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16)
2023(12588)
2022(10929)
2021(10280)
2020(8610)
2019(19583)
2018(19726)
2017(37681)
2016(20702)
2015(23505)
2014(23160)
2013(22488)
2012(20606)
2011(18506)
2010(18502)
2009(16909)
2008(16207)
2007(14148)
2006(12274)
2005(10533)
作者
(58678)
(48489)
(48166)
(45670)
(30801)
(23217)
(21904)
(19090)
(18405)
(17202)
(16632)
(16189)
(15381)
(15376)
(14845)
(14787)
(14464)
(14408)
(13864)
(13735)
(11981)
(11977)
(11626)
(11137)
(10871)
(10848)
(10797)
(10573)
(9723)
(9667)
学科
(75865)
经济(75770)
管理(61344)
(56657)
(48586)
企业(48586)
方法(34270)
数学(28727)
数学方法(28374)
中国(21029)
(19877)
(19452)
(18310)
业经(17731)
技术(17423)
地方(15840)
(15756)
理论(15421)
(14638)
贸易(14631)
(14209)
(13711)
金融(13703)
(13530)
银行(13485)
(13267)
农业(12957)
(12912)
环境(12156)
教育(12003)
机构
大学(284376)
学院(282623)
管理(113759)
(108704)
经济(106180)
理学(98426)
理学院(97319)
管理学(95699)
研究(95343)
管理学院(95178)
中国(70508)
(61300)
科学(59682)
(49728)
(47547)
(44992)
研究所(43514)
中心(42811)
业大(42736)
(40773)
财经(39591)
北京(38772)
(38034)
师范(37654)
(36012)
农业(35310)
(35216)
(33557)
技术(31510)
经济学(31281)
基金
项目(196754)
科学(154115)
研究(145816)
基金(140998)
(122824)
国家(121773)
科学基金(104356)
社会(89626)
社会科(84797)
社会科学(84773)
(77567)
基金项目(75175)
自然(67822)
教育(66636)
自然科(66233)
自然科学(66216)
(65228)
自然科学基金(64999)
编号(60300)
资助(57283)
成果(49506)
重点(43557)
(42796)
(42675)
课题(41843)
(41735)
创新(39945)
项目编号(37697)
科研(37241)
教育部(36441)
期刊
(118373)
经济(118373)
研究(83854)
中国(55355)
学报(45572)
管理(42488)
科学(41359)
(40378)
(36510)
教育(36487)
大学(34189)
学学(31881)
农业(28276)
技术(25226)
(23977)
金融(23977)
业经(19594)
经济研究(18623)
财经(18271)
图书(16751)
(15506)
科技(15486)
问题(15256)
(14803)
理论(14382)
技术经济(13400)
实践(13348)
(13348)
(12741)
现代(12711)
共检索到4142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陈强  
[目的/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梳理政务新媒体研究的国际文献,发现政务新媒体研究前沿热点问题,缩小政务新媒体研究的"知沟",推动国内政务新媒体理论和实践发展。[方法/过程]通过EBSCOhost、Science Direct、SAGE Journals Online、Springer Link、Taylor&Francis Online等数据库和Google获取289篇政务新媒体的国际文献。在此基础上,采用议题分类的方式对289篇文献进行全面系统的归纳、整合与评述。[结果/结论]政务新媒体的国际研究主要基于政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陈强  曾润喜  
[目的/意义]对已有政务新媒体研究的梳理可以发现政务新媒体研究前沿热点问题,推动国内政务新媒体理论和实践发展。[方法/过程]基于所采集的282篇政务新媒体研究文献,分析政务新媒体国内研究主要涉及的议题、各议题的具体研究进展及未来研究走向。[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政务新媒体的国内文献大多基于政府的视角,包括政务新媒体的基本态势、政务新媒体与社会治理、政务新媒体效果评估、政务新媒体效果提升,而较少从公众的视角切入。公众视角主要涉及公众政务新媒体采纳和使用的决定因素,公众对政务新媒体的满意度和公众政务新媒体使用对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杨明月  
政务新媒体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重要渠道之一。审计部门应根据自身职能,进一步明晰审计政务新媒体功能定位,促进其更好发挥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凝聚共识等作用。文章从审计政务新媒体与中央权威媒体的关系、受众需求和宣传稿件推送关注情况、国家对政务新媒体的要求等方面进行了多维度研究,以期为审计政务新媒体更加科学地进行功能定位提供支撑。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刘婵君  李明德  王威力  
