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24)
2023(14893)
2022(12443)
2021(11420)
2020(9623)
2019(21357)
2018(20898)
2017(40736)
2016(21961)
2015(24326)
2014(23917)
2013(23153)
2012(21167)
2011(18983)
2010(19511)
2009(18639)
2008(18645)
2007(17146)
2006(15494)
2005(14321)
作者
(59690)
(49917)
(49734)
(47185)
(31928)
(23440)
(22359)
(18965)
(18754)
(17969)
(16978)
(16782)
(16176)
(15938)
(15621)
(15115)
(14789)
(14441)
(14433)
(14142)
(12402)
(12245)
(11994)
(11500)
(11149)
(11098)
(11074)
(11059)
(9875)
(9791)
学科
(92537)
(91724)
经济(91592)
管理(88249)
(84952)
企业(84952)
(33875)
方法(33485)
业经(31442)
(29344)
数学(24684)
数学方法(24382)
(24368)
中国(24182)
(22585)
财务(22554)
财务管理(22517)
技术(21647)
企业财务(21349)
农业(20424)
地方(20178)
(19520)
(18677)
理论(18121)
(17545)
(17118)
环境(16967)
(15373)
银行(15360)
(15089)
机构
学院(310945)
大学(303245)
(132890)
经济(130196)
管理(126501)
理学(107436)
理学院(106365)
管理学(105097)
管理学院(104466)
研究(99412)
中国(80713)
(68740)
(63017)
科学(55738)
财经(51903)
(50235)
(48431)
(46890)
中心(46008)
(44597)
研究所(42725)
北京(39530)
经济学(39456)
(39241)
业大(38917)
财经大学(37822)
(37307)
师范(37034)
(36639)
经济学院(35328)
基金
项目(196960)
科学(158899)
研究(151929)
基金(143507)
(121761)
国家(120638)
科学基金(106722)
社会(99051)
社会科(93959)
社会科学(93939)
(78875)
基金项目(75408)
教育(68816)
自然(66068)
自然科(64538)
自然科学(64524)
(64069)
自然科学基金(63436)
编号(61705)
资助(57057)
成果(50254)
(46479)
重点(44168)
(43878)
(43476)
(43420)
课题(43252)
创新(42507)
国家社会(40683)
(40216)
期刊
(159891)
经济(159891)
研究(96696)
中国(67669)
(58101)
管理(54817)
(42497)
科学(38799)
学报(36126)
教育(33989)
(33561)
金融(33561)
技术(29745)
大学(29576)
农业(28736)
学学(27917)
业经(27859)
财经(26479)
经济研究(24693)
(22888)
问题(19872)
技术经济(17437)
(17314)
现代(16113)
(15995)
财会(15802)
科技(15000)
商业(14872)
世界(14413)
会计(14349)
共检索到4870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盟  杨庆  
文章以A股上市公司为例,基于公司2010—2019年面板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了政府人才政策、区域制度环境与企业创新的内在关系。结果发现:人才政策对企业创新具有激励效应,而且评价、激励类政策工具比引进、培养类政策工具更能全面有效地促进企业创新;人才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具有基于区域制度环境的门槛效应,当区域制度环境指数突破一定值后,人才政策会更显著、更大力度地促进企业的实质性创新;人才政策对企业创新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引进、培养类政策在中西部地区不显著,在东部地区显著;评价、激励类政策在西部地区不显著,在中东部地区显著。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曹琪格  任国良  骆雅丽  
我们利用中国省域制度环境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制度环境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发现市场中介组织的发育和要素市场发育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了显著正向影响。在市场中介组织发育的制度细分指标中,律师和会计师等市场中介组织服务条件、行业协会对企业的帮助程度这两类细分制度指标对企业R&D投资有明显的影响,其他如对生产者合法权益的保护等制度指标却没有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而在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指标中,金融业的市场化、技术成果市场化程度这两个要素发挥了明显的作用,但是,引进外资的程度,劳动力流动性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制度效果。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姜彩楼  杨望  
以我国2008-2019年286家清洁技术企业为样本,研究了政府引导基金对清洁技术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区域环境规制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政府引导基金显著促进清洁技术企业创新,区域环境规制削弱政府引导基金的创新促进作用;在经历“费改税”后,区域环境规制的抑制作用得以缓解。环境规制的调节效应还因企业所在区域的创投发展水平和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在中介机制检验中,发现政府引导基金能够通过提高企业融资水平和扩大企业社会关系网络促进清洁技术企业创新。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傅利平  高歌  
本文利用2010—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企业年报和中国政府工作报告,运用机器学习方法测度企业的政策关注度,在此基础上,利用企业的财务数据及企业专利数据,实证检验企业政策关注度对创新的影响和传导机制。研究发现:(1)企业的政策关注度对于其获得的政府补贴、税收优惠和融资约束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并且这种影响具有一定的后滞性;(2)政府资助中的直接补助和税收返还正向影响企业创新行为;(3)直接补助在当年和滞后一期激励了企业创新,而税收返还存在滞后性,只在滞后一期起激励作用。本文为衡量政策对企业的引导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测度方法,更为合理评估政策效果提供了重要依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章新蓉  
