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17)
2023(7961)
2022(6703)
2021(6020)
2020(5179)
2019(11204)
2018(10851)
2017(20959)
2016(10617)
2015(11525)
2014(10635)
2013(10543)
2012(9697)
2011(8672)
2010(8733)
2009(8017)
2008(7909)
2007(7418)
2006(6376)
2005(5569)
作者
(28427)
(24096)
(23583)
(22533)
(15171)
(11149)
(10470)
(9098)
(8743)
(8508)
(7971)
(7829)
(7581)
(7513)
(7350)
(7227)
(7066)
(6876)
(6799)
(6548)
(5703)
(5702)
(5621)
(5421)
(5291)
(5249)
(5236)
(5025)
(4755)
(4666)
学科
(49725)
经济(49691)
(40305)
管理(39724)
(34882)
企业(34882)
技术(20236)
方法(19981)
数学(17090)
数学方法(17006)
(14021)
技术管理(13434)
业经(12449)
中国(12392)
(11557)
产业(11329)
地方(10494)
(8303)
农业(8294)
(7885)
财务(7875)
财务管理(7862)
企业财务(7639)
(7408)
金融(7408)
(7335)
贸易(7330)
(7143)
(7106)
理论(7038)
机构
学院(151064)
大学(149408)
(72050)
经济(70978)
管理(64916)
理学(56634)
理学院(56178)
管理学(55651)
管理学院(55333)
研究(47664)
中国(34826)
(33012)
(29387)
财经(26141)
科学(25241)
(23903)
经济学(22956)
(22315)
(22038)
中心(21807)
经济学院(20943)
研究所(19676)
财经大学(19585)
商学(18969)
商学院(18785)
业大(18563)
北京(18270)
(18143)
(17492)
(17453)
基金
项目(103327)
科学(84769)
研究(78785)
基金(76960)
(65814)
国家(65323)
科学基金(58293)
社会(54139)
社会科(51890)
社会科学(51877)
(41459)
基金项目(41019)
自然(35213)
教育(35130)
自然科(34554)
自然科学(34550)
自然科学基金(34017)
(33321)
编号(29590)
资助(29500)
(28888)
创新(25909)
国家社会(23542)
(23415)
(23308)
重点(22918)
成果(22359)
(21462)
人文(20865)
教育部(20848)
期刊
(76889)
经济(76889)
研究(46254)
中国(30092)
管理(27494)
(26216)
科学(18696)
学报(17111)
技术(16549)
(16038)
教育(14480)
大学(14260)
学学(13588)
经济研究(13583)
财经(13424)
(13368)
金融(13368)
业经(12408)
(11830)
农业(11300)
技术经济(11203)
科技(10908)
问题(9922)
(8552)
(8152)
商业(7789)
(7754)
论坛(7754)
国际(7507)
现代(7400)
共检索到2226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胡凯  刘昕瑞  
政府产业投资基金是中国促进技术创新的一项重要产业政策,其技术创新效应能表征产业政策的有效性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本文运用2005—2019年政府产业投资基金投资样本,在单独进入和混合进入两种情境下分析其技术创新效应。研究表明,单独进入时,投资进入对企业技术创新没有影响,而投资强度则显著提升企业专利质量;混合进入时,无论是投资进入还是投资强度均提升企业专利数量和质量。简言之,在创新效应上,投资强度优于投资进入,混合进入优于单独进入。调节效应分析发现,有限合伙制对创新效应的影响并不优于公司制,基金层级越高产生的创新效应越好。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经验机制而非引导机制是基金影响技术创新的中间渠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熊斯婷  
文章通过建立企业投资的动态调整模型,对政府投资驱动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效应进行实证,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我国政府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有显著的驱动效应,其中对企业技术创新资本投入的驱动效应远大于人员投入;从区域上看,政府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中资本投入的驱动效应西部最强,东部和中部次之,对人员投入的驱动效应东部最强,中部和西部次之。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静  丁玲  林仪  
成立政府产业基金是国家优化政府投资方式、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政府产业基金依靠自身优势,提供财政、税收和政策支持,从而弥补市场缺陷,优化创新要素配置,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但是政府产业基金本身的弊端——资本的逐利性会削弱产业基金支持创新活动的效果,甚至导致企业创新效率下降,形成政府产业基金支持创新活动悖论。进一步地,本文从审计监督的视角分析认为,通过发挥审计的政治与管理功能限制资本逐利性、发挥审计的监督功能规范资金使用,可以平衡悖论,间接促进政府产业基金的创新效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亭亭  罗连化  许伯桐  
政府补贴如何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学术界尚未得到一致的结论。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专利数量和专利质量出发,实证检验政府研发补贴的技术创新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政府补贴不仅促进了专利数量的增加,还提升了企业的专利质量,并且这一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同时,政府补贴的技术创新效应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国有企业和创新型行业中政府补贴的技术创新效应更加显著。中介效应检验发现,政府补贴通过影响企业的研发投入进而影响专利产出的数量和质量。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齐永智  李园园  闫瑶  
本文采用2013—2018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A股上市公司的平衡面板数据,基于非线性的视角,运用Hansen面板门槛回归技术,并分别以政府补助和技术创新为门槛变量,探讨了政府补助、技术创新与品牌价值三个变量之间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1)技术创新对品牌价值呈现出显著的N型规律;(2)政府补助对技术创新产生边际效用递减的促进作用;(3)当政府补助强度存在差异时,技术创新对品牌价值的影响也呈现出显著的N型规律。本文创新性地研究了政府补助、技术创新与品牌价值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对于各级政府合理制定对企业的财政补助政策,以及企业权衡技术创新与品牌价值提升的经营决策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燕  朱春奎  
鼓励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扶持国内工业、实施宏观调控是政府采购的重要政策功能。本文运用2001—2013年的跨省面板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中国政府采购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政府采购并没有对技术创新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且政府采购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在不同类型的创新产出之间与不同地区之间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向艺  孔凡萍  尹翀  
本文基于中国科技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企业技术创新中的政府科技投入影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文章分析了政府工业与公共研发投入、企业内部与外部研发投入等基本因素,提出理论假设,构建产业-时期面板数据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吸收政府工业研发投入和政府公共研发投入分别对企业研发投入和内部研发投入具有直接激励效应,对企业新产品收入分别具有综合和间接促进效应;企业内部研发投入具有关键中介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向为民  文旭初  何琪  
