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10)
2023(10595)
2022(9187)
2021(8475)
2020(7410)
2019(16831)
2018(16941)
2017(33119)
2016(17818)
2015(20303)
2014(19993)
2013(19545)
2012(17858)
2011(16107)
2010(16445)
2009(15314)
2008(15131)
2007(13568)
2006(11961)
2005(10607)
作者
(49109)
(41266)
(41224)
(39379)
(26625)
(19753)
(18749)
(15846)
(15810)
(14923)
(14226)
(14156)
(13267)
(13095)
(12930)
(12715)
(12143)
(12093)
(12046)
(11855)
(10342)
(10067)
(10002)
(9529)
(9317)
(9282)
(9202)
(9060)
(8355)
(7938)
学科
(78889)
经济(78708)
管理(57168)
(52211)
(45300)
企业(45300)
方法(41493)
数学(36291)
数学方法(35715)
(22133)
中国(19461)
(19046)
(18076)
业经(17756)
理论(13621)
(13579)
财务(13532)
地方(13496)
财务管理(13495)
(13066)
企业财务(12855)
(12340)
贸易(12332)
农业(12126)
(12036)
(11964)
(11960)
(11685)
银行(11674)
(11584)
机构
大学(255237)
学院(253488)
(106133)
经济(103991)
管理(101341)
理学(87889)
理学院(86997)
管理学(85317)
管理学院(84836)
研究(80426)
中国(61862)
(52993)
(52618)
科学(46385)
财经(41468)
(39075)
(38642)
中心(37742)
(37670)
(36898)
业大(35057)
研究所(34985)
经济学(33704)
北京(32851)
(31238)
财经大学(30968)
师范(30955)
经济学院(30400)
(30090)
(28992)
基金
项目(170872)
科学(136923)
基金(126816)
研究(125986)
(109133)
国家(108283)
科学基金(94738)
社会(83551)
社会科(78527)
社会科学(78505)
基金项目(66023)
(65926)
自然(60374)
教育(60042)
自然科(59088)
自然科学(59079)
自然科学基金(57995)
(55599)
资助(52868)
编号(50879)
成果(41919)
(39278)
重点(38556)
(36327)
(36113)
课题(35135)
(35013)
国家社会(34747)
教育部(34692)
创新(33722)
期刊
(113437)
经济(113437)
研究(73949)
中国(52009)
(42417)
管理(38567)
学报(36381)
科学(34430)
(32884)
大学(28870)
教育(28192)
学学(27025)
(23962)
金融(23962)
技术(23201)
农业(21794)
财经(21785)
(18560)
经济研究(18504)
业经(17563)
问题(15004)
统计(14671)
(13408)
技术经济(12557)
决策(11903)
理论(11710)
(11670)
(11489)
(11434)
图书(11309)
共检索到3749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明军  于施洋  安小米  王建冬  
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对接利用已成为释放数据价值、打造数字中国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协同创新理论及公共价值理论,遵循"理论指导—模型构建—实践验证"的思路,创新性提出了"三螺旋"运行机制,并通过三个典型案例进行了验证分析,从参与主体、所用数据、依托平台角度,明确了政社数据对接利用的主要环节、对接利用过程等内容,探索了政府、企业、社会如何分工协同、如何选择建设模式等难题的解决方式,回答了"谁来运行"(WHO)、"运行什么"(WHAT)、"运行流程"(HOW)等问题,为高效推动政社数据对接利用,提升政府决策的精准性、民生服务的便利性和产业发展的高效性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于施洋  郭明军  王建冬  安小米  吕品  
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对接融合是大数据时代提升国家数据治理能力的战略支点。文章基于协同创新理论、融入价值理论,从协同域、价值域出发,构建了"主体、客体、载体"以及"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的"三体两向"分析模型,进而研究了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平台化对接的三种机制。依据该分析模型,对国内三类典型实践案例进行了剖析,明确了各案例的机制与模式,指出了实践中的特点及不足,以期为今后开展数据对接融合理论探索及实践创新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小玺  权琨  
三螺旋理论认为政府、高校、企业的关联系统性是教育发展创新的核心,三方主体共同作用是推动高等教育创新的动力。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的构建不仅涉及学校内部,而且与政府和企业也有密切关系。运用三螺旋理论模型,可更加明晰高等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从而更加系统地分析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及路径。因此,本文在理清三螺旋模型特质的基础上,将该理论模型切入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机理的视角,以期为高等教育运行机制建构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金辉  
在政府、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合作中,存在着协调配合不到位、合作层次不深入、联动机制不健全等运行机制缺乏的表现,借助"三螺旋"理论视角,解读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构建的必要性,同时在对"三螺旋"基本模型中政府与高职院校、政府与企业、高职院校与企业两两螺旋间建构机制解析的基础上,提出政、校、企之间联合建构机制框架并进行解析。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郭明军  安小米  李韬  彭细正  
