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79)
2023(17914)
2022(14936)
2021(13686)
2020(11528)
2019(25909)
2018(25513)
2017(48134)
2016(26138)
2015(28956)
2014(28421)
2013(27676)
2012(24837)
2011(22434)
2010(23062)
2009(22244)
2008(21281)
2007(19218)
2006(17053)
2005(15687)
作者
(73482)
(61026)
(60897)
(57881)
(38921)
(29272)
(27649)
(23494)
(23317)
(21847)
(20859)
(20846)
(19660)
(19615)
(19068)
(18970)
(17973)
(17895)
(17734)
(17427)
(15267)
(15047)
(14835)
(14046)
(13607)
(13597)
(13596)
(13507)
(12417)
(12066)
学科
(103539)
经济(103377)
管理(91717)
(88831)
(85247)
企业(85247)
方法(42396)
(34013)
中国(33463)
数学(33356)
数学方法(32777)
业经(30613)
(28386)
金融(28378)
(26934)
(26696)
银行(26672)
(25797)
(25756)
(24015)
财务(23940)
财务管理(23907)
地方(23047)
企业财务(22650)
理论(21786)
(20766)
(19514)
(19266)
环境(19265)
(18682)
机构
学院(360564)
大学(356029)
(142305)
管理(139208)
经济(138943)
研究(118177)
理学(118028)
理学院(116719)
管理学(114404)
管理学院(113741)
中国(97404)
(77064)
科学(72249)
(71807)
(58763)
(57226)
中心(56277)
财经(55635)
(54798)
研究所(52874)
业大(51208)
(50151)
北京(48521)
(46262)
(45805)
师范(45348)
(44220)
经济学(43336)
农业(42168)
财经大学(41018)
基金
项目(239410)
科学(189083)
研究(175295)
基金(173127)
(150710)
国家(149434)
科学基金(129609)
社会(111837)
社会科(105961)
社会科学(105934)
(95293)
基金项目(90913)
自然(83833)
自然科(81830)
自然科学(81810)
自然科学基金(80303)
教育(80105)
(79114)
编号(71201)
资助(70806)
成果(57335)
重点(53989)
(51103)
(51001)
(50913)
课题(49872)
创新(47508)
(47224)
国家社会(46238)
科研(45394)
期刊
(166102)
经济(166102)
研究(105672)
中国(77615)
(60160)
管理(56888)
学报(54260)
科学(51446)
(49107)
(43898)
金融(43898)
大学(41756)
学学(39324)
教育(38218)
技术(32970)
农业(31922)
业经(28345)
财经(27866)
经济研究(25171)
(24044)
问题(21976)
(18322)
技术经济(17681)
财会(17280)
资源(17232)
现代(17222)
统计(16976)
(16914)
科技(16660)
(16326)
共检索到5588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有志  柏晓东  宋阳  唐梓又  
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需要金融支持,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尤为重要。政企合一体制下森林资源型城市金融生态的优化需要政府的积极推动,有限市场化。通过对森林资源型城市(以伊春市为例)金融发展特殊性的分析,提出构建"绿色、立体化金融生态"的构想,并从完善碳汇交易市场体系、积极推动森林资源资产化运营、不断完善符合生态要求的传统产业体系等方面培育金融生态微观基础,从完善绿色金融发展的宏观环境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逢民  张会元  钱峰光  刘玉杰  张广  吴艾君  杜志文  杨华  林阿楠  周庆海  李锁清  吴永奇  陈宝刚  成秋如  
由于特定历史环境下传统“政企合一”体制的延续,黑龙江省伊春林区金融生态环境问题严重。作为我国经济转型的后进省份,黑龙江省被“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总报告”排到全国末位,而伊春市又是黑龙江省四个信贷零授信地区之一。对这种区域内特殊的“政企合一”体制及其与金融生态环境关系的考察,不仅有助于我们对后转型地区经济改革和金融发展道路的思考,而其本身作为一个典型性案例,也有助于加深对我国体制转型过程本身的理解。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迅  
作为国有林区的典型代表,伊春市在全国率先试点探索林区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国有林区改革之后,经济年均保持在11.8%的增长态势。但随着转型和改革的逐渐深入,资源性、体制性、结构性、社会性等矛盾叠加显现,城市发展重新深陷"两危"困境。2014年上半年,伊春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下降10.5%,转型和改革后首次出现负增长,如何破解并盘活现有经济要素实现以市场化方式引导和优化金融资源支持城市转型,是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许兆君  柏晓东  李道刚  张晓梅  
本文提出政府应建立和巩固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通过不断的制度创新,为国有林权制度改革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整体社会环境和制度安排。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黄凤  
文章以典型的林业资源型城市伊春市为例,分析了林业资源型城市在经济增长、城镇化发展的同时,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公共服务水平低和社会负担沉重等问题。按照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伊春市应通过优化产业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等实现成功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黄凤  
文章以典型的林业资源型城市伊春市为例,分析了林业资源型城市在经济增长、城镇化发展的同时,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公共服务水平低和社会负担沉重等问题。按照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伊春市应通过优化产业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等实现成功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臧淑英  李丹  韩冬冰  
