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13)
- 2023(11861)
- 2022(10557)
- 2021(10158)
- 2020(8527)
- 2019(19955)
- 2018(19873)
- 2017(38414)
- 2016(20945)
- 2015(23461)
- 2014(23372)
- 2013(23021)
- 2012(21390)
- 2011(19029)
- 2010(19444)
- 2009(17915)
- 2008(17228)
- 2007(15032)
- 2006(13252)
- 2005(11410)
- 学科
- 济(82349)
- 经济(82170)
- 管理(60799)
- 业(56071)
- 企(48109)
- 企业(48109)
- 方法(38730)
- 数学(31635)
- 数学方法(31251)
- 财(22695)
- 中国(22124)
- 农(21586)
- 学(19123)
- 业经(18533)
- 地方(16367)
- 理论(15551)
- 和(14811)
- 制(14752)
- 农业(14390)
- 务(13572)
- 财务(13506)
- 财务管理(13437)
- 技术(13206)
- 企业财务(12844)
- 贸(12844)
- 贸易(12832)
- 易(12365)
- 审计(12168)
- 环境(12005)
- 融(11645)
- 机构
- 大学(296009)
- 学院(291622)
- 管理(118281)
- 济(112540)
- 经济(109983)
- 理学(103238)
- 理学院(102071)
- 管理学(100269)
- 管理学院(99733)
- 研究(97448)
- 中国(71134)
- 京(63553)
- 科学(61068)
- 财(54218)
- 所(49179)
- 农(45585)
- 研究所(44589)
- 财经(43415)
- 中心(43305)
- 业大(43052)
- 江(41736)
- 北京(39841)
- 范(39621)
- 经(39520)
- 师范(39296)
- 农业(35372)
- 院(35286)
- 州(33988)
- 经济学(32786)
- 财经大学(32506)
- 基金
- 项目(202199)
- 科学(159279)
- 研究(148679)
- 基金(147547)
- 家(128119)
- 国家(127030)
- 科学基金(109098)
- 社会(93999)
- 社会科(88191)
- 社会科学(88161)
- 基金项目(78977)
- 省(77843)
- 自然(71402)
- 自然科(69679)
- 自然科学(69662)
- 自然科学基金(68414)
- 教育(68304)
- 划(66124)
- 编号(61011)
- 资助(60562)
- 成果(50701)
- 部(45169)
- 重点(44902)
- 创(41684)
- 课题(41650)
- 发(41645)
- 教育部(38908)
- 创新(38791)
- 科研(38739)
- 项目编号(38108)
- 期刊
- 济(123042)
- 经济(123042)
- 研究(87238)
- 中国(57515)
- 学报(46806)
- 科学(43234)
- 财(41775)
- 管理(41511)
- 农(41336)
- 大学(35474)
- 教育(33522)
- 学学(33152)
- 农业(28868)
- 技术(23382)
- 融(22382)
- 金融(22382)
- 财经(20715)
- 经济研究(19255)
- 业经(18989)
- 经(17470)
- 图书(16428)
- 问题(15678)
- 理论(14662)
- 科技(14178)
- 版(13991)
- 业(13855)
- 实践(13518)
- 践(13518)
- 技术经济(13408)
- 现代(12948)
共检索到4239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陆天慧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以下简称PPP)模式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抓手,通过建立政府部门和社会资本方的伙伴关系,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并提供“物有所值”的公共产品或服务。PPP模式自2014年在我国大力推行以来,规模快速增长,然而PPP模式的关键问题、主要矛盾日益突出,亟须解决。本文以国际前沿文献为理论基础,介绍了PPP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梳理了PPP模式在我国的发展脉络,列举了PPP模式在我国实践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也分析了基于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审计研究路径,并探讨了未来我国PPP审计的潜在研究方向,以期对我国PPP模式的未来发展有所裨益。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郭丽婷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社会资本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通过对社会资本的概念、测度及经济后果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对社会资本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述评,并对社会资本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
社会资本 网络 关系 信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郭丽婷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社会资本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通过对社会资本的概念、测度及经济后果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对社会资本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述评,并对社会资本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
