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36)
2023(13916)
2022(11341)
2021(10877)
2020(8722)
2019(19988)
2018(19458)
2017(35576)
2016(19846)
2015(22466)
2014(22041)
2013(20332)
2012(18552)
2011(16714)
2010(17579)
2009(15874)
2008(14343)
2007(12912)
2006(11348)
2005(10345)
作者
(50269)
(41290)
(40825)
(39289)
(26379)
(19797)
(18859)
(16037)
(15861)
(14894)
(14324)
(13995)
(13255)
(13087)
(13076)
(12643)
(12318)
(12156)
(12064)
(11705)
(10631)
(10078)
(10030)
(9667)
(9372)
(9348)
(9346)
(9199)
(8336)
(8233)
学科
(70718)
经济(70664)
管理(54997)
(49926)
(43199)
企业(43199)
中国(31572)
方法(29136)
(26463)
金融(26461)
数学(25957)
数学方法(25328)
(24084)
银行(24075)
(23392)
教育(22341)
地方(20912)
技术(19580)
(18606)
理论(17904)
(17607)
业经(16660)
(15599)
(13641)
教学(13229)
技术管理(12427)
农业(12276)
中国金融(11189)
(10681)
地方经济(10633)
机构
学院(255283)
大学(252101)
(95429)
管理(93677)
经济(93033)
研究(84561)
理学(80331)
理学院(79385)
管理学(77645)
管理学院(77136)
中国(65147)
(53748)
科学(48883)
(46660)
(42603)
师范(42304)
(40653)
中心(40318)
(40143)
研究所(36271)
教育(36217)
财经(36141)
(35905)
技术(34794)
北京(34670)
师范大学(34374)
(32778)
职业(31831)
(31182)
(31114)
基金
项目(169605)
科学(136793)
研究(135046)
基金(118324)
(100646)
国家(99677)
科学基金(87163)
社会(83615)
社会科(79265)
社会科学(79248)
(71419)
教育(70899)
基金项目(61032)
(60334)
编号(57956)
自然(53025)
自然科(51913)
自然科学(51905)
自然科学基金(50944)
成果(48390)
资助(47773)
课题(44678)
(40417)
重点(40146)
(38954)
(37950)
(37317)
创新(36814)
规划(35634)
项目编号(35155)
期刊
(103157)
经济(103157)
研究(84686)
教育(66905)
中国(65501)
管理(37274)
(35531)
(34777)
金融(34777)
技术(31867)
学报(30814)
科学(30568)
(27976)
大学(25717)
学学(22474)
职业(21331)
农业(18725)
财经(17396)
经济研究(16986)
业经(16474)
(14986)
论坛(14986)
(14981)
技术教育(14172)
职业技术(14172)
职业技术教育(14172)
(13179)
统计(12967)
科技(12776)
技术经济(12316)
共检索到3980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针对省属高校地方政府协调难、优质教育资源集聚共享难、产学研协同育人难三大问题,常州科教城建设了融"高教园区、科技园区、孵化园区"三位一体的产学研合作基地和"教学资源、产学研合作、公共服务"三大资源开放共享平台,首创高职教育跨界"共建、共管、共享"新机制和"校、所、企"产学研协同育人新路径,探索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地方特点、时代特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产业互融的创新之路,形成了具有全国影响的高职教育发展常州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车明朝  
首届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中,由常州市科教城管委会牵头,联合园区6所高校开展的"政府主导、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区域高职教育常州模式的创新实践"引起我们关注。常州科教城又名常州市高等职业教育园区,园区内包括5所高职院校和一所本科高校,成立之初旨在以高职教育为特色,实现教育集群发展,类同于"大学城"。"大学城"是我国高等教育扩招后的产物。自1999年,在廊坊开工建设全国首所大学城——"东方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鲍桂楠  
职业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是高职院校都在进行探索的特色发展之路。如何构建互惠的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不光是理论问题,还是实践问题,更是制度创新问题。本文从协同创新的视角对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科技园建设进行深入的研究,对高职院产教融合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具有很强的现实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汝根  王莉  籍丹宁  刘黎明  
产教融合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的必然结果。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进行优势互补,给学校和企业都带来利益。但专业与企业产学研合作不是一蹴而就,需要考虑方方面面,要有政策和法规的保障,让双方都能感到合作的希望和前景,都愿意向着这方面努力,产教融合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邓喜英  
产教融合契合了高职院校育人改革的迫切要求,也为高职院校的改革、发展带来了丰富的资源支持。在高职育人中,思政课程是一项重点,通过理论、实践课程的连接,旨在为学生打通知识壁垒,对接产教融合,打破高职院校人才培育与企业需求的错位与隔阂,提高育人质量,满足立德树人的客观要求。文章针对当前高职思政实践育人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产教融合下高职思政实践模式的创新措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唐爱平  许晓宇  
