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13)
- 2023(8463)
- 2022(6953)
- 2021(6601)
- 2020(5659)
- 2019(13002)
- 2018(13024)
- 2017(25381)
- 2016(13822)
- 2015(15624)
- 2014(15357)
- 2013(15059)
- 2012(13710)
- 2011(12477)
- 2010(13037)
- 2009(12079)
- 2008(11707)
- 2007(10625)
- 2006(9448)
- 2005(8272)
- 学科
- 济(59634)
- 经济(59586)
- 农(45656)
- 业(42948)
- 管理(32118)
- 农业(30314)
- 方法(24448)
- 企(22558)
- 企业(22558)
- 数学(22027)
- 数学方法(21503)
- 业经(16834)
- 中国(14610)
- 地方(12026)
- 学(11639)
- 财(11622)
- 制(11442)
- 农业经济(10236)
- 发(10091)
- 贸(9560)
- 贸易(9553)
- 易(9315)
- 土地(9304)
- 策(9271)
- 村(9108)
- 农村(9095)
- 技术(8921)
- 理论(8802)
- 体(8492)
- 发展(8009)
- 机构
- 学院(196003)
- 大学(189293)
- 济(80614)
- 经济(79013)
- 管理(77026)
- 研究(67756)
- 理学(67053)
- 理学院(66380)
- 管理学(64877)
- 管理学院(64560)
- 农(54287)
- 中国(52781)
- 科学(42981)
- 农业(41472)
- 京(39716)
- 业大(37318)
- 所(35139)
- 财(34048)
- 中心(32568)
- 研究所(31989)
- 江(30129)
- 财经(26402)
- 农业大学(25655)
- 范(25209)
- 师范(24987)
- 北京(24312)
- 经(24089)
- 院(23599)
- 经济管理(23397)
- 州(23392)
- 基金
- 项目(134460)
- 科学(106332)
- 研究(98125)
- 基金(97546)
- 家(86126)
- 国家(85405)
- 科学基金(72945)
- 社会(61631)
- 社会科(58020)
- 社会科学(58002)
- 省(54563)
- 基金项目(51921)
- 自然(47795)
- 自然科(46705)
- 自然科学(46700)
- 自然科学基金(45839)
- 划(44824)
- 教育(44059)
- 编号(41462)
- 资助(39611)
- 成果(32314)
- 农(31066)
- 重点(30556)
- 发(30231)
- 部(29601)
- 创(28131)
- 课题(27832)
- 创新(26247)
- 科研(25529)
- 国家社会(25327)
- 期刊
- 济(93893)
- 经济(93893)
- 农(58663)
- 研究(52864)
- 中国(41675)
- 农业(39882)
- 学报(31265)
- 科学(30799)
- 大学(24624)
- 管理(24482)
- 学学(23669)
- 财(23639)
- 业经(21771)
- 教育(19445)
- 业(19333)
- 融(18625)
- 金融(18625)
- 技术(18077)
- 农村(13706)
- 村(13706)
- 农业经济(13703)
- 问题(13342)
- 经济研究(12700)
- 财经(11801)
- 资源(11535)
- 版(11531)
- 世界(11126)
- 统计(10523)
- 技术经济(10218)
- 经(10096)
共检索到2902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于传岗
2009年以来,我国农地流转的规模、范围等急剧扩大,对促进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效率,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等有积极的作用。但由此也引致了许多社会问题,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积极强力介入农地流运作寻租,扭曲了农地流转的经济、政治、社会目标标,损害了农民的土地权益,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根据土地流转利益主体及作用程度不同,将农地流转模式归纳为政府、集体、农户三种主导类型,选择分析其中政府主导型土地流转模式在土地配置格局中的特征、兴起原因、设计与运作中的利弊及未来演化趋势,以期有助于规范我国当前土地流转设计与操作,促进土地的健康、和谐流转。
关键词:
土地流转 政府主导型 演化动力 演化趋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小璐
