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31)
2023(19037)
2022(16113)
2021(15165)
2020(12325)
2019(28293)
2018(27990)
2017(53619)
2016(29032)
2015(32517)
2014(32493)
2013(32071)
2012(29895)
2011(27143)
2010(27698)
2009(25366)
2008(24825)
2007(22421)
2006(20141)
2005(18093)
作者
(84092)
(70154)
(69257)
(66162)
(44455)
(33441)
(31438)
(27449)
(26600)
(25182)
(23637)
(23543)
(22335)
(22218)
(21755)
(21331)
(20671)
(20555)
(20000)
(19957)
(17553)
(17348)
(16994)
(16166)
(15806)
(15654)
(15634)
(15538)
(14282)
(13967)
学科
(122534)
经济(122397)
(85268)
管理(81926)
(61654)
企业(61654)
(52711)
方法(47440)
数学(40972)
数学方法(40456)
中国(36380)
农业(35057)
业经(30744)
(30730)
地方(30154)
(24521)
(24284)
(22982)
贸易(22966)
(22285)
(20467)
银行(20424)
(19682)
(19426)
金融(19425)
技术(19256)
环境(18855)
(18808)
(18582)
理论(18561)
机构
学院(413256)
大学(411167)
(170026)
经济(166287)
管理(162490)
研究(144105)
理学(139819)
理学院(138261)
管理学(135981)
管理学院(135191)
中国(110679)
(88281)
科学(86857)
(79642)
(78966)
(72366)
中心(66702)
研究所(65182)
业大(63251)
(63182)
财经(61752)
农业(60229)
(56614)
(56308)
北京(56236)
师范(56129)
(51953)
(50773)
经济学(49902)
财经大学(45509)
基金
项目(275689)
科学(217312)
研究(206444)
基金(199142)
(172594)
国家(171038)
科学基金(146917)
社会(130529)
社会科(123446)
社会科学(123418)
(107916)
基金项目(104736)
教育(93756)
自然(93188)
自然科(90965)
自然科学(90948)
(90230)
自然科学基金(89300)
编号(85541)
资助(81836)
成果(70214)
(62280)
重点(61424)
(61419)
课题(59044)
(56816)
国家社会(53609)
创新(52917)
教育部(52535)
科研(51675)
期刊
(197884)
经济(197884)
研究(127820)
中国(87723)
(78372)
学报(63286)
科学(59406)
管理(58791)
(58259)
农业(53126)
教育(49633)
大学(49273)
学学(46230)
(43829)
金融(43829)
业经(36415)
技术(36127)
经济研究(30105)
财经(29356)
问题(26042)
(25645)
(25110)
图书(21655)
(20326)
技术经济(20064)
科技(19896)
理论(19561)
世界(19477)
现代(18989)
(18558)
共检索到6332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易法敏  孙煜程  蔡轶  
农村电商是"互联网+"在农村推广普及的主要内容,也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和数字乡村战略的重要抓手。本文探讨政府推动农村电商发展的促进效应,利用双重倍差法系统考察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的实施有效促进了农村电商发展和贫困群体脱贫;政策实施的分位数处理效应曲线呈现正"U"型特征,处理效应在贫困地区和淘宝村聚集区这两类地区较为明显;在人力资本较高或信贷约束较宽松的区域,政策推动电商发展的处理效应更为突出。研究表明,对于电商发展水平处于中游的县域,政府应制定针对性的电商融合集聚发展规划,以破除制约电商转型升级发展的障碍。本文的研究不仅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的持续有效运用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也对探索提高农村电商发展水平的路径及其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永恒  
电商驱动政策有利于引导“数字鸿沟”向“数字红利”转变,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将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计划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我国2536个县2010-2020年面板数据,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探析了电商驱动政策对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及机理。研究表明:总体上,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设立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该效应主要体现在东北和东部地区,以及具有较高财政支持能力的县域。进一步分析发现,电商驱动政策能够促进县域产业集聚,加快数字金融发展,进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卢波涛  孙丽  
“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的实施作为我国助力农村电商发展的核心政策,其政策有效性问题始终受到关注。本文探讨政策支持下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的实际情况,主要采用双重倍差法分析“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实施的经济效益。研究发现:相较于没有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的对照县,实施该政策县域的农村电商发展水平普遍更高,说明该政策有效推动了我国农村电商的发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的经济影响渠道集中于两个方面,分别是产业集聚和规模经济,其促进就业的作用在农村地区体现得并不明显;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在推动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存在明显的“U”型特征,对农村电商较为集中地区及发展相对滞后区域的促进作用更大。基于此,建议持续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加大对落后地区及电子商务强县的扶持力度,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康耀武  
