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03)
2023(13578)
2022(11804)
2021(11356)
2020(9429)
2019(22110)
2018(21774)
2017(42168)
2016(22576)
2015(25618)
2014(25467)
2013(25253)
2012(23091)
2011(20898)
2010(20822)
2009(18898)
2008(18245)
2007(15739)
2006(13673)
2005(12029)
作者
(63026)
(52158)
(51752)
(49580)
(33239)
(24693)
(23500)
(20656)
(19738)
(18568)
(17772)
(17639)
(16481)
(16341)
(16109)
(15991)
(15491)
(15274)
(14816)
(14748)
(12886)
(12820)
(12483)
(11875)
(11565)
(11548)
(11445)
(11335)
(10356)
(10223)
学科
(93636)
经济(93532)
管理(63016)
(59804)
(48591)
企业(48591)
方法(41439)
数学(35969)
数学方法(35625)
中国(26657)
(25699)
(21857)
业经(21190)
(19044)
贸易(19033)
地方(18800)
(18587)
(18219)
农业(17005)
(16306)
技术(15065)
理论(14767)
(14627)
环境(14054)
产业(13478)
(13097)
银行(13064)
(12650)
金融(12648)
(12645)
机构
大学(319279)
学院(317379)
(133287)
经济(130691)
管理(127869)
理学(111203)
理学院(110012)
研究(108563)
管理学(108453)
管理学院(107877)
中国(80521)
(68234)
科学(64914)
(58582)
(53304)
研究所(48825)
中心(48234)
财经(47450)
(46583)
业大(44744)
北京(43727)
(43393)
(43353)
(41835)
师范(41504)
经济学(40863)
(39267)
经济学院(36950)
农业(36406)
(35654)
基金
项目(219352)
科学(173094)
研究(164421)
基金(159681)
(138215)
国家(137109)
科学基金(117782)
社会(104525)
社会科(99150)
社会科学(99124)
基金项目(84823)
(83365)
教育(74676)
自然(74344)
自然科(72627)
自然科学(72612)
自然科学基金(71324)
(70590)
编号(66863)
资助(65688)
成果(54651)
(49472)
重点(48763)
(47647)
(46026)
课题(45944)
国家社会(43369)
创新(42915)
教育部(42888)
人文(41586)
期刊
(143456)
经济(143456)
研究(95940)
中国(58710)
管理(46713)
学报(46373)
科学(44887)
(42967)
(42386)
教育(36316)
大学(35723)
学学(33400)
农业(30637)
技术(27167)
(24696)
金融(24696)
经济研究(24190)
业经(23081)
财经(22736)
(19591)
问题(18830)
图书(16723)
(16452)
(15438)
科技(15401)
技术经济(15339)
理论(15099)
世界(14673)
现代(14345)
商业(13658)
共检索到4574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昭锋  
政府主导式促进产业增长模式是我国光伏产业出现成长困境的重要原因。我国政府主导式促进光伏产业发展的政府行为模式的主要特征,包括地方政府主导着光伏产业的过度扩张、地方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处于强势地位、对光伏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具有压抑倾向、光伏企业巨头具有对"政府依赖症"。我国光伏产业成长困境表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府主导模式具有明显缺陷,难以为继。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得到根本提高,必须摆脱对地方政府的依赖,走立足市场需求的创新之路。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徐枫  李云龙  
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但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发展困境。本文运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SCP范式对我国光伏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进行分析,总结出我国光伏产业目前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如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过高,光伏应用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装机量总体市场规模仍偏小,产能利用率过低等问题,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政府加以引导和解决。最后,本文从法律、技术、财税、金融四个方面提出促进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江  徐婷  
2011年10月19日,7家美国光伏企业向美国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诉,要求美国政府对中国75家光伏企业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并向中国出口的光伏产品征收100%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税。这是美方首次针对中国清洁能源发起的"双反"调查,也是中国新能源产业在国外遭受的第一起贸易救济调查。2012年3月21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我国光伏电池和光伏组件征收2.9~4.73%的反补贴税。2012年5月17日,美国商务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文祥  史言信  
当前我国光伏产业的困境并非由于产业生命周期运动,而是产能相对于需求而言显著的阶段性过剩,而产能过剩的实质原因在于地方政府利用土地、金融和环保等体制缺陷对产业投资的不当干预,导致了光伏产业投资的"潮涌现象"。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战略价值应该成为我国扶持光伏产业的基本动机。基于"市场失灵"这一内在逻辑的所谓"光伏新政"缺乏坚实的理论依据,也不可能产生合意的效果。首先,应加紧制定具体、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激励光伏产品的国内市场需求,培育国内光伏市场;其次,对产能过剩形成的深层体制缺陷应进行必要的改革,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我国产业经济发展中屡屡出现的产能过剩问题;最后,政府对产业的经济性管制应严格...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业雯  
运用加入制度因素的产业结构学派ISCP范式分析中国光伏产业的政策与制度、市场结构、行为以及绩效。研究发现,在国内光伏产业总体绩效较低,光伏应用市场国内需求不足等问题存在的同时,国内光伏企业重组兼并的浪潮也已到来。最后提出了促进光伏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廖玫  赵婧  