基于2009~2019年创业板中763家上市公司样本,分组样本和总样本相结合,采用面板数据,建立普通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多元调节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与风险投资持股比例呈正相关关系;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与政府创新补贴呈正相关关系;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作用,风险投资与政府创新补贴相互促进;市场竞争越大,风险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的促进力度越大;政府补贴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的促进力度在市场竞争程度不同的行业中没有显著差异。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屈军   戴明锋   刘军岭  
基于2009—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新能源企业数据,从创新投入和产出两个维度,探讨了政府补贴对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的驱动效果和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对新能源企业创新具有显著正向激励作用,但企业明显存在“策略性”创新偏好,即过于追求创新数量而忽略质量;相比中小型企业,补贴对大型企业创新效果更显著;相比非国有企业,政府补贴对国有企业创新的正向激励效果更显著。建议我国应重视并加强对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的财政补贴,让政府“有形之手”更有为更有效;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补贴机制,强化对补贴企业“实质性”创新的引导、监控和评估;发挥大型企业的创新牵头引领作用,构建大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圈,聚力破解技术“卡脖子”难题;发挥国有企业技术创新主力军作用,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和民企创新协同机制,完善协同创新支持政策体系,持续打造利益共同体。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丘海雄  徐建牛  
本文在回顾和分析技术创新研究的范式、集群技术创新的概念、分析模型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适合研究中国集群技术创新研究的“动态主体模型”,并以之描述、分析中国集群技术创新的起源、功能、效用、问题以及相关行动者在此过程中的角色、地位、动因。我们发现我国的地方政府是集群技术创新的最主要行动者,其积极性和作用远甚于西方的地方政府。产业竞争加剧、市场失灵、社会缺位是地方政府积极参与的客观需求。财政分权带来的制度激励则是其积极参与的主观动因。但是地方政府的角色是动态的,经历了“地方法团主义”、“后地方法团主义”的过程,并将演进为“后后地方法团主义”。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业斌  
本文运用1999-2008年高技术产业行业面板数据,分析比较了政府投入与金融信贷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政府投入比金融信贷更有利于行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政府投入对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金融信贷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则不太显著;同时,企业规模、产权结构也对政府投入和金融信贷的技术创新效应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认为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政府投入比金融信贷更有效,未来应进一步强化政府投入力度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以真正发挥金融信贷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苗文龙  何德旭  周潮  
政府为推进本国技术创新而发生的财政支出对企业创新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这一事实,构建包含企业创新行为差异的简单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得出:由于技术创新密度不同,企业可分为技术创新型企业和技术稳定型企业。技术创新型企业提高技术研发投资比重,虽然不一定能迅速实现经济产出的提高,却可以推动本国经济从传统的粗放投资型转化为高质量的技术创新型。在一定时期内,政府技术创新支出是企业技术创新支出增加的主要外在推动力,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助推作用,对宏观经济及发展具有重要的正向作用,但具体效果还取决于企业创新投入情况。相比较而言,当创新企业技术投入率达到一定界值时,政府技术创新支出的效率会更高。这些结论对完善创新政策、改进市场规则、进一步提升创新效率具有一定的政策含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邓乐元,成良斌  
政府采购对技术创新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一些国家正在利用政府采购支持本国技术创新,我国政府采购却缺乏促进技术创新的目标。本文分析了我国政府采购缺乏技术创新目标的原因,提出了我国政府采购应确立技术创新取向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应采取的措施。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吕慧  
探究地方政府投资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在阐述地方政府投资对区域技术创新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采用2005—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有效性检验,同时构建面板门槛模型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1)地方政府投资能够显著提升地区的技术创新水平;(2)地方政府投资对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其中,当地方政府投资作为门槛变量时,门槛值分别是0.010和0.109;当开放水平作为门槛变量时,门槛值分别是0.186和0.852。得到政策启示如下:政府应继续在基础设施领域以及创新性项目方面加大投资,但投资水平应保持在合理范围内,此外应适当引资充分发挥外资的示范效应。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冰冰  
国家产业投资基金是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本文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设立作为准自然实验,使用2010—2020年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国家产业投资基金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实证分析得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创新质量,而且通过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推动企业开拓市场份额等渠道为企业技术创新奠定资金和市场需求基础。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对年轻企业、小规模企业和处于环渤海、中西部地区的集成电路企业有显著的创新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得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能够提升企业的协同创新水平和效率,而且社会基金能够增强国家产业投资基金对企业创新的推动作用。本文为国家产业投资基金促进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有利于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和提升集成电路产业链安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