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99)
- 2023(11154)
- 2022(9458)
- 2021(8655)
- 2020(7669)
- 2019(17498)
- 2018(17241)
- 2017(33683)
- 2016(18482)
- 2015(20786)
- 2014(20775)
- 2013(20705)
- 2012(19309)
- 2011(17083)
- 2010(17485)
- 2009(16714)
- 2008(17094)
- 2007(15972)
- 2006(13884)
- 2005(12609)
- 学科
- 业(84423)
- 济(83495)
- 经济(83295)
- 企(77071)
- 企业(77071)
- 管理(72693)
- 方法(38540)
- 财(30826)
- 数学(29673)
- 数学方法(29479)
- 业经(28479)
- 农(28259)
- 务(21491)
- 财务(21469)
- 财务管理(21432)
- 企业财务(20266)
- 农业(19897)
- 中国(19035)
- 技术(17772)
- 制(17541)
- 和(16416)
- 划(15410)
- 策(15087)
- 理论(15024)
- 地方(14223)
- 贸(14012)
- 贸易(14005)
- 易(13581)
- 体(13111)
- 学(12918)
- 机构
- 学院(274516)
- 大学(270111)
- 济(117314)
- 经济(115093)
- 管理(113291)
- 理学(97304)
- 理学院(96385)
- 管理学(95164)
- 管理学院(94654)
- 研究(84142)
- 中国(67178)
- 财(57980)
- 京(55651)
- 科学(49598)
- 农(47658)
- 财经(45361)
- 江(42993)
- 所(42659)
- 经(40980)
- 中心(39659)
- 业大(39220)
- 研究所(37940)
- 农业(37425)
- 经济学(35319)
- 北京(34616)
- 州(33285)
- 财经大学(33157)
- 经济学院(32080)
- 范(31637)
- 商学(31415)
- 基金
- 项目(173884)
- 科学(138703)
- 研究(129390)
- 基金(127904)
- 家(109163)
- 国家(108119)
- 科学基金(94809)
- 社会(85119)
- 社会科(79772)
- 社会科学(79746)
- 省(68877)
- 基金项目(68240)
- 自然(60370)
- 自然科(58944)
- 自然科学(58926)
- 教育(58535)
- 自然科学基金(57994)
- 划(56062)
- 编号(52888)
- 资助(51469)
- 成果(42637)
- 部(39408)
- 创(38920)
- 业(38705)
- 重点(38139)
- 发(36976)
- 创新(35506)
- 课题(34780)
- 国家社会(34488)
- 制(34225)
- 期刊
- 济(135550)
- 经济(135550)
- 研究(78748)
- 中国(52005)
- 财(50934)
- 农(44566)
- 管理(44524)
- 学报(37756)
- 科学(37024)
- 农业(29997)
- 大学(29188)
- 学学(27818)
- 技术(24639)
- 业经(24107)
- 融(23905)
- 金融(23905)
- 财经(23635)
- 教育(22461)
- 经济研究(20723)
- 经(20296)
- 业(18422)
- 问题(17991)
- 技术经济(16701)
- 财会(14933)
- 商业(13927)
- 现代(13703)
- 贸(13646)
- 世界(13353)
- 版(12940)
- 统计(12562)
共检索到4091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郭岚 陈愚
企业、地方政府因其固有的缺陷将导致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财政分权、人事考核制度为企业"俘获"政府提供了必要条件,而政府掌握的关键性资源使企业具有"俘获"政府的动机。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的经济影响力、政治影响力"俘获"政府,从而获得地方保护。因而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是地方政府与企业多次博弈的结果。当地方保护性规制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存在负向影响时,随着企业对地方经济影响力的增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减少;当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成本较高时,企业更倾向于通过各种政治关系"俘获"政府,以实现规制成本最小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岚 陈愚
政府、企业、社会各界均是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力量,但无论企业、政府还是社会方面均存在其固有的缺陷,从而导致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资源依赖理论、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从不同角度对企业俘获政府的动机以及政府被精英企业俘获的条件进行了解释;而战略社会责任、企业战略的政治行为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可能是政治俘获的一种有效途径;为获得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基于互惠性原则,企业可能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加强与政府的联系;而政府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各项规制是政府与地方精英企业相互博弈、合谋的结果。
