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91)
- 2023(13424)
- 2022(11228)
- 2021(10387)
- 2020(8687)
- 2019(19527)
- 2018(19290)
- 2017(35985)
- 2016(20011)
- 2015(22619)
- 2014(22789)
- 2013(22227)
- 2012(21122)
- 2011(19300)
- 2010(20298)
- 2009(19171)
- 2008(18245)
- 2007(16788)
- 2006(15281)
- 2005(14393)
- 学科
- 济(82912)
- 经济(82815)
- 管理(57254)
- 业(52016)
- 企(40923)
- 企业(40923)
- 中国(33057)
- 融(28857)
- 金融(28849)
- 方法(28589)
- 银(27757)
- 银行(27729)
- 行(26946)
- 地方(25180)
- 数学(24655)
- 农(24495)
- 数学方法(24152)
- 财(22878)
- 制(21656)
- 业经(19728)
- 学(17671)
- 农业(16852)
- 理论(14826)
- 体(14508)
- 技术(13516)
- 发(13483)
- 贸(13428)
- 贸易(13409)
- 易(12916)
- 环境(12779)
- 机构
- 学院(282606)
- 大学(279376)
- 济(111930)
- 经济(109098)
- 研究(105323)
- 管理(101253)
- 中国(87454)
- 理学(83825)
- 理学院(82789)
- 管理学(80955)
- 管理学院(80423)
- 科学(65404)
- 京(62523)
- 财(57210)
- 所(56298)
- 农(52563)
- 研究所(50296)
- 中心(49686)
- 江(46717)
- 财经(42584)
- 业大(41336)
- 北京(41017)
- 农业(40690)
- 范(38905)
- 州(38681)
- 师范(38448)
- 经(38291)
- 院(38034)
- 省(36117)
- 经济学(33574)
- 基金
- 项目(178060)
- 科学(137647)
- 研究(131990)
- 基金(123531)
- 家(108636)
- 国家(107642)
- 科学基金(89841)
- 社会(80223)
- 社会科(75926)
- 社会科学(75907)
- 省(73034)
- 基金项目(63266)
- 划(61004)
- 教育(60339)
- 自然(56638)
- 自然科(55238)
- 自然科学(55223)
- 编号(54628)
- 自然科学基金(54145)
- 资助(52566)
- 成果(46895)
- 发(43706)
- 重点(41007)
- 课题(40644)
- 部(37817)
- 创(37164)
- 创新(34776)
- 发展(34707)
- 展(34152)
- 科研(33454)
- 期刊
- 济(136957)
- 经济(136957)
- 研究(90650)
- 中国(71909)
- 农(50055)
- 学报(46733)
- 财(44459)
- 融(44456)
- 金融(44456)
- 科学(41294)
- 管理(40470)
- 教育(38163)
- 大学(34421)
- 农业(33247)
- 学学(32024)
- 技术(26224)
- 业经(23046)
- 财经(21321)
- 经济研究(21206)
- 经(18274)
- 问题(17577)
- 业(17161)
- 图书(15914)
- 统计(14617)
- 科技(14489)
- 坛(14144)
- 论坛(14144)
- 理论(13672)
- 技术经济(13445)
- 策(13290)
共检索到4700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承亮 叶成 庞鹏沙
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融合发展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由政府支持的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科学数据、生物种质与实验材料、国家野外站等五类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发展及其开放共享取得了显著进展,但现有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尚无法满足持续高水平基础研究的现实需要,现有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开放共享、融合发展均有待进一步提升。在界定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融合发展内涵基础上,提出政府主导型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融合发展的评价体系和分析框架。新时代对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融合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应加强对现有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融合发展状况的监测评估,掌握我国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融合发展状况,为我国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提供决策咨询和政策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游光荣 闫宏 赵旭
推动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离不开系统完备、衔接配套、有效激励的军民融合发展政策制度体系。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快构建军民融合发展政策制度体系,加强军民融合发展法治保障,是"十三五"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在对军民融合发展政策制度体系建设现状及问题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体系的有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军民融合发展 政策制度体系 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游光荣 闫宏 赵旭
推动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离不开系统完备、衔接配套、有效激励的军民融合发展政策制度体系。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快构建军民融合发展政策制度体系,加强军民融合发展法治保障,是"十三五"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在对军民融合发展政策制度体系建设现状及问题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体系的有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军民融合发展 政策制度体系 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敬怡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是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抓手。为探究“四链”融合发展的现实状况和内在机理,本文首先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内涵、系统运行结构以及效能提升框架,详细梳理单链发展现状和多链融合现状;然后针对现状解析国家创新体系下的“四链”作用关系;进一步揭示促进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提升的“四链”融合发展机制。结果表明,“四链”融合通过优化系统结构与布局提升国家创新体系过程绩效和结果绩效;产业链与创新链相互依托、螺旋发展的作用关系是“四链”交叉作用关系网络的结构基础,资金链与人才链之间呈现激励反哺关系,合力服务于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以产业链上布局创新链、创新链上布局产业链、平台模式融合发展为起点的3条融合路径分别从需求端、供给端以及供需匹配视角实现“四链”融合,进而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基于上述研究,本文提出促进“四链”融合发展和国家创新体系提质增效的实践启示,置于国家创新体系与全球创新网络情境设计“四链”融合发展的研究展望框架,深化国家创新体系与全球创新网络的理论研究,为“四链”深度融合提供实践参考。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杨水利 王红 白雷雷 史耀波
