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96)
2023(13005)
2022(10962)
2021(9916)
2020(8132)
2019(18563)
2018(18174)
2017(34831)
2016(18934)
2015(20968)
2014(20942)
2013(20448)
2012(19158)
2011(17571)
2010(18412)
2009(17652)
2008(16720)
2007(15194)
2006(13651)
2005(12944)
作者
(53802)
(44831)
(44683)
(42256)
(28575)
(21184)
(20242)
(17246)
(17230)
(16212)
(15599)
(15204)
(14576)
(14487)
(14210)
(13844)
(13142)
(13069)
(12949)
(12687)
(11510)
(10942)
(10907)
(10432)
(10338)
(10105)
(10076)
(9763)
(9127)
(8904)
学科
(83325)
经济(83212)
管理(58100)
(53768)
(44621)
企业(44621)
方法(31465)
中国(30417)
(28401)
金融(28398)
数学(27497)
数学方法(27028)
(26559)
银行(26539)
(25752)
(24430)
地方(22645)
(22322)
(21519)
业经(20137)
(14928)
(14709)
农业(14697)
(14058)
贸易(14039)
(13886)
财务(13832)
财务管理(13797)
(13581)
企业财务(13208)
机构
学院(269760)
大学(268724)
(115224)
经济(112811)
管理(100177)
研究(95257)
理学(85082)
理学院(84071)
管理学(82356)
管理学院(81847)
中国(78662)
(59085)
(57367)
科学(55165)
(47990)
财经(45011)
中心(44382)
研究所(42907)
(42200)
(41802)
(40639)
经济学(36827)
北京(36719)
业大(35849)
(35650)
师范(35324)
(34400)
(34066)
财经大学(33351)
经济学院(33030)
基金
项目(172688)
科学(137637)
研究(128740)
基金(126001)
(108632)
国家(107734)
科学基金(92874)
社会(83959)
社会科(79776)
社会科学(79755)
(68212)
基金项目(65289)
教育(59325)
自然(57569)
(56942)
自然科(56289)
自然科学(56276)
自然科学基金(55240)
资助(51999)
编号(51394)
成果(43478)
(40748)
重点(39734)
(38474)
课题(37415)
(36389)
(36324)
国家社会(35046)
创新(34082)
发展(33666)
期刊
(134637)
经济(134637)
研究(87585)
中国(60337)
(46002)
(42258)
金融(42258)
(39982)
管理(39753)
学报(38295)
科学(37012)
教育(30740)
大学(30305)
学学(28513)
农业(26125)
技术(23275)
财经(23095)
经济研究(21899)
业经(21518)
(19761)
问题(17226)
统计(13907)
(13378)
技术经济(13167)
(12982)
(12811)
理论(12793)
国际(12507)
世界(12419)
现代(12219)
共检索到4291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石长洪  
自从国家产生掌控金融资源的愿望以来,金融体系就处于权力的控制之下。活跃的金融行为与相对滞后的社会决策形成鲜明的对比,并成为金融创新的内在动力之一,同时政府行为又客观上为金融制度设定了一个扩展的边界。因此,当现有的制度容纳能力明显不足时,决策主体需要对自身行为进行调整,在国家金融控制和金融制度创新之间寻找新的平衡点。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博斌  
在渐进式改革的前期,政府主导型金融资源配置方式对中国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政府控制金融的净成本正迅速增加,由产权约束导致的金融风险也日益暴露出来,因此政府主导型金融制度必须进行适时收缩。本文认为,遵循金融改革的内在逻辑,政府主导型金融制度边界收缩路径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以金融产权改革为突破点,逐步改变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越位、错位行为,在此基础上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正元  
政府主导型制度变迁 ,是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之一。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重要的金融制度变迁无一不是在政府供给主导下进行的 ,而且 ,在相当长时期内将是我国中央银行制度变迁的主导方式。这一制度变迁方式是由我国政治经济金融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健  
将制度变量引入基本的引力模型,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考察了制度质量对双边金融资本贸易的影响。研究表明,母国与东道国的制度质量对金融资本投资决策和投资规模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也证实了制度质量对双边金融资本贸易的作用是稳健的。而从标准化的系数来看,制度质量对双边资本贸易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扩展边际",而非"集约边际"。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何风隽  
政府主导型金融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具有明显的区间效应,即在1996年以前卖方市场条件下,政府控制金融资源配置权总体来说是有效的。但在1996年以后买方市场条件下,政府控制金融资源配置权表现为弱有效抑或无效。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雪  
