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85)
- 2023(17183)
- 2022(14836)
- 2021(13961)
- 2020(11795)
- 2019(27061)
- 2018(26762)
- 2017(52231)
- 2016(28135)
- 2015(31343)
- 2014(31263)
- 2013(30704)
- 2012(28040)
- 2011(25015)
- 2010(24983)
- 2009(22886)
- 2008(21992)
- 2007(19380)
- 2006(16768)
- 2005(14277)
- 学科
- 济(112893)
- 经济(112759)
- 业(84913)
- 管理(80477)
- 企(62678)
- 企业(62678)
- 方法(53804)
- 农(50799)
- 数学(46816)
- 数学方法(46098)
- 农业(34203)
- 财(30238)
- 业经(28397)
- 中国(27574)
- 学(23315)
- 地方(21620)
- 制(21309)
- 贸(18846)
- 贸易(18837)
- 理论(18573)
- 务(18375)
- 易(18362)
- 财务(18296)
- 财务管理(18256)
- 技术(18028)
- 环境(17438)
- 企业财务(17381)
- 和(17269)
- 银(16639)
- 银行(16600)
- 机构
- 学院(392513)
- 大学(390247)
- 管理(158007)
- 济(155994)
- 经济(152784)
- 理学(138706)
- 理学院(137256)
- 管理学(134511)
- 管理学院(133805)
- 研究(126193)
- 中国(96122)
- 京(80592)
- 科学(79615)
- 农(79334)
- 财(70912)
- 业大(64707)
- 所(62398)
- 农业(61220)
- 中心(59965)
- 财经(57332)
- 研究所(57100)
- 江(56245)
- 经(52624)
- 范(50091)
- 北京(49623)
- 师范(49603)
- 经济学(46613)
- 州(45683)
- 院(45473)
- 财经大学(42866)
- 基金
- 项目(277885)
- 科学(219297)
- 基金(203382)
- 研究(201865)
- 家(177274)
- 国家(175764)
- 科学基金(151959)
- 社会(127927)
- 社会科(120898)
- 社会科学(120865)
- 省(109026)
- 基金项目(108029)
- 自然(99797)
- 自然科(97496)
- 自然科学(97473)
- 自然科学基金(95689)
- 教育(92444)
- 划(90962)
- 资助(83721)
- 编号(82463)
- 成果(65342)
- 重点(61527)
- 部(61491)
- 发(58759)
- 创(57716)
- 课题(55305)
- 创新(53821)
- 科研(53629)
- 国家社会(52779)
- 教育部(52649)
- 期刊
- 济(165696)
- 经济(165696)
- 研究(109290)
- 农(78251)
- 中国(70767)
- 学报(64444)
- 科学(58443)
- 财(53738)
- 管理(53324)
- 农业(52842)
- 大学(49928)
- 学学(47587)
- 教育(39355)
- 融(37449)
- 金融(37449)
- 技术(33687)
- 业经(32071)
- 财经(27148)
- 业(25221)
- 经济研究(25009)
- 经(23112)
- 问题(22721)
- 版(20574)
- 科技(19046)
- 技术经济(18639)
- 理论(18319)
- 统计(17967)
- 图书(17901)
- 业大(17738)
- 资源(17082)
共检索到5562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彭澎 吴梦奇
本文以责任形式为视角,借助来自江苏省315户农户的两期面板数据,采用PSM-DID方法实证研究政府主导型小额贷款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对我国小额贷款的扶贫经验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相比于需要外部赞助的非政府组织以及目标偏移的小贷公司,由政府主导的小额贷款能够有效缓解农户的贫困脆弱性。随着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信用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政府主导型小额贷款逐步由“团体责任为主”转向“团体责任与个人责任共存”的局面。在此过程中,对缓解贫困脆弱性起到关键作用的是个人责任贷款,而非团体责任贷款,且这种缓解作用更多地体现在属于“浅层贫困”的暂时性贫困户身上。因此,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应关注前期慢性贫困户,加大对其的政策支持力度;政府主导型小额贷款在持续减贫的“深度”上还可以进一步加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顾宁 刘洋
促进农村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帮助贫困群众就地就业是实现稳步脱贫最为直接的手段。本文基于辽宁省阜新市建档立卡的既往贫困户调查数据,利用VEP方法对研究对象脱贫后的贫困脆弱性进行测度,评估产业扶贫政策对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并对产业扶贫效果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农户脆弱发生率与贫困发生率差距较大,部分农户有返贫的风险;整体产业扶贫可以显著降低贫困脆弱性,然而不同的产业扶贫项目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种植业和养殖业扶贫效果较好,而加工业扶贫效果并不显著。因此,本文建议后续动态调整扶贫政策,根据地区优势和贫困户特点,落实"一对一"定向精准扶贫机制,从而巩固脱贫效果,阻止脱贫农户返贫。
关键词:
产业扶贫 贫困脆弱性 返贫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罗万云 郭世豪 贾铖
