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71)
2023(4911)
2022(4047)
2021(3659)
2020(3093)
2019(6786)
2018(6236)
2017(12133)
2016(6391)
2015(6952)
2014(6735)
2013(6479)
2012(5796)
2011(4789)
2010(5387)
2009(5074)
2008(5217)
2007(4467)
2006(3810)
2005(3521)
作者
(16105)
(13213)
(12777)
(12777)
(8613)
(6089)
(5913)
(5017)
(4951)
(4864)
(4493)
(4414)
(4154)
(4096)
(3960)
(3867)
(3845)
(3739)
(3731)
(3671)
(3281)
(3234)
(3202)
(3007)
(2960)
(2934)
(2891)
(2772)
(2656)
(2606)
学科
管理(25285)
(21196)
经济(21165)
(19966)
(18083)
企业(18083)
(14777)
审计(12212)
方法(10563)
(9253)
财务(9249)
财务管理(9181)
企业财务(8640)
数学(8576)
数学方法(8538)
(8486)
(7481)
国家(7347)
(6580)
银行(6579)
中国(6560)
(6195)
(6168)
金融(6168)
(5981)
各类(5912)
体制(5571)
财政(5223)
业经(5053)
(4818)
机构
学院(84617)
大学(83654)
(35539)
管理(34890)
经济(34815)
理学(30358)
理学院(30142)
管理学(29918)
管理学院(29746)
(26788)
研究(22888)
中国(21728)
财经(19855)
(18067)
(16761)
财经大学(14913)
会计(13965)
(12909)
中心(12139)
经济学(11754)
商学(11193)
商学院(11098)
科学(11016)
(10857)
经济学院(10813)
(9893)
北京(9598)
(8732)
经济管理(8684)
会计学(8528)
基金
项目(54733)
科学(44206)
基金(42326)
研究(41275)
(36160)
国家(35885)
科学基金(32055)
社会(29086)
社会科(27810)
社会科学(27802)
基金项目(22109)
(19837)
自然(19529)
自然科(19098)
自然科学(19097)
自然科学基金(18773)
教育(18503)
资助(16773)
(16267)
编号(15856)
成果(13471)
(13338)
国家社会(13095)
重点(12230)
(12150)
(12142)
教育部(12120)
人文(11806)
(11361)
项目编号(11009)
期刊
(35181)
经济(35181)
(27900)
研究(27347)
中国(20307)
会计(13686)
管理(11206)
财会(10815)
(10244)
金融(10244)
学报(10190)
财经(9997)
审计(9950)
科学(8922)
大学(8565)
(8439)
学学(8335)
通讯(7266)
会通(7259)
经济研究(7118)
(6626)
(5119)
(4841)
业经(4609)
(4594)
(4588)
农业(4446)
问题(4369)
技术(4357)
月刊(4317)
共检索到1305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郑国坚  陈巧  马新啸  
本文以1999-2019年我国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双随机、一公开”随机检查制度为准自然实验,探究了政府会计监督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审计定价。研究发现政府会计监督能够显著降低审计定价,表现为政府会计监督的“治理效应”。机制检验表明,政府会计监督对审计定价的影响是通过降低企业风险,进而降低审计师的审计风险和审计投入来降低审计定价。“治理效应”在检查公告披露具体违规数据、有纳税问题、已经整改、聘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企业中更加显著,且政府会计监督的治理作用具有行业溢出效应和监管的替代效应。本文从审计视角丰富了政府会计监督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为进一步完善政府会计监督制度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崔云  朱荣  
政府审计监督是腐败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实现腐败治理。当前,改革、发展、法治、反腐是主题,政府审计如何在法治框架下实现腐败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认为,基于政府审计与腐败之间的关系,政府审计应该从权力审计、审计信息共享机制、审计监督的协作机制、审计预警机制、国际借鉴等方面实现腐败治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静  丁玲  林仪  
成立政府产业基金是国家优化政府投资方式、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政府产业基金依靠自身优势,提供财政、税收和政策支持,从而弥补市场缺陷,优化创新要素配置,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但是政府产业基金本身的弊端——资本的逐利性会削弱产业基金支持创新活动的效果,甚至导致企业创新效率下降,形成政府产业基金支持创新活动悖论。进一步地,本文从审计监督的视角分析认为,通过发挥审计的政治与管理功能限制资本逐利性、发挥审计的监督功能规范资金使用,可以平衡悖论,间接促进政府产业基金的创新效应。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秦荣生  
无影灯效应原理是物理中的基本原理,但它在解决政府审计监督难题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构成无影灯效应的四个基本要件(灯光的数量、效能、角度和整合平台)可以推广到政府审计监督中去。根据这四个要件,作者提出了建立健全政府审计监督的监督体系和监督机制,寻找有效地破解政府审计监督难题的方法。根据无影灯效应原理,作者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我国正在实施的绩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环境审计的措施。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秦荣生  
本文从我国现行政府审计面临的问题着手,提出要解决政府审计的问题必须从完善政府治理机制出发,论述了政府治理的基本原理和政府审计监督与政府治理机制的关系,指出了我国目前政府治理的缺陷,并建议从建立全面的政府预算审计制度、着力推动细化部门支出预算改革、建立政府绩效审计制度、实行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的财务公开制度、建立审计结果的问责制度等方面促进政府治理机制的完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源  陈文川  杨野  