本文对金融联结的研究及实践动态进行了概述和探讨。具有长尾特征的农村金融市场需要对应不同的金融供给模式,金融联结可以实现正规与非正规金融的优势互补和利益共享,并有效扩展农村金融服务的边界,是一种推动金融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促进农村金融服务向下惠及延伸的路径选择,这为我们重新审视非正规金融的作用以及农村金融制度安排提出了新的视角。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沈国兵  史晋川  
本文对不可能三角模型引入本币国际借债能力变量 ,尝试将不可能三角模型扩展为四面体假说 ,并且证实不可能三角模型是四面体假说的一个特例。在此基础上 ,根据现实中各国汇率制度选择的多因素差异性与互动性 ,我们预测 ,汇率制度的选择将是多种汇率制度形式并存与相互转换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勇  陈雨露  
如何确定政府与市场的"有效边界",是现代金融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大空白。本文的研究表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必须置于经济发展的"连续变化谱"中予以动态考虑。在实践中,政府和市场之间的有效边界不仅随着经济发展的客观进程而持续变迁,同时也随不同国家和经济体的"国家禀赋"特征而呈现出显著差异。合理确定政府与市场之间的有效边界,需要将二者之间的内生性关系动态地"嵌入"到一组更为广泛的制度环境约束之中,并纳入对经济发展动态进程和机制的考虑。这里的关键问题在于:政府与市场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层次上发挥作用,且符合比较优势原则。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鲁万波  
本文结合高频数据所表现出的独有特征系统地回顾了近年ACD(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Duration)模型及其扩展在国际、国内的发展状况,展望了该模型的发展方向。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世伟  张君凯  王杰  
基于2013年和2014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中的社会融合调查数据,应用扩展probit模型分析了政府培训对农民工自雇佣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培训能够促进农民工自雇佣概率显著提高14.2%;相对于雇主型自雇佣,政府培训更有助于促进农民工自主经营型自雇佣;政府培训不仅可以通过提高农民工技能型人力资本直接促进农民工自主经营型自雇佣,而且可以通过增加农民工在流入地的社会资本间接促进农民工雇主型自雇佣;政府培训对农民工自雇佣的促进作用具有普遍性,但对女性农民工和低学历农民工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随着地区市场化水平的提高,政府培训对农民工自雇佣的促进作用愈发明显;政府培训是改善农民工自雇佣市场表现的有效途径,且对改善职业层次和声望都较低的自主经营型自雇佣农民工的市场表现的作用尤为明显。因此,政府部门应继续大力开发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项目,促进农民工多渠道、多形式高质量就业,从而助力“稳就业”“保就业”政策目标的实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卓越  
本文基于渐进改革的历史背景 ,阐述了政府主导型融资制度的引入和变迁。指出单一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式使融资制度的进一步改革陷入困境 ,现实的选择是大力发展民间金融交易 ,通过体制外的诱致性变迁引致体制内的强制性变迁。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殷德生  
本文为了对制度创新逻辑进行理论概括,首先对“制度”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在概念的展开过程中对制度创新的动力源、主角与路径进行了具体分析,并运用古典博弈模型等理论对正式制度创新过程进行理论解释,构造了一个不确定性条件下制度创新的一般博弈模型。习俗、惯例等非正式制度的型构是制度创新理论的重要扩展,本文还运用逻辑演绎的方法对从非正式制度到正式制度的型构的过程进行了描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沈宏亮  
中国的规制政府是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崛起的。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使得关于规制的公共利益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新比较经济学和制度移植论对其崛起逻辑的解释都值得商榷。事实上,中国的规制政府是中央政府考虑不同利益集团约束和外部竞争压力前提下,根据自己的信念和认知能力,对原有治理制度进行边际改进的一个供给主导型过程。该过程的路径依赖特征既是引发规制失灵的根本原因,也为提高规制效率提供了改革思路。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蒋建华  陆桂琴  郁洪良  
为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我国形成了政府主导型创业投资机制本文主要分析了该种创业投资机制的治理障碍,并提出政府应主要发挥制度供给者、市场监管者的角色, 从制度建设、税收优惠等方面消除创业投资市场的市场失灵,以此来促进刨业投资事业的发展,而不应采取直接参与创业投资市场的低效率方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莹  
兼顾各利益相关者及利益联盟的利益诉求是激励相容性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本质要求。只有以协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矛盾为目标,对各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同时进行规范,解决好利益相关者及利益联盟间的利益再分配问题,政府主导型流域生态补偿制度才能起到激励流域生态服务供给、提高流域生态质量的作用。激励相容性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设计要点在于将收益与履责状况挂钩,使用成本加利法测算补偿标准,在上一级政府、上、下游各利益相关者和后代人之间合理分摊补偿费用,激励监管者承担监管责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