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75)
2023(19938)
2022(17148)
2021(16192)
2020(13357)
2019(30973)
2018(30758)
2017(59380)
2016(32739)
2015(36860)
2014(37095)
2013(36052)
2012(33500)
2011(30125)
2010(30276)
2009(27952)
2008(27660)
2007(24772)
2006(21505)
2005(18982)
作者
(94534)
(79053)
(78422)
(75104)
(50256)
(37875)
(36007)
(31038)
(29930)
(28349)
(26760)
(26487)
(25132)
(25023)
(24572)
(24547)
(24070)
(23309)
(22664)
(22611)
(19733)
(19490)
(19381)
(18041)
(17752)
(17599)
(17542)
(17494)
(16106)
(15823)
学科
(127613)
经济(127462)
管理(94469)
(88129)
(73060)
企业(73060)
方法(59787)
数学(51621)
数学方法(50868)
(36749)
(34754)
中国(33679)
(29013)
业经(28823)
(25618)
地方(25583)
农业(24042)
(23654)
贸易(23649)
理论(23128)
(22941)
(21749)
财务(21648)
财务管理(21598)
(20591)
银行(20524)
(20443)
企业财务(20433)
环境(19545)
(19528)
机构
学院(464006)
大学(463164)
(181134)
管理(179869)
经济(176957)
理学(155331)
研究(154421)
理学院(153609)
管理学(150619)
管理学院(149796)
中国(115099)
(98194)
科学(97684)
(85329)
(79402)
(78277)
研究所(71369)
业大(71296)
中心(71188)
(69297)
财经(67792)
农业(62420)
(61935)
北京(61775)
(61486)
师范(61304)
(56295)
(55850)
经济学(53940)
技术(51188)
基金
项目(314125)
科学(244986)
研究(229273)
基金(224780)
(196128)
国家(194458)
科学基金(165825)
社会(141226)
社会科(133584)
社会科学(133548)
(124184)
基金项目(118289)
自然(108455)
教育(106814)
自然科(105851)
自然科学(105820)
(104438)
自然科学基金(103876)
编号(95607)
资助(93448)
成果(78661)
重点(70515)
(68610)
(66707)
课题(66438)
(64448)
创新(60132)
科研(60079)
项目编号(58477)
教育部(58406)
期刊
(198062)
经济(198062)
研究(132923)
中国(86453)
学报(76601)
(72367)
科学(67950)
(66126)
管理(64466)
大学(57629)
教育(54650)
学学(54230)
农业(49554)
技术(41647)
(39653)
金融(39653)
业经(33782)
财经(32522)
经济研究(31557)
(27795)
问题(25911)
(25141)
图书(24231)
(23187)
技术经济(22018)
理论(21728)
统计(21673)
科技(21434)
商业(20578)
现代(20170)
共检索到6751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亮   徐晓林   明承瀚  
构筑政务数据安全保障体系是数字政府建设的内在要求。为了回应“形成制度规范、技术防护和运行管理三位一体的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的现实要求。文章以2015年9月5日至2023年6月30日期间中央各部委办及省级层面发布的170份政务数据安全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探索优化政务数据安全治理政策体系的问题。通过构建“结构-工具-控制”的三维分析框架,发现当前政务数据安全的制度规范主要以“央地配套”的常态性政策和“机制与能力并重”的应急性政策为组合;技术防护通过“门户式”的外部技术防护政策和“持久性”的内部技术驱动政策来实现;政务数据安全的运行管理依靠“体系化”的宏观管理政策和“规范化”微观管理政策来落实,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务数据安全政策体系的优化路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祖俊涛   董黎明   张向达  
运用建构主义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从1986年以来中央政府及各部委颁布的系列减贫政策文本中提炼出“权变治理”模型,以此诠释政府贫困治理的运作逻辑和组织机理。研究发现:根据治理形势及其目标的阶段性变化(治理情境),政府会通过调整剩余控制权分配组合形态的方式来选择相应的治理模式加以应对(策略行动),由此带来的治理质效与治理风险变动(治理结果),又会衍生出新的治理情境和策略行动,从而构成政府贫困治理的逻辑闭环。进一步看,正是“治理质效-治理风险”的动态变化,使得政府在常规运作与超常规运作之间不断调适,进而推动了中国贫困治理模式的范式转型。研究不仅能够为后续相对贫困治理提供策略指引,还可以为解码中国政府之治贡献新的理论视角(权变治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于超晗  葛英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审计模式效率低、风险高,导致审计质量下降。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政策跟踪审计工作,有助于监督国家重大社会经济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精准评价政策落实的效率和效果。