在统筹城乡发展、新农村建设及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我国的农村土地流转逐渐成为近年来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村集体作为农村的基层组织,在土地流转中成为重要的参与主体,其主导的农村土地流转在整个农地流转中处于不容忽视的地位。且农村土地为集体所有,因此,通过对集体主导型农地流转的演化动力及趋势的研究,可以更好的了解农村土地流转的现实,并为今后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良性健康发展获得一些启示。
关键词:
集体主导型 农地流转 演化动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于传岗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流转配置的格局不仅关系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与农村增福,而且关系到城乡资源优化配置的格局与和谐社会机制的构建。以"三种流转模式"演化的最新地理与经济特征为对象,并以政府主导型的演化机制为主线,重点分析有利变量与不利变量对具有"大跃进"特征的政府主导型演化趋势的影响,最终得出土地流转未来格局是:政府主导型短期扩张难以替代长期衰落的趋势,农户主导型短期停滞并不意味长期衰落,集体主导型依附特征将随政府主导型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玉敬
对农村生产经营中存在的诚信缺失行为进行监管,可以有效防范失信行为的发生。文章从相关法律法规,惩处概率、执法力度的选择,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等方面分析了市场监管体系存在着"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现象的原因所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能够充分发挥监管部门对失信的约束作用,促进社会诚信环境的构建,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关键词:
监管 诚信 经济个体 农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夏显力 贾书楠 蔡洁 贾亚娟
基于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两种农地流转模式的比较分析,采用非实验评价策略识别农地转出户流转福利效应及两种流转模式下的福利差异。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模型控制农户人力资本特征后,政府主导型农地转出户福利效应远高于市场主导型农地转出户;而进一步运用两期面板数据进行双重差分倾向匹配,控制区域特征后发现,政府主导型农地转出户福利增加值要低于市场主导型农地转出户。因此,应在坚持市场在农地流转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积极培育农户人力资本,增加城镇非农就业机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鸿渊
在规范的农地流转市场缺失的条件下,政府介入农地流转可以节约交易成本,具有积极的探索性意义。而政府主导下的农地集体流转能否增加农民的收入、缩小收入差距是农地集体流转过程中必须回答的现实问题。本文以现有的政府主导下的农地集体流转模式为研究样本,立足于农业生产、农村内部分化、劳动力市场结构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客观现实,对政府主导下的农地集体流转的收入增长效应和普适性意义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土地经济制度 收入增长效应 社会保障体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于传岗
基于农地流转利益相关者视角,本文以政府主导土地流转为研究对象,首先论述政府主导型大规模流转的新特征;其次分析了政府主导型崛起的短期有利因素;再次论述政府主导型演化长期动力及趋势;最后是针对政府主导型缺点提出建议。
关键词:
政府主导型 土地流转特征 演化动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耿宁 尚旭东
为规范流转秩序、培育本地种粮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应运而生的政府主导农地流转竞标模式,有其现实背景和逻辑因由,并能带来规模经营比例迅速提升、主体培育加速发展等短期效应。然而,政府主导模式同时伴有某些局限并带有一定风险,具体表现为明标竞投无益于对流转价格的管控,甚至可能助推溢价,容易破坏乡里乡亲睦邻友善关系;暗标竞投下的竞标者抑价寻租有悖于均衡价格形成,易推动政府"创租";竞标模式不可避免增加乡村治理事项,基层政府介入很难平抑好各方诉求,个别政府寻租行为加重了民众不满,使得模式成效不管有多大,政府很难全身而退,塔西佗陷阱可能越陷越深,基层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受此牵绊恐大打折扣。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耿宁 尚旭东
