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87)
- 2023(11258)
- 2022(9278)
- 2021(8968)
- 2020(7450)
- 2019(17050)
- 2018(16460)
- 2017(30579)
- 2016(15817)
- 2015(17361)
- 2014(16497)
- 2013(15863)
- 2012(14697)
- 2011(13332)
- 2010(13608)
- 2009(13050)
- 2008(11994)
- 2007(10578)
- 2006(9575)
- 2005(8855)
- 学科
- 济(61339)
- 经济(61265)
- 管理(48454)
- 业(46450)
- 企(40529)
- 企业(40529)
- 中国(28574)
- 融(26816)
- 金融(26816)
- 银(24551)
- 银行(24542)
- 行(23912)
- 方法(23366)
- 数学(20497)
- 数学方法(20365)
- 财(19410)
- 制(18178)
- 技术(16596)
- 农(15350)
- 业经(15046)
- 贸(13764)
- 贸易(13748)
- 易(13525)
- 技术管理(12330)
- 体(12319)
- 地方(12177)
- 中国金融(11414)
- 体制(10562)
- 农业(10267)
- 理论(10080)
- 机构
- 大学(211198)
- 学院(207741)
- 济(100285)
- 经济(98657)
- 管理(80310)
- 研究(76710)
- 理学(68478)
- 理学院(67764)
- 管理学(67010)
- 中国(67009)
- 管理学院(66565)
- 财(49222)
- 京(44630)
- 科学(39084)
- 财经(37748)
- 所(36501)
- 中心(35778)
- 经(34760)
- 经济学(33318)
- 研究所(32685)
- 经济学院(29885)
- 江(29742)
- 北京(29399)
- 财经大学(28560)
- 院(27390)
- 范(26292)
- 师范(26111)
- 农(25935)
- 融(24409)
- 金融(23976)
- 基金
- 项目(134259)
- 科学(109184)
- 研究(104598)
- 基金(100943)
- 家(86419)
- 国家(85699)
- 科学基金(74792)
- 社会(71380)
- 社会科(68015)
- 社会科学(68003)
- 基金项目(51999)
- 省(49200)
- 教育(47869)
- 自然(43672)
- 自然科(42801)
- 自然科学(42794)
- 自然科学基金(42153)
- 划(41750)
- 资助(40002)
- 编号(39770)
- 创(34829)
- 成果(33968)
- 部(31856)
- 创新(31613)
- 国家社会(31467)
- 重点(30408)
- 发(29508)
- 教育部(28722)
- 课题(28446)
- 中国(28053)
共检索到3393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辉富 蒋慧
中国金融经过近30年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就,但中国金融改革的成败却尚无定论。迄今为止的金融改革一直都受政府行为的深刻主导,但已越来越受到金融思想、价值体系甚至意识形态等因素的促进或者阻碍,从而面临发展的“节点”。中国金融进一步发展的动力需要依靠包括政府在内的全社会的思维和观念更加民主、理性、务实,要依靠更广泛、更深刻的金融学术创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辉富
中国金融经过近30年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就,但中国金融改革的成败却尚无定论。迄今为止的金融改革一直都受政府行为的深刻主导,但已越来越受到金融思想、价值体系甚至意识形态等因素的促进或者阻碍,从而面临发展的节点。中国金融进一步发展的动力需要依靠包括政府在内的全社会的思维和观念更加民主、理性、务实,要依靠更广泛、更深刻的金融学术创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辉富 李挺
我国金融经过近30年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就,但改革的成败却尚无定论。迄今为止的金融改革一直都受政府行为的深刻主导,但已越来越受到金融思想、价值体系甚至意识形态等因素的促进或者阻碍,从而面临发展的“节点”。我国金融进一步发展的动力需要依靠包括政府在内的全社会的思维和观念更加民主、理性、务实,要依靠更广泛、更深刻的金融学术创新。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江其务
中国金融制度改革在制度供给绝对匮乏的条件下起步 ,中经七年的准备探索、十年的制度框架构建和四年的调整、充实、深化阶段。改革的主线是从计划金融转向市场金融的制度创新。二十年金融改革推动了金融发展 ,改变了制度运行环境 ,启动了制度的需求与供给互动机制 ;中国金融改革内涵是从计划走向市场 ,从封闭走向开放 ,从数量扩张转向效益提高 ,制度创新是带全局性的 ,改革必须通揽全局。发展是永恒主题 ,改革是历史性任务 ,开放是制度转型期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2 1世纪中国金融制度创新和金融发展 ,需要认真研究金融发展的新阶段及其特点 ,结合“十五”期间中国金融发展面临的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挑战 ,直面WTO...
