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06)
2023(9592)
2022(8089)
2021(7852)
2020(6623)
2019(14965)
2018(14782)
2017(28281)
2016(14644)
2015(16046)
2014(15551)
2013(15072)
2012(13973)
2011(12605)
2010(13286)
2009(13121)
2008(12207)
2007(10982)
2006(10204)
2005(9446)
作者
(38145)
(31354)
(30925)
(29864)
(19768)
(14596)
(14133)
(11831)
(11790)
(11141)
(10483)
(10471)
(9997)
(9985)
(9755)
(9511)
(9049)
(9000)
(8937)
(8674)
(8081)
(7519)
(7306)
(7194)
(7158)
(7095)
(7037)
(6946)
(6188)
(6128)
学科
(53344)
经济(53275)
管理(47704)
(46426)
(40501)
企业(40501)
(26868)
金融(26868)
中国(26683)
(25437)
银行(25426)
(24738)
方法(19751)
(19486)
(19050)
数学(17026)
数学方法(16898)
技术(16487)
(14811)
业经(14288)
(12353)
技术管理(12132)
地方(11580)
中国金融(11361)
体制(10664)
(10499)
贸易(10484)
(10273)
(9975)
财务(9957)
机构
大学(199002)
学院(197893)
(88606)
经济(86780)
管理(77014)
研究(66459)
理学(65030)
理学院(64394)
管理学(63641)
管理学院(63220)
中国(59729)
(48684)
(41589)
财经(36574)
科学(33886)
(33189)
中心(31732)
(31708)
(30197)
经济学(28248)
研究所(27780)
北京(27394)
财经大学(27306)
经济学院(25427)
(24980)
师范(24801)
(24665)
(23742)
(23712)
(23620)
基金
项目(118536)
科学(95103)
研究(94542)
基金(85830)
(71866)
国家(71166)
科学基金(62270)
社会(62079)
社会科(59011)
社会科学(58998)
(46387)
基金项目(44743)
教育(43818)
编号(38488)
(38177)
自然(35924)
自然科(35140)
自然科学(35133)
自然科学基金(34575)
资助(33727)
成果(33491)
(31469)
创新(28333)
课题(27202)
(27191)
重点(26431)
(26090)
国家社会(25779)
(25309)
(25122)
期刊
(102828)
经济(102828)
研究(72102)
中国(46295)
(38343)
金融(38343)
(37338)
管理(33557)
教育(28248)
科学(22395)
学报(22337)
(21939)
财经(18865)
大学(18766)
经济研究(17446)
技术(17248)
学学(16929)
(16204)
业经(16082)
农业(13564)
问题(13021)
理论(11629)
(11562)
技术经济(10401)
国际(10338)
实践(10306)
(10306)
科技(10305)
商业(9854)
(9621)
共检索到3269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辉富  李挺  
我国金融经过近30年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就,但改革的成败却尚无定论。迄今为止的金融改革一直都受政府行为的深刻主导,但已越来越受到金融思想、价值体系甚至意识形态等因素的促进或者阻碍,从而面临发展的“节点”。我国金融进一步发展的动力需要依靠包括政府在内的全社会的思维和观念更加民主、理性、务实,要依靠更广泛、更深刻的金融学术创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辉富  蒋慧  
中国金融经过近30年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就,但中国金融改革的成败却尚无定论。迄今为止的金融改革一直都受政府行为的深刻主导,但已越来越受到金融思想、价值体系甚至意识形态等因素的促进或者阻碍,从而面临发展的“节点”。中国金融进一步发展的动力需要依靠包括政府在内的全社会的思维和观念更加民主、理性、务实,要依靠更广泛、更深刻的金融学术创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辉富  
中国金融经过近30年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就,但中国金融改革的成败却尚无定论。迄今为止的金融改革一直都受政府行为的深刻主导,但已越来越受到金融思想、价值体系甚至意识形态等因素的促进或者阻碍,从而面临发展的节点。中国金融进一步发展的动力需要依靠包括政府在内的全社会的思维和观念更加民主、理性、务实,要依靠更广泛、更深刻的金融学术创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春长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体系是市场经济最重要的架构之一。从实践看,金融体制体系可分为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体系、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现代化金融监督管理体系四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要有健康、有效的现代金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冰  
一、金融改革的历史回顾在1978年以前,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内银行业中占据支配地位,基本上是办理绝大多数金融业务的垄断性银行,其他两家银行即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是作为中国人民银行的专业部门来办理业务的。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金融系统比较小,是财政的从属。中国人民银行及其专业部门的主要工作就是出纳,主要职能仅限于企业交易的结算、管理不属于财政拨款的那一部分流动资金和短期投资以及吸收储蓄,金融机构的媒介功能十分有限。计划外的银行贷款仅限于那些临时性和突发性的资金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晴辉  
