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36)
2023(8137)
2022(6902)
2021(6486)
2020(5244)
2019(11679)
2018(11522)
2017(22622)
2016(11616)
2015(12635)
2014(11961)
2013(11403)
2012(10246)
2011(9115)
2010(9314)
2009(8729)
2008(8311)
2007(7577)
2006(6577)
2005(5595)
作者
(28229)
(23590)
(23254)
(22393)
(14952)
(11092)
(10762)
(8969)
(8761)
(8247)
(7813)
(7780)
(7137)
(7118)
(7114)
(7024)
(7007)
(6792)
(6776)
(6597)
(5670)
(5480)
(5463)
(5431)
(5268)
(5073)
(5035)
(4984)
(4665)
(4515)
学科
(44976)
经济(44817)
管理(37137)
(31318)
(28380)
企业(28380)
方法(17644)
(15949)
中国(13549)
(13159)
数学(12477)
业经(12387)
数学方法(12335)
理论(11531)
(9768)
(8915)
(8612)
农业(8474)
(8206)
财务(8192)
财务管理(8173)
(7939)
企业财务(7819)
(7654)
国家(7601)
地方(7405)
(7277)
贸易(7271)
(7221)
金融(7219)
机构
学院(155713)
大学(155043)
(65965)
经济(64629)
管理(62734)
理学(54359)
理学院(53859)
管理学(53160)
管理学院(52852)
研究(47575)
中国(35853)
(35088)
(30285)
财经(27057)
科学(25136)
(24645)
中心(22083)
(22014)
(21479)
经济学(21369)
(20251)
财经大学(20232)
师范(20134)
经济学院(19151)
研究所(19011)
(18536)
北京(18531)
(17799)
业大(17770)
(17027)
基金
项目(102903)
科学(83206)
研究(81741)
基金(76429)
(64046)
国家(63482)
社会(56391)
科学基金(56143)
社会科(52343)
社会科学(52329)
基金项目(39807)
(39315)
教育(37746)
编号(34635)
自然(32591)
(32510)
自然科(31878)
自然科学(31872)
自然科学基金(31321)
资助(29583)
成果(29145)
(23636)
国家社会(23372)
课题(22755)
重点(22575)
(22196)
(22168)
项目编号(22061)
(21679)
(21610)
期刊
(76495)
经济(76495)
研究(47331)
中国(29201)
(29005)
管理(22333)
教育(19047)
学报(18530)
科学(18324)
(18312)
大学(15325)
学学(14345)
财经(14241)
(13761)
金融(13761)
业经(12966)
经济研究(12777)
(12323)
农业(12210)
技术(11675)
问题(9491)
图书(9006)
(7449)
商业(7320)
现代(7109)
(7045)
论坛(7045)
财会(6857)
(6775)
世界(6746)
共检索到2282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龚强  张一林  雷丽衡  
地方政府出于维护和提高公共福利的目的,有激励待社会资本进入后,利用PPP合约的不完全性对PPP项目进行行政干预(例如,调低公共品的收费价格),后果是社会资本的利益受损,这是社会资本作为公共品提供者面临的"公共品负担"。基于地方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博弈模型,本文揭示了在不同发展阶段,地方政府推广PPP模式的不同最优策略。20世纪90年代尝试开展PPP模式时,由于PPP项目数量较少且市场对基础设施需求旺盛,地方政府的最优策略是事前给予社会资本优厚条款,待社会资本进入后,再以施加公共品负担的形式提高公共福利,避免社会资本获得过高的私人利益。不同于过去,当前PPP模式被作为防范地方债务风险和稳定地方投资的重要政策工具,但当前我国基础设施水平和产业发展水平已大幅提升,如果地方政府仍然事后对社会资本施加公共品负担,将严重弱化社会资本的进入激励,引发PPP项目落地难、实施效率低等问题。本文指出,当前地方政府的最优策略是通过合理界定自身权力边界,减少地方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唯此才能提高社会资本的进入激励,让PPP模式缓解地方财政压力、保障公共品供给的重要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冯晓威  曹吉鸣  许志远  邢梦珏  
政府部门往往会承担公共品负担提高社会公共福利和满足社会诉求,私人部门在PPP项目建设运营中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损害政府部门利益和降低社会福利。本文运用演化博弈分析私人部门的机会主义行为演化机制。通过模型分析可得,当政府补贴系数低于一定程度时,私人部门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的概率随着公共品负担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政府实施公共品负担小于一定强度时,私人部门会随着政府补贴程度提高而不采取机会主义行为,而当公共品负担强度大于一定值时,政府补贴政策正相关性就被严重削弱;私人部门占据更多的利益分配比重,更有倾向采取机会主义行为。