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97)
2023(4523)
2022(3677)
2021(3544)
2020(2965)
2019(6836)
2018(7366)
2017(12721)
2016(7372)
2015(8070)
2014(8478)
2013(7693)
2012(6971)
2011(6482)
2010(6640)
2009(6337)
2008(6368)
2007(5534)
2006(5250)
2005(4799)
作者
(21207)
(17710)
(17374)
(16857)
(11143)
(8402)
(8098)
(6936)
(6801)
(6333)
(6072)
(6046)
(5847)
(5840)
(5812)
(5269)
(5166)
(5133)
(5089)
(4960)
(4666)
(4407)
(4329)
(4084)
(3974)
(3962)
(3874)
(3841)
(3698)
(3576)
学科
(22620)
经济(22575)
管理(20428)
(14490)
(12703)
企业(12703)
(10156)
(8644)
中国(8459)
(7091)
(6999)
(6870)
理论(6288)
体制(6273)
方法(6253)
业经(5780)
(5635)
银行(5622)
(5480)
(5326)
金融(5319)
教育(5243)
地方(5171)
资源(5148)
(5085)
数学(4944)
数学方法(4832)
教学(4756)
农业(4218)
(4208)
机构
大学(96213)
学院(96189)
研究(38229)
(34237)
经济(33207)
管理(33029)
中国(29464)
理学(26898)
理学院(26554)
管理学(25944)
管理学院(25748)
科学(24167)
(22357)
(20456)
(19309)
(19033)
研究所(18477)
中心(16967)
(16795)
(14913)
农业(14813)
师范(14720)
北京(14601)
业大(14519)
(13951)
财经(13691)
(13327)
(13112)
技术(12900)
(12381)
基金
项目(61896)
科学(47242)
研究(46844)
基金(41854)
(37603)
国家(37266)
科学基金(30452)
社会(27208)
社会科(25554)
社会科学(25545)
(24976)
教育(22534)
基金项目(21311)
(21135)
编号(20495)
自然(19215)
自然科(18600)
自然科学(18591)
自然科学基金(18233)
成果(18179)
资助(17203)
课题(15305)
重点(14436)
(13601)
(13446)
(12326)
(12240)
项目编号(12029)
(12006)
(11946)
期刊
(44587)
经济(44587)
研究(31470)
中国(29215)
教育(19425)
学报(18175)
(17292)
(15584)
科学(15010)
管理(13498)
大学(12979)
学学(11642)
农业(11271)
(9757)
金融(9757)
技术(9224)
图书(7444)
业经(7337)
财经(7033)
经济研究(6675)
资源(6174)
(6155)
职业(6069)
(5886)
书馆(5466)
图书馆(5466)
问题(5410)
(5059)
论坛(5059)
(4956)
共检索到1632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郑勇  徐高明  
高校组织内部权力的科学配置与运行是我国高校学院制改革的难点和关键点。高校内部权力结构呈现出权力结构层次分明、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交叉渗透、矩阵式的权力分配模式等特点。为此,学院制改革应正确处理好校-院两级的关系,扩大二级学院的自主权;正确处理好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强化学术权力并创新权力分配模式。根据权力配置中的分化与制衡以及权责一致的原则,学院制改革必须建立起以绩效限定责任、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制衡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康纪田  
收入分配改革的关键是什么?不能指望保障、税收、涨工资以及做个方案等缺乏方向的皮毛改革。获得收入的决定因素是参与经济的权利与行为能力——权力,与政治权力并列且均以强制性为特征。权力,是资源权利、个人特性、他人行为选择和制度安排的函数,改变其任一个量则能改变权力而影响收入。权利是权力的内容,但资本权力与资本权利不对称,权力超出其权利而处于蛛网中心,牵动整个利益向其集中,且形成"资本权力主义"。通过从下至上的政治体制改革以重构权力体系,让政治权力促进经济权力。民主政治的力量通过改革的杠杆去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袁圣韵乐  何琬  
厂办大集体是一类特殊的集体企业,特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国有企业出资扶持兴办的、向主办企业提供配套产品或劳务服务的集体企业。其设立之初主要用于安置回城知青和主业职工子女就业,也曾历经繁荣,并为支持主业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然而,受自身体制机制不完善、不规范等因素所限,厂办大集体越来越无法适应市场竞争环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志广  
本文通过建立“财政社会学”理论框架和运用财政社会学分析方法,对我国历史上长期以来的“三农”问题进行研究。作者认为,“三农”问题,包括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其根源在于我国国家集权型财政体制和农村、城市之间不当的权力资源配置格局,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彻底改变我国传统的财政体制,建立农村城市协调发展的工商基础型公共财政体制,实行民主财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屹山  于维生  