[目的/意义]通过梳理当前社交媒体政治传播国际研究的相关议题、研究热点、关键结论与主要特征,为我国相关研究提供经验参考并指明未来方向,推动我国社交媒体政治传播理论构建与实践进程。[方法/过程]通过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数据、查阅期刊收录情况、下载全文和人工阅读摘要几个阶段,共获取112篇探讨社交媒体政治传播的国际文献。进而采用文献研究法,以议题分类的方式对112篇文献进行归纳、整理与述评。[结果/结论]社交媒体使用对日常政治参与、竞选投票以及社会运动的影响是社交媒体政治传播国际研究中讨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于家琦  
社交媒体是当今全球传播信息的关键渠道,曾被认为有助于加强民主,但近年来受到各种形式的政治操纵,成为威胁民主的工具。国外学者把使用社交机器人、人工账户来有目的地通过社交媒体网络管理和发布虚假信息的现象称为"计算式宣传"。宣传者利用社交媒体平台的商业模式,操纵趋势算法、推荐算法来制造支持或反对宣传目标的虚假共识;编造并大肆传播"觅母"来煽动极端情绪以制造混乱和政治动荡。计算式宣传以高速、针对性强的数字形式来部署,其传播速度和造成的混乱程度是空前的。计算式宣传已成为全球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围绕其形式、特点,对公共生活和政治制度的影响,以及如何防止危害等问题构成了崭新的跨学科研究领域。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翔  胡吉明  
[目的/意义]新媒体平台逐渐成为政民交互的重要载体,准确把握新媒体政务互动内容中的情感倾向,有助于提升政府舆情把握能力与社会治理能力。[方法/过程]在BERT文本语义表示基础上,将主动学习策略与BiLSTM模型集成,进行新媒体政务互动内容情感倾向分析,以提升模型对互动内容情感数据的有效利用。[结果/结论]针对“法律法规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类”微博互动内容的实验表明,将主动学习引入BERT-BiLSTM模型后,模型的准确率、召回率及F值提升,新媒体政务互动内容情感呈现效果较好。文章所提模型科学可行,能够在减少数据依赖的情况下,提升情感挖掘的效率。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孙劲松   李月琳   杨芳  
揭示政务新媒体信息公开质量研究的现状、问题与不足,构建政务新媒体信息公开质量研究框架,能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文章采用系统性综述的方法,对文献进行多层筛选,最终将55篇中文论文纳入研究样本,从发表年份、研究对象、研究主题、研究内容及研究路径等方面对政务新媒体信息公开质量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关研究存在缺乏对信息公开质量问题的持续关注、研究对象及内容缺乏多样性、研究路径单一、对评估工具构建的关注不足、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及理论创新等问题,基于此构建政务新媒体信息公开质量研究框架。后续研究应持续关注政务新媒体信息公开质量,提升研究对象多样性;丰富研究内容,基于新媒体特点分析问题;拓展研究路径,采用访谈、焦点小组等方法了解多元主体的认知与感受;重视评估工具的开发、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及理论创新等。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向先  耿荣娜  郭顺利  
[目的/意义]分析政务新媒体用户信息采纳行为,识别其关键影响因素,优化和引导政务新媒体用户信息采纳行为,为政务新媒体运营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建议。[方法/过程]首先借鉴IAM模型理论,结合政务新媒体特点分析政务新媒体用户信息采纳行为,然后利用文献综述法和DEMATEL方法识别其关键影响因素,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结果/结论]政务新媒体用户信息采纳分为信息搜寻和整合、信息选择和评价、用户吸收和利用以及采纳后阶段行为4个阶段。信息服务质量、信誉和影响力、用户认知水平、政务信息专业性、信息组织成效、政务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伯凡  赵玉兰  梁平汉  张军  
本文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收集和整理了中国县级政府政务微博的运营信息,匹配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2012-2018四轮调查数据,探讨了政务微博如何影响居民对地方政府的信任水平。研究发现,县级政府开通政务微博后,当地居民对县级官员信任程度较均值水平提高11.63%。县级政府发布的政务微博数量越多,居民对县级官员信任程度越高。异质性检验、移动份额工具变量和平行趋势检验等均支持这一结果。本文从“技术赋能”角度丰富了数字政府运用影响政府信任的相关机制研究。县级政府可以通过发布政务微博缓解政务信息不对称,提升政府信任水平,并可以通过转发上级政府微博提升政府信任水平。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建华  周毅  
