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66)
- 2023(2799)
- 2022(2424)
- 2021(2229)
- 2020(1946)
- 2019(4368)
- 2018(4248)
- 2017(7989)
- 2016(4493)
- 2015(5112)
- 2014(5193)
- 2013(5088)
- 2012(4548)
- 2011(3827)
- 2010(4047)
- 2009(3779)
- 2008(4275)
- 2007(3907)
- 2006(3336)
- 2005(2881)
- 学科
- 管理(18674)
- 业(13257)
- 企(12513)
- 企业(12513)
- 济(11614)
- 经济(11596)
- 财(11232)
- 务(6836)
- 财务(6831)
- 财务管理(6807)
- 企业财务(6293)
- 家(6255)
- 国家(6141)
- 方法(4880)
- 财政(4253)
- 制(4000)
- 学(3984)
- 会计(3937)
- 中国(3911)
- 数学(3839)
- 工作(3810)
- 数学方法(3756)
- 机关(3752)
- 国家机关(3751)
- 政(3615)
- 人事(3555)
- 人事管理(3555)
- 农(3176)
- 理论(2995)
- 银(2814)
- 机构
- 学院(58694)
- 大学(56438)
- 管理(22592)
- 济(20235)
- 经济(19646)
- 理学(19042)
- 理学院(18863)
- 管理学(18626)
- 管理学院(18505)
- 财(17499)
- 研究(16545)
- 中国(14408)
- 财经(11775)
- 京(11528)
- 经(10488)
- 江(10060)
- 会计(9589)
- 科学(9343)
- 中心(8810)
- 所(8466)
- 财经大学(8372)
- 州(7833)
- 北京(7074)
- 农(6906)
- 研究所(6820)
- 技术(6700)
- 业大(6617)
- 范(6508)
- 师范(6454)
- 商学(6370)
- 基金
- 项目(35600)
- 研究(28247)
- 科学(27634)
- 基金(24878)
- 家(20991)
- 国家(20801)
- 科学基金(18103)
- 社会(17161)
- 社会科(16223)
- 社会科学(16213)
- 省(14334)
- 教育(13337)
- 基金项目(12976)
- 编号(12469)
- 划(11663)
- 成果(11486)
- 自然(10841)
- 自然科(10570)
- 自然科学(10566)
- 自然科学基金(10375)
- 资助(9982)
- 课题(8746)
- 项目编号(8435)
- 性(8235)
- 重点(7988)
- 部(7943)
- 创(7321)
- 制(7261)
- 年(7070)
- 国家社会(7028)
共检索到944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才国伟 张学志
行政体制改革已成为我国改革事业的重要突破点,而政府层级调整则是这一领域的关键问题。本文基于跨国数据,首先实证分析了政府层级的决定因素,然后依此构造了政府层级错配变量,并检验了政府层级错配对政府效率的影响,最后论述了我国缩减政府层级的必备条件。研究发现,政府层级与国土面积、人口密度显著正相关,与一级行政区划数量显著负相关,其他变量的影响并不显著;政府层级错配确实会降低政府效率,尤其是降低行政效率和监管质量。依据国际经验,我国要减少一个政府层级,实施行政管理上的"省直管县",省级区划至少需要再增加4个。
关键词:
政府层级 层级错配 政府效率 省直管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林细细 赵海 张海峰 张铭洪
高效能国家治理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与支撑,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已然成为“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本文将企业层级理论引入政府公共部门层级治理研究,从理论上阐述了政府层级关系简化与公共治理效能的关系,揭开经验研究中政府层级关系简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歧原因,探讨这种“政策投资”的可持续性与资源配置有效性问题,并以政府层级关系简化的财政“省直管县”和经济管理“强县扩权”的改革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DID方法实证检验其对县级政府公共治理效能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政府层级关系简化导致县级政府公共治理效能显著下降,其内在机制为政府层级简化改革带来“控制跨度”扩大导致县级政府受监管水平的下降,抑制地方政府公共治理效能。本文强调在调整政府层级关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构建与之匹配的现代化公共治理监管体系。
关键词:
政府层级关系 公共治理效能 公共服务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田发
基层财政解困的根本出路在于创新财政体制,而它的前提是简化政府财政层级。结合政府层级结构的变化趋势,取消“市管县”体制,通过市县分置,推行“省管县”体制。同时,逐渐取消乡镇一级政府,设立乡公所,作为县级政府的派出机构。
关键词:
政府层级 “省管县”体制 乡镇体制改革
[期刊] 预测
[作者]
胡国柳 胡珺 李少华
本文选取深沪A股上市公司2007~2009年成功实施并购交易的主并公司为样本,对不同政府控制背景下的企业长短期并购绩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短期内,相对于政府控制企业,非政府控制企业的并购绩效更好;相对于地方政府控制企业,中央政府控制企业的并购绩效更好,政府"掠夺"效应占主导地位。在长期内,政府控制企业的并购绩效优于非政府控制企业绩效,地方政府控制企业与中央政府控制企业的并购绩效没有显著差异,政府"支持"效应占主导地位。本文结论从政府控制角度解释了我国企业并购的"成功悖论",同时也为有关部门更好地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和监管公司治理提供了可操作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政府控制 政府层级 事件研究 并购绩效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金艳
委托代理关系不仅存在于经济领域,而且存在于政治领域。政治领域的委托代理关系是政府委托代理关系。政府层级、居民与政府委托代理关系是:乡镇居民(农民)是各级政府的委托人,各级政府分别是乡镇居民(农民)的代理人。各级政府作为代理人,一方面生产或提供公共品;另一方面也要形成代理成本(本文称之为政府代理成本)。政府代理成本是政府导致的所管辖区域内居民利益的损失。乡镇居民(农民)作为委托人,其负担与各层级政府代理成本有很强的关联性,政府层级越多,政府代理成本越大,农民负担就越重。因此要解决农民负担问题还必须从政治层面来寻求措施。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郝二虎
