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03)
- 2023(17273)
- 2022(14641)
- 2021(13387)
- 2020(11555)
- 2019(26001)
- 2018(25592)
- 2017(49993)
- 2016(27511)
- 2015(30170)
- 2014(29930)
- 2013(29787)
- 2012(27742)
- 2011(24843)
- 2010(25238)
- 2009(23880)
- 2008(24320)
- 2007(22278)
- 2006(19767)
- 2005(17758)
- 学科
- 济(114157)
- 经济(114016)
- 业(105705)
- 管理(89072)
- 企(85649)
- 企业(85649)
- 方法(51844)
- 农(48760)
- 数学(42801)
- 数学方法(42382)
- 财(37307)
- 业经(33760)
- 农业(32073)
- 中国(29434)
- 制(26315)
- 务(24754)
- 财务(24722)
- 财务管理(24678)
- 企业财务(23448)
- 贸(22680)
- 贸易(22673)
- 易(22123)
- 策(21017)
- 技术(20744)
- 学(20706)
- 银(20388)
- 银行(20333)
- 地方(20125)
- 行(19336)
- 和(18250)
- 机构
- 学院(399517)
- 大学(393518)
- 济(168335)
- 经济(165044)
- 管理(157508)
- 理学(135341)
- 理学院(133976)
- 管理学(131953)
- 研究(131238)
- 管理学院(131218)
- 中国(105360)
- 农(85322)
- 财(81485)
- 京(81150)
- 科学(80960)
- 所(68024)
- 农业(66600)
- 业大(65132)
- 财经(63847)
- 江(61996)
- 中心(61971)
- 研究所(61461)
- 经(58002)
- 经济学(51067)
- 北京(50295)
- 州(48643)
- 财经大学(46951)
- 范(46478)
- 经济学院(46394)
- 院(46048)
- 基金
- 项目(262228)
- 科学(206555)
- 基金(192353)
- 研究(186969)
- 家(168881)
- 国家(167335)
- 科学基金(143277)
- 社会(120992)
- 社会科(114538)
- 社会科学(114502)
- 省(103966)
- 基金项目(101817)
- 自然(94031)
- 自然科(91908)
- 自然科学(91877)
- 自然科学基金(90325)
- 划(86524)
- 教育(83848)
- 资助(78439)
- 编号(74207)
- 成果(59256)
- 重点(58660)
- 部(58159)
- 发(56606)
- 创(56590)
- 业(53020)
- 创新(52434)
- 科研(51010)
- 课题(50748)
- 国家社会(49931)
- 期刊
- 济(190497)
- 经济(190497)
- 研究(113955)
- 农(83067)
- 中国(75294)
- 学报(65897)
- 财(65811)
- 科学(60265)
- 管理(57982)
- 农业(55354)
- 大学(49432)
- 学学(47705)
- 融(45267)
- 金融(45267)
- 业经(35867)
- 技术(32356)
- 财经(31959)
- 教育(30165)
- 业(29730)
- 经济研究(29413)
- 经(27312)
- 问题(25569)
- 技术经济(21601)
- 版(21079)
- 贸(19497)
- 世界(19158)
- 商业(18864)
- 现代(18442)
- 统计(18356)
- 科技(18105)
共检索到5944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施红
本文从保费补贴和交易成本两个方面剖析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运作效率的影响因素,认为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决定了保费补贴的激励效果,也决定了实现既定参与率所需的财政补贴规模。同时,各种类型的交易成本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着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运作效率。因此,本文提出不同国家应根据本国国情确定合适的保费补贴政策。通过机制设计降低交易成本成为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运作效率的关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新军 朱水连
保险商品同其他商品一样,在市场上的交易及规模都是由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共同决定的,而我国目前的农业保险既缺乏有效需求又缺乏有效供给。通过对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中农民及政府的行为分析,可知农业保险可以提高农民的期望财富量,政府补贴可以有效刺激农业保险需求和激励保险公司对农业保险的供给,为有效地解决我国的农业保险中存在的供求不足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农业保险 行为主体 期望财富量 政府作用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吕晓英 李先德
针对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建立的政府向再保险公司购买再保险运作方式,本文构建了政策性农业再保险系统动力学模型,设计了10种不同组合方案,展示了2000年~2030年期间,政府购买再保险、政府直接超赔再保险以及由原保险公司直接与再保险公司实行赔付率超赔再保险三种再保险运作方式的中长期运营趋势。认为政府直接购买再保险不能"实现财政资金支出效用比最优";政府实行超赔再保险使政府早期筹措巨灾赔付资金困难;原保险公司直接与再保险公司开展再保险,既能实现原保险公司持续经营,又有利于维护政府利益。
关键词:
农业巨灾 再保险 系统动力学 动态模拟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姚壬元
政府介入农业保险是农业保险制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明晰政府责任是建立我国新型农业保险制度的关键。文章在分析农业保险中政府介入的理论依据的基础上,论述了政府介入农业保险的基本内容和政策选择。
关键词:
农业保险 政府介入 道德风险 逆向选择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于洋 王尔大
本文应用协整理论与方法对中国农业保险政策性补贴前后的保费收入与保险赔付之间的均衡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误差修正模型测度出这一特殊时期政府政策性补贴对改善农业保险市场供求均衡的贡献率。研究表明,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阶段中国农业保险市场供求失衡现象明显缓解,农业保险赔付额与保费收入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边际赔付倾向减少了10个百分点,政府政策性补贴对促进农业保险市场均衡的短期调整幅度为82.13%。该结论将为进一步分析中国农业保险市场变化趋势和调整国家财政补贴力度及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曾玉珍 穆月英 侯玲玲
