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01)
2023(16781)
2022(14108)
2021(13171)
2020(11018)
2019(25352)
2018(25287)
2017(49210)
2016(26612)
2015(30006)
2014(29832)
2013(29070)
2012(26188)
2011(23332)
2010(23385)
2009(21225)
2008(20548)
2007(18132)
2006(15820)
2005(13512)
作者
(73774)
(61204)
(60911)
(58252)
(39194)
(29334)
(27893)
(24108)
(23388)
(21936)
(21063)
(20553)
(19439)
(19148)
(18812)
(18718)
(18249)
(18145)
(17726)
(17591)
(15057)
(15055)
(14902)
(14032)
(13655)
(13534)
(13531)
(13522)
(12299)
(11934)
学科
(108366)
经济(108164)
管理(76713)
(72692)
(61149)
企业(61149)
方法(53289)
数学(45856)
数学方法(45134)
中国(29725)
(29140)
(26725)
业经(25854)
(21698)
地方(21307)
理论(20136)
农业(19360)
(18443)
贸易(18433)
(18392)
(17824)
(17526)
(17190)
财务(17104)
财务管理(17065)
技术(16737)
企业财务(16171)
环境(15437)
(15281)
银行(15245)
机构
大学(370619)
学院(369771)
管理(148640)
(145250)
经济(142179)
理学(129935)
理学院(128569)
管理学(125999)
管理学院(125337)
研究(117317)
中国(86455)
(77881)
科学(72733)
(66624)
(57109)
(55835)
财经(54375)
业大(54254)
中心(54137)
(52704)
研究所(52165)
(49541)
(48935)
北京(48618)
师范(48492)
经济学(44392)
农业(43513)
(43258)
(42683)
财经大学(40671)
基金
项目(258514)
科学(204312)
研究(190611)
基金(187804)
(162568)
国家(161206)
科学基金(139993)
社会(121132)
社会科(114308)
社会科学(114274)
(101027)
基金项目(99079)
自然(90596)
教育(89133)
自然科(88576)
自然科学(88562)
自然科学基金(86920)
(84546)
编号(78606)
资助(77629)
成果(63542)
重点(57530)
(56937)
(53889)
(53712)
课题(53608)
创新(49937)
国家社会(49650)
教育部(49626)
科研(49256)
期刊
(152254)
经济(152254)
研究(105439)
中国(67590)
学报(56970)
管理(53733)
科学(51934)
(50907)
(50297)
教育(45231)
大学(43908)
学学(41063)
农业(35187)
技术(33494)
(29259)
金融(29259)
财经(26133)
业经(25980)
经济研究(25158)
(22265)
图书(20694)
问题(20040)
(18201)
统计(17991)
技术经济(17515)
科技(17397)
理论(17328)
(16913)
商业(16574)
(16501)
共检索到5244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于施洋  郭明军  王建冬  安小米  吕品  
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对接融合是大数据时代提升国家数据治理能力的战略支点。文章基于协同创新理论、融入价值理论,从协同域、价值域出发,构建了"主体、客体、载体"以及"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的"三体两向"分析模型,进而研究了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平台化对接的三种机制。依据该分析模型,对国内三类典型实践案例进行了剖析,明确了各案例的机制与模式,指出了实践中的特点及不足,以期为今后开展数据对接融合理论探索及实践创新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郭明军  安小米  李韬  彭细正  
[目的/意义]促进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对接利用,是提升政府数字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打造数据强国的战略路径。[研究设计/方法]基于协同创新理论和公共价值理论,构建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对接利用分析模型,通过X市数据治理典型实践案例进行案例验证。[结论/发现]从能力维和保障维出发,围绕数据汇聚、管理、应用以及组织管理、建设运营、数据安全等六方面,构建“3×3”政社数据对接利用实施路径模型,从应用范围、应用领域、应用环节方面进行实践验证。[创新/价值]“3×3”模型为开展政社数据对接利用提供了有效工具和可行路径,回答了政社数据对接利用“做什么、如何做、谁来做”的问题。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陈烨  陈天雨  董庆兴  
[目的/意义]聚焦社会化问答平台,探索多视角数据驱动的用户画像构建框架和方法,旨在更全面、准确地理解用户,进而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精准的信息服务。[研究设计/方法]根据社会化问答平台用户数据的特点,从数据挖掘和本体论的视角厘清用户数据与用户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多视角数据驱动的社会化问答平台用户画像构建模型。[结论/发现]该模型包括了用户数据获取、属性沙盒搭建、用户画像实现和用户画像应用等环节,在用户画像实现过程中主要涉及用户画像生成与用户画像更新两个关键环节。[创新/价值]建立了多视角用户数据与用户之间的对应关系,阐述了社会化问答平台用户画像的构建框架与方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明军  于施洋  安小米  王建冬  
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对接利用已成为释放数据价值、打造数字中国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协同创新理论及公共价值理论,遵循"理论指导—模型构建—实践验证"的思路,创新性提出了"三螺旋"运行机制,并通过三个典型案例进行了验证分析,从参与主体、所用数据、依托平台角度,明确了政社数据对接利用的主要环节、对接利用过程等内容,探索了政府、企业、社会如何分工协同、如何选择建设模式等难题的解决方式,回答了"谁来运行"(WHO)、"运行什么"(WHAT)、"运行流程"(HOW)等问题,为高效推动政社数据对接利用,提升政府决策的精准性、民生服务的便利性和产业发展的高效性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杨建林  王丽雅  