农村相对贫困的治理事关全国共同富裕目标能否如期实现。文章根据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8年、2020年数据,使用预期贫困脆弱性方法测算不同生计策略农户的相对贫困脆弱性,实证检验社会资本对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进一步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基于中介效应模型分析社会资本的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2020年较2018年农户相对贫困发生率下降了1.13个百分点,务农型农户的相对贫困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类农户,分别提高了5.83个百分点、7.43个百分点;中国农村相对贫困多以暂时贫困为主,占比20.24%,远高于长期贫困的12.83%。(2)社会资本对缓解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具有正向显著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社会资本在农户生计策略转型中能够降低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尤其对务农型农户的缓解效果最为显著。(3)个人及家庭特征、村庄等因素对不同生计策略农户的相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基于脆弱性理论,文章结合农户生计风险及外部环境冲击,构建社会资本对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的缓解分析框架,并采用基于预期贫困脆弱性方法识别农户相对贫困,按照不同生计策略进行分类,探索社会资本对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能为提升脱贫巩固政策的瞄准精度与有效性提供借鉴。根据研究结论,建议根据农户的社会资本状况和生计策略差异制定脱贫成果巩固政策,构建抵御返贫风险冲击的社会网络,扩宽非农就业渠道,促进农户生计策略转型以提升收入。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廖翔翔 熊学萍 阮红新
基于英国国际发展署农户可持续性生计资产框架,以湖北省随州市、襄阳市、武汉市295个样本农户为例,通过建立小额信贷对农户脆弱度影响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小额信贷能否有效缓解农户脆弱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小额信贷能够有效缓解农户脆弱性,参贷农户的生计资产指标增长率比对照组大;贷款总额和经营性土地面积在99%显著水平下对农户脆弱度的缓解有正向影响;贷款资金的生产性用途及家庭平均受教育程度在95%的显著水平上影响农户的脆弱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冀县卿 王琢 沈晓敏
基于DFID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的理论分析表明,土地流转引致农户生计资本禀赋的变化是降低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的基础和引擎。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四期微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土地流转对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结果表明:土地流转能够显著降低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土地转入对中部地区农户、低收入组农户以及年老男性户主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的负向影响显著;土地转出则显著降低了西部地区农户、低收入组农户和年轻户主农户的相对贫困脆弱性。
关键词:
土地流转 相对贫困脆弱性 生计资本 农户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冀县卿 王琢 沈晓敏
基于DFID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的理论分析表明,土地流转引致农户生计资本禀赋的变化是降低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的基础和引擎。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四期微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土地流转对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结果表明:土地流转能够显著降低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土地转入对中部地区农户、低收入组农户以及年老男性户主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的负向影响显著;土地转出则显著降低了西部地区农户、低收入组农户和年轻户主农户的相对贫困脆弱性。
关键词:
土地流转 相对贫困脆弱性 生计资本 农户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盛基 商明贺 周十同
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2018年平衡面板数据,采用期望贫困脆弱性(VEP测算农村低收入家庭贫困脆弱性状况,同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考察城乡居民保对农村低收入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研究显示,农户参加城乡居民保具有缓解农村低收入家庭贫困脆弱性的作用;在农村地区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家庭人均纯收入、家庭人均消费、受教育年限对农村低收入家庭贫困脆弱性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我国应利用贫困脆弱性等事前概念构建脱贫质量的监测预警体系,实施城乡居民保保费减免补贴措施,鼓励农村低收入家庭应保尽保、提高缴费水平。还要通过商业保险发展个体养老保险计划,形成多支柱养老保障格局,充分发挥养老保险的减贫效应。
关键词:
城乡居民保 农村低收入家庭 贫困脆弱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亚颖 张光宏
文章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结合双重差分法与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普惠金融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普惠金融发展在降低农户贫困脆弱性方面有所裨益,且经过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旧成立。从形式上看,普惠金融中储蓄、微型商业保险与小额贷款均与农户贫困脆弱性呈负相关关系,即农户储蓄越多、参与保险类型越多样化、贷款途径越丰富,农户家庭贫困脆弱性越低。从时间线看,2016—2017年普惠金融显著影响农户贫困脆弱性,但2018—2019年普惠金融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效用有所降低。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左停 刘燕丽 齐顾波 旷宗仁
本文侧重从小额信贷对脆弱的贫困农户的风险防范和缓解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脆弱性问题是当前贫困人口的基本特征,各种风险的存在使得脆弱人口陷入贫困,而小额信贷的特殊作用则在于风险的防范和缓解,从而减少了脆弱人口陷入贫困的实际可能。