在新一轮农业保险试验中,政策性农业保险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目前仍然存在诸多因素制约着政策性农业保险持续稳定运营。在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进行客观评述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影响政策性农业保险可持续运营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来存
在农民风险倾向随收入变化的假定下,政府保费补贴额的下限(或上限)取决于:效用函数的具体形式,效用曲线拐点处的农民收入水平(或农民理想的效用水平),农民自身收入水平,农民、政府的保费支付比例。文章以湖南为例,其分析表明,湖南农民2011年的人均纯收入超过了补贴下限对应的3204元的收入水平,农民属于中等收入层次,收入每增加1%,效用水平提高0.22%,(理想效用值为97时的)补贴上限为年人均238元。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跃华 庹国柱 符厚胜
本研究通过对传统农业保险理论的分析,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理论提出了质疑,认为传统政策性农业保险理论以农业保险的外部性、准公共产品性质作为基础从逻辑上并不严密,指出以农业保险需求不足理论引发的市场失灵理论也不严谨。提出政策性农业保险实质上是一种支农政策,与其他支农工具一样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农户福利,但其重要性并不在于农业保险本身的性质,而在于农业保险与其他支农工具相比所具有的特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邹帆 李倩 区翠婵
农业风险的多元化要求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构建必须以政府、保险公司和农户三方行为主体为基础,三者缺一不可。本文对各主体行为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并结合数学规划思想设计各方参与主体的约束条件,通过求解数学规划问题,获得无政府参与和政府提供财政补贴情况下(P,I)的一般形式。由此得出在面临高风险、高损失的情况下,政府对投保人和承包人都予以补贴时方可实现均衡的结论。
关键词:
农业保险 政策性 主体 行为分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袁辉 谭迪
本文以湖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为基础,利用湖北省13个市、州20072015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运用广义矩估计(GMM)来研究湖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业产出水平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为: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与补偿水平对湖北省农业产出水平具有反向作用,表明存在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人均农作物播种面积、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对湖北省农业产出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农业生产风险水平对湖北省农业产出水平具有显著的反向作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袁辉 谭迪
本文以湖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为基础,利用湖北省13个市、州2007~2015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运用广义矩估计(GMM)来研究湖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业产出水平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为: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与补偿水平对湖北省农业产出水平具有反向作用,表明存在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人均农作物播种面积、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对湖北省农业产出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农业生产风险水平对湖北省农业产出水平具有显著的反向作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邢鹂 黄昆
本文利用1978—2000年全国分省农业生产和价格数据,采用历史模拟方法,模拟了6种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和补贴方案对农民收入和政府财政支出的影响,并对投保前后农民收入差异进行了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随着保障水平的提高,农民务农收入会趋于上升和稳定,同时,补贴率的高低也对农民收入有明显影响。笔者建议,各地区在实际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时,应当根据实际的财政状况,并结合本地区种植业生产比较优势、生产风险分区、农民务农收入比重等指标,选择重点优势农产品予以补贴和支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顾海英 张跃华
本文通过对上海实施农业保险的历史经验的调研,总结了上海农业保险成功运作的几个关键方法和模式:政府补贴、“统保”、“共保”、“以险养险”。在上海这种较为特殊的都市农业的背景下,农业保险业务由于自然灾害较少以及政府补贴等因素得以顺利地开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上海采取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商业化运作的办法为农业提供风险保障,对国内其他地区开展农业保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农业保险 政策性保险 上海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陈燕 林乐芬
政策性农业保险发挥着分散农业风险、补偿受损农民经济损失的风险保障功能。本文基于2002-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多时点DID模型、动态静态面板效应模型、面板分位数模型等,基于农民视角实证考察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福利效应。研究发现: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施显著增进了农民福利水平;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对农民具有一定的福利改善作用,这主要通过灾前保费支出效应实现——人均保费支出的农民福利改进效应显著,虽然在短期内增强了农民福利波动,但长期看改善了农民福利水平;随着农民福利水平的上升,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福利改善效应逐渐减弱;灾后保险赔付的福利效应尚未体现,这是由农业保险赔付效率不高造成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吴扬
本文认为当前中国的农业保护政策体系欠缺风险保障制度,而国外已普遍实行政府参与或对农业保险提供保费补贴的农业保险支持政策,中国目前尚属空缺,导致农业保险业务持续萎缩,因此,调整目前政府在农业保险领域的政策是农业保险得以发展的重要保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