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39)
2023(11035)
2022(9581)
2021(8926)
2020(7814)
2019(17779)
2018(18096)
2017(33669)
2016(18917)
2015(21209)
2014(21527)
2013(20593)
2012(18747)
2011(16783)
2010(17306)
2009(16422)
2008(16623)
2007(14837)
2006(12768)
2005(11502)
作者
(53239)
(44446)
(44300)
(42650)
(28088)
(21246)
(20556)
(17396)
(16659)
(16040)
(15009)
(14968)
(14004)
(13985)
(13888)
(13830)
(13698)
(13172)
(12951)
(12606)
(11289)
(11124)
(10804)
(10126)
(10100)
(10081)
(9924)
(9889)
(9055)
(9003)
学科
(68159)
经济(68065)
管理(52890)
(46044)
(38240)
企业(38240)
方法(30023)
数学(26119)
数学方法(25851)
(24003)
(20455)
中国(19545)
(17750)
(16488)
业经(14786)
地方(14142)
(13625)
财务(13587)
财务管理(13540)
(13192)
农业(12790)
(12680)
贸易(12676)
企业财务(12567)
(12557)
银行(12521)
理论(12420)
(12283)
(11700)
(11585)
机构
学院(258673)
大学(256059)
(100597)
经济(98203)
管理(94047)
研究(87764)
理学(79833)
理学院(78933)
管理学(77449)
管理学院(76958)
中国(67165)
科学(54752)
(54454)
(54057)
(47030)
(46112)
(41484)
研究所(41118)
中心(40845)
财经(40330)
业大(39119)
农业(37096)
(36239)
(34586)
师范(34182)
北京(34096)
(32310)
(31513)
经济学(30590)
技术(30013)
基金
项目(165716)
科学(127839)
研究(123313)
基金(116184)
(101417)
国家(100535)
科学基金(84349)
社会(75004)
社会科(70834)
社会科学(70813)
(67100)
基金项目(60980)
教育(58538)
(56013)
自然(53459)
编号(52721)
自然科(52185)
自然科学(52166)
自然科学基金(51211)
资助(47793)
成果(44630)
重点(38052)
课题(37416)
(36536)
(35827)
(34212)
(32248)
科研(32062)
创新(32047)
项目编号(31978)
期刊
(115271)
经济(115271)
研究(77549)
中国(56439)
(47510)
(43004)
学报(42665)
科学(36532)
教育(34342)
管理(32593)
大学(31505)
学学(29490)
农业(28548)
(23142)
金融(23142)
技术(22845)
财经(20087)
业经(19801)
经济研究(19072)
(17208)
会计(16059)
(14989)
问题(14865)
(14159)
财会(13926)
图书(12299)
理论(12051)
统计(11893)
(11836)
商业(11816)
共检索到3953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林钢  
(上接本刊2016年第14期)四、净资产与预算结余差异辨析净资产是指财务会计体系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预算结余是指预算会计体系预算收入减去预算支出后的余额(即期初预算结余与本期预算收支差额之和)。由于双体系对收入(预算收入)、费用(预算支出)的确认存在差异,因此净资产与预算结余也会产生相应的差异。前述涉及资产、负债项目的差异分析,出发点是政府会计主体会计期间发生的业务,目的是阐述如何进行相应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林钢  
《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指出,政府会计建立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双体系,其中,财务会计设立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五个要素,预算会计设立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三个要素。双体系对收入、费用、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如何进行确认,存在哪些差异,是政府会计改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文章分为上、中、下三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双体系确认收入、费用和预算收入、预算支出的原则以及分析资产项目涉及收入、费用和预算收入、预算支出确认的差异;第二部分分析负债项目涉及收入、费用和预算收入、预算支出确认的差异;第三部分分析净资产与预算结余的差异,并以案例形式加以说明。在系统、全面分析双体系差异的基础上,重点对其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林钢  
(上接本刊2016年第13期)三、负债项目涉及收入、费用和预算收入、预算支出确认的差异辨析(一)涉及借款项目的差异辨析借款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向银行借入的款项,包括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1.借入与偿还款项。政府会计主体借入款项,按照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应确认为一项负债;而只有现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规定,确认为债务收入。政府会计改革之后,财务会计仍将借入款项确认为负债,而预算会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陆建英  
结合现阶段预算会计环境的特点,通过对现行预算会计局限性的分析,就我国预算会计改革和政府会计体系的构建提出一些建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马永义  
