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70)
2023(10040)
2022(8376)
2021(7620)
2020(6307)
2019(13888)
2018(13345)
2017(25902)
2016(13862)
2015(15017)
2014(14477)
2013(13975)
2012(12512)
2011(11057)
2010(11409)
2009(11025)
2008(11151)
2007(10126)
2006(9189)
2005(8535)
作者
(36635)
(30483)
(30225)
(28649)
(19475)
(14375)
(13714)
(11531)
(11314)
(11104)
(10109)
(10035)
(9866)
(9486)
(9481)
(9251)
(9032)
(8948)
(8849)
(8602)
(7435)
(7311)
(7252)
(6967)
(6932)
(6778)
(6768)
(6685)
(5956)
(5915)
学科
(73944)
企业(73944)
(72294)
管理(62654)
(54648)
经济(54563)
(24938)
业经(22568)
方法(21415)
(19470)
财务(19447)
财务管理(19434)
企业财务(18453)
(16077)
(15487)
技术(14904)
数学(13733)
(13730)
数学方法(13528)
(13389)
中国(13346)
理论(12755)
(12582)
企业经济(12143)
(11823)
贸易(11815)
(11594)
经营(11309)
技术管理(10539)
农业(10510)
机构
学院(195448)
大学(186392)
(82925)
管理(82074)
经济(81248)
理学(69542)
理学院(68950)
管理学(68195)
管理学院(67794)
研究(58240)
中国(47591)
(43048)
(37569)
财经(32942)
(31446)
科学(30646)
(29652)
(27357)
中心(27263)
(24792)
研究所(23976)
商学(23968)
经济学(23963)
财经大学(23941)
商学院(23723)
北京(23464)
(22568)
师范(22425)
(22120)
业大(21859)
基金
项目(119904)
科学(97256)
研究(94631)
基金(87609)
(73340)
国家(72540)
科学基金(65184)
社会(61386)
社会科(58225)
社会科学(58213)
(48045)
基金项目(44996)
教育(43343)
自然(40352)
编号(40194)
自然科(39470)
自然科学(39462)
自然科学基金(38817)
(38766)
资助(35178)
成果(32461)
(27392)
课题(27149)
(26312)
重点(26262)
(26145)
项目编号(25866)
(25442)
(25422)
(25322)
期刊
(101535)
经济(101535)
研究(58363)
(37953)
管理(37824)
中国(36961)
科学(22563)
(20829)
(20793)
金融(20793)
教育(20436)
学报(19229)
技术(18933)
业经(18908)
财经(16633)
经济研究(16146)
大学(15860)
学学(15084)
(14362)
农业(13811)
财会(11919)
问题(11840)
(11590)
技术经济(11222)
现代(11057)
商业(10110)
国际(10050)
会计(9834)
经济管理(9711)
(8772)
共检索到3015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袁凯华 李后建  
结合当前GDP导向下的晋升激励与层层加压的减排任务考核现实.立足于政治经济学角度.提出了政企合谋下策略性减排困境的假说.并利用1997 -2011年间的相关数据进行双向固定效应下的普通面板与空间计量的检验。实证分析发现.相对于环境库茨涅茨曲线、污染天堂以及财政分权假说.晋升压力下本地晋升官员与企业合谋追求产出最大化的行为才是导致废气排放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而即使考虑到政策时滞效应以及地区之间的空间依赖效应之后.政企合谋核心变量始终显著.但其他污染假说的备择变量依旧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政企合谋导致外溢性物品排放恶化的假说十分稳健;同时.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年度虚拟变量表明.尽管减排约束影响了合谋...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彦博  寇坡  张丹宁  于清雅  
考虑到污染物动态变化的影响,本文构建连续时间内地方政府和污染企业之间的Stackelberg微分博弈模型,对企业污染减排过程中的政企合谋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和排污企业的合谋程度与地方政府的GDP偏好成正相关,与环境绩效的考核比重成负相关;不同的环境负责制对政企合谋的影响方向相反:任期负责制增强了地方政府的合谋动机,而终身负责制可有效地抑制地方政府的合谋动机;中央政府提高监督力度和惩罚成本系数增加了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合谋成本,是抑制政企合谋的外在约束。为抑制政企合谋,应转变以GDP为核心的单维扭曲机制,推进建立生态环境终身负责制;积极引导社会第三方的环境参与,弥补中央政府环境监管的不足;多元化惩罚手段,将经济惩罚和政治惩罚相结合,提高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合谋成本。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莉  高元骅  徐现祥  
