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90)
- 2023(10054)
- 2022(8483)
- 2021(7654)
- 2020(6886)
- 2019(15773)
- 2018(15572)
- 2017(30685)
- 2016(16728)
- 2015(18745)
- 2014(18846)
- 2013(18798)
- 2012(17477)
- 2011(15488)
- 2010(15814)
- 2009(15097)
- 2008(15524)
- 2007(14358)
- 2006(12324)
- 2005(11344)
- 学科
- 业(82223)
- 济(78289)
- 经济(78193)
- 企(75633)
- 企业(75633)
- 管理(68587)
- 方法(37140)
- 财(28823)
- 数学(28816)
- 数学方法(28636)
- 业经(27467)
- 农(26095)
- 务(21059)
- 财务(21041)
- 财务管理(21007)
- 企业财务(19902)
- 农业(18828)
- 技术(17068)
- 中国(15960)
- 制(15907)
- 和(14787)
- 划(14709)
- 策(14240)
- 理论(13594)
- 贸(13426)
- 贸易(13422)
- 易(13025)
- 企业经济(12361)
- 地方(12328)
- 体(12200)
- 机构
- 学院(251674)
- 大学(246521)
- 济(109333)
- 经济(107352)
- 管理(105992)
- 理学(91348)
- 理学院(90529)
- 管理学(89476)
- 管理学院(89008)
- 研究(75531)
- 中国(60595)
- 财(52751)
- 京(50504)
- 科学(44413)
- 农(44372)
- 财经(41629)
- 江(38948)
- 所(38249)
- 经(37668)
- 业大(36373)
- 中心(35727)
- 农业(35069)
- 研究所(34182)
- 经济学(32817)
- 北京(31213)
- 财经大学(30445)
- 州(30235)
- 经济学院(29943)
- 商学(29851)
- 商学院(29614)
- 基金
- 项目(159815)
- 科学(127801)
- 研究(118060)
- 基金(118037)
- 家(100928)
- 国家(99986)
- 科学基金(88003)
- 社会(76829)
- 社会科(72860)
- 社会科学(72839)
- 省(63544)
- 基金项目(63234)
- 自然(56674)
- 自然科(55401)
- 自然科学(55385)
- 自然科学基金(54508)
- 教育(53155)
- 划(51642)
- 编号(47923)
- 资助(47556)
- 成果(37605)
- 业(37377)
- 创(36402)
- 部(36112)
- 重点(35029)
- 发(34185)
- 创新(33147)
- 国家社会(31567)
- 制(31404)
- 课题(31337)
- 期刊
- 济(123967)
- 经济(123967)
- 研究(69967)
- 财(46550)
- 中国(44039)
- 管理(41900)
- 农(41031)
- 科学(33318)
- 学报(33317)
- 农业(27759)
- 大学(25732)
- 学学(24702)
- 技术(23390)
- 业经(22626)
- 融(21764)
- 金融(21764)
- 财经(21407)
- 经济研究(19096)
- 经(18394)
- 教育(17754)
- 业(17554)
- 问题(16525)
- 技术经济(16066)
- 财会(14427)
- 商业(13365)
- 现代(12810)
- 贸(12599)
- 世界(12326)
- 统计(11809)
- 会计(11613)
共检索到3679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凤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其中也包括公众参与机制建设和"全民环保"的新理念。将公众置于社会大系统之中,其参与环保行为多是依赖政府设计的制度框架,与企业环保行为间博弈选择的结果。在政府不参与模型中,公众也不会自觉参与环保,企业更不会停止污染,必将导致"公地悲剧";而在政府参与模型中,政府的奖励与惩罚力度又会直接影响到公众参与的人数和参与成本,进而影响到企业环保行为的选择。由此提出制度设计方面的政策建议,以期推进更广泛程度的公众参与。
关键词:
政府 企业 公众 环保行为 博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伟丽 叶民强
本文首先建立了一个关于环保部门检查与不检查、企业治污与不治污、环保部门滥用职权与不滥用职权、企业行贿与不行贿的两方动态博弈模型,并将信誉机制引入模型,求出模型的均衡解。然后根据对均衡解的分析得出环保部门与企业之间容易产生寻租行为,由此提出政府对环保部门进行监督的重要性,并建立了政府与环保部门的动态博弈模型以及得出该模型的均衡解。最后通过对两个动态博弈模型均衡解的分析,提出了治理污染和保护环境的对策。
关键词:
政府 环保部门 企业 动态博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博 童心田 郭家秀
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事实证明,环境污染事故频发从根本上干扰了国民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有序发展。对于环境污染事故来说,相关的利益主体主要可以划分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污染企业以及社会公众四大类。文章通过对利益主体之间的三组博弈分析,探究我国环境污染事故频发的内在根源,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污染排放,减少环境污染事故的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环境污染 博弈论 政府 企业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游达明 杨金辉
结合现实国情,将公众举报作为政府监督的有效来源纳入到政府环境规制与企业生态技术创新行为选择的演化博弈模型中,通过对复制动态方程和演化稳定性的推导分析得到九种不同情形下政府环境规制与企业生态技术创新行为的策略选择,并运用数值仿真演示不同初始值和条件下的演化结果及演化路径,同时分析公众举报概率对政府和企业策略选择的影响。结果发现,较高的公众举报概率可以促进企业选择生态技术创新同时节省政府的监管成本。政府可以通过提高公众的积极参与降低对企业的监管成本,从而完善环境规制的设计,实现经济和环境绩效的双赢。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佟岩 贾李盼
分析了完全信息下地方政府和企业的静态博弈和混合策略博弈,得出企业污染环境的额外收益、声誉成本和政府的监管成本、政治成本都影响两者行为的选择的结论。引入贴现因子,分析了多阶段动态重复博弈,发现企业未来的选择与贴现因子的大小密切相关。从3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改善两者行为的政策建议,首先应该建立合理的制度,使用合理的规制工具;其次,提高政府的监管效率,加大惩罚力度;最后,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从根本上降低污染成本。
关键词:
地方政府 环境规制 企业 博弈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柳歆 孟卫东
在公众参与背景下,构建有限理性条件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公众参与下双方环境保护策略选择。结果表明,中央政府严格监管的成本和收益、环保不作为对地方政府声誉的负面影响、地方环保投入和收益、被公众揭发的可能性等是影响双方行为的重要因素。中央监管收益的增加、成本的下降,有助于提高中央政府监管的积极性;地方不作为对地方声誉影响越大、收入分成越少,是提升地方政府努力的有效手段;公众的积极参与,是破解信息不对称,督促央-地政府采取积极环保措施的重要手段。最后,结合理论分析和实际,提出保障地方政府努力开展环保工作的措施。
关键词:
环境保护 公众参与 声誉损失 演化博弈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彭正银 宋蕾