针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中面临的诸如地方政府主导作用的缺失,尤其是企业参与程度低的问题。从校企双方的诉求出发,以数字媒体专业为例,以课程产教融合为载体,探索在现有机制下,细化专业课程体系、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实现专业教学与企业运行深度融合的高职育人模式。近年来的实践表明,产教融合过程中企业主动参与程度明显改变,专业师资有效提升、专业资源库日趋完善,学生的技能水平稳步提升,就业质量更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佟玲  田华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乡村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源头,乡村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切入点。本文探究了乡村振兴战略下高等教育财务管理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创新的逻辑必然、设计原则与实现路径。旨在着力践行财务管理专业教育服务地方乡村振兴战略有序推进的责任与使命,对契合乡村产业振兴与乡村有效治理的现实诉求,以及推动财务管理专业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建良  叶圣燕  
本文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和雷山县政府的合作项目为例,研究了其合作机制,合作内容及成效。研究表明,合作项目所建立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产业合作模式对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以及东西部地区的区域教育协调发展是一个有益的探索。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卫强  
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发布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把健全多元办学体制,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作为深化产教融合的优先目标。作为提升育人水平和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教育模式的产教融合方式,是在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育人思路和模式的基础上凝练而来的,是当前深入推进应用型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解决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上供给侧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孔原  
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市场机制下教育链与产业链的不融通、校企合作双方共同利益的缺乏是影响校企协同育人良性互动的根本原因。文章提出借鉴互联网的用户思维形成用户中心的职业教育文化,借鉴平台思维整合社会化资源推进产教融合。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毛敏  王坤  牟能冶  罗洁  龚迪  
面向新时代物流人才需求,首先提出了物流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然后,提出了物流专业产教融合平台的实施模型和创新机制,该平台具有交流平台、资源共享平台、人才培养平台、课程创新平台、教师职业发展平台、科研协同创新平台和就业创业平台的集成功能。最后,介绍了西南交通大学依托两个国家实验室正在打造的物流专业产教融合平台,及通过平台实施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杰  
协同育人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中仍存在政府统筹功能没有得到切实体现、高校核心地位没有得到巩固强化、企业内在动力没有得到充分调动以及学生的双创热情没有得到有效激发等问题。对此,文章从政府主导、高校主责、企业主体、学生主角四个方面分析了相应策略,为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机制构建提供参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小龙  朱捍华  邹仲海  
在高校与银行的产教融合上,一直存在"高校热、银行冷"的现象。解决当前高校与银行产教融合深度不够和协同育人不足的问题,关键要充分考虑银行的利己动机和利益需要,对产教融合过程的协同育人机制进行创新,破解协同育人的机制性障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与银行的产教融合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根据银行的利益需求,建立银行与高校协同育人的动力机制、激励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银行参与产教合作的内在动力主要来自银行的人才定制化培养需要、降低员工培养成本和降低用工成本的需要。提高银行协同育人的意愿,需要政府、行业协会以及高校分别采取不同的手段给予激励。高校要运用市场手段,让银行在协同育人中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纪金雄  郑琼娥  林炜铃  张巧珍  洪小燕  
在阐明安溪茶学院管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产教融合的"三协同、四对接、五共同"的实践育人模式,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专业教育与"三创"教育融合发展、科教实践基地建设、实践教学环境创设、科研育人平台搭建、"双师双能型"师资培养方面阐述了管理科学专业如何依托茶叶全产业链进行校地企协同实践育人举措的创新与实践,强化学生"产学研创用"多元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专业实践育人质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顾美霞  
深化产教融合是高校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教育与产业资源共享、文化共融,坚持产业链和教育链有机融合,才能不断提升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而传统引企入教缺乏产业与教育的实质互动。学习进阶理论指导下的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促进学校教育与产业行业并存、由单一知识传统向行业实践转变,以核心概念"专业行业综合素养"为进阶终点,以适应产业需求和满足教育需求为进阶维度,采取"四层进阶式"的实施路径提升意识培养、能力提升、环境认知、实践模拟四个相互关联的关键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