根据研究结果,政府部门应增强契约精神,公共品负担下,政府补贴并不能有效降低机会主义行为,而应完善监管机制和提升私人部门对项目收益的信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槐庆  赵全新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是政府与社会部门的一种合作模式、融资方式,是经济新常态下推进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以BO T为主要形式的PPP项目,极大地推动了基础设施进程和各类资本相互融合与优势互补,对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效率、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PPP模式的应用和推广中也面临缺乏专门法律法规、价格机制难以发挥关键作用等挑战。因此,有必要尽快研究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PPP模式下的公共产品或服务定价机制,以便加快推进PPP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槐庆  赵全新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是政府与社会部门的一种合作模式、融资方式,是经济新常态下推进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以BO T为主要形式的PPP项目,极大地推动了基础设施进程和各类资本相互融合与优势互补,对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效率、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PPP模式的应用和推广中也面临缺乏专门法律法规、价格机制难以发挥关键作用等挑战。因此,有必要尽快研究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PPP模式下的公共产品或服务定价机制,以便加快推进PPP模式,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叶淞文  傅凌玲  李军  
对赌协议作为常用的估值调整机制,在投融资活动、公司并购活动等都有运用,在公司并购中,并购方更重视的是并购后带来1+1>2的溢出效应。然而实际案例中很多对赌协议的业绩承诺方常常会输掉对赌,以往此类研究一般仅从条款或被并购方的角度发掘对赌失败的原因,采用理论做系统分析影响对赌成败关键因素却较少。本文采用不完全合约理论框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公司并购案例中的对赌协议进行研究,分析导致对赌协议不完全的重要因素以及削弱协议不完全性可采取的对策,并总结相关经验和启示,以期对未来并购附加对赌协议提供借鉴和参考,使对赌协议真正发挥估值调整作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海龙  
尽管创业投资信息不对称和正外部性给予了政府介入的理由,但是,不能保证纠正市场失灵的同时没有资源的配置扭曲。本文通过建立企业家单边道德风险的序贯要约博弈模型,考虑政府提供资金补充及证实企业质量的信号作用,以及创业投资的溢出效应,比较政府引导基金的先行投资和跟进投资方式对契约设计的影响,试图证明在政府有能力识别出高能力企业家类型的假设条件下,引入政府引导基金并合理安排控制权能诱使创业企业家投入更高的专用性资本;政府先行投资为投资者提供了有用信息,较跟进投资方式更优。但由于政府资金有限和资本保全要求,未获得政府投资的企业家将面临更差的境地,因此,在政府引导基金投资时应慎重选择投资方式。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妍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PPP模式成为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一种新型公共服务投入机制,然而PPP项目中风险因素众多且复杂多变,才目关政府部门和社会资本部门一直探索着如何进行有效的PPP项目风险分担。本文运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讨价还价博弈理论,基于PPP项目中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轮流出价的不同次序,分别构建了政府部门先出价的PPP项目风险分担模型和私人部门先出价的PPP项目风险分担模型,得出了对应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状态下双方的风险分担比例。并以上海莘庄CCHP项目为例,基于德尔菲法专家调查法设计PPP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风险分担比例,从而为PPP项目中合理确定政府方和...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莎  郑法川  
在估算各地区资本不完全流动程度的基础上,检验了资本竞争对地方政府规模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第一,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存在显著的"竞争效应";第二,对资本存量进行地理经济混合权重加权的情况下,一般性公共服务支出规模存在"溢出效应";第三,资本流动程度越高的地区,政府提供的教育、医疗和环境类公共服务的数量就越少,供需失衡的可能性越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邵江鲁  周咏梅  
