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03)
2023(7830)
2022(6652)
2021(6362)
2020(5314)
2019(12390)
2018(12130)
2017(22664)
2016(12537)
2015(13645)
2014(13888)
2013(13411)
2012(12302)
2011(11219)
2010(11458)
2009(10946)
2008(11036)
2007(9932)
2006(8960)
2005(8572)
作者
(34157)
(28721)
(28407)
(27226)
(18303)
(13529)
(13007)
(11008)
(10981)
(10212)
(9812)
(9742)
(9491)
(9278)
(9168)
(8860)
(8372)
(8372)
(8276)
(8217)
(7341)
(6934)
(6883)
(6571)
(6556)
(6357)
(6346)
(6276)
(5800)
(5613)
学科
(46337)
经济(46253)
管理(42488)
(34776)
(31154)
企业(31154)
(18682)
方法(17713)
(17647)
数学(15300)
数学方法(15103)
中国(14047)
(12325)
(11212)
业经(11032)
(10729)
金融(10726)
体制(10720)
(10520)
银行(10507)
(10083)
(8891)
财务(8869)
财务管理(8837)
(8735)
制度(8704)
教育(8625)
企业财务(8452)
(8111)
(8111)
机构
大学(178159)
学院(172825)
(75519)
经济(73786)
管理(66397)
研究(62977)
理学(55950)
理学院(55339)
管理学(54557)
管理学院(54181)
中国(48995)
(42476)
(37853)
科学(32348)
财经(31489)
(30693)
(28612)
中心(27918)
(27782)
研究所(26723)
北京(24501)
经济学(23952)
财经大学(23492)
(23463)
(23260)
(22325)
师范(22117)
经济学院(21216)
(21191)
业大(20799)
基金
项目(108167)
科学(86670)
研究(82733)
基金(80301)
(68957)
国家(68390)
科学基金(59299)
社会(53949)
社会科(51158)
社会科学(51146)
基金项目(41418)
(40091)
教育(39975)
自然(36720)
自然科(35888)
自然科学(35879)
自然科学基金(35307)
(34458)
编号(32901)
资助(32646)
成果(28603)
(27060)
(25843)
重点(24637)
课题(24091)
教育部(23120)
(23011)
国家社会(22808)
(22219)
(22087)
期刊
(91351)
经济(91351)
研究(62904)
中国(44422)
(35470)
管理(28453)
教育(26250)
学报(22795)
(22670)
金融(22670)
科学(22501)
(21024)
大学(18893)
学学(17353)
财经(17172)
技术(14834)
(14716)
经济研究(14368)
农业(13118)
业经(12645)
问题(11131)
(9779)
(9249)
理论(9063)
国际(8881)
世界(8274)
改革(7961)
(7961)
实践(7860)
(7860)
共检索到2862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胜祥  
文章基于政府与市场互动的分析框架,依据相关经验资料,系统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职招生制度不同时期的改革内容及其效果,在此基础上对即将全面推行的新一轮中职招生制度改革作了初步探索。研究显示:早期(1988-2002年)中职招生制度改革的实质是"政府退出、市场跟进"的市场取向改革过程,最终使市场在中职生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但很快出现市场失灵。接下来近十年(2002年至今)的改革,实质是政府为了纠正市场失灵而不断干预招生市场的过程,但由于政府干预措施与中职学校生存和发展目标相抵触,从而导致政府失灵。为此,新一轮中职招生制度改革要求政府尊重与引导市场理性,在此基础上选择能够促进政府与市场良性互动的短期...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增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审批制度经过四个阶段的改革,在削减审批项目、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审批方式、建设审批制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当前,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需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更新行政理念,为审批制度改革提供思想基础;二是深化政府职能转变,为行政审批框定范围;三是整合精简政府机构,为审批制度改革提供财政保障;四是放弃运动式、指标式改革,着手于全面制度建设;五是实行审批经费收支两条线管理,抑制审批冲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慧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始终不断地在深化。但收入分配不公和收入差距过大仍是收入分配中出现的两个突出问题,并影响到我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文章认为,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应从初次分配、再分配和慈善分配三个领域来进行。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文杰  范国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督导从重建起步,教育督导的内容与范围逐渐扩大,督导功能不断强化,教育督导机构从依附走向独立,教育督导人员的专业素养不断提高,教育督导从教育结果向教育过程延展,教育督导的权威逐步加强。但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国家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建设与完善,教育督导仍面临诸多不适应,构建以教育督导为主多元参与的教育督导评估体系势在必行,这就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促进教育督导机构的独立化、教育督导人员的专业化、督导功能的一体化、督导服务的社会化,不断完善教育督导监测机制、评估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江莹  
随着高层次人才需求的旺盛,研究生报考、录取规模的扩大,以及在研究生招生中暴露出的权钱交易等事件,研究生招生引起社会各界更广泛的关注。许多学者提出了改革建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在回顾国家减少初试科目、增加统考科目、试行综合考试、尝试两段制考试等改革举措的基础上,试图设计招考分离的路径,以期对未来的改革有所裨益。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乔耀章  