自农村税费改革基本完成之后,乡镇财政解困的研究便成为理论界的焦点。从当前研究来看,归纳起来,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流派:一派以财政分权理论为框架,将导致农村基层财政困难的根本原因归结为现有分税制的一大弊端:政府间的财权与事权不对称,也就是财权在上,事权在下,或者说是有钱的不干活,干活的没有钱。基于这种推理,该派主张在保留现有政府体制不变的前提下,通过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于凌云 田发
一、引言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央与各省间的财政体制日趋完善,财力分配的矛盾焦点逐步转移到省以下地方各级财政,尤其是县乡财政运行困难和财力困境。有资料表明,中国经济发展事实上是由地方政府推动的,大约70%的财政支出发生在地方,即省、市、县、乡。而地方财政困难已影响到地方政府经济职能作用发挥,由此危及部分地方的社会稳定和政府权威,如任其发展势必会导致地方财政危机而最终威胁到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困难的根源在于政府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占斌
近年来,我国的浙江、江苏、广东等十多个省将一部分归属于地级市的经济管理权和社会管理权直接赋予县,这种“强县扩权”和“省直管县”之举,直指20世纪80年代兴起继而约定俗成的“市管县”体制,而且目前还有扩大之势。笔者认为,从财政体制过渡到行政体制的省直管县,对城乡统筹、发展县域经济、提高行政绩效均有益处,应是中国地方政府层级改革的前进方向。改革的路径可考虑渐进式分类展开,并通过行政区划的改革配合,用约20年的时间调整到位。
关键词:
政府层级 强县扩权 扩权强县 省直管县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秀丽 王娟
笔者以2003—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选取股价崩盘风险这一视角,实证检验了审计意见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并进一歩从政府层级这个角度对这一影响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结果发现,股价未来崩盘风险会在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后显著上升。进一步研究表明,产权边界不同,审计意见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会随之变化。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显著削弱非标审计意见与股价未来崩盘风险的正相关关系;中央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也削弱了非标审计意见与股价崩盘风险的正相关关系,但不显著;而非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则强化非标审计意见与股价未来崩盘风险的正相关关系。因此,上市公司的产权边界,不仅可以从总体上影响股价未...
关键词:
政府层级 审计意见 股价崩盘风险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明 段巍 龙登高
本文将贝叶斯劝说引入中国式财政分权的政府治理框架,构建上下级政府间存在认知分歧的两阶段博弈模型,从理论上解释政府"治理失灵"与政策有效性并存的矛盾现象。研究发现:政策实践结果形成了对上下两级政府的双向贝叶斯劝说,任务结果考核制度既是有效的激励手段,也是有效的控制手段;"干中学"机制使得财政分权的激励效应存在门槛条件,仅当财政分权程度高于一个阈值时,建立考核制度才有正面激励作用,否则反而会产生负面激励;上级政府相机抉择时,下级政府的政策执行具有协商和权衡的作用,上下级政府能够在政策选择与执行过程中形成"共识型"体制。本文为农地制度变迁、扶贫工作中的政府行为、考核制度优化等改革实践提供理论解释。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余斌
简政放权成为当今各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趋势之一,深化政府层级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行政效率,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探讨了"扩权强县"视域下的政府层级管理体制改革,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策略。
关键词:
扩权强县 政府层级管理 体制改革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辛焕平
分税制财政体制实行以来,县乡财政风险凸现,除了税制结构不合理、省以下分税制财政体制不完善外,还与我国的政府层级过多、政府机构膨胀有很大的关系。着眼于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发展县域经济和加速城市化进程,改革政府层级与财政层级是关键所在。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和我国的国情出发,我国应建立中央、省、市(县)、镇等四级政府和相应的四级财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何威风
本文依据国有控股公司"分级代理",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分为中央政府控股的上市公司和地方政府控股的上市公司。研究发现,两类上市公司的主要代理问题存在差异,中央政府控股的上市公司主要代理问题存在于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地方政府控股的上市公司的主要代理问题存在于控股股东与经营者之间。这一研究结论的政策意义可以概括为:对于不同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应该采取不同的治理策略。
关键词:
国有控股公司 控制层级 代理问题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徐广成 张茵 陈智
本文基于2007-2013年度中国上市企业数据,检验了隶属于不同政府层级的上市企业的自愿信息披露行为,换言之就是新兴经济体在自愿信息披露决策过程中是如何考虑政府层级方面因素的。本文还检验了在不同市场化环境中,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自愿信息披露行为存在的差异。研究发现,隶属于较高政府层级的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自愿信息披露的水平都较低;处于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国有企业自愿信息披露水平较低,说明在竞争激励的环境中,非国有企业为了争取投资者,具有更强的动机进行信息披露。
关键词:
产权性质 政府干预 自愿信息披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