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25)
- 2023(6448)
- 2022(5697)
- 2021(5442)
- 2020(5000)
- 2019(12028)
- 2018(12160)
- 2017(23436)
- 2016(13200)
- 2015(14934)
- 2014(15471)
- 2013(15184)
- 2012(14072)
- 2011(12613)
- 2010(13130)
- 2009(12468)
- 2008(13228)
- 2007(11734)
- 2006(10163)
- 2005(9305)
- 学科
- 济(52386)
- 经济(52322)
- 管理(38165)
- 业(34075)
- 企(28497)
- 企业(28497)
- 方法(24995)
- 数学(22234)
- 数学方法(22055)
- 财(20691)
- 农(14412)
- 中国(13958)
- 制(13575)
- 务(11791)
- 财务(11775)
- 财务管理(11728)
- 学(11614)
- 企业财务(10902)
- 业经(10397)
- 地方(10290)
- 体(9466)
- 贸(9164)
- 贸易(9162)
- 银(9135)
- 银行(9115)
- 农业(9025)
- 易(8880)
- 融(8444)
- 金融(8442)
- 行(8359)
- 机构
- 大学(186388)
- 学院(185255)
- 济(77323)
- 经济(75609)
- 管理(69371)
- 研究(63300)
- 理学(58850)
- 理学院(58197)
- 管理学(57323)
- 管理学院(56947)
- 中国(49096)
- 财(44106)
- 京(39487)
- 科学(37779)
- 所(33500)
- 财经(32128)
- 农(31988)
- 江(29648)
- 研究所(29552)
- 中心(29332)
- 经(28887)
- 业大(26475)
- 北京(25246)
- 农业(25041)
- 经济学(24164)
- 范(24074)
- 师范(23850)
- 财经大学(23381)
- 州(22760)
- 院(22073)
- 基金
- 项目(113874)
- 科学(88041)
- 研究(85174)
- 基金(80957)
- 家(69832)
- 国家(69239)
- 科学基金(58261)
- 社会(52532)
- 社会科(49683)
- 社会科学(49665)
- 省(44505)
- 基金项目(42883)
- 教育(40057)
- 划(37411)
- 自然(36481)
- 编号(35908)
- 自然科(35576)
- 自然科学(35563)
- 自然科学基金(34939)
- 资助(33606)
- 成果(31233)
- 部(26386)
- 重点(25977)
- 课题(24800)
- 发(24336)
- 创(23176)
- 性(23101)
- 教育部(22570)
- 大学(22081)
- 科研(22070)
共检索到2871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王瑶
现实中,政府会计和政府预算的应计制改革进程往往呈现非对称的特点,且应计制政府会计改革大多领先于应计制政府预算改革,这种状况的背后既有人们对应计制预算的重重顾虑,也是对其研究不够深入的反映。矛盾与激励并存,在改革的进程中,应当合理地安排政府会计和政府预算的应计制改革进度,保持一个适度的差距,以促进我国公共财政管理改革平稳、健康地推进。
关键词:
政府会计 政府预算 应计制基础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马蔡琛
我国新发布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对现行政府会计确认与计量基础提出了挑战。尽管现行的完全收付实现制存在着诸多问题,但鉴于权责发生制改革可能诱发自由裁量权的非规范性扩张,缺乏必要的人力资源支撑体系等因素,现在实行完全的或修正的权责发生制计量原则的条件还不成熟。本文认为,采用修正的收付实现制是可行的现实选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罗志勤 万里鹏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会计一直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近年来随着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政府的经济活动也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收付实现制核算模式弊端逐渐显现,有待改进和完善。本文分析了我国政府会计核算基础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其他国家会计核算基础的改革模式和经验,探索了适合我国实际的政府会计改革之路。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李应宝
许多发达国家试行绩效预算的一般理念和实践证明,政府部门应按其所完成的各项职能进行预算,应将政府预算建立在可衡量的绩效基础上。按照这一宗旨,试行绩效预算必须做好当前财政相关基础性改革的有效衔接。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徐镇绥
本文按照政府会计改革的目标要求,立足于财政预算与企业和行政事业财会管理实践,简要分析在现今预算管理模式下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长处和不足以及现行预算会计核算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在会计基础选择上,做到与预算管理体制改革以及政府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发展步伐相适应,在现阶段确立以收付实现制为主体、以权责发生制为适当补充的原则,逐步实现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的过渡,最终建立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适合我国国情且与国际接轨的政府会计体系。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椿元 杨心葵