文章试图从微观角度探讨用户社会化信息搜寻过程中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首先评述国内外社会化信息搜寻理论的相关研究;然后,从认知角度出发,结合已有的信息搜寻行为模型,提出基于认知角度的社会化信息搜寻过程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解释;接着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通过设置情境来获得用户行为数据,通过所得数据验证社会化信息搜寻认知过程模型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构建的社会化信息搜寻认知过程模型符合用户使用社会化信息搜寻平台的真实情况,可接受。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彬  卢艳秋  叶英平  
[目的/意义]以平台企业外部知识资源为研究基础,构建大数据能力视角下平台企业知识创造模型。[方法/过程]基于知识主题对平台企业知识进行分类,剖析大数据能力内部层级结构并与知识获取、知识整合、知识试用相匹配构建知识创造模型。[结果/结论]平台企业利用大数据能力完成数据—信息—知识的转化,通过知识筛选与融合实现知识整合,通过知识分析与测评验证知识有效性,从而完成知识创造的整个过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程琳  朱晓峰  陆敬筠  
共享物流信息平台是大数据时代物流行业实现信息化、高效化、智能化的基础。将大数据思维与共享理念融入共享物流中,并结合共享物流信息的特点分析大数据共享物流信息平台的运行机理,构建共享物流信息平台理论模型与应用模型,以促进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价值最大化,加快物流行业转型升级。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肖本佳  黄建华  
通过构建公路货物运输信息平台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选取出样本平台,采用计算机技术从样本平台上获取货运数据,搭建货物运输大数据平台,运用指数编制理论建立运价指数计算模型,最后通过算例进行了模型演算。基于大数据平台的运价指数计算方法解决了以往运价指数区域不平衡的缺点,为公路货物运价指数的编制提供一种新思路。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肖本佳  黄建华  
通过构建公路货物运输信息平台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选取出样本平台,采用计算机技术从样本平台上获取货运数据,搭建货物运输大数据平台,运用指数编制理论建立运价指数计算模型,最后通过算例进行了模型演算。基于大数据平台的运价指数计算方法解决了以往运价指数区域不平衡的缺点,为公路货物运价指数的编制提供一种新思路。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叶鑫  董路安  宋禺  
[目的/意义]"互联网+"大背景下,我国政务服务迎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尝试通过基于大数据与知识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云平台构建与服务策略的研究,有助于消除信息孤岛、知识孤岛和业务孤岛,有助于降低政府信息化成本、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方法/过程]基于研究与发展现状,首先分析了现阶段电子政务所面临的发展局限。然后,基于云计算技术,从大数据与知识的视角,设计了"互联网+政务服务"云平台的体系架构。最后,提出了该平台的构建与服务策略。[结果/结论]提出了多层级、跨部门的云基础设施部署策略,"开发—运维—管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荣齐  杜辉  李英爽  
本文借鉴Ramsey定价法、平均成本定价法、完全分摊成本定价法,结合数字社区小前端的结构特点,建立了数字化服务平台成本定价理论模型,将数字化服务平台产品"需求量"的概念明确为"流量",将各种产品能够明确归属的成本分别划分到独立小前端,解决多个产品难以合理分摊开放成本和共享成本的困难,利用供求平衡、收支平衡、流量平衡的关系方程,计算多点合理的成本价格,为解决数字社区小前端点对点的成本定价问题提供了数字经济分析的合理依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天畅   王艺璇   张晓宇   宋小康   朱庆华  
[目的/意义]分析我国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涉及的主体和每个主体涉及的数据资源主题,构建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数据资源需求模型,为智慧养老数据标准建设和数据管护提供数据基础和理论参考。[方法/过程]采集全国各地109份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招标文件,首先使用内容分析法从行动者网络视角对平台不同主体的数据需求和数据来源进行编码分析,然后利用Gephi对每个主体的编码结果进行共现聚类,识别主题,并使用TF-IDF和Word2vec算法计算不同主体数据资源主题词的语义相似度,最后基于服务生态系统理论构建数据资源需求模型。[结果/结论 ]最终识别出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的11个行动者,包括8个人类行动者和3个非人类行动者。构建的数据资源需求模型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展示了各主体涉及的主要数据主题以及不同主体间的数据流通和协作关系。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刘国城  王会金  
大数据审计是现代审计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亟需一系列相对成熟的大数据审计平台构建方法,以此适应大数据时代下智能化审计的需求。大数据审计平台构建涉及审计学、大数据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若干学科理论,适用技术繁多,建设机制复杂。本文将大数据审计平台分拆为采集、预处理、分析和可视化四个子平台,基于方法支撑、过程建模和运行机理等方面对各个子平台作以专项研究,旨在为大数据审计实践提供建设性思路。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刘桂锋  张裕  刘琼  
[目的/意义]通过构建科研数据开放平台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案例研究法对国内外代表性的四个数据开放平台进行剖析,为国内科研数据开放平台开发建设提供实践参考。[研究设计/方法]通过文献调研和网络调查法,分析比较6个国际组织开放政府数据评估项目,对其评估框架、指标进行梳理,结合科研数据开放平台的特点与实例,提炼出适合科研数据开放平台的评估指标,并构建框架体系,对哈佛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的科研数据开放平台进行实例评估。[结论/发现]揭示国内外科研数据开放平台的特点,从平台建设基础、平台数据、平台管理功能以及平台效果与影响4个方面来对国内科研数据开放平台的建设与完善提出建议和提供借鉴。[创新/价值]受开放政府数据评估框架和指标启发,构建科研数据开放平台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实例评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梁仲通  陈颖红  
社会综合治税平台(又称社会综合治税信息平台或社会综合治税信息采集交互平台),是指通过分析异构、异质的涉税数据,逐步完善涉税信息协议标准,形成社会综合治税基础数据库,并以此为基础形成提供多种通讯机制、支持不同的网络协议、不同的计算机系统和不同的应用系统数据交互,实现税收征管向多部门、多税种、多行业、多领域延伸的跨部门涉税大数据~(1)管理应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