市县政府官员是中国国有土地的法定批租人,地方官员的个人特征是否会影响土地出让?本文采用2003~2008年中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发现,平均而言,本地晋升的市长多出让约10%的土地。这一现象不能为地方官员的土地财政、土地引资动机以及地方官员的本地知识和天然的感情联系等因素所解释。本文把这种现象归因于本地晋升的官员具有更大的合谋可能性,初步的直接证据是,本地晋升的市长通过挂牌多出让土地、土地的单位收益不受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罗福周  唐佳  
为有效解决政府监管环境下企业低碳生产行为的策略选择问题,构建了第三方力量监督下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的演化博弈模型。通过建立复制动态方程,分析二者的演化稳定策略;以建筑企业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不同参数设定下模型的演化路径。研究发现,政府行为和企业决策之间相互影响,当政府加大对企业坚持传统生产方式时的处罚力度、增大政府监管成功时所获直接收益和额外收益、增强第三方力量监督力度时,企业更倾向于低碳生产模式。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促进提高减排效率的相关对策建议,以期形成政企共治的良好态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聂辉华  张雨潇  
本文在一个"中央政府一地方政府一企业"三层博弈模型中,刻画了中央政府默许政企合谋与防范政企合谋的最优契约。我们发现:(1)当经济增长的好处超过社会稳定的成本时,中央政府会默许地方政府和企业合谋,这解释了普遍的政企合谋现象(矿难、环境污染、逃税等);(2)价格水平、公众偏好、事故发生概率的变化会导致中央政府在防范合谋和默许合谋之间转变,并体现在产量波动上,这解释了中央政府对生产活动的周期性干预;(3)与集权(垂直管理)相比,分权(属地管理)在某些条件下更容易导致均衡合谋,并且合谋的产量更高、利益输送更多,但无谓损失更小;(4)对中央政府来说,分权弱优于集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殷红  
如何防范国企经营者和主管部门官员之间合谋侵占国有企业的生产剩余,一直是政府部门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根据Laffont和Martimort等在委托-代理框架下提出的分权制思想,构建了防范国企经营者合谋的"囚徒困境"博弈模型。但由于基于"囚徒困境"博弈所构建的双重审核机制可能产生过高的审查成本,且其实施受到主管官员有限责任的限制,因此通过引入不对称信息进一步改进了"囚徒困境"博弈,使不合谋的均衡结果能在更宽松的条件下实现。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龙硕  胡军  
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乃至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文章从政企合谋的视角,根据企业的逐利性以及地方政府官员对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双重考量,构建了动态博弈模型来刻画导致地方环境污染的内在机制:即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信息不对称的情形下,企业具有向地方政府行贿以寻求环境规制的放松,从而扩大生产的动机;而地方政府则出于政治和经济两种利益的考虑,均有放松环境规制以帮助企业扩大生产的动机,由此形成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政企合谋,加剧环境污染。进一步地,文章运用中国28个省份1991-2010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普通面板和空间面板模型加以验证,结果均证实了文章的核心结论:政企合谋将加剧地区环境污染。因此...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贾铃铃  陈选能  贾娜娜  
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了积极性不高、深入程度不够、参与不够规范等困境。从交易费用理论的视角来看,负担的交易费用过高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产生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基于此,文章提出发挥行业协会等中间性组织的作用、搭建区域性校企合作网络服务平台、对企业投入的专用性资产进行补贴、构建职业院校和企业间的可信承诺关系、筛选合适的企业作为教育型企业等策略来降低或分担企业的一部分交易费用,以此强化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波  
节能减排不仅是推进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核心要义,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在我国,要实现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约束性目标,需要进行艰难的产业结构调整、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阶段跨越,并应采取体制、政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推进措施。包括政府投资、税收、政府采购和财政贴息在内的财税政策措施对于推进我国节能减排至关重要。本文认为,政府投资政策应重在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应用,经由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节能减排;税收政策应立足于综合采取增设环境污染税、低技术污染税以及税收优惠和减免等激励和惩罚并重措施;政府采购应通过扩大高效节能减排产品市场需求...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刘锦芳  