金融结构变迁的动因可归结为市场诱致和政府推动。市场诱致金融结构变迁是因为金融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响应、金融企业追逐利润的本性和竞争淘汰机制的存在,政府推动是因实现"追赶战略"和克服"市场失灵"而介入金融结构变迁。从微观角度看,市场力量诱致金融结构变迁通过投资者对金融产品的选择得以实现,金融产品之间的马歇尔需求交叉弹性决定了金融结构变迁的强度;政府力量通过制度结构变迁对单个金融企业的激励和抑制效应推动金融结构变迁。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潘捷  张守哲  
改革开放以来,粤港澳金融合作历经了从早期的"前店后厂"金融合作方式到中期的"金融产业内部合作"方式再到近期的"金融中心圈层合作"方式的演进历程;通过回顾粤港澳金融合作的现实发展脉络,梳理三地的政策变迁及研究历程,从而归纳并总结出现实、政策与研究在粤港澳金融合作中的内在的逻辑联系,对粤港澳金融合作提出研究展望。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彬  胡晓珊  
基于自身金融体系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的理性认知,中国对开展区域金融合作一直持谨慎态度。"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对外区域金融合作呈加速趋势,其动因是区域国家联合应对潜在危机、人民币国际化寻求区域经济基础、崛起的中国谋求稳定的区域市场和国内金融资源走出去寻求机遇。区域内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政策偏好差异、汇率制度差异以及功能性合作与制度性合作间的固有分歧,制约金融合作层次的提升。实现新时代区域金融合作的短中长期目标,需要处理好与美国在货币金融领域的关系,实施好资金融通合作模式,推进各国金融交易所合作,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曹远征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是与经济体制改革所作出的一种战略配合。在金融体制改革中同样需要走渐进式道路,体现出不同的改革顺序和搭配方式。当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在工业部门微观层次时,金融体制改革则在宏观层面予以配合;当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在宏观层次时,金融体制改革则从微观层次予以配合。这种配合正是金融体制改革两大基本任务的体现,即首先建立独立于财政的金融体系然后对中国金融机构进行企业化改造。本文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未来进行展望,就金融体系以直接还是间接融资为主、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金融分业还是混业经营以及农村金融五个方面问题作了探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沈能  何婷英  
转轨过程中,我国金融运行机制是采取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模式是经济学界争论的焦点,文章应用ARCH类模型对我国金融运行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金融运行机制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存在显著区别。在我国转轨的特定阶段,金融系统无法依靠自身的力量达到稳定状态,只有靠外部力量的非市场干预才能实现金融系统的平稳运行。目前在金融系统自身不具备自我稳定的功能条件下,政府的外部干预是金融系统平稳运行的前提,否则会导致金融系统陷入剧烈的波动之中。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江其务  
中国金融制度改革在制度供给绝对匮乏的条件下起步 ,中经七年的准备探索、十年的制度框架构建和四年的调整、充实、深化阶段。改革的主线是从计划金融转向市场金融的制度创新。二十年金融改革推动了金融发展 ,改变了制度运行环境 ,启动了制度的需求与供给互动机制 ;中国金融改革内涵是从计划走向市场 ,从封闭走向开放 ,从数量扩张转向效益提高 ,制度创新是带全局性的 ,改革必须通揽全局。发展是永恒主题 ,改革是历史性任务 ,开放是制度转型期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2 1世纪中国金融制度创新和金融发展 ,需要认真研究金融发展的新阶段及其特点 ,结合“十五”期间中国金融发展面临的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挑战 ,直面WTO...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乔耀章  
本文从政府行政改革与国家行政和社会行政尤其是政党行政互动的视角 ,从8个方面回顾了我国政府行政改革的历史进程 ,展望我国深化政府行政改革的合力趋势。认为政府行政改革的理论趋向于政府行政改革的实践还不够 ,政府行政改革的实践还要趋向于政府行政改革的理论 ,这就需要有政府行政改革的理论创新和政府行政改革实践的突破 ,为此必须进一步处理好5个方面的关系 ,使之形成政府行政改革的总合力系统 ,在进一步深化政府行政改革的过程中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政府制度。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军  
本文对中国金融学学术期刊进行了回顾和评价。通过对国内五种金融学期刊评价指标的分析,我们得到两个结论:一是中国金融学期刊的整体水平逐年提升且进步明显;二是我国金融学期刊总体呈现出越来越规范的特点。这其中,匿名评审等规范化制度的引入对于改善期刊质量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我们还以《国际金融研究》杂志为例,对其历史演进做了归纳和总结并得出一些结论,这些结论支持了本文对我国金融学期刊做出的整体判断。通过对国外主要金融学期刊的介绍、对比和借鉴,本文还分析了我国金融期刊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给出若干改善期刊质量的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荣芳  
我国金融市场健康快速发展,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产品、制度和机构创新有效突破,对外开放稳步推进,同时也表现出了市场行情分化、震荡幅度加大等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