关键词:
政府俘获 企业社会责任 文献综述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井红 李静 陈剑林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期间,行政官员在制定政策时享有巨大的权力优势,具有向无权势的个人和缺乏防卫手段的企业勒索贿赂机会。在存有俘获情况下,公民对改革的期望值会下降,企业行为扭曲,缺乏创新的冲动,寄期通过俘获政府官员追求企业目标利益。
关键词:
俘获 行为扭曲 对策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王明亮
为了达到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目的,运用讨价还价模型、复制动态方程等理论工具,联系我国实际,构建了不对等博弈模型以及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力量不对等条件下,相关各方实现策略均衡的机制,以及"政府—企业"博弈稳定策略的实现过程与条件。研究结论表明:高效的政府参与是扭转不对等条件下企业疏于承当社会责任局面的关键,而其演化趋势则取决于企业相关积极行为的声誉收益、违法成本以及消极行为的声誉损失三者之间的协整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金波
在环境压力日益增大的情境中,有效的环境治理不仅是提升生态质量的关键,也是确保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基于演化博弈理论,结合规制俘获并引入公众参与作为主要参数构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的三方博弈模型,探究了各博弈主体的策略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并分析了系统均衡点的稳定性。结论表明:企业选择绿色转型主要取决于转型的成本和收益,在缺乏各级政府监管情况下企业转型收益的提高有利于企业主动转型;中央政府的策略选择受到成本收益的制约,公众环境关注度的增加可以有效推动中央政府选择监督策略;地方政府是否被规制俘获的关键在于其监督成本的高低和对经济的偏好程度。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乔尔·赫尔曼 杰林特·琼斯 丹尼尔·考夫曼 周军华
本文根据1999年商业环境与企业绩效调查数据,从企业层面和国家层面对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政府俘获、企业影响力和行政腐败展开了研究。文章分析了企业对政府施加影响的各种方式,以及这些方式带来的私人成本、社会成本、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研究结果表明,在很多转轨经济体中都出现了俘获经济,因此这些转轨国家未来改革的重点,应是引导企业通过透明改革、政治责任和经济竞争等合法方式而非俘获政府的非法手段来对政府施加影响。
关键词:
转轨经济体 腐败 政府俘获 企业影响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雨森 秦曦 李家波 乔冬娇
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往往会与企业的营利性相冲突,政府有必要加强监管,促使企业履行其社会责任。文章建立了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和政府监管的博弈模型,从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识别出政府监管的成本、政府对不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不予查处导致的损失、政府实行监管时对不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查处的概率、以及查处时给予的惩罚等是影响企业是否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因素。最后,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为政府部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政府监管 博弈分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陆玉梅 高鹏 刘素霞
为研究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投入与员工离职行为的交互影响,采用动态博弈方法分析了两种劳动力市场条件下劳资双方的策略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当劳动力市场类型明确时,若企业社会责任投入收益较低,企业就肯定进行低责任投入;若社会责任投入的收益较高,则企业不一定会提高社会责任投入,还要受员工离职倾向影响;员工离职行为与在职成本以及企业社会责任投入收益相关。当劳动力市场类型不明确时,企业和员工的行为同时取决于企业社会责任收益成本比、员工在职成本以及出现两种劳动力市场的先验概率。
关键词:
民营企业 员工 社会责任 离职 博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郭岚 苏忠秦
以政府俘获为视角,考察地方保护、政治关联、企业产权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地方国有企业来说,政治关联加强了地方保护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负向影响,政治关联与地方保护存在互补关系;相对而言,非国有企业和省级以上国有企业的政治关联与地方保护存在替代关系,这一关系在省级以上国有企业中尤为显著。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地方保护主义 政治关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郭岚 苏忠秦
