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07)
2023(8886)
2022(7476)
2021(6723)
2020(5311)
2019(11961)
2018(11686)
2017(22413)
2016(12060)
2015(13201)
2014(13233)
2013(13188)
2012(12827)
2011(11807)
2010(12076)
2009(10939)
2008(10968)
2007(10006)
2006(9097)
2005(8515)
作者
(36426)
(30259)
(30169)
(28644)
(19380)
(14710)
(13721)
(11697)
(11550)
(11033)
(10537)
(10053)
(10033)
(9838)
(9548)
(9273)
(8857)
(8854)
(8793)
(8664)
(7746)
(7522)
(7295)
(7033)
(6928)
(6926)
(6755)
(6687)
(6221)
(6100)
学科
(57789)
经济(57632)
(31205)
管理(29678)
(24373)
企业(24373)
中国(20311)
地方(18783)
方法(18257)
(17112)
业经(15597)
数学(13453)
数学方法(13321)
(11708)
农业(11559)
(11187)
(11012)
金融(11011)
(10918)
银行(10902)
(10735)
(10662)
地方经济(10620)
(10367)
(10363)
理论(9980)
(9382)
贸易(9372)
(8987)
技术(8700)
机构
学院(174788)
大学(172750)
(73736)
经济(72126)
研究(69335)
管理(61818)
中国(51956)
理学(51762)
理学院(51053)
管理学(50188)
管理学院(49841)
科学(41596)
(38357)
(36386)
(34719)
研究所(32654)
(32290)
中心(30730)
(27941)
财经(26512)
(25914)
师范(25655)
北京(24947)
农业(24896)
业大(24767)
(24748)
(23968)
(22807)
经济学(22367)
(21842)
基金
项目(111230)
科学(87839)
研究(82613)
基金(79322)
(69495)
国家(68818)
科学基金(58162)
社会(54588)
社会科(50585)
社会科学(50568)
(44380)
基金项目(41253)
(37221)
教育(37122)
自然(35681)
自然科(34874)
自然科学(34866)
自然科学基金(34260)
编号(32936)
资助(31970)
(29969)
成果(27959)
重点(25707)
(24326)
课题(24251)
发展(24159)
(23745)
(23122)
(22528)
国家社会(22123)
期刊
(92372)
经济(92372)
研究(58382)
中国(42817)
(31965)
学报(28369)
科学(26719)
(25801)
管理(25156)
教育(23626)
农业(21784)
大学(21434)
(20864)
金融(20864)
学学(20045)
业经(16029)
经济研究(15147)
技术(14551)
财经(13608)
问题(11846)
(11814)
(11210)
世界(9140)
(9114)
商业(8545)
科技(8372)
(8321)
技术经济(8316)
国际(8242)
(8191)
共检索到2861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甫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本质上是特定经济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特定经济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它具有两种属性:阶级性和社会性。当今世界,政党在多数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于支配地位,政党制度实际上已成为衡量和把握世界各国政治秩序的晴雨表。由于政党力量的变化在于它所代表的阶级和阶层的变化,所以历史上各政党(无论是执政党还是非执政党)都在争取尽可能多的阶级、阶层和集团。因此,现代政党发展趋势是,政党的社会属性在逐步加强。本文就此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自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池仁勇  
专业市场是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市场制度,她的生存和发展基础是数量型消费群体和中小企业。随着沿海地区居民消费行为的变化,专业市场的顾客群体出现西移和北移的迹象,因而,专业市场的中心位置也在西移和北移。同时,中小企业对专业市场的功能也提出新的要求,从单纯的商品集散向商品展示、信息集散等多功能的市场转变是未来专业市场发展的趋势。所以,专业市场必须开展信息化改造和建设。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玉冰  
两岸经济实力的消长及经济交流的密切与发展;台湾对大陆经济依赖的不断加深及从两岸经济合作中的巨大受益以及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的促进推动,是两岸经济整合的现实基础。未来两岸经济整合将朝向更加直接、双向、全面和紧密的方向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宋玉波  刘勇恒  
俄/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建立了多党联合政权,又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走向了一党统制。但这条路终究没有走通。苏共随着前苏联的解体而走到其历史的尽头,俄共则随着俄罗斯多党制的确立而浴火重生———虽然处境艰难,却也不失为俄罗斯政坛的一支重要力量。苏/俄政党政治的演变说明,只有基于合法竞争的适应政治民主潮流的政党政治,才有生命力;政治权力的垄断不仅会侵犯作为权力所有者的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对权力的垄断者也是绞索。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周耀林  朱玉媛  张晓娟  颜海  周路  