本文运用扎根理论提炼出大数据对政策跟踪审计的影响路径。研究显示,大数据时代存在审计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大数据技术发展不平衡和信息沟通不畅等问题,进而产生了与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需求、人才需求、合作需求等,以需求牵引问题,需要通过顶层设计机制、资源统筹机制、协同工作机制、过程跟踪机制和数据分析机制五个方面来影响政策跟踪审计的执行效果。根据这些影响路径,从健全数据应用机制、强化队伍建设、创新审计技术方面提出发展大数据政策跟踪审计的建议。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翟燕霞   石培华  
机构改革及完善文旅融合体制机制引起了学界对文旅融合政策的关注。研究以1993—2024年中央层面出台的143份文旅融合政策为数据来源,对政策数量、政策主体等进行分析;借鉴间断均衡理论,探究文旅融合政策演进历史及内在规律;依托扎根理论编码,构建文旅融合政策制定核心要素及话语生成机制。研究发现,文旅融合政策主体呈现多元化、复杂化态势,部门间的协同效应不断增强;文旅融合政策演进历程中,政策理念、政策过程和价值取向发生极大变化,文旅融合理念逐渐呈现;政策制定过程从“问题导向”的管理理念转向“多元协同”的治理理念;政策工具日益兼顾供给型、环境型、需求型等多种类型。制度结构、治理情境、政策工具、融合系统、话语表达可系统呈现文旅融合政策制定的核心要素。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方印   李杰   佀耀耀  
研究目的:分析各省市相继出台的耕地保护田长制实施(工作)方案,描绘其政策工具全貌及其使用特征,为政策完善与优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扎根理论,内容分析法。研究结果:(1)耕地保护田长制的政策工具谱系模型为“四维驱动式凌锥模型”,该模型由目标导向型政策工具、系统变革型政策工具、过程控制型政策工具、能力建设型政策工具耦合而成;(2)“注意力分配—职权责明晰—有序化运作—积极性调动”是耕地保护田长制的政策工具使用逻辑,立足此逻辑有助于畅通耕地保护“最后一公里”;(3)当前耕地保护田长制在政策工具使用上存在组合结构不合理、可操作性不强、创新性不足、实质效力不高等问题。研究结论:未来应协调政策工具使用比例,优化组合结构的适配性;细化政策工具操作流程,增强内容要素的精准性;注重政策工具创新变革,培育内生动力的发展性;提升政策工具效力层级,夯实功能发挥的有效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孟凡蓉  王焕  陈子韬  
以西北X市为例,对该市《治污减霾工作实施方案》中核心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构建中国情境下的大气治理政策执行模型,探索其政策执行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显示:目标设置、内部管理和外部支持对大气治理政策执行存在显著影响。目标设置的清晰度、难度、分解与偏差程度直接影响政策执行者的执行意愿,产生正常执行和偏差执行等不同执行行为。其中,机构内部管理的纵、横向协调及其价值取向,外部环境的公众监督、制度压力与财政支持会交替产生作用,形成对执行策略与执行动力的双螺旋推进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孟凡蓉  王焕  陈子韬  
以西北X市为例,对该市《治污减霾工作实施方案》中核心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构建中国情境下的大气治理政策执行模型,探索其政策执行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显示:目标设置、内部管理和外部支持对大气治理政策执行存在显著影响。目标设置的清晰度、难度、分解与偏差程度直接影响政策执行者的执行意愿,产生正常执行和偏差执行等不同执行行为。其中,机构内部管理的纵、横向协调及其价值取向,外部环境的公众监督、制度压力与财政支持会交替产生作用,形成对执行策略与执行动力的双螺旋推进作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高春玲   彭文莉  
[目的 /意义]分析我国目前已出台的文旅政策现状及特点,探究文旅融合政策的演进过程。[方法 /过程]系统梳理2009年到2023年141份国家层面文旅融合政策,通过Nvivo12Plus软件对政策文本进行扎根理论分析,构建我国文旅融合政策演化模型,并将政策划分为起步期(2009—2012年)、提升期(2013—2017年)、快速发展期(2018—2023年)3个阶段,对每个阶段的政策特征进行描述,分析政策演进逻辑。[结果 /结论 ]我国国家层面文旅融合政策演进特征具有政策主体由单一趋向于多元、政策环境不断改善、政策工具趋向平衡、政策措施从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政策保障逐步完善并健全等特点,基于对政策文本的分析提出强化顶层设计、加强智慧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优化政策工具使用分布、全方位提升政策措施、健全文旅融合保障等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罗春华  赵亚妮  
本文以2014~2022年国家审计高质量发展政策为研究对象,基于国内外学者已有研究成果,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构建包括10个一级变量、33个二级变量在内的PMC指数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文本挖掘法对所选取的国家审计高质量发展16项政策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国家审计政策样本的PMC指数均值为6.51,处于可接受水平;所选择的16项政策中,5项政策效果为良好,其余11项政策效果为及格,说明国家审计高质量发展政策优化仍存在可提升空间。进一步分析发现,11项处于及格水平的政策在政策性质、政策重点等方面表现较好,但在顶层设计、政策导向、保障手段和政策评价方面有所欠缺。最后提出政策优化建议,以期为国家审计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启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审计新作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郭兵  苏林  谢智敏  