社会资本 网络 关系 信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蔡晓琰 周国光
目前我国大力推进PPP模式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获得合理的投资回报是PPP项目成败的关键。本文研究PPP项目中政府和社会资本的投资回报机制,提出在社会资本服务表现偏好能确定或不能确定时政府和社会资本获得合理投资回报的投资回报分配机制,研究政府和社会资本获得满意投资回报的方法。为了保障PPP项目中政府和公众的收益,分析政府设置应对社会资本道德风险的惩罚机制的决策条件并提出政府设置惩罚机制的建议,为政府建立PPP项目的投资回报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PPP项目 投资回报机制 博弈分析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骅 陈涵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简称PPP)项目在化解我国政府债务危机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政府公共项目绩效审计的理论基础上,通过集成熵权法、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与Tobit回归模型,对PPP项目绩效审计中存在的多投入、多产出问题进行效率性评价,并明确其相对有效的改进方向;通过回归分析甄别影响PPP项目运营绩效的关键因素,进而提出优化其绩效审计的对策措施。PPP项目运营绩效评价模型作为一种审计方法的创新,在我国政府公共项目绩效审计领域具有较强的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骅 陈涵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简称PPP)项目在化解我国政府债务危机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政府公共项目绩效审计的理论基础上,通过集成熵权法、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与Tobit回归模型,对PPP项目绩效审计中存在的多投入、多产出问题进行效率性评价,并明确其相对有效的改进方向;通过回归分析甄别影响PPP项目运营绩效的关键因素,进而提出优化其绩效审计的对策措施。PPP项目运营绩效评价模型作为一种审计方法的创新,在我国政府公共项目绩效审计领域具有较强的普适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玮 梁准 张书鸣 李国奇 白洋 霍晓燕
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绩效管理操作指引》制度实施的新形势下,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为研究对象,本研究在文献研读、政策文件解读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界定相关概念,梳理PPP项目存在的缺乏系统性绩效评价体系、绩效评价办法可操作性不足、绩效评价内容流于形式以及绩效管理程序缺失等问题,明确绩效评价与绩效管理其他环节的联系。并以江西省南昌市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B部分)PPP项目为例,采用访谈法确定并分析各级指标,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并分析各级指标权重,确定项目公司的三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和47个三级指标的建设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得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绩效管理操作指引》制度的实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当前大多数正在实施的PPP项目存在一些问题;PPP项目在绩效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要注意绩效评价与绩效目标以及绩效监控之间的关系;进行绩效评价时应重点考察产出类指标、安全管理指标、满意度指标和组织管理指标的结论。提出进行绩效评价时确定评价对象,做好PPP项目绩效评价的准备工作;明确财政、行业主管和实施机构的职责,尤其PPP项目公司的职责;以绩效管理为手段,充分识别PPP项目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存在的风险等对策建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玮 梁准 张书鸣 李国奇 白洋 霍晓燕
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绩效管理操作指引》制度实施的新形势下,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为研究对象,本研究在文献研读、政策文件解读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界定相关概念,梳理PPP项目存在的缺乏系统性绩效评价体系、绩效评价办法可操作性不足、绩效评价内容流于形式以及绩效管理程序缺失等问题,明确绩效评价与绩效管理其他环节的联系。并以江西省南昌市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B部分)PPP项目为例,采用访谈法确定并分析各级指标,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并分析各级指标权重,确定项目公司的三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和47个三级指标的建设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得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绩效管理操作指引》制度的实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当前大多数正在实施的PPP项目存在一些问题;PPP项目在绩效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要注意绩效评价与绩效目标以及绩效监控之间的关系;进行绩效评价时应重点考察产出类指标、安全管理指标、满意度指标和组织管理指标的结论。提出进行绩效评价时确定评价对象,做好PPP项目绩效评价的准备工作;明确财政、行业主管和实施机构的职责,尤其PPP项目公司的职责;以绩效管理为手段,充分识别PPP项目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存在的风险等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焰 张向前
