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54)
2023(5739)
2022(4580)
2021(4459)
2020(3461)
2019(7883)
2018(7735)
2017(14606)
2016(7956)
2015(8781)
2014(8731)
2013(8684)
2012(8081)
2011(7415)
2010(7599)
2009(6981)
2008(6864)
2007(6630)
2006(5948)
2005(5233)
作者
(21342)
(18456)
(17776)
(17107)
(11064)
(8729)
(7965)
(7034)
(7011)
(6533)
(6279)
(6030)
(5562)
(5486)
(5398)
(5361)
(5329)
(5304)
(4923)
(4903)
(4570)
(4493)
(4470)
(4398)
(4238)
(4223)
(4139)
(3896)
(3793)
(3716)
学科
(47902)
(40948)
经济(40918)
农业(31993)
(26361)
管理(18528)
业经(14722)
农业经济(12286)
地方(10612)
中国(10379)
(9622)
(9413)
农村(9395)
发展(8295)
(8293)
方法(7902)
建设(7890)
(7853)
土地(7746)
(7304)
数学(7141)
数学方法(7118)
收入(6891)
及其(6593)
(6561)
劳动(6561)
(6356)
工作(6331)
农业劳动(6321)
人口(6245)
机构
学院(110151)
大学(103545)
(47594)
经济(46617)
管理(42661)
(41350)
研究(37808)
理学(36226)
理学院(35932)
管理学(35513)
管理学院(35323)
中国(31164)
农业(30797)
业大(23733)
科学(21522)
(21316)
(21206)
中心(19622)
农业大学(18822)
(18326)
(18240)
研究所(16188)
财经(15395)
(15077)
经济管理(14955)
(14493)
(14337)
(14294)
师范(14245)
(14131)
基金
项目(71677)
研究(58777)
科学(56059)
基金(50182)
(42556)
国家(42014)
社会(37887)
科学基金(35734)
社会科(35315)
社会科学(35307)
(30309)
基金项目(27182)
编号(26541)
(26082)
教育(24587)
(23105)
成果(21185)
自然(19695)
自然科(19166)
自然科学(19165)
自然科学基金(18810)
资助(18418)
(17581)
课题(17492)
(16268)
(15872)
(15606)
国家社会(15588)
重点(15375)
发展(14898)
期刊
(65582)
经济(65582)
(50488)
农业(34390)
研究(31464)
中国(29336)
业经(18195)
学报(16255)
科学(15844)
(14795)
(14543)
农业经济(14333)
大学(14103)
(13802)
金融(13802)
农村(13563)
(13563)
学学(13396)
教育(11663)
管理(9988)
问题(9986)
技术(9474)
农村经济(9113)
(8517)
世界(8177)
社会(8115)
经济问题(8064)
社会科(7393)
社会科学(7393)
财经(6852)
共检索到1765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山东省从2009年初开始启动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程。截至2010年底,全省已整体改造7800多个村庄,完成农房建设投资2700亿元,230万农户的居住条件得到彻底改善,有力推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邱云生  王晓红  
在我国国情之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是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地位相结合。政府是新农村建设组织者和推动者,必须发挥好其主导作用;农民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力量,必须突出其主体地位。在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政府主导作用有待切实加强,农民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面临多方挑战,而要实现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有机结合的关键是转变政府职能和提高干部素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敏昌  王宏宝  
三峡库区新农村建设不仅关系到库区的繁荣稳定与和谐发展,更关系到三峡大坝的维护与安全,关系到长江中下游人民的福祉。库区新农村建设目前已取得一定的成就,亦存在人多地少矛盾突出、发展基础薄弱、地质灾害频发等制约性因素。加快库区新农村建设,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既需要坚持发扬库区人民"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和艰苦创业的拼傅精神"等构成的移民精神,更需要国家政策的倾斜与全社会的关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江  欧书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政府为了彻底解决“三农”问题所提出的最新战略决策。无论是客观需要还是着眼于现实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要求政府发挥主导作用。而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主要是保证新农村建设持续进行的正确导向、加速新农村建设进程的资金支撑、制定新农村建设蓝图的设计规划、提供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组织保障的作用。因此,本文认为,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正确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就必须处理好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的关系、不同层级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责任关系、政府资金投入与社会参与的关系、前瞻性和现实性的关系、“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等。只有处理好这些关系,政府才能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在群策群力基础上发...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陈俊明  
我国现在正处于"从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总体进入"意味着还没有全部进入,这时,必须大力推进"三农"完成从原有阶段向新阶段的转换。在这个发展新阶段,新农村建设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任务,其基础设施的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但个体经营的农户和集体经济实力有限,很难承担起这一重任,各级政府理所当然地是现阶段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导主体。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春玲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城乡共同富裕、体现社会公平,而社会公平是难以通过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来实现的,必须通过政府来进行宏观调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一种地方性的公共产品,由地方政府提供效率更高,因此,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首先,要优化地方政府制度安排的导向功能;其次,要强化地方政府对基础农业的投资功能;第三,要建立地方政府财政投资的监督机制;第四,要发挥地方政府典型示范的引导功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婷兰  范恩海  
