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54)
2023(2157)
2022(1951)
2021(1772)
2020(1634)
2019(3945)
2018(3648)
2017(7067)
2016(3626)
2015(3792)
2014(3420)
2013(3323)
2012(3130)
2011(2836)
2010(2976)
2009(2787)
2008(2690)
2007(2544)
2006(2296)
2005(2175)
作者
(8815)
(7129)
(6926)
(6909)
(4651)
(3325)
(3243)
(2798)
(2741)
(2689)
(2473)
(2339)
(2326)
(2318)
(2287)
(2266)
(2120)
(2109)
(2086)
(1888)
(1872)
(1770)
(1756)
(1650)
(1603)
(1603)
(1566)
(1471)
(1454)
(1443)
学科
(14157)
经济(14141)
管理(11302)
(6397)
(6396)
国家(6312)
(6212)
(5614)
企业(5614)
财政(4953)
中国(4330)
(4239)
方法(4222)
地方(4021)
国家机关(3529)
机关(3529)
工作(3474)
数学(3354)
数学方法(3277)
人事(3235)
人事管理(3234)
关系(3232)
(3089)
(2983)
(2762)
(2652)
机关工作(2561)
经济关系(2520)
业经(2503)
对外(2495)
机构
大学(45842)
学院(44049)
(19104)
经济(18738)
管理(16571)
研究(16464)
理学(14074)
理学院(13913)
管理学(13642)
管理学院(13529)
中国(12402)
(12352)
(9938)
财经(8597)
科学(8546)
(7933)
(7880)
中心(7293)
(7022)
研究所(6850)
北京(6457)
财经大学(6380)
经济学(6298)
(6132)
师范(6095)
(6032)
经济学院(5618)
(5611)
(5272)
师范大学(4939)
基金
项目(28087)
科学(22404)
研究(22132)
基金(20914)
(17812)
国家(17688)
科学基金(15197)
社会(14771)
社会科(14060)
社会科学(14055)
基金项目(10435)
(10185)
教育(10164)
(8618)
资助(8617)
自然(8581)
编号(8579)
自然科(8422)
自然科学(8419)
成果(8351)
自然科学基金(8254)
国家社会(6554)
(6485)
重点(6379)
课题(6345)
(6144)
(6014)
(5921)
教育部(5872)
(5840)
期刊
(22861)
经济(22861)
研究(17114)
中国(12089)
(10702)
管理(7132)
教育(6862)
学报(6388)
科学(5692)
大学(5397)
(4879)
学学(4791)
财经(4583)
经济研究(4509)
(4133)
金融(4133)
(3937)
技术(3684)
农业(3075)
(2977)
图书(2968)
(2835)
财政(2835)
问题(2711)
业经(2586)
世界(2505)
会计(2460)
国际(2295)
书馆(2186)
图书馆(2186)
共检索到755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静  陈玲  薛澜  
通过研究地方政府在国有产权分配中的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分析了政府行为背后的利益取向和博弈行为,指出地方政府具有代理人和自利者的双重角色原型,进而区分了计划型,竞争型、监管型和保护型4种类型的地方政府。地方国有比例的高低,对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和利益选择有显著影响,并决定了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的路径、方式和结果。建立法治的市场经济体系,迫切需要政府调整其角色定位和行为激励,改变国有产权分级所有的体制,让地方政府不再直接拥有国有企业。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阎波  程齐佳徵  杨泽森  武龙  
本文通过案例研究探讨了中央政策要求渐变过程中的地方政府回应,采用"情势-主体-手段-目的"分析框架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合作政策背景下上海、陕西和西安的实践进行了比较分析和归纳。研究发现,在中央政策要求渐变背景下,地方决策者在"损失厌恶"偏好的影响下根据情势改变而相机决策、顺势而为,做出动态和非同质化的回应,展示出权变的主体、手段和目的组合。本研究基于对以往观点的整合提出了解析地方政府回应的系统分析框架,揭示了地方政府回应多样性的成因,有助于打开改革背景下地方政府决策的"黑箱",对于进一步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腊梅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地方金融市场与地方金融机构也不断发展壮大,民间金融创新层出不穷,产生了地方政府进行金融监管的必要。中央垂直金融监管强调金融安全的价值理念,在实践中产生了很多问题。因此,地方政府金融监管不能沿袭中央垂直金融监管的价值理念,需要确立金融安全、金融效率与金融公平的价值理念,并构筑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腊梅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地方金融市场与地方金融机构也不断发展壮大,民间金融创新层出不穷,产生了地方政府进行金融监管的必要。中央垂直金融监管强调金融安全的价值理念,在实践中产生了很多问题。因此,地方政府金融监管不能沿袭中央垂直金融监管的价值理念,需要确立金融安全、金融效率与金融公平的价值理念,并构筑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腊梅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地方金融市场与地方金融机构也不断发展壮大,民间金融创新层出不穷,产生了地方政府进行金融监管的必要。中央垂直金融监管强调金融安全的价值理念,在实践中产生了很多问题。因此,地方政府金融监管不能沿袭中央垂直金融监管的价值理念,需要确立金融安全、金融效率与金融公平的价值理念,并构筑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丰存斌  
构建服务型政府,提升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对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科学性、合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扭曲现象依然比较严重,制约了地方政府经济运行效率的提高。深刻剖析地方政府经济行为扭曲的原因,探求重塑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途径,对于提高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促进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谭海波  范梓腾  杜运周  