统筹科技资源动态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对于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利用,提高科技资源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剔除指标题项中相关性较小的指标,并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科技基础资源、企业科技创新、科技协作、统筹科技资源成效4个反映统筹科技资源水平的公因子,构建统筹科技资源动态监测指标体系;其次构建因子得分模型,并对陕西关中六市一区在2006~2010年间的统筹科技资源动态监测结果进行纵向与横向比较分析;最后,提出提高陕西关中统筹科技资源效率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统筹科技资源 动态监测 指标体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渊基 蔡保忠 郑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城乡融合发展面临崭新的历史机遇。城乡融合发展是要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让城市和乡村逐渐融为一体,最终实现城乡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协调发展。总结了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成绩和历史经验,探讨了当前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推进城乡生产经营融合、资产收入融合、要素资源融合、人力资本融合、基础建设融合、管理服务融合等六个融合的对策建议,以期真正扭转城乡二元的历史格局。
关键词:
城乡融合 乡村振兴 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隋东旭
本文分析了我国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和电子商务发展基本现状,指出了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和电子商务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围绕积极推进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和电子商务融合发展市场监管和政策环境“一体化”,积极推进物流资源整合建设高效顺畅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积极推进商贸流通和电子商务企业数字化转型,积极推进城乡商贸流通和电商一体化发展,积极推动商贸流通和电子商务企业“国际化”等方面,探讨了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和电子商务融合发展相关对策。
关键词:
商贸流通 电子商务 融合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夏青
我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森林资源储量丰富,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对于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维护生态平衡具有积极作用。而森林资源保护的一个首要前提,就是森林资源调查监测,需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灵活运用调查监测技术,其中当属"3S"技术为代表,可以实现数据信息收集、分析和处理,在了解森林资源分布和总量情况下,摸索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措施实现森林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文章就森林资源调查监测技术发展现状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监测技术 森林资源 GPS RS GIS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林颖 曾立 范义斌 吴锦斌 赵华
当前,国家和地方各级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政策制度环境持续优化,基础设施、产业、科技等方面蕴含的丰富国防储能亟待释放,金融领域和社会资金不断集聚与资源闲置并存,蕴含着巨大的系统投资体量和潜力。因此,亟需着眼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与其它国家战略综合施策资金需求,以军民融合发展基金创新为抓手,坚持体系化推进,面向军民融合多领域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
关键词:
军民融合 基金支持 体系创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伟 王家传
经过20多年来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村信用社的运行监测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因此,分析这些年来农村信用社监测重点的变化过程,有助于从发展过程中寻找规律,总结经验,为今后制定农村金融政策,加强农村金融风险监管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风险监测 监测指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琼琼 玄兆辉
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是提高科技生产力的重要动力。在分析国家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整合利用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指出应及时建立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影响力评价体系。论述了影响力评价的内涵、目的、基础和方法;以研究实验基地及其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为对象,建立了一套科技资源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测算方法。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影响力评价 科技 基础条件 资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傅琳
自农村金融改革以来,各项改革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果,然而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当前,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融资困难与融资成本高的问题。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主要借助政府的力量而推行的,具有非常强烈的外生依赖性,内生性农村金融发展状况不佳。在本文中,笔者从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组织的内生化发展状况入手,总结阻碍其发展的有关因素,并提出促进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组织内生化发展的有关策略。
关键词:
农村普惠金融 内生主导型 金融体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雪
新兴媒体的崛起给传统媒体带来生存危机,传统媒体正在进行着各种变革。就传统媒体形式而言,生存发展空间被严重挤压。新兴媒体以其便利、快速、互动的优势在逐步消解电视、报刊甚至门户网站的舆论引导能力,获得了大众的广泛青睐。传统媒体因此就必须适应当前的形式,主动寻求与新兴媒体的融合之路。但是融合也是创新,必然也会遇到一些困难和制约,需要研究应对之策。
关键词:
媒体融合 现状 难点 对策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顺喜 王忠武 尤淑撑
研究目的:总结中国民用陆地资源卫星数据用于土地资源调查监测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发展建议。研究方法:分析中国中巴资源系列卫星、北京一号小卫星、环境与灾害监测小卫星等主要民用资源卫星的技术和应用现状,归纳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从规模化应用等角度指出发展建议。研究结果:中国民用资源卫星在土地资源调查监测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但数据质量问题影响了其应用规模,急需在数据源保障能力、多要素观测能力、多传感器协同能力、多边合作机制等方面全面发展。研究结论:只有提高中国民用资源卫星载荷的各项技术指标,改进数据质量问题,才能有效扩大其在土地资源调查监测的应用领域范围并提升应用规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