目前我国政府对企业的科技投入基本上是无偿的,主要由政府权利部门直接分配并监管。这种管理方式存在使用效率低,分配过程不透明和监管不力等种种问题。笔者认为,面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改善监管的层面上,而需要考虑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制度安排。本文提出将政府对企业的科技投入资金资本化的观点,并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红梅  
由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升级以及失去竞争优势产业自身寻求发展空间的需要,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成为趋势。在转型经济体的中国,区域产业转移中的地方政府干预难以避免,干预下的负面效应使产业转移缺乏效率,为此,必须深入分析区域产业转移中地方政府的作用机理,认识政府制度创新对干预所致的负面效应的矫正,从观念上、体制上、政策上作出有利于区域产业转移的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瑶鹏  林柳琳  
文章基于2005-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回归就制度供给对区域创新数量与质量的关系进行检验,并对制度供给的差异引起区域创新的影响是否存在企业家精神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研究发现:环境保护制度供给对创新数量具有显著的阻碍作用,但却提高了创新质量,企业家精神在环境保护制度供给与创新数量、创新质量中起到完全中介效应;知识产权保护推动了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的双提升,且企业家精神是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创新的中介变量;创业制度供给对区域创新数量与质量的影响较小,且企业家精神仅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邓宇鹏  王卫平  
本文认为,企业集群是市场竞争锤炼出来的中小企业合作方式;是产权分立,各有独立利益的企业群体;是一个不断创新的系统;是一个以诚信为基础的企业群体;它的形成与地区资源禀赋没有直接关系。文章提出,企业集群是自然形成的,它的出现有其客观必然性,不能依靠行政手段人为安排;行政区域政府可做的是通过保护产权,提供质优价廉的公共产品,培育社会诚信,支持各种中介组织等措施,为促进企业集群的形成和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瑶鹏  林柳琳  
文章基于2005-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回归就制度供给对区域创新数量与质量的关系进行检验,并对制度供给的差异引起区域创新的影响是否存在企业家精神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研究发现:环境保护制度供给对创新数量具有显著的阻碍作用,但却提高了创新质量,企业家精神在环境保护制度供给与创新数量、创新质量中起到完全中介效应;知识产权保护推动了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的双提升,且企业家精神是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创新的中介变量;创业制度供给对区域创新数量与质量的影响较小,且企业家精神仅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芳城  伍桂林  
本文以沪深A股制造业和信息技术服务类上市公司2013—2018年的数据为样本,检验政府支持和制度环境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制度环境在此过程中的交互关系。研究表明:政府支持和制度环境均能显著提高企业的创新投入;制度环境对政府支持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即政府支持和制度环境对企业创新存在互补效应;进一步分组检验显示,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存在明显的产权性质与行业类别异质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贾玉巧  
本文以2013—2021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政府审计、区域创新能力与企业融资策略选择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容易诱导所属区域内企业采取激进型融资策略;政府审计的介入,容易诱导企业采取稳健型融资策略;政府审计介入后,区域创新能力引发企业激进型融资策略的作用显著削弱。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向刚  可星  
制度创新是企业持续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为企业持续创新提供激励、动力和效率。本文探讨企业持续创新过程中制度创新的意义及功能、内在机制、主体和作用方式 ,最后讨论企业持续创新的制度环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霖  
本文力图把分析对象定位在地方政府与地方经济组织之间的制度供给———需求关系框架内,从当地企业对制度的需求入手,描述地方政府的制度供给方面的行为变迁,以解释地方经济发展动力的来源。并以台州市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为分析对象,阐述政府制度创新行为在地方经济市场化发展过程中的市场化特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莫琦  杨春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使得区域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地区经济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和区域发展最重要的能力因素。以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企业创新行为和政府为研究对象,构建二者的动态博弈模型,解释区域创新系统中政府与企业合作创新的机理,并对该博弈模型的演化趋势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世科  包国宪  
文章研究了企业技术创新行为选择问题。首先探讨了技术创新的外部性问题,指出由此会导致全社会技术创新供给不足的问题;随后,利用静态博弈的方法,从两个企业相互作用的微观视角,研究技术创新供给不足问题形成的内在机理,得到企业技术创新行为选择会陷入"囚徒困境"的结论;进一步建立政府与企业关于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静态博弈模型,归结出博弈的纳什均衡解为政府和企业分别选择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