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48)
- 2023(7759)
- 2022(6572)
- 2021(6017)
- 2020(5206)
- 2019(11382)
- 2018(11247)
- 2017(21677)
- 2016(11840)
- 2015(13464)
- 2014(12893)
- 2013(12259)
- 2012(11513)
- 2011(10226)
- 2010(10279)
- 2009(9633)
- 2008(9272)
- 2007(8615)
- 2006(7275)
- 2005(6169)
- 学科
- 济(48337)
- 经济(48274)
- 管理(40806)
- 业(36240)
- 企(31277)
- 企业(31277)
- 方法(24529)
- 数学(22088)
- 数学方法(21972)
- 财(16364)
- 中国(13551)
- 技术(13298)
- 农(11320)
- 制(11277)
- 技术管理(9993)
- 地方(9871)
- 业经(9702)
- 学(9314)
- 融(9130)
- 金融(9123)
- 体(9056)
- 银(8944)
- 银行(8924)
- 行(8566)
- 务(8214)
- 财务(8191)
- 财务管理(8162)
- 理论(8069)
- 企业财务(7870)
- 家(7810)
- 机构
- 大学(161685)
- 学院(161087)
- 济(68923)
- 经济(67667)
- 管理(64060)
- 理学(55612)
- 理学院(55100)
- 管理学(54404)
- 管理学院(54077)
- 研究(51856)
- 中国(39891)
- 财(35970)
- 京(32527)
- 科学(29192)
- 财经(27763)
- 经(25448)
- 所(24705)
- 农(24630)
- 江(24628)
- 中心(24521)
- 经济学(22488)
- 研究所(22135)
- 业大(21992)
- 财经大学(20743)
- 经济学院(20467)
- 北京(19874)
- 范(19213)
- 州(19212)
- 农业(19190)
- 院(19127)
- 基金
- 项目(109897)
- 科学(87899)
- 研究(82292)
- 基金(81102)
- 家(69943)
- 国家(69383)
- 科学基金(60437)
- 社会(54539)
- 社会科(51847)
- 社会科学(51834)
- 省(43361)
- 基金项目(42372)
- 教育(38501)
- 自然(37094)
- 自然科(36327)
- 自然科学(36315)
- 划(35825)
- 自然科学基金(35700)
- 资助(32883)
- 编号(32061)
- 成果(27113)
- 创(25992)
- 部(25181)
- 重点(24522)
- 创新(24487)
- 国家社会(23410)
- 发(23239)
- 课题(22953)
- 教育部(22304)
- 制(21767)
共检索到2396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伯凡 赵玉兰 梁平汉 张军
本文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收集和整理了中国县级政府政务微博的运营信息,匹配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2012-2018四轮调查数据,探讨了政务微博如何影响居民对地方政府的信任水平。研究发现,县级政府开通政务微博后,当地居民对县级官员信任程度较均值水平提高11.63%。县级政府发布的政务微博数量越多,居民对县级官员信任程度越高。异质性检验、移动份额工具变量和平行趋势检验等均支持这一结果。本文从“技术赋能”角度丰富了数字政府运用影响政府信任的相关机制研究。县级政府可以通过发布政务微博缓解政务信息不对称,提升政府信任水平,并可以通过转发上级政府微博提升政府信任水平。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辛 许慧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约束和缺乏“自上而下”碳减排长效机制的情况下,政务新媒体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理应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发挥关键作用。文章基于上市企业数据、微博发帖数据、中国综合社会调查微观数据等,考察了以生态环境局开通环保官微为代表的政务新媒体的环境治理效应。研究发现,环保官微的开通使城市碳排放强度下降约4%,下降幅度占同期碳强度减排总目标的23.5%。机制分析表明,环保官微一方面通过宣传效应引导公众选择低碳的生活方式,从而实现生活领域的直接碳减排;另一方面,通过震慑效应增进了优质企业的绿色创新绩效和外部环境绩效,从而使得企业低碳转型。此外,公众环保意识以及政民有效互动能促进环保官微的环境治理效应,但环保官微的异常关停及评论禁言阻碍了环境治理效应的发挥。同时,政府环境“硬规制”发力、城市环境信息公开透明是强化环保官微实现碳减排的重要力量。文章为数字治理视角下环境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有益思考。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孙鲲鹏 杨凡
