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99)
2023(7868)
2022(6566)
2021(5932)
2020(4996)
2019(10912)
2018(10929)
2017(20369)
2016(11480)
2015(12980)
2014(13295)
2013(12489)
2012(11537)
2011(10366)
2010(10721)
2009(10133)
2008(9818)
2007(9365)
2006(8104)
2005(7679)
作者
(32745)
(27326)
(27165)
(25981)
(17186)
(12891)
(12348)
(10548)
(10345)
(9901)
(9413)
(9139)
(8908)
(8834)
(8757)
(8300)
(8134)
(8024)
(7980)
(7727)
(6889)
(6726)
(6629)
(6257)
(6243)
(6229)
(6058)
(5957)
(5610)
(5498)
学科
管理(39957)
(38046)
经济(37957)
(32018)
(27321)
企业(27321)
(16340)
(14661)
中国(14452)
方法(12604)
(11650)
(11307)
业经(10246)
数学(10182)
数学方法(10054)
(9058)
(8580)
银行(8557)
体制(8407)
(8218)
(8201)
财务(8170)
(8154)
金融(8147)
财务管理(8139)
理论(7856)
(7733)
企业财务(7715)
地方(7456)
财政(7424)
机构
学院(159792)
大学(159579)
(62913)
经济(61410)
管理(58155)
研究(55258)
理学(49034)
理学院(48502)
管理学(47756)
管理学院(47443)
中国(41980)
(36389)
(34001)
科学(32134)
(27843)
财经(26762)
(26286)
(26160)
中心(25216)
研究所(24693)
(24150)
业大(22369)
北京(21153)
(20629)
农业(20294)
(20286)
(20239)
师范(20030)
经济学(19831)
财经大学(19593)
基金
项目(104692)
科学(82141)
研究(79889)
基金(74731)
(64910)
国家(64346)
科学基金(54715)
社会(50829)
社会科(48031)
社会科学(48021)
(41861)
基金项目(38646)
教育(37271)
(34754)
自然(33036)
编号(32932)
自然科(32266)
自然科学(32252)
自然科学基金(31690)
资助(29703)
成果(29148)
(25669)
课题(24177)
重点(23884)
(23481)
(22239)
(22065)
国家社会(21316)
(21298)
创新(20805)
期刊
(75344)
经济(75344)
研究(50375)
中国(40517)
(31221)
学报(25944)
(24984)
管理(23639)
教育(22690)
科学(22426)
大学(20262)
学学(19039)
农业(16301)
(15810)
金融(15810)
财经(14045)
技术(13978)
(12119)
业经(11891)
经济研究(11853)
问题(9553)
(8182)
(7807)
职业(7722)
财会(7653)
科技(7478)
会计(7374)
(7295)
论坛(7295)
理论(7251)
共检索到2538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孙宏英  
就业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反映,也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纵观世界,绝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都把政府促进就业作为经济和社会政策优先考虑的目标。实际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漏岳鸣   顾学年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小英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结构转型到了关键时期,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日益成为影响改革成功的关键因素。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改善就业服务,拓宽就业渠道,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建立政府投资就业长效评价机制,是衡量政府促进就业成效的重要手段,对进一步发挥政府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借鉴了发达国家政府就业政绩考核机制,根据中国国情,尝试性地建立了评价方法,希望能对政府建立就业考核机制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胡德巧  孙中震  严平  
研究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与扩大就业的联动关系,探索建立政府投资促进就业机制,这无论在理论政策研究还是在实际工作操作上,都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吉林省辽源市召开了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郑金花  
本文针对政府就业因素重视不足、政府投资促进就业效果有限等问题,对我国投资促进就业机制进行了多方位思考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邱建东  丁旺才  杜亚江  
介绍了兰州交通大学机电技术研究所针对日趋严峻的研究生就业形势,构建了个性职业规划指导、市场主导教学实践、满意就业目标服务三大体系,将研究生各阶段的培养和就业紧密结合,有效地促进了研究生的就业工作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守志  
劳动力需求能否长期适应劳动力供给,各个时期劳动力供给结构能否与劳动力需求结构实现均衡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具有全局性的问题。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国家就业政策的重点是通过调整所有制结构,广开就业门路解决总量矛盾。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国民经济的“两个转变”,国民经济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造成就业结构性矛盾显著上升。就业的总量矛盾和结构矛盾交织一起,就业压力空前增大,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实际状况需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就业机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社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快速的经济增长并未带来就业的相应增长,尽管其中原因极为复杂,但在政府目标多元性以及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目标取向并不完全一致的前提下,地方政府对经济增长的过分偏好与对就业的相对忽视是造成就业增长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作者认为,针对目前就业困难的严峻形势,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应将促进就业作为重要目标,采取多种积极措施促进就业,努力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一致性,最终实现充分就业式的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国红  
本文认为,教师教学能力是影响课程改革成效的关键性因素,由于行动体系课程对中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诸多新的要求,与之对应的中职教师教学能力促进机制需要建立"引动"系统、"助动"系统和"驱动"系统,并关照"扰动"系统的客观存在及其转化机理,使四大系统形成一股整体力量,共同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胜蓝   王鹏程   马慧   刘晓玲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稳定就业的主力军。本文利用《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形成的准自然实验,考察其对企业劳动雇佣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本文使用新三板企业年报与“企查查”平台构建一个衡量政府信用体系建设的新数据集。基于这个新数据集的双重差分检验结果显示,《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加强政府信用体系建设能够使企业劳动雇佣提高约3.85%。商业信用供给减少是《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提高企业劳动雇佣的主要作用机制。当营商环境较差、外部融资可获得性较低以及客户议价能力较强时,《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促进企业提高劳动雇佣的效应更强。本文还发现《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能够促进地区层面的就业增长。本文揭示了政府信用体系建设通过缓解中小企业流动性约束以促进就业的机理,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稳定就业和改善民生福祉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海晶  吴昌林  
职业生涯规划促进大学生就业体系研究旨在打破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单一、贫乏的指导局面,建立国家、社会、高校、学生即"国家政策上提携、社会职业上匹配、学校指导上强化、学生能力上定位"四位一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翔  
增强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人为核心的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实现这个目标的前提就是要保障和实现充分就业。低碳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和必由之路,低碳城镇化对就业的保障应该更具公平性并且按照就近原则来推进。文章认为,在低碳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促进就业增长和提升就业质量,必须优化产业布局、产业结构与发展模式,扩大就业空间;建立健全劳动力教育培训制度,培养适应低碳产业发展需求的劳动者,提高劳动者就业竞争力;推进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建设,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增强社会就业公平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福兰  李有增  
审议人机制是绩效管理中的关键机制。审议人机制有助于绩效管理的具体化和简单化。审议人机制实现了绩效管理制度和人的结合。自2005年始,新加坡开始推行绩效管理促进体系(EnhancEd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EPmS),审议人机制是绩效管理体系中的核心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容静文  杨素琳  
综观二十多年来台商对大陆投资的演变,可以发现,台湾与大陆的产业合作在产业形态上经历了从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资金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转变的过程,产业升级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与延续性。从产业区域布局来看,初期投资由于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投资区域主要选择空间距离与心理距离上离台湾较近,语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徐路  朱志伟  李楠  
2015年12月4日,《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由江苏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成为十八大之后第一部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省级地方性法规。《条例》对公共文化的服务供给、设施建设、社会参与、政策保障、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和细化。文章通过对《条例》内容的解读,结合当前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现状和问题,对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提出可行性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