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21)
- 2023(10279)
- 2022(8277)
- 2021(7380)
- 2020(5850)
- 2019(12922)
- 2018(11905)
- 2017(23323)
- 2016(11748)
- 2015(12907)
- 2014(12549)
- 2013(12086)
- 2012(11309)
- 2011(10469)
- 2010(10784)
- 2009(10526)
- 2008(9033)
- 2007(8276)
- 2006(7583)
- 2005(7095)
- 学科
- 济(73339)
- 经济(73291)
- 管理(35617)
- 业(30173)
- 融(25719)
- 金融(25718)
- 企(24725)
- 企业(24725)
- 方法(22846)
- 银(22571)
- 银行(22570)
- 中国(22352)
- 行(21989)
- 地方(20736)
- 数学(20654)
- 数学方法(20531)
- 财(16535)
- 业经(14768)
- 制(13782)
- 农(13395)
- 地方经济(12858)
- 中国金融(11134)
- 学(10486)
- 体(10202)
- 农业(9893)
- 环境(9400)
- 贸(9266)
- 贸易(9253)
- 产业(9202)
- 易(8934)
- 机构
- 学院(172195)
- 大学(169682)
- 济(88495)
- 经济(86967)
- 管理(62923)
- 研究(59337)
- 理学(54000)
- 理学院(53454)
- 管理学(52747)
- 管理学院(52417)
- 中国(51181)
- 财(41636)
- 财经(33037)
- 京(32895)
- 经济学(31042)
- 科学(30442)
- 经(30020)
- 中心(28685)
- 所(28215)
- 经济学院(27895)
- 研究所(25139)
- 江(24861)
- 财经大学(24669)
- 融(21749)
- 金融(21358)
- 院(21095)
- 农(20859)
- 北京(20699)
- 州(20254)
- 范(19898)
- 基金
- 项目(110575)
- 科学(88492)
- 研究(84311)
- 基金(82161)
- 家(69583)
- 国家(69010)
- 科学基金(60178)
- 社会(59361)
- 社会科(56670)
- 社会科学(56658)
- 省(42680)
- 基金项目(42419)
- 教育(37196)
- 划(34315)
- 自然(33974)
- 自然科(33239)
- 自然科学(33236)
- 资助(33108)
- 自然科学基金(32652)
- 编号(32248)
- 成果(26200)
- 国家社会(26122)
- 发(25987)
- 部(24810)
- 重点(24794)
- 创(23666)
- 课题(22645)
- 教育部(22444)
- 人文(22224)
- 创新(22222)
共检索到2698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守坤
无论是基于经济激励还是政治晋升激励,地方政府总有干预金融发展的内在动机。本文关注于政府干预与金融系统之间政治关联所产生的经济效应特征及其间接传导路径的识别问题。通过将关键变量发挥作用的时间演变趋势以及政府干预与金融发展二者的联合作用纳入回归模型,本文的主要结论是,地方政府干预与金融抑制性发展二者的政治关联仅仅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有益于经济增长,在2008-2011年度范围之后,地方政府已经无法再继续通过干预金融系统来缓解各自对于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基于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在识别政府-金融联合作用的间接路径时发现,前沿技术效率和资本配置效率仅发挥了较低比例的非完全中介效应。本文的经验分析结论警示我们,我...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文剑 覃成林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文剑 覃成林
分税制改革后,各个地区的地方政府都拥有更加强烈的激励扩大预算外收入,加大对地区经济的攫取。但由于东中西部地区在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等经济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地方政府行为在不同的地区也表现各异,并最终导致财政分权的增长效应呈现出地区性差异。本文通过构造反映财政分权、地方政府行为和地区经济结构的计量指标,运用1997 ̄200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我们的推断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的主要的结论是:非农产业和非国有制经济越发达,地方政府"攫取之手"就越少。因此,在非农产业和非国有制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当前的财政分权体制有利于地区经济增长,而在中西部地区则相反。本文认为加大对预算外收入的约束、改革转移支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沛琦
金融中介发展与工业经济增长之间理应存在一个良性互动发展的关系。文章基于1952~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实证检验了金融中介发展与工业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无论从总体效应还是时变效应上看,我国金融中介发展与工业经济增长之间并没有进入到良性互动发展状态,二者之间仍表现为以银行部门信贷资金主导的金融供给型发展模式。
关键词:
金融中介 工业经济 良性互动 时变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国富 兰宇宁
文章采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协整检验以及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考察我国政府支出、居民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政府支出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特别是居民消费在其中是否发挥了作用。
关键词:
政府支出 居民消费 经济增长 面板协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曼妮 王桂军 席文燕
基于2011~2015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补贴异质性和竞争差异性视角研究政府补贴对国有企业绩效的经济效应。研究发现:只有适度的政府补贴才能显著提高国有企业绩效,高额度的补贴反而具有明显的负向效应,补贴的适度区间为[0.0039,0.0099];政府补贴对国有企业绩效的经济效应会因竞争环境的不同而不同,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中,政府补贴可以显著提高国有企业绩效;提高市场竞争程度可以有效缓解高额补贴对国有企业绩效的消极影响。上述研究不仅为政府补贴之于企业绩效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给予了政府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姚耀军 施丹燕