为规范流转秩序、培育本地种粮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应运而生的政府主导农地流转竞标模式,有其现实背景和逻辑因由,并能带来规模经营比例迅速提升、主体培育加速发展等短期效应。然而,政府主导模式同时伴有某些局限并带有一定风险,具体表现为明标竞投无益于对流转价格的管控,甚至可能助推溢价,容易破坏乡里乡亲睦邻友善关系;暗标竞投下的竞标者抑价寻租有悖于均衡价格形成,易推动政府"创租";竞标模式不可避免增加乡村治理事项,基层政府介入很难平抑好各方诉求,个别政府寻租行为加重了民众不满,使得模式成效不管有多大,政府很难全身而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于传岗
本文以新中国成立后土地制度变迁为背景,用动态博弈方法分析了政府和农户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博弈及对流转模式变迁的影响,把土地流转变迁史分为政府主导型兴起、农户主导型复兴与多元模式共生等三个时期。文章在探讨每种模式流转特质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
流转模式 土地制度变迁 动态博弈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诸培新 张建 张志林
研究目的:对比分析政府主导和农户主导型农地流转对农户收入影响差异,衡量不同类型农地流转对农户土地和劳动力资源配置效应。研究方法:DID模型,比较分析方法。研究结果:与政府主导下的土地流转相比,农户主导型土地流转更能提高农户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转出户的人均非农业收入比政府主导下高出1266元。而土地资源配置效应因农户类型和流转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对于土地流转前以非农业为主的农户,政府主导下土地转出户人均土地资源报酬显著高于农户主导型土地转出户387.74元,但是对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户,政府主导下农户转出土地面积过大,人均土地资源报酬低于农户主导型土地转出户。研究结论:(1)应当尊重农户土地流转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莉萍
政府主导型流转是农地配置多极模式中的一极。本文提出界定政府主导型流转模式应遵循的主体模式认定标准、农地配置权控制标准、流转创收权标准等三个权益标准与流转向心力、创收力两个动力标准。最终把纷繁庞杂的政府流转行为归纳为纯政府主导型,准政府主导型、政府联合型、政府参与型等四类,从而为政府主导型流转模式研究构建了一套系统的理论范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莉萍
政府主导型流转是农地配置多极模式中的一极。本文提出界定政府主导型流转模式应遵循的主体模式认定标准、农地配置权控制标准、流转创收权标准等三个权益标准与流转向心力、创收力两个动力标准。最终把纷繁庞杂的政府流转行为归纳为纯政府主导型,准政府主导型、政府联合型、政府参与型等四类,从而为政府主导型流转模式研究构建了一套系统的理论范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宏岳
通过构建一个包含政府和集体等异质性流转主体的非对称博弈模型,揭示了农地流转的演化机理和基本格局。研究表明:流转主体的地权关系表现为农民集体主要通过农地资产化获利,政府借助流转设计把其他流转主体纳入到农地资产化流转分利体系,流转分利失衡从而导致其他流转模式的兴起。流转资产分利状态取决于政府与集体的关系,其中政府行为起主导性作用。在既定假设下,当集体不能用流转权影响政府的流转创新时,农地流转经营模式将面临不确定性;当集体通过流转创新影响政府的流转创新时,不同流转模式可以实现稳态演进。对流转农地资产化博弈产生三层影响:一是流转资产化存在"财富效应"时,任何主体经营农业都存在"脱农向共""、脱实向虚"的演进趋势;二是政府从事流转创新、集体专注生产经营时,两种模式在流转上存在依附关系;三是若国家没有对集体专注流转生产进行补贴,则耕地撂荒为常态。因此,全面认识农地资产化、金融化流转的实质及其影响对农业健康发展有重大意义。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其春 陈勇智
【目的/意义】科技社团已成为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重要力量,对科技社团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多元化模式进行系统总结,探讨不同模式的共生特征和演进趋势,能够为进一步促进科技社团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提供决策参考。【设计/方法】基于政社关系紧密性–科技社团自主性的二维分析框架,对科技社团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模式进行类型划分,并借助共生理论探讨不同模式内部主体间的共生特征,进而探究承接模式的演进趋势。【结论/发现】科技社团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模式可以划分为委托式承接、购买式承接、替代式承接和融合式承接四种,各种模式具有不同的概念内涵、基本特征和适用场合。由低层次共生向更高层次共生进化是承接模式演进的一般规律,而融合式承接体现了对称性互惠一体化共生关系,是承接模式演进的高级阶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