我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价值表现在四个方面。本文从档案学基础理论原创性研究成果不多、对档案学基础理论深层次研究较少等六个方面指出了改革开放30年来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并从档案学基础理论的指导性、拓展性、创新性、交叉性等十大方面预测了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邬关荣  章守明  
[期刊] 改革  [作者] 郭佩霞  朱沙  
公共产品作为现代财政学的核心概念,其基础理论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其间伴随着多种思想、学科的交叉与交锋。在公共产品思想溯源的基础上,分别梳理与述评中外公共产品基础理论的发展与演变,力求能够为该领域研究者搭建一个系统的公共产品基础理论研究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把握当下研究的最近进展与国际趋势,从而促成一个独立的中国特色的公共产品基础理论研究框架的构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康小明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高等学校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为了探讨我国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经费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国际比较和计量回归等方法,对我国2008-2020年间的全社会基础研究经费和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经费的投入水平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从2008-2020年间,我国全社会基础研究经费总额应该从207.46亿元增长到828.40亿元,高校实施的基础研究经费总额应该从97.05亿元增长到437.71亿元。最后,本文在预测分析结果和国际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高校基础研究经费的投入体系和成果评价等方面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马健生  
克林顿总统多次予以强调并给予大力支持的特许学校,具有许多重要的特点,它实际上深刻地映射出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六大趋势和特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玺  蔡伟贤  姜朋  
近年来,亚洲两个发展中大国——中国和印度虽然都取得了持续高速经济增长,然而中国经济在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基础设施水平的变化也让人惊诧不已,但印度的基础设施却严重滞后,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什么我国能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耀刚  姜彦福  杜文中  
本文通过微观模型和宏观福利分析,指出最优交易方式取决于基础交易费用以及中介效率,有效率的中介参与交易将比买卖双方直接交易更优。网络交易中仍然存在各种交易费用,因而中介具有其存在合理性和发展空间,而且,网络中介还将成为网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尹碧波  张国安  
文章以企业"异质性"的根源为主线,认为企业异质性的根源存在一个由物质资本资源到人力资本资源,再到组织资本资源的演进过程。那么相应地,由于企业竞争优势源自企业"异质性",论述企业"异质性"根源的过程,就同时也是描述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的演进过程。以此为基础,本文认为企业能力理论与企业知识理论是在探索企业竞争优势源泉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的发展阶段,而不是一般所认为的是与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并行的两个理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蒋旋新  
我国职业教育经历了古代、近现代、当代(新时期)发展历史阶段。目前,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与发展处在初级阶段,还存在薄弱环节和亟需解决的问题,面临理论科学化、体制法制化、功能一体化、形式多样化、办学特色化、资源社会化的新趋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尤飞  王传胜  
针对目前关于生态经济学,尤其是基础理论的模糊认识,对于生态经济学的产生、基本问题、学科基础、研究手段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生态经济学是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生态经济阈值和人类福利问题是生态经济学的基本问题;生态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实现在人类的净精神收益与满足这种收益所消耗自然资本损失之间的平衡;生态经济的学科基础是广泛的、交叉的和动态变化的;方法论也由单一、局部、静态到多学科、集成和动态方向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