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71)
2023(10847)
2022(9208)
2021(8629)
2020(7113)
2019(16062)
2018(15817)
2017(30706)
2016(16231)
2015(17720)
2014(16970)
2013(16107)
2012(14064)
2011(12584)
2010(12838)
2009(12083)
2008(11081)
2007(9481)
2006(8235)
2005(7101)
作者
(41422)
(34737)
(34500)
(33103)
(22004)
(16481)
(15677)
(13408)
(13194)
(12434)
(11827)
(11729)
(10815)
(10723)
(10653)
(10500)
(10113)
(10053)
(9927)
(9849)
(8443)
(8327)
(8277)
(7991)
(7883)
(7640)
(7584)
(7479)
(6945)
(6735)
学科
(62991)
经济(62932)
管理(45097)
(39289)
(33086)
企业(33086)
方法(26918)
数学(23544)
数学方法(22947)
(17648)
中国(16933)
(15846)
业经(14182)
(13302)
理论(11619)
地方(11606)
农业(11477)
(10982)
(10900)
贸易(10891)
(10583)
土地(9686)
技术(9219)
环境(9016)
(8682)
(8605)
金融(8603)
(8601)
银行(8592)
(8575)
机构
学院(211799)
大学(207881)
(83610)
管理(83014)
经济(81903)
理学(72028)
理学院(71306)
管理学(69650)
管理学院(69271)
研究(66864)
中国(50628)
(43165)
科学(40380)
(40050)
(31980)
(31968)
财经(31427)
中心(31426)
(31343)
业大(30547)
研究所(28879)
(28619)
(27591)
师范(27349)
北京(26345)
经济学(25815)
(25186)
(25069)
农业(24859)
财经大学(23423)
基金
项目(147178)
科学(117151)
研究(110239)
基金(106399)
(92449)
国家(91724)
科学基金(79642)
社会(70325)
社会科(66767)
社会科学(66746)
(59003)
基金项目(55208)
教育(52237)
自然(50689)
自然科(49597)
自然科学(49588)
(49284)
自然科学基金(48605)
编号(46074)
资助(43140)
成果(36385)
重点(33553)
(32108)
课题(32078)
(31921)
(31764)
创新(29506)
国家社会(29140)
(28230)
项目编号(28028)
期刊
(91250)
经济(91250)
研究(59567)
中国(44721)
管理(31314)
(30995)
(30414)
学报(29766)
科学(29586)
教育(27723)
大学(23419)
学学(21933)
农业(20623)
技术(20101)
业经(17103)
(16936)
金融(16936)
经济研究(15675)
财经(14811)
(12889)
问题(11412)
统计(11351)
(10758)
(10699)
技术经济(9913)
科技(9896)
(9732)
商业(9706)
职业(9506)
决策(9305)
共检索到3082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珏宇  姚东旻  洪嘉聪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政府土地政策制定与农民土地流转决策的两期动态博弈模型,先后探讨了在平均分配土地的配给规则以及最大化农业劳动人口的土地配给规则下的土地流转路径,并比较了两种配给规则下土地流转速率的大小,得出土地流转的根本原因是农民劳动能力不同以及政府行为前后不一致,从而揭示了影响土地流转速率的内在机制:农民的劳动能力存在差异,为土地流转提供了可能,政府因此可以制定使农民激励相容的土地政策,推动土地整合集中到劳动能力高的农民手中;非农工资水平、农业补贴等外部因素对土地流转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土地收敛速率上,并不改变土地流转的方向和最终均衡结果。在此引入劳动力市场冲击之后,本文提出了以产量甄别农民劳动能...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于传岗  
本文以新中国成立后土地制度变迁为背景,用动态博弈方法分析了政府和农户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博弈及对流转模式变迁的影响,把土地流转变迁史分为政府主导型兴起、农户主导型复兴与多元模式共生等三个时期。文章在探讨每种模式流转特质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结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秀川  田逸飘  谢鹏  张卫国  
本文在政府追求经济增长与税收节余最大化的假设下,构建了一个政府主导的城镇化最优控制模型,定性分析了城镇化与劳均投资及工资水平之间的互动关系,利用1981—201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别对全国及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动态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城镇化与劳均投资及工资水平具有较强的移动相关性。总体上,劳均投资和工资水平的增长有助于城镇化的发展,前者对城镇化发展具有持久的推动作用,而后者对城镇化发展只在短期内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劳均投资是城镇化与工资水平上升的主要推动力,而劳均投资的增加主要依赖于自身的资本积累;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工资水平与劳动力成本对城镇化与劳均投资的影响已经进入了不同的阶段。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秀川  田逸飘  谢鹏  张卫国  