在Kofman和Lawarree(1996)提出的防范合谋的囚徒困境模型基础上,笔者分析了不同生产率经营者的合谋行为,得出:以ε∈(0,1)的概率派出第二个审计师、强化刚性法律的"硬约束"和完善审计师的激励机制,可以阻止审计合谋。同时还得出:委托人对经营者类型的判断对防范合谋的效果起决定作用,对审计师的奖励必须在一个合理的限度内,才能保证审计师和经营者的行为向预期方向发展,否则将无法阻止合谋;审计师的道德约束、风险厌恶有助于防止审计合谋,而国有企业监管者在阻止审计合谋中,可以发挥同企业真实所有者一样的作用,这为国资部门对国有企业实行审计公开招标和抽查复审提供了理论支持。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斌  张晓冬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垃圾围城"现象日益突出。近年来,虽然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但相对于不断增长的垃圾产量,无害化处理能力和水平仍有待提高。部分地方政府为解决自身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选择与垃圾处理企业合谋,引发大量"垃圾跨省倾倒"案件,对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基于此,本文以动态博弈模型为基础,分析了政企合谋影响污染转移的内在机制,并选取2003—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对理论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政企合谋加剧了地区污染转移,且随着分位数的提高,政企合谋对污染转移的影响逐渐增强;中央监管强度和社会监督强度的提高都能显著降低污染转移量,但中央监管对污染转移的影响大于社会监督。本文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国磊  张新文  
新农合制度实现了农村医疗保险"从无到有"的根本性转变,在减轻农民医疗支出负担、降低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国家不断加大对新农合的投入力度和逐年增加基金支出比例,但参保农民的受益程度和获得感却逐年递减,呈现出"投入—收益负相关"现象。基于桂南B镇调研发现:新农合在征缴过程中出现府际间纵向博弈、部门间横向博弈与政府与民众间混合博弈的特征,征缴难度逐年加大。在精准扶贫的考核压力之下,各利益相关主体呈现出由博弈走向共谋的趋势:基层政府以默许异地参保与就近医疗提升缴费率,基层干部以通过联镇包村与服务下沉将政策宣传到位,职能部门以财政兜底与帮扶资助的方式缓解贫困户压力,进而化解因政策执行内卷化、选择性回应和政府动员失灵而造成的征缴困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春华  
转化学习理论特别强调要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正确运用经验和批判性反思的作用,注重促使学习者在理性交谈(或理性合作互动)过程中实现有效学习,是成人教育领域最重要的学习理论之一。从转化学习理论的视角分析教师学习的价值,探讨教师学习的路径,提高教师学习的效率,是一个极具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问题。本文厘清了转化学习理论与教师学习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教师在现实学习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远本  陈思萌  
全球经贸规则助推了经济全球化发展,协调和保障了商品的跨境流动。但随着国际地缘政治、区域经济和国际利益等多层面的影响,全球经贸秩序不断失衡。本文围绕全球贸易规则和国际货币制度两方面展开研究,发现现行贸易规则滞后于价值链贸易发展,且美元本位制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失衡。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积极参与国际经贸治理,无论是区域协定签订数量还是在国际货币组织中的话语权均有显著提升,但与发达经济体相比仍有较大差异。事实上,金融危机促使国际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西方国家全球经贸治理能力不足、新兴经济体及中国的实力和治理能力增强共同为中国参与全球经贸规则重塑提供了历史机遇。中国应抓住转型机遇期,积极参与全球经贸规则制定和各项公共事务,从四个方面实现全球经贸治理话语权的提升:第一,坚持高水平开放,推进全球投资有益环境;第二,坚持可持续增长,推动全球贸易包容协调;第三,坚持提供公共产品,提升全球领域认同感;第四,坚持发展数字经济,提高数字经济规制能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唐益  
由于收入确认的复杂性、多样性及难以避免的主观性,被审企业经营管理层往往通过营业收入的跨期舞弊,或提前确认收入,或延后确认收入,调节和平衡营业收入以达到完成盈余指标的目的,独立审计师难以将收入的截止审计风险降到合理水平。本文通过建立"1月1日至12月31日"与"7月1日至第二年的6月30日"两期镶套并依次滚动的盈余绩效考核和年报的应对策略,可大大减少营业收入的跨年舞弊,为盈余绩效考核和年报收入审计提供了新的改进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