[目的/意义]促进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对接利用,是提升政府数字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打造数据强国的战略路径。[研究设计/方法]基于协同创新理论和公共价值理论,构建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对接利用分析模型,通过X市数据治理典型实践案例进行案例验证。[结论/发现]从能力维和保障维出发,围绕数据汇聚、管理、应用以及组织管理、建设运营、数据安全等六方面,构建“3×3”政社数据对接利用实施路径模型,从应用范围、应用领域、应用环节方面进行实践验证。[创新/价值]“3×3”模型为开展政社数据对接利用提供了有效工具和可行路径,回答了政社数据对接利用“做什么、如何做、谁来做”的问题。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汤易兵  
区域创新悖论指的是,落后区域加速创新的需求,与其相对于发达地区吸引创新所需公共资金能力较低之间的矛盾。这一悖论本质的经验分析表明产业、高校和政府彼此之间从事R&D存在强烈的互补性,而技术/创新政策和产业政策却向着相反的方向运行着。本文认为解决这一悖论需要首先从体系的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同时增强区域创新能力以增加创新活动中私人和公共部门的投资;同时在支柱产业应鼓励创新活动支出以协调技术政策和产业政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瑶  王铭  
知识生产模式Ⅱ及"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动力机制模型是国际流行的国家创新战略和模式。由于合作模式单一,内部利益失衡,角色转换趋同,耦合能力缺乏,三螺旋产生了自然、社会问题,影响知识生产的正向效应发挥。为此,四螺旋与知识生产模式Ⅲ应运而生,四螺旋在三螺旋基础上加入了"公民社会",将"大学"扩展为"学术界",形成私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新平衡。研究认为,知识生产动力机制演变原因包括知识经济化向知识社会公益化转移,知识的弥散由国际化向全球化改变,利益相关群体从多极化向扁平化发展,以及研究共同体的形成与发挥创新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静  都平平  郭太敏  周华  
在分析大数据环境下高校科研数据管理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构建集高校科研数据知识服务资源共享保障、信息资源安全保障和知识服务技术安全保障三个方面的高校科研数据知识服务风险管理体系。阐述高校知识螺旋、科研管理机构知识螺旋、图书馆知识螺旋和科研团队知识螺旋共四个知识服务安全保障螺旋体,提出高校图书馆及其学科馆员在科研数据知识服务风险管理中的责任,促进当前大数据环境下高校科研数据知识服务风险管理的完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叶鹰  鲁特·莱兹多夫  武夷山  
在简要概述三螺旋模型的发展背景和国内外研究进展基础上,侧重研讨三螺旋模型的量化分析方法,强调协合度T作为量化三螺旋的有效指标。本质上是通过互信息对大学、产业和政府交互作用的不确定性进行测度,反映的是大学、产业和政府机构协同和合作的程度;其负值指向区域化而正值指向全球化。通过近年的三个实例展示了应用并提出了改进思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金辉  
政、校、企合作办学已经日益成为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办学方向,但在合作办学中,还面临着角色与功能定位不清、层次与方式低端单一、政策与制度缺乏细化、机制与平台不够健全等困境。从"三螺旋模型"的视角对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办学进行解读,可从政府主导作用发挥、高校主体功能发挥、企业参与性调动等方面寻求应对策略。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冯媛  
科学数据作为有重要价值的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价值与价值创造是其开放共享和管理的本源问题。本文分析了科学数据开放共享的三重价值效应,即科学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在此基础上,基于价值共创理论视角,分析了科学数据开放共享的价值流和多元主体互动关系,进而提出价值共创模型。为支持科学数据开放共享的价值共创系统高效运作,提出法律政策机制、价值共创文化机制、平台机制、互动协作机制、资金支持机制和知识产权机制。最后,案例研究NASA科学数据开放共享的价值共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允银  
地区知识产权形象作为一个地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立体缩影、综合评价和总体印象,涉及地区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和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它通过地区各类主体与知识产权有关的种种行为来塑造,来影射。其中,地区政府、地区主导企业和地区社会公众,在地区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管理和运用的过程中,建立起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多重互反关系。这种多要素、非线性、动态博弈关系三螺旋关联作用模式,宜以三螺旋模型理论进行分析:当三者之间两两良性互动,三方交互重叠,构筑起积极、健康的地区知识产权形象;反之,任何一方的行为错位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罗琪  
芬兰的创新能力在全球一直位居前列。在三螺旋模型的理论框架下,芬兰的国家创新系统包含三个主体,政府、产业和大学,这三者互相渗透,协调发展。我国政府在十八大确定了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使创新能力有了明显提升,但仍存在不足。因此,本文以三螺旋模型为理论分析框架,对芬兰创新系统中的创新主体及其协同创新的模式进行研究,从而为我国创新经济的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理飞  
本文首先对三重螺旋模型理论的提出和主要观点进行了综述;然后阐述了区域创新系统的主体关系,构建了基于三重螺旋模型的区域创新系统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如何构建有效的区域创新系统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金辉  
陕西省是一个教育大省,有上千所高校,但受地域和生产基础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面对这一现状,有必要在三重螺旋模型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参考美、日、英等国政、校、企合作经验以及广东、江苏、安徽等省的实践,并围绕本省公办本科、民办高校和高职院校所存在的认识不足、环境欠佳以及深度不够等问题,研究推动三者之间的合作方案,并提出诸如完善政策和制度、发挥自身优势等方面的策略,以期能够有效促进本地经济和教育的全面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