运用经典的扎根理论,以上海109家企业调研问卷文本为数据基础,通过开放性译码、主轴译码和选择性译码等,总结了科技创新政策实施过程中有待改进的5个方面,并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元晨  韩艺  
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近年来各地为吸引人才出台了大量的人才政策,但这些人才政策的实际效能值得关注。本文运用扎根理论对H省2017—2021年发布的人才政策进行研究发现:地方人才政策效能受到政策设计、政策执行、服务保障、成长环境四个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DEMATEL法验证和识别关键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政策执行是根本因素、政策设计是关键因素、服务保障和成长环境是基础性因素。最后,从完善监督追责闭环、提升政策设计精度、多管齐下优化服务、夯实研究平台基础四个方面提出了提升地方人才政策效能的对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宗彦  胡杨  宋夏云  
国家审计是廉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独特的腐败治理作用。研究基于扎根理论对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反腐败与反洗钱工作组”的经验交流文本展开质性分析,构建了国家审计参与腐败治理的结构化模型。研究发现,各国对审计腐败治理的授权普遍内嵌于最高审计机关战略规划、项目规划及资源规划中,不同国家在审计腐败治理实现路径上具有趋同性,腐败治理制度建设与协同机制建设是国家审计腐败治理的两项基础性工作。国家审计腐败治理既可通过嵌入传统审计业务实现,也可通过专门审计项目实施,国家审计腐败治理的目标可分为功能性与价值性两个层次。研究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腐败治理实践经验对结构化模型做了进一步阐释,为新时代我国国家审计提升腐败治理效能提供了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公民  刘金金  武勇杰  杨非非  
基于已有共词网络研究基础,分析广东省科技金融政策体系的结构特征。选取2006—2018年4月出台的222份广东省科技金融政策文本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扎根理论、文本挖掘的方法对政策文本进行词频分析、语义网络分析和中心性分析,并结合广东省"一二三多"的科技金融运行模式做进一步验证。研究发现,广东省科技金融政策存在结构不合理、行业监管和退出机制的政策文本缺乏、专用性政策较少等问题。最后,提出积极调整政策结构、加快制定出台行业监管和退出机制的相关政策、完善"通用政策+专用政策"的多维度政策族群的相关建议,为后续广东省甚至全国的科技金融政策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丹  孔凡斌  
畜禽养殖废弃物循环利用是新时期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探讨畜禽养殖废弃物循环利用农户行为及政策干预路径,结果发现,循环利用意识、循环利用成本收益、社会参照三个主范畴是农户畜禽养殖废弃物循环利用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但它们对农户畜禽养殖废弃物循环利用行为的影响方式和影响路径并不一致,循环利用意识是影响农户畜禽养殖废弃物循环利用行为的内因和诱发性因素;循环利用成本收益是影响农户畜禽养殖废弃物循环利用行为的内部情境因素;社会参照则通过对循环利用意识和循环利用成本收益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农户畜禽养殖废弃物循环利用行为。知识传播和制度技术两个主范畴是畜禽养殖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干预政策,且这两类干预政策是相互补充和相互配合的。通过知识传播影响循环利用意识和社会参照,通过制度技术影响循环利用成本收益是畜禽养殖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主要政策干预路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孙龙  雷良海  
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高,将会严重制约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通过对企业、高校和中介的调研,采用基于扎根理论的多案例研究方法,深入分析财政政策功能实现动态过程和不同类型财政政策落实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政策对象复杂多样性和政策操作手段技术水平会影响政策制定;创新投入压力和单位规模分别通过影响政策获悉意愿和能力,从而导致不同的政策获悉效果;申请成本和审批制度影响单位申请积极性,发展战略和申请条件形成政策申请壁垒,共同作用政策申请环节;拨款速度和项目监管则关系政策落实情况;而四种不同类型财政政策在功能实现过程中的问题表现各异。因此,政府应注重财政政策差异化设计、部门间协调配合、信息渠道建立、政策组合运用以及政策法律关系厘清等,从政策功能实现角度解决现实问题,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