在电商进村政策引领下,我国示范县电商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并逐渐成为激活县域新动能、助力县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着力点。本文以电商进村政策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4-2021年3000个县域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探究电商进村政策对流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电商进村政策能够有效驱动流通企业高质量发展,这一结论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电商进村政策对中西部和资源型县城流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更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绍阳  周博  周作昂  
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成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心。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四川省2016年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和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统计监测数据分析了电商扶贫的实际效果和作用机制。本文研究发现,电商示范项目使贫困发生率降低1.8个百分点;电商示范项目主要通过其他农业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即间接机制发挥作用,贫困户自身直接参与电商线上销售进而增加收入的直接作用效果并不明显;电商扶贫不仅能够解决农产品过剩的问题,还具有刺激农产品供给增加的增量效应。本文为新时代扶贫长效机制的建立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来自电商示范项目的经验证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荣华   李想   鲁玉秀  
基于电子商务对县域服务业集聚的影响视角,本文采用2010—2019年中国2 531个县域数据,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方法(DID)检验电子商务发展对县域服务业集聚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电子商务发展对县域服务业集聚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电子商务发展主要通过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溢出效应、要素配置效应、平台效应、人力资本积累效应和市场规模效应推动了县域服务业集聚;异质性分析表明,相对于西部地区和贫困县而言,东中部地区和非贫困县的电子商务发展对服务业集聚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本研究为县域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助力县域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培丽   吴迪  
随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数字技术不断与农业农村融合,农村电商快速发展是其中典型代表之一。农村电商发展是否会促进农村收入向上流动,这对于数字经济时代提高农村收入流动性,促进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理论分析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通过创业和产业升级机制促进农村收入流动性向上流动的基础上,采用2011—2020年全国25个省1269个县的县域面板数据,运用多期DID方法,实证评估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对农民收入流动性的影响。结果发现,示范政策显著提升了农民收入向上流动,农民收入跃迁值增长2.4个百分点;示范政策主要通过创业机制和产业升级机制提高农民收入的向上流动性,其中发展农村第二产业、提高第二产业就业水平是重要的传导机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尹志超   吴子硕  
本文使用2013-202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基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这一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电商下乡对农村家庭消费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电商下乡能够显著缩小农村家庭消费不平等。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电商下乡通过提高低收入、中老年、低文化程度、低社会资本农村家庭的消费水平,提高农村家庭数字能力和强化农村家庭消费平滑能力,缩小农村家庭消费不平等程度。进一步分析表明,电商下乡对交通欠发达地区、非平原地区、距农贸市场远、距地级市远、低信息关注度和低文化程度的农村家庭的消费不平等具有显著的消减作用,即“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的实施能够减小交易成本对农村家庭消费不平等的扩大作用。本文研究为电商下乡缩小农村家庭消费不平等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以期为共同富裕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唐跃桓  杨其静  李秋芸  朱博鸿  
本文基于2011~2017年全国23个省份1686个县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下,电子商务发展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①就全国整体而言,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大约能使当地农民人均收入提升3.0%;②该政策的增收效应存在地区异质性,东部地区强于中西部地区,且信息通讯技术(ICT)基础设施、人口流动和人力资本会影响政策增收效果;③网点建设和品牌培育是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发挥增收效应的主要渠道,且二者存在互补性。这意味着,中国政府通过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获得数字赋能的农户能够更加有效地参与市场活动,进而实现农民增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亚虹  邱子迅  任欣怡  朱博鸿  