本文在政府追求经济增长与税收节余最大化的假设下,构建了一个政府主导的城镇化最优控制模型,定性分析了城镇化与劳均投资及工资水平之间的互动关系,利用1981—201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别对全国及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动态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城镇化与劳均投资及工资水平具有较强的移动相关性。总体上,劳均投资和工资水平的增长有助于城镇化的发展,前者对城镇化发展具有持久的推动作用,而后者对城镇化发展只在短期内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劳均投资是城镇化与工资水平上升的主要推动力,而劳均投资的增加主要依赖于自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孙希芳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变迁理论为人们理解中国的体制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思想工具。然而,已有的理论却不足以说明现实社会中制度变迁的动态过程。因此,本文在吸收已有的理论成果基础上,引入有限理性的行为假定,借用博弈论的思想发展了一个制度变迁的动态博弈模型,并用于分析新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历史过程,作为对模型的一个经验验证。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乔晗  高红伟  
本文运用合作博弈的观点分析和解决在动态决策进程中出现的合作方式发生变化的问题。针对于在博弈树给定的有限个节点上随机改变联盟剖分的动态博弈,通过引入新的特征函数和最优准则,建立了动态最优解PGN向量,同时给出了求最优路径和最优解的算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琴  丁占文  
文章基于有限理性假设,用局部动态调整的思想研究了可再生资源开发的寡头博弈问题,在求解相邻两个时期以总贴现利润为优化目标的静态博弈Nash均衡解的基础上,建立了资源开发产量决策的动力系统。文章主要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及稳定点的均衡性质,并对系统加入反馈控制后与原系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贴现率、资源增长率等参数对系统稳定性和稳定点都有影响,且加入反馈控制可以使得系统更快地达到稳定状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于传岗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流转配置的格局不仅关系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与农村增福,而且关系到城乡资源优化配置的格局与和谐社会机制的构建。以"三种流转模式"演化的最新地理与经济特征为对象,并以政府主导型的演化机制为主线,重点分析有利变量与不利变量对具有"大跃进"特征的政府主导型演化趋势的影响,最终得出土地流转未来格局是:政府主导型短期扩张难以替代长期衰落的趋势,农户主导型短期停滞并不意味长期衰落,集体主导型依附特征将随政府主导型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董志强  
文章构造了一个上级政府和下级政府之间的拨款博弈模型来解释观察到的拨款博弈现象。模型表明上级任期和下级类型(财力状况)分布的不同组合,会导致存在拖延和等靠的分离均衡、几乎没有拖延的混同均衡,以及富足下级伪装财力困难而上级随机拨款的半分离均衡;而下级项目的投资效益是影响拨款进度的关键因素。与那些将“拖延”和“等靠”归结为上级工作效率低下的传统观点不同,本文表明,对于一个追求效率的上级,拖延行为也可能因信息不对称而发生。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丁建福  
本文探讨了学生贷款制度运行中政府及市场两种机制的作用及关系。通过建立政府与银行的放贷模型,得出完全依靠政府或银行是缺乏效率的,政府与银行应该互动合作的结论。国际比较分析从实证的角度进一步验证了模型所揭示的结论。本文最后对我国政府在学生贷款制度运行中应该发挥的作用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边疆  王万茂  
文章基于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的模型,构建了耕地保护过程中地方政府在个体理性支配下同整体理性进行博弈的分析框架,并据此对实践中存在的耕地保护政策失效和政府间耕地保护意愿差异的现象进行了解析。结论认为,地方政府在个体理性支配下的博弈行为是耕地保护政策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区地方政府比落后的西部内陆区地方政府有更强的耕地保护意愿,建立耕地异地代保市场可以将这种较高的意愿变为现实。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闫大卫  
文章基于霍布斯和洛克的理论框架,讨论了政府在社会博弈中的角色和作用,并且阐发了社会博弈中政府与公民所面临的策略选择及均衡结果的社会意义,尤其对于社会契约关系中退出机制的安排和由此引发的重新谈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为进一步研究关于社会契约的治理及其结构性安排等问题奠定了基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韩庆华  邓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传岗  
基于地方政府流转土地治理绩效的经济学分析,本文着重分析了政府流转土地的内在路径与特征,及流转成本与治理绩效,最后提出降低中央治理成本的对策。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良森,李贤平  
Aiming at the feature of state treasury bonds price that it mainly depends on its interest rate and maturity date,this article sutdies the efficiency of bonds market from the reaction of its price to the cut down of interest rate by central bank with the event study method.And indicates that the current market is not a semi strong form of efficient market,although its efficiency is being improved continuously.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