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在购买服务、社会资本合作(PPP)中政府和社会组织合作的基本现状,指出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缺乏明确统一的法律规范;机制性缺陷阻碍合作的实现;监督和评估体系不健全;社会组织自身能力建设有待加强,从前提、主体、环境三方面分析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建立的条件,并进一步分析二者间的合作模式,最后提出实现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模式优化的建议:建立统一的法律政策框架;健全合作的保障机制;建设全面综合的监管结构;构建社会组织综合能力体系;形成"互联网+"的合作平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孔岳
本文通过对经济增长理论演化路径的回顾,阐述了从物质资本、技术资本到人力资本,再到社会资本的演化逻辑,论证了社会资本被引入经济分析的合理性。然而,资本要真正成为一种有效的分析工具,需要统一规范社会资本的内涵,这样才能对社会资本的产权归属和价值决定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从而完善社会资本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
物质资本 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槐庆 赵全新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是政府与社会部门的一种合作模式、融资方式,是经济新常态下推进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以BO T为主要形式的PPP项目,极大地推动了基础设施进程和各类资本相互融合与优势互补,对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效率、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PPP模式的应用和推广中也面临缺乏专门法律法规、价格机制难以发挥关键作用等挑战。因此,有必要尽快研究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PPP模式下的公共产品或服务定价机制,以便加快推进PPP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婉玲 曹书
PPP利益关系的协调既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关注的焦点,也是政府与社会资本长期稳定合作的基础。面对PPP模式所蕴含的利益关系多元化与动态化问题,需要从具体的PPP利益形态中抽象出"基本利益关系类型",即公私利益竞合关系、契约与非契约利益互补关系和多层次利益共生关系,正视基本利益关系存在由竞争性合作异化为破裂、互补关系异化为互斥、共生关系异化为疏离的风险并设计出防范的制度措施。文章以"基本利益关系类型"的正反两面为分析框架,指出PPP基本利益关系异化的根源及危害,提出"阻却异化是PPP利益协调机制价值所在"的观点
关键词:
PPP利益关系 类型化 异化 协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晓斌 顾新 赵红梅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构建我国PPP项目可融资性影响因素理论模型,使用1,010份调查问卷获取数据,利用SPSS22.0、AMOS17.0等量化工具实证研究了中国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可融资性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公司融资能力相适性、项目可实现性和财务可持续性对PPP项目可融资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财务可持续性分别在公司融资能力相适性、项目可实现性、政府履约保障可靠性、增信措施有效性与PPP项目可融资性之间具有中介作用,而在金融生态环境稳定性与PPP项目可融资性之间不具有中介作用。最后,分别从政府方、社会资本方和银行的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槐庆 赵全新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是政府与社会部门的一种合作模式、融资方式,是经济新常态下推进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以BO T为主要形式的PPP项目,极大地推动了基础设施进程和各类资本相互融合与优势互补,对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效率、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PPP模式的应用和推广中也面临缺乏专门法律法规、价格机制难以发挥关键作用等挑战。因此,有必要尽快研究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PPP模式下的公共产品或服务定价机制,以便加快推进PPP模式,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建华
PPP是指政府部门和社会资本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建立的一种长期合作关系。PPP应具备伙伴关系、利益共享、风险分担等三大特征。从公共经济学和供给经济学的理论角度分析,PPP的发展和推进离不开税收政策的支撑,同时PPP的发展也倒逼税收制度的改革。本文的研究着眼于通过改革完善税收制度,在促进PPP发展、增进"公共福利"的同时,尽可能降低"税收扭曲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