PPP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模式,虽然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主体复杂、周期长和成本高的固有特征也使其面临更多风险。对风险进行合理分担是PPP项目能够成功实施的关键,鉴于PPP项目参与双方的地位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论文从不完全信息的角度构建讨价还价博弈模型,得到风险分担的影响因素为损耗系数、风险转移比例和风险转移概率。基于此,对PPP项目风险分担提出以下建议:建立政府信用约束机制,提高信息透明度和促进政府角色转变。本文的研究为PPP项目的风险分担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邵江鲁  周咏梅  
PPP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模式,虽然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主体复杂、周期长和成本高的固有特征也使其面临更多风险。对风险进行合理分担是PPP项目能够成功实施的关键,鉴于PPP项目参与双方的地位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论文从不完全信息的角度构建讨价还价博弈模型,得到风险分担的影响因素为损耗系数、风险转移比例和风险转移概率。基于此,对PPP项目风险分担提出以下建议:建立政府信用约束机制,提高信息透明度和促进政府角色转变。本文的研究为PPP项目的风险分担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崔正强  
如果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的原理,中央政府能够完全根据居民的偏好、经济中的产品和服务总量以及资源禀赋供给公共品,从而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在这种理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段世霞  邢璐明  
PPP模式下政府和社会资本方合作策略的选择对整个项目的运营存在重要的影响,且任何一方策略的变动都会受到对方策略的影响并对对方策略的变动产生影响。通过对社会资本方选择提高项目收益以及政府加强监管策略的概率分析,从成本和收益的角度对双方的合作策略进行分析,得到双方合作策略的演化博弈模型。通过对演化博弈模型的求解,以政府监管的成本变动为切入点分析成本和收益的变动对双方合作策略的影响程度。由分析可知:社会资本方成本和收益提高的百分比的差值对政府监管政策的制定存在直接影响;政府不同监管状态下成本系数的变动情况直接影响双方最终的合作策略选择;政府根据项目成本收益的变动,在兼顾策略总体稳定性的前提下适时调整监管策略,能够提升项目的最终收益。研究旨在针对项目成本和收益的实际情况,为PPP模式下政府和社会资本方合作机制中的合作双方提供一种兼顾双方收益的合作策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尚希  赵福军  陈少强  
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简称"政社合作",即PPP)模式提供公共服务,不仅仅是区别于政府主导提供公共服务的新模式,还是一种新的资源配置和国家治理的新模式。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提供公共服务,主要涉及政府、社会资本和居民三大主体。让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形成、维系,需要实施"共治、共享、共建"的治理模式,即政府、社会资本和居民共治,政府、社会资本和居民共享政社合作项目产生的收益,共建推进政社合作模式所需要能力和制度、体制机制。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天伦  
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契约特征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图书馆提供信息与服务的桥梁,然而,公共图书馆与公众之间不能实现完全契约关系。文章在不完全契约视角下,探究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安排,理解其社会责任和服务风险,发现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价值及其地位的重要性更在于制度完整性,核心是通过制度去设计、引导和规范信息服务进程。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美英  郭红莲  
为了提高政府部门的财务信息透明度,缓解审计机关资源短缺压力,政府财务报告审计业务外包成为现实选择。外包会引发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要求政府对承接外包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实施有效监管。政府与社会审计机构之间的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表明,监管部门的处罚力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监管部门的监管强度,社会舆论监督则可提高处罚力度和监管强度之间的替代程度。通过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结合的双重监督机制,构建制衡社会审计机构的路径,可以为政府财务报告审计业务外包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在此过程中,应严格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监管,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并加强政府会计审计相关知识的培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