本文关注数字化政务新媒体的社会治理效应,具体结合税务部门微博这一政务新媒体,从不完全信息理论和信息中介理论出发,分析税务部门微博对企业税务决策的影响机理。基于手工爬取的超40万条税务部门微博数据,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进行的经验研究发现,税务部门开通微博有效提升了企业税收遵从和税收征管效能,并起到促进企业间税负公平、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作用。具体而言,税务微博是通过传播税收知识法规、提高对企业涉税声誉惩戒和提升企业对政府信任来发挥治理作用。本文从理论上扩展了关于数字政务手段内涵和企业税收遵从影响因素方面的文献,并从实践上为数字政府建设、深化税收征管服务改革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政务新媒体 微博 企业避税 税负公平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祝哲 程佳旭 彭宗超
民众的民族和谐感对多民族地区的繁荣稳定至关重要。地方政府希望通过新媒体平台提高民众的民族和谐感,然而,以往研究对新媒体的影响效果一直未形成统一认识。文章通过引入心理学说服理论对新媒体的作用机制进行理论构建,并结合2014年X地区A市与B市的问卷调研数据分析发现,手机新闻对个体民族和谐感的影响受到民众对当地基层政府人员信任感的调节作用:若民众对当地基层政府人员信任感较高,更多地阅读手机新闻会显著正向影响个人的民族和谐感;反之,则二者呈负向关系。因此,政府应培养民众对基层政府人员的信任感,才能让新媒体更好地发挥作用。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陈强 曾润喜
[目的/意义]对已有政务新媒体研究的梳理可以发现政务新媒体研究前沿热点问题,推动国内政务新媒体理论和实践发展。[方法/过程]基于所采集的282篇政务新媒体研究文献,分析政务新媒体国内研究主要涉及的议题、各议题的具体研究进展及未来研究走向。[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政务新媒体的国内文献大多基于政府的视角,包括政务新媒体的基本态势、政务新媒体与社会治理、政务新媒体效果评估、政务新媒体效果提升,而较少从公众的视角切入。公众视角主要涉及公众政务新媒体采纳和使用的决定因素,公众对政务新媒体的满意度和公众政务新媒体使用对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巍 陈冬华
借助网页搜索和文本分析技术,本文在微观市场结构层面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官方微博的信息作用及其特点。实证结果表明,微博披露会带来当日公司股票的超额回报和超额交易量显著增加,其程度不仅受到披露强度、披露信息密度的影响,也受到微博中噪音信息的干扰。此外,当微博对已公告信息进行传播时,相对于没有微博传播的公告会有更强的市场反应。进一步,微博披露对受关注较少的公司影响更大,对个人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影响更为显著。这些结果说明微博披露具有信息作用,同时也揭示了微博披露混杂性、平等性、低成本等特点。
关键词:
微博 披露 信息含量 信息不对称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鹏 西宝
微博政务和政府微博客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无论是从政府视角,还是从公众视角,信息公开都是政府微博客的发展方向,但政府微博客并不是发展目标。作为公共服务的微博政务,试图通过微博客平台实现动态的信息共享,也是满足公众知情权的诉求,更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此,政府微博客的发展思路应关注信息公开规范化、微博客网络管理、促进机制三方面,而微博政务的发展路径则侧重于技术功能和政务流程的匹配关系、政府部门及公务员的技能培训、信息共享效果三方面。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钟伟军 杨则扬
基于危机沟通的3T原则,构建了地方政府新媒体回应能力的框架。通过对100多起公共危机事件的实证研究发现,公共危机中地方政府的新媒体回应能力总体不尽如意。上级政府态度和地方政府层级对地方政府的新媒体回应能力存在正向影响,危机类型虽然有显著影响但并非导致回应能力出现差异性的本质原因。对此,我们基于中国地方政府行政体制中的行为逻辑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并对提升地方政府新媒体危机回应能力问题进行了深入反思。
关键词:
危机回应能力 地方政府 新媒体
[期刊] 情报资料工作
[作者]
宗乾进 黄子风 李乐 沈洪洲
文章以新浪微博中已被证实为谣言的信息为数据源,采用列联卡方检验对用户造谣(传谣)和举报谣言的行为进行分析。研究主要发现:造谣(传谣)行为方面,实名认证用户中造谣(传谣)的比率显著高于非实名认证用户中造谣(传谣)的比率;举报谣言行为方面,非实名认证用户中举报谣言的比率显著高于实名认证用户中举报谣言的比率。在研究结果基础上,提出社交媒体谣言治理建议。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宁玉玲 杨光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日益重要的影响。基于网络媒体的报道文本构建通胀信号冲击数据,实证研究通胀信号冲击对居民福利的影响机制及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通胀信号冲击数量增多可提高居民价格预期的准确性,进而对居民福利产生正面影响;通胀报道的具体内容和方向会影响福利变动,通胀语调的加强会造成福利损失;媒体信号对居民福利的影响存在渠道异质性和个体异质性,即不同媒体类型的通胀信号会导致居民福利的不同变化,媒体信号对不同的人群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报道数量增加会通过影响居民消费决策和收入来改善福利水平;报道方向上的语调增强则会导致居民预期通胀率上涨、储蓄增加、福利水平下降。因而社会各界应重视媒体信息发布的重要作用和传导方式,以理性合理的方式引导物价报道产生积极可控的效果。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郑世林 崔欣 姚守宇 程飞阳