关键词:
小额信贷 农业风险 贫困人口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玉山 陆远权
在攻坚期内脱贫不脱政策背景下,利用湘鄂渝黔毗邻民族地区脱贫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产业扶贫政策对脱贫农户生计脆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扶贫政策显著抑制了脱贫农户生计脆弱性。在考虑了遗漏变量和安慰剂检验之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对于精准扶贫政策实施力度较大的地区而言,产业扶贫政策对脱贫农户生计脆弱性的抑制效应更加突出。进一步的作用机制分析,明确了生计模式和致富意愿是产业扶贫政策降低脱贫群体生计脆弱性背后的深层原因,其中生计模式呈现了更为明显的渠道效应。在消除绝对贫困转向缓解相对贫困的重要时间节点上,本文为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衔接提供了有益的决策参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斯丽娟
虽然扶贫政策的实施和经济增长的拉动对农村减贫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大量农户却仍处于贫困脆弱状态,这一问题是未来反贫困工作的重点。文章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FGLS和Probit模型实证检验家庭教育支出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并进一步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的方法进行了全样本检验。从贫困特征和子女受教育阶段角度的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教育支出显著降低了农户的贫困脆弱性。分样本来看,对贫困家庭的降低程度大于非贫困家庭,所有教育阶段的家庭教育支出都能降低农户贫困脆弱性,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支出的增加对降低农户贫困脆弱性的效应最大,高中及以上教育阶段次之,学前教育阶段的效应最小。增加社区控制变量后结论仍然稳健。机制检验发现,农户人力资本的增加和社会网络的增强是家庭教育支出影响贫困脆弱性的重要机制。据此,文章认为增加家庭教育支出是降低农户贫困脆弱性和实现长期稳定脱贫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彭继权 吴海涛 秦小迪
研究目的:探究土地流转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为防范农户陷入贫困和解决农村贫困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研究方法:本文借助2016年湖北省1682个农户实地调查数据,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和回归方程的Shapley值分解法,分别考察国定贫困线、1.9美元贫困线和3.1美元贫困线下不同类型土地有无转出和转出面积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土地转出能够显著降低农户的贫困脆弱性,且农户贫困脆弱性随着转出土地面积的增加而降低;从土地转出的异质性来看,水田转出对缓解农户贫困脆弱性的效果更为明显,旱地转出的效果次之。研究结论:应进一步加快农村土地流转,释放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农户收入,从而降低农户贫困脆弱性。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尹志超 吴子硕
本文基于2013—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作为准自然实验,使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了该项目对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可以显著降低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机制分析表明,提高农户农业经营收入,增大农户农业生产值、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及缩小农村家庭数字鸿沟是该项目发挥作用的重要渠道。异质性分析显示,该项目对低物质资本、低人力资本及低社会资本农村家庭的贫困脆弱性有更为显著的缓解作用,表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具有良好包容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龙 李萌 汪三贵
贫困村互助资金是解决贫困地区农户信贷问题的重要探索。本文在5省1213个农户三期面板数据基础上,使用预期贫困的脆弱性测量方法计算农户脆弱程度,并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以及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GPS)分析贫困村互助资金对农户脆弱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非贫困户在未来也有较大可能性陷入贫困。随贫困标准提高,高度脆弱农户的占比显著提高。基于是否使用借款、使用不同额度借款两个处理变量的分析发现,贫困村互助资金项目没有明显降低农户脆弱性。以上结论的政策含义是,精准扶贫工作不仅要关注贫困户,也应关注当前不是贫困户但未来可能陷入贫困的农户。应提升贫困村互助资金降低农户脆弱性的作用,而非仅关注其减贫效应。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闫啸 李录堂 李晗
研究目的:探究宅基地退出在脆弱性视角下的减贫效应,厘清宅基地退出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作用路径。研究方法:基于2019年安徽金寨的微观调研数据,构建广义可行最小二乘法模型,基于期望贫困对农户家庭贫困脆弱性进行测度,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检验宅基地退出的减贫效应,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宅基地退出影响贫困脆弱性的传导机制。研究结果:(1)在现行贫困标准下,有18.66%的农户面临未来陷入贫困的风险;(2)宅基地退出具有显著减贫效应,能够有效降低农户未来陷入贫困的概率,通过PSM方法消除“自选择”偏误后结果依然稳健;(3)宅基地退出通过增加农户生计资本和改善生计策略来降低贫困脆弱性。研究结论:未来应进一步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完善宅基地退出与扶贫的联动机制,改进返贫预警的识别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