随着人类对资源的不断利用,资源型城市大都面临着转型问题,如何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既是一个需要研究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通过伊春市经济资本和技术资本发展困境分析,采用生态足迹方法计算了资源型城市伊春市2003年的生态足迹,得出此地区尚未出现生态赤字,但对它的转型却迫在眉睫,据此提出了伊春市应向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转型的思路及实现路径和方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臧淑英  吴相利  伊仙美  
伊春市是以森林资源为主的资源型城市,是全国最大的林区之一,经过50年的超负荷开发,已面临“林竭城衰”的困境。保护好森林,发展区域经济,实现林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发展好接续产业。国家已把伊春市作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试点。文章在分析伊春市经济转型的结构性障碍、特有主导资源———森林资源开发利用损益评价、接续产业发展优势基础上,提出了伊春市新时期生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线路图。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唐海萍  吴必虎  
在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之后 ,生态旅游成为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一条新途径 ,可以发展为一个地区的新产业。黑龙江省伊春市以林业为支柱产业 ,其森林生态旅游产业的开发有很多优势。该文从生态学和旅游资源角度分析了伊春市森林资源的特点及其功能定位 ,并以伊春市具有代表性的五营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从确定生态安全下的旅游资源规划与实施、基础设施的建设、旅游地管理和开发可吸引旅游的属地和周边地 4个方面介绍了在伊春开展生态旅游的构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相利  臧淑英  
森林生态旅游是国际上持续的热点旅游形式,对于林区而言开展森林生态旅游也是其发挥生态、经济和社会效应的重要方式。伊春市是我国最大最典型的林业专业化资源型城市,其森林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发展的社会背景与经济基础条件良好、旅游行业发展也初具规模,又恰逢城市产业的转型时期,旅游业被列为城市发展的五大支柱性接续产业来重点发展,作为老工业基地城市振兴重要举措的旅游业的发展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把握住良好的发展机遇、承担起区域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重任,推进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采取“一个主题与二个基点、三个结合与四个原则、五个系列”的发展战略以全面实现伊春森林旅游的发展。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欧阳桂香  
国有林区是生态产品的重要提供者,在生态保障中居于重要地位,是生态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力量。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到伊春市调研时提出"生态就是生产力"重要观点,深入浅出地诠释了"生态文明包含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深刻含义。国有林区(林场)改革实施两年来,仍有很多林区面临融资困难。本文以伊春重点国有林区为例就开展权抵押进行研究,旨在通过信贷供给方式的改变加强生态保护,促进经济发展。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欧阳桂香  
国有林区是生态产品的重要提供者,在生态保障中居于重要地位,是生态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力量。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到伊春市调研时提出"生态就是生产力"重要观点,深入浅出地诠释了"生态文明包含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深刻含义。国有林区(林场)改革实施两年来,仍有很多林区面临融资困难。本文以伊春重点国有林区为例就开展权抵押进行研究,旨在通过信贷供给方式的改变加强生态保护,促进经济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华景伟  
分析了伊春国有林区在资源、体制、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四大矛盾,以及接续替代产业支撑力度弱、创新企业少,优势珍贵树种面临消亡、育林基金严重不足等现状,认为通过实施“天保”工程、停伐红松林、规划四大经济聚集区等,伊春已具备国有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条件。为实现转型需采取对策: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实施林权制度改革,积极发展林下经济,调减木材产量,发展替代产业,发展非国有经济,搞好对俄贸易等。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匡贞胜  申立  肖莎  
近年来中国部分传统资源型地区的社会经济已发生重大变迁,引发了原有行政区划结构不适应,已成为国土空间治理的难题。文章基于行政区划体系配置资源的特性,从产业结构转型、体制关系转变和管理模式转换等三个维度阐释了资源型地区行政重构、空间重组以及体制改革需求的生成机制,并以伊春市的行政区划调整为例,揭示了资源型地区政区改革的背景、过程与逻辑。最后,结合国土空间与行政框架高度同构的现实情境,探讨了未来资源型地区的政区改革方向,认为有必要融合生态系统、行政组织与利益主体,以整合资源治理空间、契合地区功能定位以及提升公共服务效率为原则,探索管治尺度的重构路径,重塑与国土空间新功能相耦合的行政框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宋广军  王立海  
森林资源动态分析一般具有少数据和贫信息带来的灰色不确定性,灰色系统理论是解决这一问题重要工具。以伊春林区2001~2012年森林资源的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灰色理论系统建立动态预测模型,对其森林蓄积量、有林地面积、森林覆盖率3个资源指标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运用灰色预测建立的模型的预测结果经检验,精度较高;伊春林区森林资源在未来3 a内将会持续增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