关键词:
金融制度 金融改革 金融发展 市场 安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军
本文对中国金融学学术期刊进行了回顾和评价。通过对国内五种金融学期刊评价指标的分析,我们得到两个结论:一是中国金融学期刊的整体水平逐年提升且进步明显;二是我国金融学期刊总体呈现出越来越规范的特点。这其中,匿名评审等规范化制度的引入对于改善期刊质量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我们还以《国际金融研究》杂志为例,对其历史演进做了归纳和总结并得出一些结论,这些结论支持了本文对我国金融学期刊做出的整体判断。通过对国外主要金融学期刊的介绍、对比和借鉴,本文还分析了我国金融期刊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给出若干改善期刊质量的建议。
关键词:
金融学期刊 影响因子 引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陆世敏
第一部分以金融改革主导思想的变化为标准,把新中国50 年金融改革划分为三个时期,并对各个时期金融改革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的回顾。第二部分阐述了我国50 年金融改革的主要经验。最后对我国21 世纪金融改革进行了展望,并就改革的方向、目标,改革的动力和改革的主要内容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志波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胡少维
中国金融形势——回顾与展望●胡少维一、1996年金融形势1996年以来,在中央银行继续坚持适度从紧货币政策的同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货币信货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总体金融形势健康、平稳。金融运行的特点及走势是:1.广义货币M2增幅回落,狭义货币M1...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彬 胡晓珊
基于自身金融体系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的理性认知,中国对开展区域金融合作一直持谨慎态度。"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对外区域金融合作呈加速趋势,其动因是区域国家联合应对潜在危机、人民币国际化寻求区域经济基础、崛起的中国谋求稳定的区域市场和国内金融资源走出去寻求机遇。区域内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政策偏好差异、汇率制度差异以及功能性合作与制度性合作间的固有分歧,制约金融合作层次的提升。实现新时代区域金融合作的短中长期目标,需要处理好与美国在货币金融领域的关系,实施好资金融通合作模式,推进各国金融交易所合作,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
关键词:
区域金融合作 合作模式 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冰
一、金融改革的历史回顾在1978年以前,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内银行业中占据支配地位,基本上是办理绝大多数金融业务的垄断性银行,其他两家银行即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是作为中国人民银行的专业部门来办理业务的。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金融系统比较小,是财政的从属。中国人民银行及其专业部门的主要工作就是出纳,主要职能仅限于企业交易的结算、管理不属于财政拨款的那一部分流动资金和短期投资以及吸收储蓄,金融机构的媒介功能十分有限。计划外的银行贷款仅限于那些临时性和突发性的资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培新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回顾杨培新邓小平同志提出要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我1978年8月向国务院提出《关于改革银行的建议》以来,已经经过十五个年头。这是金融体制改革奋勇前进、神速进展的十五年。现在金融体制已经进入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年代。四十多年来银行经历了三...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巴曙松 杨光 华中炜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晴辉
金融结构变迁的动因可归结为市场诱致和政府推动。市场诱致金融结构变迁是因为金融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响应、金融企业追逐利润的本性和竞争淘汰机制的存在,政府推动是因实现"追赶战略"和克服"市场失灵"而介入金融结构变迁。从微观角度看,市场力量诱致金融结构变迁通过投资者对金融产品的选择得以实现,金融产品之间的马歇尔需求交叉弹性决定了金融结构变迁的强度;政府力量通过制度结构变迁对单个金融企业的激励和抑制效应推动金融结构变迁。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潘捷 张守哲
改革开放以来,粤港澳金融合作历经了从早期的"前店后厂"金融合作方式到中期的"金融产业内部合作"方式再到近期的"金融中心圈层合作"方式的演进历程;通过回顾粤港澳金融合作的现实发展脉络,梳理三地的政策变迁及研究历程,从而归纳并总结出现实、政策与研究在粤港澳金融合作中的内在的逻辑联系,对粤港澳金融合作提出研究展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谢平 刘海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经历了1978-1992年恢复与重建、1993-2002年多样化体系雏形显现、2003年至今逐步完善三个阶段。农村金融改革以增量改革为主,具有明显的政府外生推动的渐进性特征。目前,中国已初步建立起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相互协调的农村金融体系。在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的过程中,所有制中性、激励不相容以及多目标冲突等问题亟待解决。未来的农村金融改革,需要统筹考虑、整体推进,理顺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关系、推进农村信用社和省联社改革,鼓励私人资本试水农村社区商业银行,优化农村金融机构布局,充分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放权地方金融监管,完善中央与地方监管协调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