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43)
- 2023(15673)
- 2022(13382)
- 2021(12657)
- 2020(10579)
- 2019(24452)
- 2018(24394)
- 2017(47227)
- 2016(25088)
- 2015(28092)
- 2014(28123)
- 2013(27298)
- 2012(25146)
- 2011(22647)
- 2010(22996)
- 2009(21325)
- 2008(21120)
- 2007(19011)
- 2006(16258)
- 2005(14020)
- 学科
- 济(103502)
- 经济(103374)
- 管理(72437)
- 业(71648)
- 企(56674)
- 企业(56674)
- 方法(50095)
- 数学(43826)
- 数学方法(43112)
- 农(39279)
- 财(28337)
- 中国(26179)
- 农业(24650)
- 业经(24494)
- 学(20795)
- 制(19662)
- 贸(19313)
- 贸易(19305)
- 地方(19075)
- 易(18795)
- 理论(18344)
- 务(15875)
- 财务(15812)
- 财务管理(15768)
- 和(15496)
- 企业财务(14925)
- 技术(14792)
- 银(14792)
- 银行(14766)
- 融(14346)
- 机构
- 学院(358197)
- 大学(356155)
- 济(145742)
- 管理(142964)
- 经济(142598)
- 理学(124618)
- 理学院(123302)
- 管理学(120920)
- 管理学院(120238)
- 研究(111995)
- 中国(84162)
- 京(73004)
- 科学(68215)
- 财(67539)
- 农(60259)
- 所(54867)
- 中心(53944)
- 财经(53902)
- 业大(52720)
- 江(52406)
- 研究所(49878)
- 经(49052)
- 范(46733)
- 农业(46339)
- 师范(46274)
- 北京(45221)
- 经济学(45044)
- 州(41889)
- 经济学院(40673)
- 财经大学(40027)
- 基金
- 项目(242973)
- 科学(192422)
- 研究(178640)
- 基金(177656)
- 家(154261)
- 国家(152695)
- 科学基金(132168)
- 社会(114321)
- 社会科(108023)
- 社会科学(107990)
- 省(95155)
- 基金项目(93618)
- 自然(85221)
- 教育(83394)
- 自然科(83319)
- 自然科学(83299)
- 自然科学基金(81805)
- 划(79470)
- 编号(74136)
- 资助(72683)
- 成果(59814)
- 重点(54148)
- 部(54136)
- 发(51528)
- 创(50807)
- 课题(49771)
- 创新(47281)
- 国家社会(47191)
- 教育部(47005)
- 科研(46757)
- 期刊
- 济(158363)
- 经济(158363)
- 研究(97607)
- 中国(65746)
- 农(59023)
- 财(53571)
- 学报(53269)
- 科学(50174)
- 管理(49928)
- 大学(41565)
- 农业(39740)
- 学学(39335)
- 教育(37861)
- 技术(32355)
- 业经(29410)
- 融(28928)
- 金融(28928)
- 财经(26367)
- 经济研究(24981)
- 经(22657)
- 问题(21184)
- 业(19484)
- 统计(18648)
- 版(18242)
- 图书(18128)
- 技术经济(17456)
- 策(17101)
- 商业(16644)
- 理论(15935)
- 科技(15581)
共检索到5112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应良 官永彬
基于诺思国家模型的理论视角,立足政府的生产性职能,供给决策制度变迁的逻辑思路是实现供给决策的"自下而上",以社区居民需求意愿表达机制的建立为出发点,激励乡村社区居民真实显示消费公共产品偏好,使政府供给乡村社区公共产品的动机与决策行为有机衔接,从而实现供需对接,供求平衡。
关键词:
政府供给 乡村社区公共产品 制度变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应良 官永彬
本文主要阐明这样一个基本观点:市场参与主体基于利益驱动的非强制性供给需要以动员机制为保障。市场参与主体供给乡村社区公共产品的动机很明确,利己也可能利他。市场参与供给和政府主导供给的最大差别在于政府主导供给是政府权力的强制性安排,而市场参与供给是自愿动机的结果。政府主导供给公共产品是政府职能使然,而市场主体的参与是基于利他和自愿权衡的结果,不带有任何强制性色彩,是以利益诱导为前提,依靠动员机制实现乡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的多元筹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晓楠 孙建芳
经过20多年市场经济的冲击,村庄的经济分化与社会分化加深,村庄的异质程度提高,需求偏好的差异性越来越大,使农民基于传统联系的合作能力受到损害,而基于现代联系的合作能力尚未形成,并且政府包办村庄公共产品的供给进一步损害了农民的合作能力,造成了村庄公共产品供给中的"政府失败"。基于此,借鉴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在我国建立政府与村庄自治体和草根组织合作供给公共产品的方式,即政府提供多数或全部费用,村庄自主决定公共产品的内容,政府与村庄自治体合作提供全部村民需要的公共产品、与合作社及草根组织合作为部分村民提供更多元化的公共产品。
关键词:
村庄公共产品 供给模式 合作社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高萍 徐天群
为了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公平角度,利用泰尔指数分析我国2003~2011年31个省(市、区)城乡公共产品在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方面供给的不均等化程度,从而给出农村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的优先序。实证研究表明:城乡之间公共服务不均等化程度最高的是医疗卫生,其次是社会保障,最后是基础教育,因此在优化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上需要优先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其次是社会保障事业,再次是农村基础教育。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莉
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政府作为宏观管理者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但是,在现实经济活动中,政府的职能未能充分发挥,致使目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许多问题。所以,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通过合适的途径,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作用,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政府职能 对策分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祖云 韩鹏云
乡村秩序与乡村社区公共品供给密切相关。在乡村秩序形态的演进中形成了不同的村社公共品供给模式,在传统乡村社会,内生秩序占主导的乡村社会形态形成了村社自足的公共品供给模式。而新中国建立后至税费改革前,外生秩序占主导的乡村社会形态形成了国家统合的公共品供给模式。时至当下后税费时代,乡村社会外生、内生秩序出现了双向并弱的态势,造成了公共品供给的困境。由此,必须重塑乡村社会秩序,并通过国家与村社的有效接合。
关键词:
乡村秩序 公共品供给 变迁 路径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崔宝玉 张忠根