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的根本目的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利益要通过分配来获得。利益分配机制的形成是各种权力博弈的结果,权力的格局决定分配的格局,分配体系与权力体系是同构的。为了达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最优配置,进而实现社会利益和社会福利优化,在同一层级内对于不同的经济主体要求权力对等,同时确保每一经济主体权力和责任对称,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本文借用博弈论思想,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推导,论证了上述观点。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曹勇  
资源优化配置要深化价格体制改革曹勇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市场作为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载体,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它通过价格信号引导生产和需求,调节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经济关系。价格和价格体系在分工日臻精细的今天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深化价格改革是经济转...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黄和亮  
集体林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反复与曲折,与过分强调集体林地的具体经营方式紧密相关。集体林地使用制度的突出问题之一在于弱市场化配置,因此集体林地使用制度改革不应简单地在集体山林的分户经营、股份合作制或其他经营方式之间进行选择,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构建有利于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提高集体林地资源配置效率的制度。强化集体林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以集体林地租赁经营逐步取代无偿承包制;二是推行集体林地使用权的招标出让和拍卖出让;三是培育以林地使用权流转为核心的林业要素市场;四是以产权为纽带,促进集体林地使用权与社会资本的结合。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许玉明  柯昌波  袁伟  
尽管我国科技体制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但是由于政府采购科技成果背离市场原则以及依然非市场化配置科技资源给予企业和应用性科研机构,打乱了政府、科研机构、企业之间资源配置的市场化体制与机制。应确立"科技事业管理"与"应用技术市场"双轨运行机制:在科技事业管理中,重点推进"事业拨款"和"合同采购"双轨并行机制,纠正合同采购中的事业经费审核制度;在应用科技市场中,要建立和完善市场化配置资源的运行机制。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范先佐  
教育资源配置,通常是指在教育资源数量一定的情况下,如何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在教育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或在不同子系统之间进行分配,以期投入教育的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使用,求得教育持续、协调、健康发展。要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教育体制和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是否合理。因此,教育体制和资源配置方式,及其与经济体制和经济资源配置方式的关系,就成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要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杨羽  齐春梅  
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推动了大学内部权力机构和权力主体重置,形成了决策权、执行权、审议权、监督权、选举权和罢免权分权而立的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事务决策的权力制衡机制。这种混合型治理结构促成了各方利益诉求的有效整合,形成了大学内部动态的价值与利益平衡。日本国立大学改革在带来成功的同时,也暴露出学部权力和责任关系不对等、校长集权缺乏有效监督等一系列问题。我国高校要批判地借鉴日本国立大学内部权力配置变革的经验,完善政策制度顶层设计,优化校院两级权力配置,形成多元参与的决策权结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苏艳芳  李宇红  
30年来的国企改革一直以产权改革为核心,但这一改革路径并没有实现国企作为市场经济组织的约束性与自治性。国企改革关键是国企治理的权力配置,而治理是安全与效率及运营成本的权衡。解决国有企业治理的悖论,在于认清国有股权的公权属性和行使过程中的私权化,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设计国企治理架构,只有这样,才能突破简单的产权理论模式思维,创新市场经济组织理论体系和实践机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赵国钦  曾庆斌  
政府权力空间配置制度作为政府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对于社会资源配置以及社会利益平衡具有突出的作用。现行政府权力空间配置制度在政治、政策、经济和区域层面的缺陷为地方政府行为变异提供了可能。在政府权力空间配置制度的空间构成基础、组织结构以及治理范式转换的宏观背景之下,有必要通过公共服务的地方分权,优化权力配置空间格局以及整体性治理理念的引入破解困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