我国的政府会计以预算会计制度体系的形式存在,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基本建设单位会计,以及参与预算执行的国库会计和收入征解会计等。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为财政资金的运行管理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共财政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会计的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公共财政体制下,要更好地满足各方对于政府会计信息的需求,我国的政府会计制度亟需改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梅元清 孙晓萌
为了加快政府会计改革,建立健全政府会计准则体系,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政府会计改革的措施,尤其是对公共基础设施的核算发布了相关会计准则。当前我国公共基础设施在核算和管理中存在诸如公共基础设施核算范围与核算主体不明、存量公共基础设施难以入账、计提折旧方法不明等问题,因此有必要从相关账务处理与管理公共基础设施两个方面进行解决对策的探讨。
关键词:
公共基础设施 政府会计 资产计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梅元清 孙晓萌
为了加快政府会计改革,建立健全政府会计准则体系,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政府会计改革的措施,尤其是对公共基础设施的核算发布了相关会计准则。当前我国公共基础设施在核算和管理中存在诸如公共基础设施核算范围与核算主体不明、存量公共基础设施难以入账、计提折旧方法不明等问题,因此有必要从相关账务处理与管理公共基础设施两个方面进行解决对策的探讨。
关键词:
公共基础设施 政府会计 资产计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庞文群
2015年10月23日,《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正式发布,自2017年1月1日开始施行。公共基础设施是首次被全面纳入政府会计体系核算,尚无经验可供借鉴,其纯公益性的特点又导致许多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难以遵循《企业会计准则》。为此,本文以公路资产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为例,对公共基础设施会计主体的确定、资产范围的界定、初始计量、后续计量等方面的一些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思路和处理办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泽彩 胡志勇
随着"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改革的有序推进,在实践中越来越呈现与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诸多弱协同性,主要体现在理论研究、制度设计、服务实践等方面。借鉴国外协同性改革的实践经验,应以"结果导向、成本核算、绩效评价、激励约束、信息公开"等为抓手,推进在政府绩效管理框架下进行协同改革、加强立法保障、完善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促进政府财务报告的应用、严格政府成本的核算与控制、建立健全现代政府管理会计,以提高预算绩效评价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合理性,进一步增强财政资源的最优配置和产出效果的最大化。
关键词:
政府预算绩效管理 政府会计 改革协同性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路军伟 陈希晖
在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影响下,法国对传统的政府预算和政府会计进行了变革。在政府预算方面,增进议会的权力,引入绩效管理,并对预算按功能进行了重新分类;在政府会计方面,建立了新的政府会计体系,并制定了政府会计准则。此外,法国还在改革过程中采用了若干有益策略。这些改革措施对我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郭敏 万熙虹
基于近年来实施政府会计改革的8个国家的经验,探究改革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政府会计制度会显著提升政府债务规模,有助于披露隐性债务,防范债务风险,对我国未来如何借助政府会计改革促进政府债务核算和披露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
政府会计 政府债务 会计改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淑梅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项预算管理改革措施相继推出并逐步实施,主要有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等。这些措施对原有的预算会计核算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政府采购会发生货已到,款未付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勇 郝寿义 王周喜
本文建立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体制下政府与城市基础设施参建企业的博弈关系模型,进行了信息经济分析,结论表明: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包办一切的作法抑制了企业的积极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通过建立政府与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形成政府对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有利于实现政府与企业的双赢。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赵建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