地方政府创新目标设定是中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治理模式。本文基于手工搜集的地级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研发投入目标数据,考察了地方政府研发投入目标设定对辖区内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研发投入目标的设定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水平。机制分析表明,政府研发补贴、税收优惠落实、信贷资源支持以及企业人才结构优化是研发投入目标促进企业创新水平提升的主要作用路径。进一步研究发现,研发投入目标的中长期规划以及目标设定的连续性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但是研发投入目标设定的“层层加码”会损害创新质量。本文的研究对于完善中国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政府工作报告 研发投入目标 企业创新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徐彦坤 张帆 祁毓
作为财政再分配形式的公共债务对居民收入分配具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与债务筹资、使用和偿还机制相关。本文利用地级市层面面板数据和中国社会综合调查截面数据,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检验了地方政府债务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债务具有一定的收入效应,过高的债务规模显著加剧了居民收入差距,尤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城市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影响最为明显,且主要源于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差距,这与地方政府债务有偏的生产属性和银行借贷属性密切相关;(2)从传导机制上看,以"贷款为主、市政建设为主、间接税为主"的债务筹资、使用和偿还机制,影响着政府债务的再分配效应;(3)市场化通过降低债务融资成本缓解其对收入差距的不利影响,无偏的债务支出结构有助于拓宽地方政府债务的受益群体,稳定且对等的偿债来源有助于弱化债务偿还的分配扭曲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冰 潘琰
公司通过指定媒体披露信息,不能让所有投资者都关注到,在投资者中会形成信息不对称,导致较低的市场流动性。文章以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新媒体微信为研究对象,选择两个行业中经常使用微信披露的公司,以2014年和2015年发布的公告为样本研究。发现公司使用微信披露已公告信息可以提升换手率、股票的成交量和波动率。进步一研究发现,规模小的公司,微信披露对流动性的影响更显著。可见,使用新媒体更广泛的披露信息能减少信息不对称,增强市场流动性。在小公司中这一效应更明显。研究结果丰富了信息不对称理论,为监管部门制定新媒体披露政策、提高资本市场效率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冰 潘琰
公司通过指定媒体披露信息,不能让所有投资者都关注到,在投资者中会形成信息不对称,导致较低的市场流动性。文章以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新媒体微信为研究对象,选择两个行业中经常使用微信披露的公司,以2014年和2015年发布的公告为样本研究。发现公司使用微信披露已公告信息可以提升换手率、股票的成交量和波动率。进步一研究发现,规模小的公司,微信披露对流动性的影响更显著。可见,使用新媒体更广泛的披露信息能减少信息不对称,增强市场流动性。在小公司中这一效应更明显。研究结果丰富了信息不对称理论,为监管部门制定新媒体披露政策、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杨明月
政务新媒体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重要渠道之一。审计部门应根据自身职能,进一步明晰审计政务新媒体功能定位,促进其更好发挥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凝聚共识等作用。文章从审计政务新媒体与中央权威媒体的关系、受众需求和宣传稿件推送关注情况、国家对政务新媒体的要求等方面进行了多维度研究,以期为审计政务新媒体更加科学地进行功能定位提供支撑。
关键词:
审计 政务 新媒体 功能定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