。同时,城乡规划部门在反馈媒体舆论时,应从传统"统治"思维向现代法治化"治理"思维转型,城乡规划只有走上法治化与媒体化之路,才会更好地促进城市的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笑霞  
政府向公众提供政府财务报告,是提高财政透明度、强化政府公共受托责任的内在要求。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财政透明度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基本要求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为了提高财政透明度,必须要建立和完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具体而言,应当从报告目标、报告主体、会计基础、核算范围等方面对现有的预算会计制度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以逐步建立我国的政府会计和政府财务报告制度。但是,政府会计改革和政府财务报告制度的构建是一项综合性的改革工程,应当采用分阶段、逐步推进的方法来进行。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崔潮  
在财政理论界的话语体系中,我国的财政类型经历了从"建设财政"向"公共财政"的迁移。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现代财政制度"属于什么财政类型,与"建设财政"、"公共财政"又是什么联系?立足国家治理演化的三维视阈,通过对中外财政现代化进程的比较分析,可见我国正进入财政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建设的是治理型财政。治理型财政具有主体多元性、公共参与性、公益性与回应性、绩效性、法治性特征。我国建设治理型财政,需要提高社会组织化程度,循序增加财政参与度,提高公共部门信息公开化程度,推进财政治理法治化,积极汲取发达国家治理型财政建设的经验教训。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欧文汉  
现代国家治理具有治理主体多元化、运行方式多向度、作用边界清晰、注重契约精神等鲜明特征,财政是有效实施国家治理的物质基础、体制保障、政策工具和监管手段。发挥财政在现代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需要针对制度建设、财政运行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进一步牢固树立市场观念、契约精神、法治意识、适度保障理念和国际视野等现代财政治理理念,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夯实财政经济发展基础,健全财政保障及约束机制,加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财政制度,以有力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沈费伟  杜芳  
数字乡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是建设数字中国的关键内容。立足国家大力建设数字乡村的时代背景,从治理现代化视角出发,深入剖析数字乡村治理的有限性。研究发现,数字乡村治理现代化体现为底层维护、技术赋能、服务共享和伦理保障的运作逻辑,推动乡村治理达到全局性、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现代化样态。但由于数字技术运用边界的模糊,难以平衡简约治理与复杂治理的矛盾、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张力、技术安排与制度安排的困境、权力意志与民本意志的冲突,致使数字乡村治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有效发挥数字技术在乡村治理中的优势价值,未来需要契合乡村空间场域、合理划分技术类型、重塑组织制度结构以及回应村民切实需求,从而更好地保障数字乡村的治理适应性、匹配度、有效性以及价值性,最终实现数字乡村的治理现代化目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沈费伟  杜芳  
数字乡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是建设数字中国的关键内容。立足国家大力建设数字乡村的时代背景,从治理现代化视角出发,深入剖析数字乡村治理的有限性。研究发现,数字乡村治理现代化体现为底层维护、技术赋能、服务共享和伦理保障的运作逻辑,推动乡村治理达到全局性、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现代化样态。但由于数字技术运用边界的模糊,难以平衡简约治理与复杂治理的矛盾、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张力、技术安排与制度安排的困境、权力意志与民本意志的冲突,致使数字乡村治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有效发挥数字技术在乡村治理中的优势价值,未来需要契合乡村空间场域、合理划分技术类型、重塑组织制度结构以及回应村民切实需求,从而更好地保障数字乡村的治理适应性、匹配度、有效性以及价值性,最终实现数字乡村的治理现代化目标。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董黎明   安淑真   潘小雨  
基于2011—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SDM模型考察财政压力对地方政府间非税收入竞争策略性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压力的增加显著削弱了地方政府间非税收入竞争的程度。地方政府在应对财政压力时针对不同类别的非税收入采取了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地方政府倾向于通过提高非税收入负担率以应对财政压力的策略性行为不仅扰乱了地区间公平有序的竞争秩序,而且增加了居民与企业的经济负担。提升财政透明度有助于抑制这一现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军  贾康  祝小芳  项中新  张晓云  
财政均衡制度(fiscal equalization ystem)是成熟币场经济国家处理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制度,是确保各级各地政府具有提供均等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保障,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类尊严与平等理念的具体体现,是促进社会公正与统一市场形成的有效手段。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合理借鉴市场经济国家财政均衡制度的经验,有助于加快我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完善进程,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