政务新媒体语言应用的表达模式是指政务语用主体根据一定的语用意图,在网络化数字化的语境中,以多种模态的话语方式构建的具有相应功能和特点的言语行为模式。客观性、生成性和关联性是其突出特点。语用表达模式有不同的类型,从语用研究三要素出发,第一层次可分为基于语用意图的表达模式、基于语用载体的表达模式和基于语用方式的表达模式三种,各类之中又可分出第二层次的类别,共有十种模式。政务新媒体表达模式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存在着分工协同、层级函变和标记提示等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孙鲲鹏   杨凡  
本文关注数字化政务新媒体的社会治理效应,具体结合税务部门微博这一政务新媒体,从不完全信息理论和信息中介理论出发,分析税务部门微博对企业税务决策的影响机理。基于手工爬取的超40万条税务部门微博数据,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进行的经验研究发现,税务部门开通微博有效提升了企业税收遵从和税收征管效能,并起到促进企业间税负公平、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作用。具体而言,税务微博是通过传播税收知识法规、提高对企业涉税声誉惩戒和提升企业对政府信任来发挥治理作用。本文从理论上扩展了关于数字政务手段内涵和企业税收遵从影响因素方面的文献,并从实践上为数字政府建设、深化税收征管服务改革提供了参考。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徐升华  汤敏倩  
基于大规模的用户数量和高频率的用户参与,社会化媒体表现出日趋明显的强影响力。如何利用社会化媒体完善企业运营,怎样融合社会化媒体帮助企业管理等问题成为了业界和学者们正在面临并亟需解决的研究热点。文章通过提炼国外社会化媒体有关文献的研究主题,梳理出国内学者在相同主题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而分析国内与国外研究存在的差异和产生原因。并基于国内外社会化媒体现有研究的对比分析,阐释中国情境下社会化媒体需要研究和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杜鹏  
本文采用三阶段DEA分析法分析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旅游管理机构官方"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旅游新媒体传播特征和效率。分析结果表明,大湾区城市旅游新媒体传播效率差异较大,账户粉丝数量、发文数量和原创内容比例均处于较低水平;在城市空间协同和跨平台传播方面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急需形成湾区城市间的传播规模效应。应对以上问题,需明确旅游新媒体平台独特定位,加强新媒体账号的空间协同和跨平台导流,学习创新管理方式和运营模式,加强运营管理者媒介培训。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辛   许慧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约束和缺乏“自上而下”碳减排长效机制的情况下,政务新媒体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理应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发挥关键作用。文章基于上市企业数据、微博发帖数据、中国综合社会调查微观数据等,考察了以生态环境局开通环保官微为代表的政务新媒体的环境治理效应。研究发现,环保官微的开通使城市碳排放强度下降约4%,下降幅度占同期碳强度减排总目标的23.5%。机制分析表明,环保官微一方面通过宣传效应引导公众选择低碳的生活方式,从而实现生活领域的直接碳减排;另一方面,通过震慑效应增进了优质企业的绿色创新绩效和外部环境绩效,从而使得企业低碳转型。此外,公众环保意识以及政民有效互动能促进环保官微的环境治理效应,但环保官微的异常关停及评论禁言阻碍了环境治理效应的发挥。同时,政府环境“硬规制”发力、城市环境信息公开透明是强化环保官微实现碳减排的重要力量。文章为数字治理视角下环境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有益思考。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祎   陶东杰   张耀峰   陈政弘  
有效减少客观存在的信息摩擦是所有税费征缴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区别于一般税收征管的研究,本文创新性地构建了一个涵盖征管机构、企业与员工的三方博弈模型,揭示了信息摩擦对企业社保缴费的影响,以及政务新媒体如何通过减少信息摩擦进而促进企业社保缴费。基于我国城市社保政务微博开通的准自然实验和2008—2016年全国税收调查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城市社保政务微博的开通显著提高了企业社保缴费率,且对于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社保政务微博信息的传播力、互动性和简便性都会增强其促进企业社保缴费的影响。本文厘清了“征管机构-企业-员工”三方信息互动对企业社保缴费的微观驱动机制,为数字时代如何助推企业社保缴费提供了政策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