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28)
2023(2614)
2022(2340)
2021(2216)
2020(2114)
2019(4770)
2018(4705)
2017(8760)
2016(4976)
2015(5579)
2014(5636)
2013(5480)
2012(5112)
2011(4314)
2010(4828)
2009(4574)
2008(5007)
2007(4554)
2006(4139)
2005(3947)
作者
(12758)
(10175)
(10134)
(10084)
(6736)
(4779)
(4778)
(4066)
(3923)
(3913)
(3621)
(3485)
(3321)
(3218)
(3200)
(3186)
(3076)
(3027)
(3017)
(2932)
(2753)
(2679)
(2580)
(2497)
(2432)
(2402)
(2395)
(2306)
(2098)
(2058)
学科
管理(20502)
(15231)
(13965)
企业(13965)
(12993)
经济(12956)
(12382)
(8011)
(7419)
财务(7411)
财务管理(7380)
企业财务(6870)
(6603)
银行(6603)
(6281)
国家(6197)
(6056)
(5155)
(5069)
金融(5069)
中国(5018)
财政(4857)
体制(4619)
人事(4241)
人事管理(4240)
方法(4139)
制度(4049)
(4049)
会计(4033)
(4022)
机构
学院(62152)
大学(61968)
管理(23791)
(22703)
经济(21971)
(21102)
理学(19005)
中国(18968)
理学院(18838)
管理学(18650)
管理学院(18513)
研究(18423)
财经(13988)
(13187)
(12500)
(12449)
会计(10538)
中心(10488)
财经大学(10028)
(9534)
(9467)
科学(9310)
(8812)
北京(8488)
(8404)
人民(8123)
银行(7941)
(7356)
研究所(7336)
(7123)
基金
项目(32812)
研究(26355)
科学(25456)
基金(23593)
(19509)
国家(19313)
科学基金(16865)
社会(16395)
社会科(15532)
社会科学(15530)
(12340)
教育(12247)
基金项目(12053)
编号(11295)
成果(11292)
(10082)
自然(10076)
资助(9916)
自然科(9874)
自然科学(9873)
自然科学基金(9719)
(8505)
课题(7995)
(7831)
项目编号(7822)
重点(7237)
(7132)
(7118)
阶段(7111)
(7037)
期刊
(29598)
经济(29598)
研究(23646)
(23070)
中国(17251)
会计(11751)
(11298)
金融(11298)
管理(9031)
财会(8444)
学报(7591)
教育(7509)
财经(7400)
大学(6254)
(6174)
(6163)
科学(6083)
通讯(5719)
会通(5703)
学学(5618)
(5554)
经济研究(4364)
技术(4241)
图书(4155)
(4132)
(4048)
(3753)
业经(3732)
问题(3659)
理论(3590)
共检索到1148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蔡建明  
政府会计监管产生的主要动因在于市场失灵,但与此对应的则是政府失灵,后者导致了监管成本膨胀以及对市场竞争条件的破坏。由此引发了对政府会计监管的再度思考———怎样使政府会计监管更加富于效率和效果?本文认为,转变监管理念,实现行政处罚让位于法律约束是根本途径;而法律约束发挥作用的基础则在于信誉机制,不仅包括管理层和独立审计信誉机制,也包括政府会计监管本身的信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谢玉瑞  
一、引言1929年的全球经济危机后,各国政府普遍认为危机的根源至少可以部分地归咎于缺少诚信的会计信息市场。这时,以美国为代表,政府全面地介入会计信息的监管。会计工作必须遵循一系列规则,规则的制定者要有一定的权威。在会计规范制定权的争夺上,政府由于具有权威性、制定成本低、易于推广等优势,成为掌管会计规则制定权的最佳角色。企业是委托代理机制下各种契约的联结点。作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叶邦银  余新平  
受我国证券市场会计造假问题严重和美国《2002萨班斯—奥克斯利法》的影响,财政部发布19号文件将注册会计协会以往代财政部门行使的行政审批和监管职能予以调整,这标志着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已进入政府监督为主,行业自律为辅的时期。正着手修订《注册会计师法》,其中对为什么要对注册会计师行业进行政府监管,怎么样对注册会计师行业进行政府监管,对注册会计师行业政府监管应有哪些内容等问题,在理论界和业界都引起了不少讨论。本文主要就这些问题作一些探讨。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徐光友  
本文以会计监管的背景及含义为基点,系统论述了有关政府会计监管的主体、对象、范围等基本问题,对政府会计监管所具有的优点和缺陷,从经济学角度进行了理论分析与研究,并对政府会计监管的适度性难点问题做了初步的探讨,以期为政府会计监管提供参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余晖  
监管在政府行政治理结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至关重要。伴随着监管体制在中国的确立和发展,需要从全局高度来思考整个政府监管体制问题,重新明确监管体制建立的基本原则,反思现行监管体制的不足,提出下一步完善我国政府监管体制的战略对策和建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国辉  李长群  