本文从理论的视角尝试性地分析了经济增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地方政府行为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在地方政府行为"经济人"理性的假设前提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政府有扩大公共产品供给的行为倾向,从纯"经济"层面分析,这种公共投资的行为符合经济理性,而贫困地区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经济增长具有更强的敏感性和更高的回报率,即具备所谓的"后发优势",最后进行了简要的评论,并探讨了发展水平差异的不同地区相应的制度安排。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孙伊然
国家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了经济绩效与发展。由于国家在经济分析中并未得到系统、明确的定位,主流经济学的增长理论难以解释各国在经济绩效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反映在以往的经济分析中,国家常常被当作为"黑匣",这严重削弱了理论的解释能力。"诺思悖论"的提出,意味着国家被纳入经济分析中的关键领域。该文认为,围绕国家理论的这一核心命题,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出发、运用不同的研究工具,有助于更为深入全面地理解经济增长的本质。
关键词:
国家 黑匣 诺思悖论 增长理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孙开
公共产品是为整体意义上的社会成员而生产的,具有非排他性和消费上的非竞争性两个特征。由此决定了政府是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主体。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政府经济行为的目标:一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二是实现收入的公平合理分配;三是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关键词:
公共产品,政府,经济行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鸿渊 叶子荣
农村社区性公共产品是整个农村公共产品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率的供给主体为农村社区范围内的居民,供给水平决定于农村社区范围内供给主体的合作行为,而主体合作行为是主体要素和环境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以农村社会转型为背景,从户主特征、家庭特征和认知评价三个维度定义了农村社区性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体属性,构建了主体属性与农村社区性公共产品供给合作行为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为后续的数据验证奠定了基础。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鸿渊
农村社区性公共产品供给行为发生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决定于村民、村民委员会、乡镇政府间的合作水平。村民委员会在农村社区性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扮演着代理人、当家人的双重角色,是农村社区公共产品的组织者,居于核心位置,其合作行为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农村社区性公共产品供给的配置效率和组织效率。本文以行为主体的关系结构为基本研究视角,采用结构分析方法,将现有农村社区治理结构界定为垂直治理和水平治理的综合体,以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行为是嵌入在现实的社区治理结构中的合作性行为,与农村社区的治理结构密切相关为基本预设,建构起了一个基本的合作行为分析框架,对不同治理结构下的合作行为进行了解释。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曲延春
在我国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层级高的政府掌握的财权较多,但承担的事权却较少;而层级低的政府掌握的财权较少,但承担的事权却较多。以乡镇政府为例,乡镇政府直接面向农民,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最重要主体。《宪法》规定,乡镇政府的职能是"执行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司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俊 宗政
从历史角度和现实国情看,农村问题是一个关系全局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农村公共产品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公共产品的一般属性和中国国情特点都决定了政府在供给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为改善目前的农村状况,政府必须调整自己的行为,有效供给农村公共产品。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供给 政府行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辛波 张永霞 耿殿明
本文基于乡村社会资本的内涵,在对乡村社会资本如何影响公共产品自主供给意愿的机制进行阐释的基础上,依据山东省646份村民样本的调查问卷及数据,对乡村社会资本以及其他因素影响公共产品自主供给意愿的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到一些有启发性的结论。为此,为了弥补乡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不足,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更好发挥乡村社会资本作用的建议。
关键词:
乡村社会资本 公共产品 自主供给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曲延春
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对于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又是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关键。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仅能够缓解农村贫困、提高农民收入,而且能够直接提高农村消费能力。总量不足是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及社会保障事业城乡差距明显。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原因主要在于政府责任的缺失。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政府应切实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合理界定纵向间政府职责、建立政府间责任分担机制,建立体现农民偏好的决策机制、提高供给效率,强化农村公共产品市场化改革中的政府责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再思考——从政府职责划分与支出分配视角的分析
非政府组织参与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基本问题分析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政府、社区与市场供给——基于公共品供给的理论分析
村社组织、乡村精英:乡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的底层机制——基于乡村内生秩序与制度变迁逻辑
关于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思考——基于诺思的国家与制度变迁的理论视角
政府绩效审计供需均衡分析——基于公共产品供需均衡视角
财政分权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从政府职责的角度分析
公共产品供给对农村家庭消费的影响——基于多层模型的实证研究
公共产品纯政府型供给模式的批评性考察
对农村金融的差异需求与分层供给行为选择的模型分析——基于机制设计理论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