本文以美国与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的"双反"调查等贸易纠纷为背景,对中国光伏产业政府补贴的出口效应进行研究。根据目前中国光伏产业政府补贴政策的现状和补贴政策所采取的主要形式,分析政府补贴与出口效应的关系。在一般均衡理论的基础和分析框架下,运用GTAP模型实证模拟中国光伏产业政府补贴的出口效应,从正效应与负效应两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分析得出完善中国光伏产业现有政府补贴政策的必要性,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促进中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路曲  
东亚经济模式的主要内容是政府主导型的政治——经济模式 ,政府在制定发展计划、实行宏观调控、控制金融业、依靠国有企业甚至干预私有企业方面都深深地卷入了。这种模式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也留下了一系列的问题。目前各国都在程度不同地进行着经济体制的改革 ,这主要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国际经济接轨为目标。但政府主导型是东亚各国习惯性的管理方式 ,它的存在有着深刻的社会和文化背景 ,因此 ,目前东亚深层次的改革还有待于下大力气推进。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钢  
欧盟设立对华光伏产品强制进口登记日及其蝴蝶效应,使我国光伏产业在去年遭受美国"双反"后面临更为剧烈的冲击。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美国、欧盟、印度多方围堵带来的不利影响,并以此为契机实现优化重组、长期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光伏产业应将产业纵向整合、突破关键技术、转战新兴市场和开展对外投资作为国际竞争策略的主要突破口。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余东华  吕逸楠  
本文在"市场失灵论"和"体制扭曲论"的基础上提出"政府不当干预论",以解释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出现产能过剩的原因,并以光伏产业为例,将光伏产业划分为上、中、下游三个环节,从政府行为、产业内部环节和供给视角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在实证分析中,本文利用生产函数法测度了光伏产业及其三个环节的产能利用率,量化测算了政府补贴、土地价格扭曲程度和金融支持水平及其对产能过剩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显示,光伏产业不仅呈现出结构性产能过剩,还出现体制性产能过剩;近年来,政府偏好于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不当干预,引致和加剧了光伏产业的产能过剩,但对其内部各环节产能过剩的影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总体而言,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范斌  
光伏产业具有投资基数大、投资回报周期长等特点,其投资来源、投资结构和比例存在较大争议。本文构建了演化博弈模型,对各方博弈主体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考察了不同初始状态下博弈的动态演化过程,并结合地方政府支持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进行了案例分析。研究发现,企业与政府合作有利于建立起政府投入的长效机制,更好地推动光伏产业健康发展,提高行业利润水平与竞争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范斌  
光伏产业具有投资基数大、投资回报周期长等特点,其投资来源、投资结构和比例存在较大争议。本文构建了演化博弈模型,对各方博弈主体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考察了不同初始状态下博弈的动态演化过程,并结合地方政府支持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进行了案例分析。研究发现,企业与政府合作有利于建立起政府投入的长效机制,更好地推动光伏产业健康发展,提高行业利润水平与竞争力。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赵海云  刘发春  
本文认为发生金融危机的时候,政府的救市行为不仅决定当时的经济方向,而且决定未来的经济方向。1987年后和1998-2001年美国金融危机期间,美联储的救市行为是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政府是市场经济的监督管理者,金融危机爆发时,人们希望政府救市,但是政府的救市往往不符合实际,形成救市困境。政府应该做的是规范金融市场,加强监管,而不是救市。如果政府总是不断打破市场经济规律,就需要修改制度规则。在政府打破规则给予市场参与者以利好的时候,往往预示着另一场危机的到来,投资者更需要谨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饶雨平  
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政府在产业升级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发展中国家由于工业化起步晚,经济基础薄弱,政府往往缺乏对产业发展的前瞻性研究,对产业升级中的可能遇到的各种外部性风险,缺乏对企业的指导和信息提供,其产业升级有其特殊性。因此,探讨了发展中国家政府在产业升级中可能发挥的作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明  闫申  
笔者以新产业组织理论的"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为逻辑主线,实证研究在现有市场结构下,我国光伏产业能否通过纵向并购行为改善企业绩效,研究成果对于帮助光伏企业走出当前困境拥有推广意义。笔者首先利用GMM动态面板数据度量我国光伏产业的市场势力溢价与规模弹性,并据此对该市场的垄断程度以及是否存在倾销行为做出分析,目前尚未见国内学者运用动态面板数据定量分析光伏产业市场结构。在此基础上,为了探讨并购行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笔者以光伏产业龙头公司天威保变为例,对其并购行为带来的投资收益与EVA进行协整分析,探讨光伏企业的纵向一体化行为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基于该方法分析光伏产业并购绩效在国内也属首次,它试图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会政  宗喆  
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企业通过提升技术和参与高附加值环节实现产业升级。中国光伏产业发展面临"内忧外患"的被动局面,如何实现产业升级摆脱困境,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我国光伏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各环节的主要特征的分析,采用Kaplinsky指数对光伏产业的产品升级和产品及过程降级趋势进行测算。结果表明:2005—2014年我国光伏产业中产品升级的比重高于产品和过程降级的比重,但产品升级范围呈现递减趋势;从全球价值链环节来看,主要的升级产品多分布于系统集成环节,降级产品则主要集中在电池生产环节。论文最后围绕提高产品价格和增加市场份额两方面,结合新常态下"提质增效"的目标,为我国光伏产业升级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