本文从政府行政改革与国家行政和社会行政尤其是政党行政互动的视角 ,从8个方面回顾了我国政府行政改革的历史进程 ,展望我国深化政府行政改革的合力趋势。认为政府行政改革的理论趋向于政府行政改革的实践还不够 ,政府行政改革的实践还要趋向于政府行政改革的理论 ,这就需要有政府行政改革的理论创新和政府行政改革实践的突破 ,为此必须进一步处理好5个方面的关系 ,使之形成政府行政改革的总合力系统 ,在进一步深化政府行政改革的过程中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政府制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翠琴  李林  薛惠元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医疗保障制度逐渐形成以城镇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为核心、以大病保险为补充、以医疗救助为托底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医疗保障取得了覆盖人数不断扩大、筹资数额逐年增长、待遇水平稳步提高、管理服务不断优化等成就,但同时也存在制度整合缓慢和缺乏稳定可持续的筹资机制等问题。未来中国医疗保障应向着更加注重城乡公平、保障制度可持续性、强化医疗保障法制化的方向发展,以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孙崇文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始终领先全国,上海率先推出的高中会考、"春季考试,春季招生"和"综合能力测试"等多项改革措施影响深远。客观地看,上海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对高校入学考试体系的改革探索、对高校招生自主权的确认与扩大、对学生升学意愿的尊重等方面影响颇大。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进程的推进,上海开始建构新的高校招生考试体系,并注意分步实施、扎实推进,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我们也应看到,上海在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建设方面还有许多路要走,可以说任重而道远。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苏娜  魏晓宇  
高考是中国各类考试中最重要、影响最大的考试.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以来,在很长一段时内高考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选拔了大量人才,高效率保证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但因其重要性和高竞争性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应试教育的盛行,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纵观历史,为了解决高考顽疾,高考改革40年的改革历程在曲折中逐渐朝着扩大高校招生录取自主权、赋予学生更多选择权、强调科学选材原则、注重公平价值取向等趋势发展,尤其是新一轮高考改革实施后,在先行先试的上海和浙江改革过程中,虽然遭遇了一定的问题和挑战,高校根据学校特色与专业要求提出选考科目要求,根据成绩和专业要求录取学生,考试科目调整更强调突出学生兴趣和选择,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招生录取政策趋于多元并更加公平.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海涛  任强  孙成芳  
本文重点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主要方面。在回顾中,沿着税收制度、政府间收入和支出划分、转移支付制度四条主线,将改革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早期探索阶段、初步建立阶段、局部调整阶段和全面深化改革阶段。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丁浩然  刘学智  
回顾改革开放40年义务教育教材管理制度的发展历程,我国建立了三级教材管理体制,完善了编写、审定、选用等各项教材管理制度,引入了竞争、跟踪反馈等教材管理机制。义务教育教材制度建设成就斐然,但也存在亟待解决的诸多问题。因此,应立足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教材建设的总体战略要求,建立三级教材管理的责任体系,规范教材管理流程,创新教材管理机制,全面提升义务教育教材质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玉梅  杨伟国  李帆  
本文对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知网"上有关"就业弹性"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与回顾,发现已有研究大多围绕就业弹性系数的测算和趋势分析,就业弹性在不同地区、行业、企业、群体等所表现出的特点,以及就业弹性的影响因素等展开,伴随着党中央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就业弹性研究逐渐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未来研究需在就业弹性的系统性、质量层面以及数据结构等方面下功夫。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干春晖  王强  
通过回顾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三次产业产出结构、内部结构以及就业结构变迁的历程和特点,可以发现,中国产业结构变迁趋势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并且已经具备了后工业化时期的特点。然而随着经济发展,中国产业结构依然暴露出不少问题,如区域间发展失衡、产业内部结构存在问题、产业间要素配置存在扭曲等。未来中国产业结构将进一步向合理化方向发展。中国应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促进产业价值链升级,增加研发投入,提升企业家素质,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曾庆琪  
从20世纪向21世纪转变的历史过程中,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重要历史责任。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高职教育取得了巨大贡献,但在发展进程中也面临政策制定水平不高、自身缺乏吸引力等问题,今后高职教育发展要进一步改善政策环境,突出职教战略地位;加强与普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沟通;努力增强区域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国际化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