数字金融和电子商务的结合为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带来了新的机遇,但鲜有文献研究二者的协同效应。本文基于中国政府开展的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进行分析,从数字金融缓解农民融资约束这一角度出发,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发展能否提高电商助农效率,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增强了电子商务促进农民增收的效果,其作用机制是补充传统金融,缓解农民的融资约束。异质性研究表明,在平均受教育程度更高的地区,数字金融发展对电子商务与农民收入之间关系的影响更显著。机制分析发现,相比于政策的其他渠道,网点建设、品牌营销与数字金融的结合,对促进农民收入提升具有更显著的作用。本文研究发现拓展了当前有关数字经济和农民增收的文献,并为新时期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明红   朱再清   李小康  
本文基于2010—2021年全国15个省份995个县的面板数据,考察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有助于增强农业经济韧性。在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稳健。该政策的影响效应存在地理区位异质性、农业功能区异质性与电商发展水平异质性,其中,影响效应在长江经济带、粮食主销区与电商发展水平滞后的地区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通过发挥农业产业集聚效应和特色农业扶持效应来增强农业韧性。政府应强化对试点县的服务与监督,因地制宜开展绩效评估,鼓励农业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进一步放大电商政策对农业经济韧性的积极影响。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马彪   张琛   郭军   张晨  
本文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作为准自然实验,通过多期DID模型实证分析了电子商务对农户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项目试点期间电子商务对农户家庭消费支出产生了显著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在年轻、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以及居住在城市远郊的农户家庭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进一步机制分析表明,电子商务主要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支付能力和丰富商品选择机会等渠道影响农户家庭消费。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熊小林   鲍曙光  
本文利用2000—2019年我国县域数据,采用多期DID等方法探讨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对县域农业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对县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这种促进作用具有长期效应。这一结果在考虑实验组非随机分配、更换因变量和调整样本后仍然稳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主要通过农业产业集聚、农业金融服务改善两个途径对县域农业发展水平产生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对粮食主产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地形平缓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的促进作用更强。因此,应重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作用,政府要在农村电子商务带头人培训、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集聚的产业空间布局规划等方面发挥作用,注重数字普惠金融与县域农业发展的融合,强化数字普惠金融的支持力度。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何珮珺  谭词  
在外部不利因素频发和内部新旧动能转换的双重冲击背景下,提升乡村经济韧性已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着力点。基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利用2010-2019年县域数据,本文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检验“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的实施对乡村经济韧性的影响。结果发现,示范县政策的实施可以显著提升乡村经济韧性,该结论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和替换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示范县政策通过促进产业集聚和扩大农产品市场需求的方式提升乡村经济韧性。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示范县政策在贫困地区和人力资本水平较高地区的实施效果更为显著。本文丰富了电子商务与乡村经济韧性的相关研究,为乡村经济韧性建设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诚   翁希演  
缩小农户消费差距,释放农村地区消费潜能,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和畅通国内大循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14年、2016年、2018年和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利用渐进双重差分法,评估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实施对农户消费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实施缩小了农户消费差距。一方面,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实施促进消费品进村,缓解本地市场规模与外部市场可及性对农户消费的抑制作用,缩小农户消费差距;另一方面,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实施带动农产品进城,提高低收入农户的农业收入,缩小农户收入差距,进而降低农户消费差距。同时,本文发现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实施能够降低贫困县与中西部地区的农户消费差距,具有包容性增长的特征,且不受“精英俘获”现象的影响。本文研究结论能够为制定促进电子商务进农村与缩小消费差距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