政府网站建设是数字治理现象的基本类型,也是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已有研究对政府网站建设绩效差异形成的条件和机制缺乏深入探讨。本文在TOE框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政府组织行为的特点,提出了理解地方政府网站建设绩效差异的整合性分析框架。并使用fs/QCA对我国31个省级政府门户网站的案例进行组态分析。研究发现:(1)存在驱动高水平政府网站建设绩效的4种路径:以技术管理能力为构成的技术型;以技术设施建设、注意力分配和同侪竞争压力为构成的技术—平衡型;以注意力分配、财政资源供给、同侪竞争压力和公民外部需求为构成的组织—环境型;以强调技术设施建设、财政资源供给、同侪竞争压力和公民外部需求的环境—平衡型。其中,技术型驱动路径在提升政府网站建设绩效上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2)在特定的客观禀赋条件下,注意力分配和技术设施建设可以通过等效替代以"殊途同归"的方式提升政府网站建设绩效。(3)作为主观可控条件,技术管理能力和注意力分配是地方政府克服客观禀赋条件制约,推动政府网站建设的可行手段。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对我国地方政府信息化发展背后多重因素间复杂互动本质的理性认识,并为政府网站建设带来有益的实践启示。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成丹  
随着我国传统经济增长动力逐渐丧失,需求刺激已难解当前经济困局,经济发展面临第三次动力转型。为此,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11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中明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三期叠加"到"新常态",再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表明决策层对我国经济发展现况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同时我国经济发展方向也逐渐清晰。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蓓蓓  李华燊  
5.12地震灾区重建的一个显著伴生现象是地方政府的重塑。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几个重灾县政府不约而同地开始了一系列行政改革。考察灾区地方政府的重塑机制和重塑实践,可发现与常态下地方政府改革的逻辑演化不同,灾区地方政府的重塑有独特的发生机理,在很大程度上,它是一种特殊外力推动下的重塑。灾后重建的"焦点"位置——舆论关注的焦点、国家审计工作的重点以及支援城市的援建和交流是推动灾区地方政府重塑的最大外力。灾区地方政府借助"焦点"效应提升本地形象和知名度是推动政府重塑的内力。由于"焦点化"效应的短暂性,灾区地方政府重塑的可持续性值得进一步关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匡小平  王欣  
为研究地方政府举债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以经济特征、政策环境、地方政府举债心理作为自变量,以地方政府举债意愿和举债行为为应变量,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实证表明:中央政府的态度、经济业绩考核、国家产业政策均对地方政府举债意愿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经济实力、经济发展速度也与地方政府举债意愿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所处地域与举债意愿不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这较好地解释了近年来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增长因素。为控制举债规模、防范债务风险,提出了优化政绩考核机制、合理划分财权事权、加强政府预算管理、推进债务信息公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魏新  何颖  罗伊玲  奚菁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伯凡  赵玉兰  梁平汉  张军  
本文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收集和整理了中国县级政府政务微博的运营信息,匹配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2012-2018四轮调查数据,探讨了政务微博如何影响居民对地方政府的信任水平。研究发现,县级政府开通政务微博后,当地居民对县级官员信任程度较均值水平提高11.63%。县级政府发布的政务微博数量越多,居民对县级官员信任程度越高。异质性检验、移动份额工具变量和平行趋势检验等均支持这一结果。本文从“技术赋能”角度丰富了数字政府运用影响政府信任的相关机制研究。县级政府可以通过发布政务微博缓解政务信息不对称,提升政府信任水平,并可以通过转发上级政府微博提升政府信任水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文军  唐兴霖  赵俊梅  
在我国,地方政府是公共服务提供的主导者,而地方官员在公共服务中扮演重要角色。文章构建了1997—2010年我国省级领导与其省份公共服务提供相匹配的数据,从个人微观层面考察这些官员群体(尤其是政府行政首长)对公共服务提供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省级官员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愿望并不强烈,并且存在"捕蝇纸效应";官员的公共服务支出与他们的晋升相关性低;东部地区公共服务支出比例明显低于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官员的流动有利于公共服务的提供。因此,创造公共服务的"竞争性市场",并增强政策的可信承诺;进行税制改革,增加地方财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鲁晓东  
为了探讨我国政府对企业的生产性补贴政策是否促进了我国出口结构的优化,为我国在WTO规则下制定合理的补贴政策,提升出口产品竞争力以推动出口转型升级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以我国制造业企业1999-2007年数据为基础,首先研究了政府补贴在行业、地区以及是否参与出口活动的分布状况,然后通过计量模型检验政府补贴对行业出口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政府补贴不但促进了中国企业出口品复杂度和出口品质量的提升,同时推动出口结构优化,由此说明政府补贴是一项推动出口转型升级的有效政策,并且这个结果具有相当的稳健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