基于路径依赖概念与新结构经济学,本文力图揭示互联网金融区域差异化发展格局的形成逻辑,并利用地级城市数据展开实证研究。文章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对传统金融的延续性创新,其发展的路径依赖性使得东部城市互联网金融总体领先发展,成为传统金融区域非均衡发展的逻辑结果。中西部传统金融欠发达地区面临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路径依赖困局,但传统金融服务供给不足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留下广阔的市场空间,由此奠定了这些地区的潜在比较优势。地方政府可以因势利导,着力破解人才短缺等硬约束,助推互联网金融在这些地区摆脱路径依赖的锁定,实现潜在比较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姚耀军 施丹燕
基于路径依赖概念与新结构经济学,本文力图揭示互联网金融区域差异化发展格局的形成逻辑,并利用地级城市数据展开实证研究。文章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对传统金融的延续性创新,其发展的路径依赖性使得东部城市互联网金融总体领先发展,成为传统金融区域非均衡发展的逻辑结果。中西部传统金融欠发达地区面临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路径依赖困局,但传统金融服务供给不足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留下广阔的市场空间,由此奠定了这些地区的潜在比较优势。地方政府可以因势利导,着力破解人才短缺等硬约束,助推互联网金融在这些地区摆脱路径依赖的锁定,实现潜在比较优势。文章表明,虽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对保障互联网金融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但若缺乏传统金融的有力支撑,互联网金融"弯道超车"仍离不开"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良好协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勇 丁日佳 王如燕 王光伟
本文基于一致性阵的一个充要条件分别构造χ2-统计量和u-统计量用于检验AHP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并用最小元素法对不具有满意一致性的判断矩阵进行修正。
关键词:
AHP 统计量 一致性阵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晓岚 张超
审计判断专家系统是探索提高审计判断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国外已有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国内也逐步着手试探性的研究并已开发出了个别专项审计判断专家系统,那么这种辅助审计软件是否能够帮助审计人员提高判断质量,需要做进一步的分析。基于此,本文从审计判断质量评价标准的角度出发,以持续经营审计判断专家系统为例,通过实验室实验检验审计判断专家系统的有效性。
关键词:
审计判断 专家系统 有效性 实验研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娜娜
本文基于2012-2022年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区域经济韧性指数的面板数据,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对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经济韧性发展具有显著正向促进影响,并且创新创业水平在影响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按照地理位置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中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比东部地区更为显著,并且西部地区模型与其他两个地区相比影响效果较弱。本文结合现阶段数字普惠金融与区域经济韧性的研究成果提出建议,为区域经济未来的长远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汉辉
通过整合社会责任与社会资本理论,以177份企业调查问卷为样本,从政治关联视角实证考察社会责任实践与社会资本的关系,以及政治关联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社会责任实践显著促进社会资本。企业对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履行正向影响社会资本的横向联系、纵向联系及信任三个维度;企业内部社会责任实践仅正向作用于社会资本信任维度。社会责任实践显著正向影响政治关联的同时,企业政治关联亦显著正向作用于社会资本横向联系与纵向联系两个维度。政治关联在社会责任实践作用于社会资本的影响机理并不起完全中介作用,仅在外部社会责任实践与社会资本横向联系间起不完全中介作用。
关键词:
社会责任实践 政治关联 社会资本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钱爱民 付东
文章从社会资本视角,研究政治关联影响企业产能过剩的作用机理。在经济渐进式转轨背景下,政治关联的信贷资源配置功能可以助推企业产能扩张,进而形成产能过剩。以2005—2014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对象的实证检验表明,政治关联降低企业产能利用率,提升产能过剩概率。政府治理好的地区,政治关联降低产能利用率的作用更小,引发产能过剩的可能性更低。政治关联通过长期借款降低产能利用率。相比代表型关联,政府型关联降低产能利用率的作用更大,通过银行借款降低产能利用率的作用机制也更显著。国有企业政治关联导致产能利用率降幅更大,产能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钱爱民 付东
文章从社会资本视角,研究政治关联影响企业产能过剩的作用机理。在经济渐进式转轨背景下,政治关联的信贷资源配置功能可以助推企业产能扩张,进而形成产能过剩。以2005—2014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对象的实证检验表明,政治关联降低企业产能利用率,提升产能过剩概率。政府治理好的地区,政治关联降低产能利用率的作用更小,引发产能过剩的可能性更低。政治关联通过长期借款降低产能利用率。相比代表型关联,政府型关联降低产能利用率的作用更大,通过银行借款降低产能利用率的作用机制也更显著。国有企业政治关联导致产能利用率降幅更大,产能过剩概率更高。政治关联和金融关联在影响产能利用率方面,存在替代效应。在过剩行业中,政治关联对产能利用状况的负面影响更强。研究结论对于治理企业产能过剩问题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揭红兰
文章基于2002—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传导路径。结果发现:科技创新在东、西部地区科技金融综合指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效应,而在中部地区表现出完全中介效应;科技创新对公共科技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有完全中介效应,而对市场科技金融只起到部分中介效应;东、中、西部地区的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发展差异,导致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异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