尽管权益性交易并非一项独立的具体会计准则,然而伴随财政部《关于做好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企业2008年年报工作的通知》(财会函【2008】60号,以下简称“60号函”)、《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财会【2012】19号,以下简称“5号解释”)及《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2019)》(以下简称“新非货币性产交换准则”)、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月  王珊珊  
从结构性改革的内涵、指标体系、经济效应、作用渠道以及短期冲击等多个层面,系统梳理了西方结构性改革的相关文献。通过比较中国与西方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与内涵,提出中国推行结构性改革需要注意的问题:要注重结构性改革推行的时机;设计合理的结构性改革路线图;认清存在结构性改革短期冲击的本质并努力削弱这一冲击;配合使用结构性改革与传统宏观经济政策。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国生  
政府会计目标包括确保公共资金的安全和完整、健全财务管理和促进受托责任。政府会计体系只有根据这三层会计目标进行构建才是有效的。具体构建采取长期和短期两项计划:长期计划是进行会计理论研究,制定政府会计概念框架;短期计划采用基金会计和加强预算控制,确保政府会计合规性目标的实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白庆辉  张磊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政府职能重点开始向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转变,但是面临政府资产信息失真、政府隐性债务、政府会计信息披露不完整等问题。由于收付实现制的局限性,传统政府会计不能完整反映政府资产负债等财务状况全貌,进行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成为当务之急。随着《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等文件的发布,我国政府会计"双体系"框架基本得以确定。本文对我国政府会计从收付实现制到"双体系"框架的过程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马永义  
为了从根本上理顺我国会计法律法规体系的层次关系,我国2006年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对1992年版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老准则)进行了相应的修订并形成了2006年版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老准则中"会计核算的一般原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钞天虎  
围绕政府财务会计信息与预算管理信息兼顾的会计改革目标定位,分析了权责发生制与现金收付制的冲突以及双分录的协调机理、理论缺陷和应用局限,进而通过分析行业会计制度间双分录的差异化应用及其对财政预算管理的影响,提出了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创建二重确认会计的政府会计改革思路。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冷琳  
新收入准则对于不同类型的收入确认与成本核算规定了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增加了一些全新的会计科目,由此造成其容易与原有的会计科目混淆。为解决这一问题,结合具体案例,分别从适用范围、期末计价、财务报表列报三方面对新收入准则下"应收退货成本""合同负债""合同资产"及"合同履约成本"四个会计科目与旧收入准则下的"发出商品""预收账款""应收账款"和"生产成本"四个会计科目进行差异辨析,以期厘清思路,更好地理解并运用新收入准则。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句华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进程,政府购买服务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然而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与主体究竟为何,无论在实践中还是在学术界,看法并不一致。文章梳理了我国有关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与主体的政策演变过程、现有政策差异以及学术观点的分歧,并对比相关英文术语的内涵,探讨并回答了争论的问题,进一步明晰了中国政府购买方式与主体的应有之义。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句华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进程,政府购买服务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然而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与主体究竟为何,无论在实践中还是在学术界,看法并不一致。文章梳理了我国有关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与主体的政策演变过程、现有政策差异以及学术观点的分歧,并对比相关英文术语的内涵,探讨并回答了争论的问题,进一步明晰了中国政府购买方式与主体的应有之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永  张云  
环境公共产品是一种具有正外部性的公共产品,其具有的非盈利性、非市场性以及非私人性等特征涉及到众多利益相关者。单一维度、缺乏多元参与的公共管理机制与模式显然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参与逻辑"和集体利益纳什均衡的存在,意味着环境公共产品的政府责任不是中央集权,而是权利的分解。政府明确自身的责任主体地位与边界,才能完成从全能型到公共服务提供者的嬗变。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何少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会计体系实施了一系列的变革。但与西方会计相比仍存在许多差异。为进一步完善各种管理职能,使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合理和科学的成分,无疑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从会计的目的及职能、会计规范及管理模式、会计要素及会计方法、会计行业及会计教育4个方面比较中美两国会计体系所存在的差异。通过对比研究,提出了美国会计体系中4点可供我国借鉴之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