本文从双轨制———计划轨与市场轨的视角运用动态的博弈过程模型对企业与政府关系进行剖析,认为政府干预经济的运行轨迹通常与企业的内在运行轨迹存在差异,而随着政府直接干预程度的减小,政府和企业的租金收益与成本差值将会增加,进而增加政府和企业的总收益。
关键词:
企业 政府 双轨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芳城 卢萍 闫彦彦
生态环保审计作为环保工作的重要监督手段,是解决相关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关键,在污染防治攻坚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过程存在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文章通过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动态博弈过程,证实了开展生态环保审计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生态环保审计的政策建议,以便促进污染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
生态环保 政府审计 演化博弈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蒋长流 纵玲玲
从博弈论角度,分析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企业与政府之间存在着完全但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行为,结果表明政府对有创新能力的企业给予资金扶持,同时企业采取技术创新活动可以实现企业与政府的双赢结果,这也有助于解释各国政府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扶持;同时也进一步从理论上解释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理性。
关键词:
动态博弈 技术创新 政府 中小企业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郭岚 陈愚
企业、地方政府因其固有的缺陷将导致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财政分权、人事考核制度为企业"俘获"政府提供了必要条件,而政府掌握的关键性资源使企业具有"俘获"政府的动机。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的经济影响力、政治影响力"俘获"政府,从而获得地方保护。因而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是地方政府与企业多次博弈的结果。当地方保护性规制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存在负向影响时,随着企业对地方经济影响力的增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减少;当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成本较高时,企业更倾向于通过各种政治关系"俘获"政府,以实现规制成本最小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汪秋明 韩庆潇 杨晨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国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大战略选择,学术界对政府补贴在促进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做过大量分析与证明,但实践效果却与理论分析结果存在较大的偏差。文章通过构建政府补贴与企业行为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政府补贴有效的条件和影响因素,并选取80家分属七大类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2002-2011年的面板数据对政府补贴有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验证,得出以下结论:在政府补贴的诱导下,潜在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种理性行为,但一旦进入,大部分企业又会把补贴资金用于与产业发展无关的其他高收益途径。总体而言,政府补贴没有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企业科研投入。造成这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原毅军 耿殿贺
随着中国政府对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加大,环境政策实施的效果如何,以及如何影响排污企业的决策和环保产业的发展,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从政府环境政策在污染控制过程中的传导机制入手,进行了政府、排污企业和环保企业的博弈研究,指出政府的环境政策通过影响排污企业的污染控制行为从而对环保产业的发展产生影响,并从社会福利的角度讨论了目前中国主要的环境政策——排污费的实施效果及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环境政策是影响环保产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的政府和排污企业博弈均衡时的排污费与环保产业利润最大化时的排污费相等,即政府通过促进环保产业发展可以实现提高社会福利的目标。最后,根据以中国省际排污...
关键词:
政策传导机制 环保产业 排污费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关海玲 王玉 张华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对我国的生态环境构成了威胁,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本文以政府、企业和公众三者为研究对象,从环境规制视角出发,构建政府、企业和公众三者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通过演化仿真分析研究影响三个主体最终策略选择的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政府是否选择监管策略受企业技术革新概率大小的影响,且政府监管概率与监管成本呈负相关,与名誉收益、企业上缴的罚款以及由政府监管不利导致的社会损失呈正相关关系;企业是否选择技术革新策略受政府监督概率大小的影响,且企业技术革新概率与技术革新成本呈负相关关系,与企业不进行技术革新的成本、企业对公众的赔偿、政府对企业的罚金以及公众好感度降低造成的损失呈正相关关系;公众是否选择监督策略受政府态度的影响,并且公众的监督概率与监督成本呈负相关关系,与企业对公众的赔偿、政府对公众的奖励呈正相关关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磨玉峰 王文辉
公用企业由于其自身行业的自然垄断性,传统体制下一直由政府垄断经营。这种完全由政府生产和供给的传统模式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和供给的严重不足。公用企业改革是公用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了政府规制对我国公用企业改革的作用。
关键词:
公用企业 改革 政府规制 博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闫书鹏 刘万兆 朱洲 王春平
种子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种子的产业化经营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业化的基本过程是以龙头带基地,以基地联农户,集科研、生产、加工、包装、销售和推广服务于一体的产业系统。种子产业化过程中包含政府、企业、农户三者的博弈行为。本文重点利用博弈理论来分析政府、企业与种子产业化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种子 产业化 企业 政府 博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