本文基于我国2008—2017年30个省级(包括直辖市、自治区)政府债务数据,从预算软约束视角,实证检验了政府审计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预算软约束越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越大;政府审计监督力度越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越小;审计监督力度有助于减弱预算软约束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负面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地区腐败程度越低、法制环境越好时,政府审计对减弱预算软约束带来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负面影响越显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竹泉   陈任霖   李洋  
科学的财会监督体系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在我国财会监督主体多元化的背景下,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随机检查制度并未受到充分关注。本文以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随机检查作为准自然实验,以第26号公告(非金融业首次联合检查)为政策效果识别起点,选取2008~2019年我国非金融业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关注新时代财会监督如何向同业发挥治理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同业企业接受会计信息质量随机检查后,行业内未被查企业的融资约束得到显著缓解。这一影响在民营企业、未连带会计师事务所被罚的同业企业、未连续被查的同业企业以及行业上市公司未被罚的同业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显著。上述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研究表明,政府会计监督从审计师、分析师、媒体三方优化会计信息环境,实现同业的治理溢出。本研究为完善政府会计监督制度提供了经验证据,对新时代财会监督改革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陈旭东  高雅  刘嫦  
一、引言审计定价的客观性和合理性对于新兴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资本市场的信息中介,会计师事务所不仅为公司财务报告提供鉴证服务,而且也是把控资金安全的"守门人"。在证券市场上,事务所通过合理的审计收费可弥补其合理开支,并对其承担的风险进行补偿,同时审计收费也是投资者投资决策参考的一个重要指标。尤其2010年出台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三元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一度苦于兵力不足,而战争又的确需要一批军人,于是就决定组织关在监狱里的犯人们上前线参加战斗。为此,美国特派了几个心理学专家对犯人进行战前的训练和动员,并随他们一起到前线作战。在训练期间,心理学专家们对犯人并不过多地进行说教,而是特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金标   盛辉  
一、审计监督与会计监督的联系(一)审计监督和会计监督并存于同一经济单位。审计监督与会计监督在同一经济单位是并存的,是交织在一起的。这种交织可以从经济监督体系中表现出来。我国的经济监督体系按执行者的部门不同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1、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内部监督。2、工商、税务、银行、财政等部门根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对企业单位和机关团体所进行的专门业务监督。3、各级审计机关依据《审计条例》和有关经济法规对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所进行的综台监督。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既受外部审计机关和工商、税务、银行、财政等部门的监督,又有自身的会计监督,近几年来,一些单位又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又同...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袁玮  袁广达  
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经济监督作用越来越重要。传统的国家审计与各专业经济监督形式之间出现的不协调问题亟待解决。在国家治理中,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经济监督的重要形式。要有效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经济监督功能,就应当创新立足政府预算监督由国家审计为唯一监督主体和监督对象的新型国家审计监督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钱水祥  黄阳  
将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治理和绩效整合到一个研究框架下,构建全新的理论模型。利用来自我国长三角地区143份有效问卷的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三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项目治理在跟踪审计与项目绩效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在绩效审计与项目绩效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李甘霖  张庆龙  
论述政府审计在政府部门内部控制中的外部监督作用,并针对政府审计参与政府部门内部控制活动中遇到的瓶颈问题,提出开发政府部门内部控制评价指南,加强对于控制环境与风险的评估,推动政府部门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公示制度,针对内部控制的效益审计应兼顾效率与公平等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韩斯玥  刘力一  温权  
本文以2003~2012年我国债券市场中发行的公司债、企业债和中期票据为研究样本,本文从政府监管与债券信用评级信息含量的关系出发,分别从政府对发债企业的监管程度、对信用评级机构的干预程度和对债券本身的隐性担保三个方面,对政府干预与金融市场发展的影响做了相关的研究。研究发现,监管部门对发债企业严格的审批监管,规范了企业在债券发行过程中的行为,使得企业向债券评级机构提供的信息更加真实可靠,提高了债券信用评级的信息含量。监管部门对信用评级机构干预程度的增加能够使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更加规范,有助于提高债券信用评级的信息含量,防范评级机构恶性竞争、迎合客户。同时,拥有外资背景的信用评级机构做出的债券信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