山西省按照省政府办公厅文件《关于开展全省城乡住房调查的通知》(晋政办发电[2012]141号),要求,对全省城乡住房进行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问卷调查,本文通过对山西省农村住房各类调查基础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算得到农村住房按房屋建成年代、房屋完好程度、房屋类型所占比例,以及农村住房困难户数占农村总户数比例、住房困难人数占农村总人数比例等指标,并分析了农村住房现状和问题以及农村危房改造影响因素,提出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力度,改善农村住房条件和环境,这对于山西省以及我国中西部地区进一步做好农村危房改造规划、制定未来农村住房政策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邱云生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突出农民主体地位。本文分析了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基层政府行为既有主体性又有客体性的特征。并指出,其二重性特征,对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有较大影响;农民行为的可塑性,对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抑制作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温锐  陈胜祥  
本文结合实地访谈、考察和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说明:政府在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面太宽,涉及新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农民自主作为的领域则很小,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政府主导面太宽与农民作为领域太小互相影响,导致前者越位、缺位而主导功能失灵,后者导致自主作为受抑而主体性消减,不利于两者在新农村建设中形成合力。政府应纠正现有失灵现象,着力构建农民组织以增强农民主体作用,避免新的越位、缺位以改善其主导作用,实现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良性互动。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刘吉双  衣保中  
在政府主导下,日本20世纪50年代启动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至今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国与日本同是东亚国家,儒家文化相近、农业状况相似,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历史背景相同,日本农村社会养老经验对中国有借鉴意义。汲取日本政府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推动我国农村社会养老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鲁豫  
本文试图从分析政府行为的角度来探讨造成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原因,并通过分析,阐明这样一个事实:无论是在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下,还是在追求经济增长的改革开放后,农村的经济发展事实上被忽视了,这种忽视源于政府在追求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战略选择。今后,要想实现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农村的发展应该受到政府更多的“关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再新  
在我国农村传统文化产品的保护与传承中出现一些错误的行为和思潮,农村传统文化产品的保护工作现状极不容乐观,究其原因除了客观因素外,更重要的是政府主导作用的弱化。政府应从建立长效保障机制、构建多渠道保护模式、重视传承人培育、弘扬传统文化价值观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何永刚  陈红艳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志在富民、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是破解“三农”问题的一把金钥匙。但面对分散、多样的农村和相对无力、涣散的农民,政府应发挥自身特有的优势,承担起新农村建设的主导作用,在遵循科学合理原则的前提下,找准政府作用的领域,实现发展模式的多元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中义  刘淑贤  
我国的合作医疗制度于上世纪50年代建立,到20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期间经历了繁荣、衰退、恢复重建及失败各个不同时期。考察我国合作医疗制度的变迁历程,探讨如何强化政府的主导责任,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政府责任缺位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政府主导责任的对策措施,即加快立法进程,加大投入,加强监管和扩大宣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左楠  
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以来,住房公积金仅覆盖城镇居民,对住房分配体制改革和城镇居民住房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除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外,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租房等住房保障制度也仅限于城镇,农村居民仅仅依靠无偿获得一块宅基地来解决其住房问题,建房资金筹集困难。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居民住房问题应该得到高度关注,目前仅限于城镇居民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应该进行改革,进一步覆盖农村居民。在对比分析城乡居民住房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农村居民住房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建设农村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议,并从机构设置、资金筹集、使用和监管等角度进行了论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