会计市场和其他市场一样有时也会出现失灵 ,在这种情况下 ,政府的监管就显得十分重要。政府对会计市场的监管措施一般包括会计规范、会计监督和对会计服务价格的管理。会计市场离不开政府 ,但政府对会计市场实施的监管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 ,否则 ,可能会导致政府失灵。当前 ,我国政府监管会计市场总的说是有效的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笔者认为 ,应在政府和会计市场之间建立一个严格的边界。具体来说 ,政府监管会计市场要严格限制在市场失灵领域 ;政府监管会计市场应限于能够补救的市场缺陷 ;政府监管会计市场要遵循成本 -效益原则。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王琳  王丽萍  
对会计信息的市场干预应是政府以一定的政府行为对会计信息市场的产生与发展、会计信息市场交易的流量与流向、市场主体利益与市场秩序所作出的决定性或影响性的监督管理行为。政府和公共机构通过颁布会计信息披露标准、会计准则、审计准则等,对会计信息加工、审计及披露行为进行约束,可以保证会计信息供给,遏制会计舞弊和审计失责现象,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维护市场公平。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黄世忠  杜兴强  张胜芳  
本文以经济学中的公共物品理论为基础,并从社会优化选择的角度,提出了理性的会计监管是确保资本市场提供充分信息的重要手段。与民间自律相比,政府主导的独立监管模式在解决市场失灵、提高信息质量方面更具优势。本文最后提出了在我国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独立监管模式的初步框架。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永泽  陈艳  
本文通过对美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模式的剖析以及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现状的分析,从而提出仅仅依靠行业自律性组织来进行监管是不现实的和无效的,政府监管是必然之路。在实施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时,必须要符合中国国情、顺应国际潮流、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建立一个以法律法规为准绳,以政府监管为主导,以行业自律为从属的监管模式。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符遐龄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审慎经营”、“审慎监管”理念已深入人心。目前,在我国金融监管不再是要不要审慎监管问题,而是怎样实施的问题。对此本人认为实施审慎监管的基本策略是在制定审慎标准基础上,完善监管指标体系和信息披露制度。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吴庆玲  
中国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对现有市政公用事业政府监管体制提出了挑战。本文分析中国现有市政公用事业政府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中国市政公用事业政府监管体制的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永泽  陈艳  
一、美国会计监管的历程回顾及深刻教训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人们在反思之后,充分认识到会计舞弊、监管不力是导致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美国于1934年率先制定了世界会计史上体现监管者意志的会计准则。与此同时,为了恢复投资者的信心和达到监管的目的,美国成立了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作为政府专门负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国强  
公共产品理论被引入会计研究领域后,学术界倾向于支持“会计信息是公共产品或者准公共产品”的观点。是否将会计信息界定为公共产品会直接影响到政府会计监管的边界,因此本文从公共产品的定义和特征出发考察会计信息的属性,认为目前条件下会计信息不符合公共产品要求;而且即使是公共产品,也很难由此推断出建立政府主导的监管体系的结论。把会计工作环境和秩序视为公共产品既符合理论推理,又能支持我国会计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做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田洪昌  
政府在金融危机防范和救助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是金融危机的稳定器和吸收器,在金融危机中,政府应对措施的适当性、合理性决定着危机处置的有效性。因此,政府应坚持及时性、针对性和匹配性原则,采取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来化解金融危机。同时由于金融危机具有较为普遍的演进规律与进程,金融危机的应对措施亦有共性,鉴于此,本文基于金融危机中德美政府监管视角,梳理金融危机中政府应对政策措施,并对政策措施予以思考,为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提供借鉴,以利于完善市场监管体系,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