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45)
- 2023(14927)
- 2022(12820)
- 2021(11659)
- 2020(10046)
- 2019(22364)
- 2018(22076)
- 2017(42254)
- 2016(23270)
- 2015(25629)
- 2014(25257)
- 2013(24566)
- 2012(22473)
- 2011(20351)
- 2010(20412)
- 2009(19655)
- 2008(19352)
- 2007(17598)
- 2006(15126)
- 2005(13633)
- 学科
- 济(86292)
- 经济(86158)
- 管理(71519)
- 业(66473)
- 企(53636)
- 企业(53636)
- 方法(39976)
- 数学(35178)
- 数学方法(34858)
- 财(29317)
- 农(24985)
- 中国(24479)
- 制(23049)
- 业经(19795)
- 贸(18636)
- 贸易(18631)
- 学(18246)
- 易(18164)
- 务(17575)
- 财务(17541)
- 财务管理(17491)
- 银(17335)
- 银行(17280)
- 企业财务(16553)
- 行(16318)
- 农业(16069)
- 融(15702)
- 金融(15698)
- 地方(15195)
- 体(14672)
- 机构
- 学院(328891)
- 大学(328627)
- 济(132855)
- 经济(130064)
- 管理(124570)
- 研究(108374)
- 理学(107140)
- 理学院(105957)
- 管理学(104164)
- 管理学院(103555)
- 中国(85048)
- 科学(67738)
- 京(67624)
- 财(67212)
- 农(61464)
- 所(55721)
- 财经(52480)
- 业大(52236)
- 中心(50775)
- 研究所(50483)
- 江(49804)
- 农业(48831)
- 经(47542)
- 北京(41845)
- 经济学(41487)
- 范(39842)
- 师范(39294)
- 州(39080)
- 财经大学(38905)
- 院(38815)
- 基金
- 项目(220788)
- 科学(172323)
- 基金(160679)
- 研究(156574)
- 家(141799)
- 国家(140633)
- 科学基金(119323)
- 社会(100503)
- 社会科(95194)
- 社会科学(95167)
- 省(86770)
- 基金项目(85218)
- 自然(78115)
- 自然科(76247)
- 自然科学(76218)
- 自然科学基金(74891)
- 划(73328)
- 教育(71917)
- 资助(65077)
- 编号(62908)
- 成果(50845)
- 重点(50057)
- 部(48691)
- 创(46366)
- 发(46356)
- 制(43535)
- 创新(43499)
- 科研(43312)
- 课题(43188)
- 国家社会(41820)
- 期刊
- 济(144317)
- 经济(144317)
- 研究(94295)
- 中国(62858)
- 学报(57147)
- 农(55677)
- 财(54304)
- 科学(49577)
- 管理(43256)
- 大学(42198)
- 学学(40378)
- 农业(36758)
- 融(33939)
- 金融(33939)
- 教育(29078)
- 财经(26075)
- 技术(25313)
- 业经(24314)
- 经济研究(23794)
- 经(22204)
- 业(19312)
- 问题(19125)
- 版(17482)
- 贸(15965)
- 理论(15630)
- 技术经济(15349)
- 科技(15206)
- 商业(15053)
- 财会(14762)
- 业大(14172)
共检索到4811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胡乃红
如何充分利用加入WTO带来的有利因素 ,同时又可以把加入WTO对我国经济的冲击降到最低程度 ,无疑是目前我国政府部门以及各行各业都在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众所周知 1 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自由化的浪潮冲击下 ,“内忧外患”综合作用的结果。而政府的过度保护下经济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成为导致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鉴于亚洲金融危机的深刻教训 ,探讨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职能和作用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文章利用Corsetti的道德风险模型 ② ,分析亚洲金融危机中政府保护下的道德风险影响机制 ,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今后经济发展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道德风险 市场规范 政府行为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斌 李建平
在政府引导基金的运行中,两个代理人与引导基金的利益和追求的目标不一致,在信息不对称下都有可能发生道德风险,导致政策目标不能实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在考虑双重道德风险的情形下,将激励机制、外部监督和惩罚机制结合起来,建立引导基金与两个代理人的三方博弈模型,并利用该模型研究控制和缓解代理人的道德风险的机制。研究发现:引入外部监督和惩罚机制能更有效地抑制基金管理机构的违约行为,促使其采取符合引导基金利益的行为,而且违约行为随着监督惩罚力度的增加而减少。对受托监督机构实行激励薪酬制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道德风险并提高其实施监督的积极性。对受托监督机构的激励强度与其风险厌恶程度,对基金管理机构的激励强度和基金绩效波动性成反比。同时监督成本和惩罚力度对最优激励强度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研究证实了引入监督和惩罚机制对减少违约行为的有效性。同时对受托监督机构实行激励薪酬制有利于加强监管,确保政策目标的实现。研究结论可以为改进和完善政府引导基金的管理提供理论和政策指导。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平新乔
本文就是要建立分析这些隐性的或然的财政负债的理论框架 ,并讨论对付这些财政风险的国际公认的方法的有效程度。关于或然的政府财政负债的分析框架 ,主要是引入“财政风险矩阵”;关于对付隐性的财政风险的方法 ,我们主要介绍“财政对冲矩阵”(Fiscal Hedge Matrix)与相关的预算制度改革。
关键词:
财政风险 或然负债 预算制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梁戈敏
政府采购"天然地"易产生代理人道德风险。权力制衡是规避公权代理人道德风险的基本路径,以强制性为特征、法定的集中执行机制是政府采购践行权力制衡思想的集中体现,并在实践中显示其优势。然而,规避政府采购道德风险,还需将权力制衡理念落实到采购的管理决策层面与监督层面等。本文运用委托代理、权力制衡等理论观点对政府采购道德风险和权力制衡问题进行了分析,尝试为研究政府采购中的道德风险问题提供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关键词:
道德风险 委托代理 权力制衡 集中采购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富良 王光新
政府规制合同实际上是一个多重委托代理合同,这种多重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从纵向看,存在着公众、议会、规制机构、被规制企业之间的多重委托代理链条;从横向看,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规制机构共享对某一企业或行业的规制权的情形。在这两种情形中,由于信息不对称,都存在着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因而在制定规制政策时必须考虑这一问题。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华 王玉红
由于保险交易中信息不对称,保险消费者专业知识缺乏,保险消费者维权意识薄弱,保险消费者教育机制不足等原因,保险消费者在保险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保险消费者提供保护,但由于信息不完全,保险消费者诚信问题,委托人—代理人等问题,制约了保险消费者的集体维权行为,使市场失灵,无法自动给保险消费者提供充分的保护。政府要不断提高对保险消费者保护的有效性,并防范保险消费者保护产生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
关键词:
保险消费者 市场失灵 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明月 胡竹枝
由于地方政府道德风险造成地方政府土地管理行为变异而使中央政府保护耕地的政策目标难以实现。土地垂直管理体制改革和土地督察制度的建立既未触及政绩导向,也并未实质性改变地方政府道德风险发生的环境和条件,信息不对称及其由此引发的代理冲突问题依然存在。现实的对策是改变政绩导向,彻底改革土地管理体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明月 胡竹枝
地方政府道德风险在土地管理制度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地方政府道德风险造成地方政府土地管理行为变异而使中央政府保护耕地的政策目标难以实现。不彻底的土地垂直管理体制变革并不能有效防范地方政府道德风险的发生。现实的对策是改变政绩导向,彻底改革土地管理制度。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孙天琦
金融消费者保护成为次贷危机后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认为,在金融交易中,金融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金融消费者需要保护。市场可以对消费者提供一定的保护,但是由于市场失灵,无法给金融消费者提供充分的保护,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金融消费者需要政府(管理部门)来提供保护,但是政府并不必然比市场聪明,也会出现监管失灵。监管者的专业知识要高于普通消费者,关键是要不断提高政府提供保护(监管者保护)的有效性,防止政府失灵。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同时,必须防范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关键词:
金融消费者 市场失灵 政府失灵 权益保护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夏少刚 张巍
本文考虑审核机制下的道德风险问题,针对离散情形和连续情形,我们假设存在一种审核机制,即委托人能通过审核手段来判断代理人是否努力,并对偷懒者进行惩罚,或者更为准确地确定其努力程度,以激励其努力并给予补偿。我们可以把前者看作惩戒机制,后者看作一种确认机制,两者都能够有效率地降低不确定信息带来的损失。
关键词:
审核机制 道德风险 不对称信息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宇
本文以拍卖理论共同价值模型为基本分析框架,通过引入卖方委托代理关系,讨论了密封拍卖机制下竞买人信息寻租以及代理人道德风险对拍卖期望收入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结论包括:就控制道德风险而言,第二价格密封拍卖优于第一价格密封拍卖;拍卖品共同价值的大小决定了线性报酬激励合同的效果;特定情况下,竞买人的信息寻租行为有助于提高集体福利。
关键词:
共同价值 道德风险 期望剩余 期望收入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瑞纲
责任保险的道德风险对责任保险的发展会起到较大的阻碍作用,但我国学术界对此并没有相关的研究。文章通过系统的分析,指出责任保险的道德风险由以下四种类型的风险所构成:保单持有人风险、索赔者风险、司法系统风险与承保人风险。其中保单持有人风险是传统的道德风险,索赔者风险主要表现为投机性诉讼,司法系统风险体现的是侵权法与责任保险之间的关系,承保人风险则是不谨慎的承保人在经营责任保险时会遭遇的风险。在文章的结尾,笔者针对分析的结论对我国发展责任保险中如何有效管理责任保险道德风险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彭思源 刘芳
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是为了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缓冲由于存款人对银行清偿能力的担心而产生的挤兑。但存款保险也和其他任何保险一样,都存在道德风险问题。本文通过实证的方法分析了印尼实施存款保险后对道德风险的影响,结果显示,实行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印尼银行业的道德风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祝孔海
银行是金融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为了避免银行破产给存款人造成损失及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避免金融体系发生动荡与危机,应构建存款保险制度。但存款保险制度不是灵丹妙药,其本身也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特别是容易发生道德风险问题。道德风险有可能在存款人、银行经营者以及银行所有者任何一方发生。但银行经营的风险很大程度上是由经营者造成的,因此,需要银行所有者设计出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防止银行经理人发生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而对于银行所有者道德风险的消除,首先要创新银行管理制度;其次,要严格遵守银行经营“三原则”,即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动性,防止银行经营目标单一化;第三,要规范银行的信息披露制度。
关键词:
存款保险制度 道德风险 银行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朱子贤 徐培文
本文运用金融危机理论的道德风险模型,分析了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及其传导。由于政府隐性担保的存在,金融机构过度投资,导致资产价格泡沫的产生和破灭,最终爆发金融危机。面对次贷危机所导致的金融风险的国际传导,中国应当合理地配置和运用外汇储备,维护国家的金融安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