以政府俘获为视角,考察地方保护、政治关联、企业产权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地方国有企业来说,政治关联加强了地方保护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负向影响,政治关联与地方保护存在互补关系;相对而言,非国有企业和省级以上国有企业的政治关联与地方保护存在替代关系,这一关系在省级以上国有企业中尤为显著。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地方保护主义 政治关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杜剑
文章通过对企业与政府部门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博弈分析,提出政府部门需要综合分析企业不披露社会责任信息节约的成本、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所获得的声誉价值、政府部门检查企业是否履行披露其社会责任的成本、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为社会增加的经济效益、企业违反政府部门强制信息披露行为的罚款额,对企业某项社会责任信息是否强制披露及量化的程度做出科学的规定的结论。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信息披露 政府部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毅
“共谋俘获”是乡镇政府针对项目调整的政策变通,意味着通过政策执行的灵活应对实现了目标替代。本文切入项目执行过程,从目标考核体制、项目实施环境与基层共谋三个方面,考察了村庄间项目调整中的政府行为逻辑与策略。在2020年县级政府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试点方案中,贫困村安置点的产业项目申报与实施情况,被纳入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与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的“双线考评”目标任务。在此制度环境下,目标考核体制却无法兼容项目实施环境,贫困村的项目实施遭遇了土地利益纠纷,政策执行陷入困境。为了化解困境,乡镇政府通过采取基层共谋的非正式方式,借助精英间的“权力—利益网络”,在保证项目资产与分红收益归属贫困村的前提下,促使示范村俘获并完成了项目建设任务。基层政府在项目调整中的“共谋俘获”表现了组织自主性受约束条件下的“积极行政”行为特征,遵循的是完成任务的逻辑,而非单一追求利益最大化。
关键词:
项目调整 政策变通 共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毅
“共谋俘获”是乡镇政府针对项目调整的政策变通,意味着通过政策执行的灵活应对实现了目标替代。本文切入项目执行过程,从目标考核体制、项目实施环境与基层共谋三个方面,考察了村庄间项目调整中的政府行为逻辑与策略。在2020年县级政府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试点方案中,贫困村安置点的产业项目申报与实施情况,被纳入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与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的“双线考评”目标任务。在此制度环境下,目标考核体制却无法兼容项目实施环境,贫困村的项目实施遭遇了土地利益纠纷,政策执行陷入困境。为了化解困境,乡镇政府通过采取基层共谋的非正式方式,借助精英间的“权力—利益网络”,在保证项目资产与分红收益归属贫困村的前提下,促使示范村俘获并完成了项目建设任务。基层政府在项目调整中的“共谋俘获”表现了组织自主性受约束条件下的“积极行政”行为特征,遵循的是完成任务的逻辑,而非单一追求利益最大化。
关键词:
项目调整 政策变通 共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佟岩 贾李盼
分析了完全信息下地方政府和企业的静态博弈和混合策略博弈,得出企业污染环境的额外收益、声誉成本和政府的监管成本、政治成本都影响两者行为的选择的结论。引入贴现因子,分析了多阶段动态重复博弈,发现企业未来的选择与贴现因子的大小密切相关。从3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改善两者行为的政策建议,首先应该建立合理的制度,使用合理的规制工具;其次,提高政府的监管效率,加大惩罚力度;最后,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从根本上降低污染成本。
关键词:
地方政府 环境规制 企业 博弈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郑准 王国顺
随着全球生产网络理论的兴起,嵌入跨国公司所主导的全球生产网络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以及集群内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选择,但是这一过程中集群企业却往往会产生"俘获效应"并陷入"低端锁定"的不利局面。对此,基于跨国公司因素、集群环境因素和企业自身因素系统构建了导致集群企业产生"俘获效应"的三维度整合性分析框架,然后基于此分析框架并结合我国企业众多成功案例,从企业和政府角度系统提出了促进全球生产网络条件下我国集群企业规避"俘获效应"实现成功转型升级的策略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