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34)
- 2023(7808)
- 2022(6432)
- 2021(6104)
- 2020(5315)
- 2019(12411)
- 2018(12376)
- 2017(24472)
- 2016(13001)
- 2015(14389)
- 2014(14343)
- 2013(14260)
- 2012(13196)
- 2011(11709)
- 2010(12224)
- 2009(11784)
- 2008(12279)
- 2007(10867)
- 2006(10182)
- 2005(9628)
- 学科
- 企(68129)
- 企业(68129)
- 业(66256)
- 济(56821)
- 经济(56725)
- 管理(56188)
- 财(26883)
- 方法(25724)
- 业经(20288)
- 制(18635)
- 务(18597)
- 财务(18582)
- 财务管理(18559)
- 数学(18473)
- 数学方法(18392)
- 企业财务(17538)
- 中国(16443)
- 贸(16104)
- 贸易(16096)
- 易(15920)
- 技术(14141)
- 体(13446)
- 农(12710)
- 出(12633)
- 策(12276)
- 体制(12183)
- 和(11949)
- 企业经济(11871)
- 银(11780)
- 银行(11775)
- 机构
- 学院(187812)
- 大学(185288)
- 济(86910)
- 经济(85368)
- 管理(77041)
- 理学(64596)
- 理学院(64023)
- 管理学(63543)
- 管理学院(63153)
- 研究(57281)
- 中国(50372)
- 财(47994)
- 京(38737)
- 财经(36470)
- 经(32949)
- 江(29766)
- 科学(28025)
- 所(27771)
- 经济学(27281)
- 财经大学(26833)
- 中心(25870)
- 北京(25298)
- 经济学院(24836)
- 研究所(23936)
- 商学(23572)
- 商学院(23388)
- 州(23254)
- 范(20955)
- 师范(20821)
- 院(20701)
- 基金
- 项目(106927)
- 科学(85925)
- 研究(84580)
- 基金(79292)
- 家(65910)
- 国家(65222)
- 科学基金(57611)
- 社会(56289)
- 社会科(53486)
- 社会科学(53470)
- 基金项目(41152)
- 省(40421)
- 教育(39003)
- 编号(34610)
- 自然(33977)
- 自然科(33210)
- 自然科学(33199)
- 划(33067)
- 自然科学基金(32686)
- 资助(32388)
- 成果(28838)
- 部(25554)
- 创(24064)
- 制(23822)
- 业(23499)
- 国家社会(23483)
- 性(23307)
- 课题(23261)
- 教育部(23106)
- 重点(23032)
- 期刊
- 济(103450)
- 经济(103450)
- 研究(63652)
- 财(41652)
- 中国(38032)
- 管理(35545)
- 融(24413)
- 金融(24413)
- 科学(20366)
- 财经(19391)
- 教育(19275)
- 学报(18871)
- 技术(18148)
- 农(17360)
- 经济研究(17115)
- 业经(17052)
- 经(16800)
- 大学(16027)
- 学学(14866)
- 贸(14760)
- 问题(13803)
- 国际(12778)
- 技术经济(11618)
- 财会(11347)
- 会计(10875)
- 农业(10680)
- 商业(10274)
- 经济管理(10259)
- 现代(10195)
- 理论(9949)
共检索到3043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宇 方雷
政企分开是铁路行业改革与发展的前提条件,任何改革的动议和措施都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实践探索。新时代我国铁路行业改革,要祛除政企不分模式的体制积弊。治理理论提供了全新的审视视角,域外改革实践为我国铁路行业改革提供了经验借鉴。应依循"逻辑-机制-法治"的改进路向,立足我国国情,突出问题导向,在准确把握铁路行业发展阶段和规律特征的基础上,探寻一条中国特色的铁路行业"善治之路"。
关键词:
铁路行业改革 政企分开 治理与善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国民
我国电力行业经过最近3年的改革,发生了许多变化,同时出现了很多问题,如电力短缺、电价上涨、发电项目的盲目建设等。本文从电网建设视角分析指出,厂网分开后,输配电未分开,电力改革的不彻底,导致我国的电网建设滞后,而电网建设滞后阻碍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化,并成了目前电力行业中这些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文章在最后对如何在不同时期加快电网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市场化 电网建设 电力改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许维安
“实行政企分开,这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以及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虽然,“国企改革很早就提出政企分开,但直到现在,政府依然管得过多,过死。”这说明政企分开的问题至今仍然是一个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过去政企分开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总结。本文试图从政府和国有企业之间关系这个角度来进行总结。相信这样的探讨,将有益于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国峰
我国农村产权改革本质上是一个在所有权关系基本不变前提下的生产经营方式的调整,它具有强烈的路径依赖性。尽管农村产权改革为后来的城市产权改革提供了社会稳定和实践经验的条件,但由于产权安排的内在矛盾,它却落在了城市产权改革的后面。这种矛盾的一个主要表现就在于管理体制与农地集体所有之间的相互绑定,加上农业的产业特性和主导生产要素的不同,我国农村产权改革已经走到了亟需进一步深化的临界点。与城市产权改革一样,农村产权改革也必须"政企分开"和制度重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金英
文章在介绍和探讨市场内涵的基础上,提出走向市场是当前铁路企业的现实选择,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和探讨了在当前形势下铁路企业走向市场的具体对策,即转变思想观念,主动面向市场;改革运输组织,积极适应市场;推进融合发展,大力开拓市场;提升管理水平,努力确保市场。
关键词:
铁路 企业 市场 对策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亮
经过20多年的积极探索,我国在通识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国内教育界已对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达成了高度共识,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通识教育在整体上仍处于探索期,尚未形成一套公认的通识教育模式,在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中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本文认为,只有从中国语境出发,以本土化为原则,建构一套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符合的通识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以及制度规范,才能切实有效地推动我国通识教育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
通识教育 专业教育 本土化 中国灵魂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傅维利
"选拔"与"导引"功能的矛盾以及保证高考的"公平性"与满足儿童青少年个性化特长发展需要的矛盾,是导致当代高考改革难以走出困境的两对基本矛盾。因而,树立起高考有限功能的理念,并将改革的重心从导引基础教育转向有利于高校个性化选拔,是今后高考改革的必由之路。高考改革应坚定地确立起公平约束测评技术和录取方式,增强高校和学生双向自主选择权利,考察知识水平与考察思维技能兼顾等原则。分设学科基础类和学科专项类考试科目,确定录取入围基准以及高校自主确定录取集合科目等,是新高考改革方案设计的核心要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传吉 邵青
政企分开新论●张传吉邵青经济体制改革十几年来,我们所谈最多的话题之一是政企分开。这是因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搞好国有企业,而搞好国有企业则离不开政企分工。人们似乎已形成这样一种思维定式,某些国有企业之所以搞得好,一定是政企分开了;而某些国有企业搞...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新钦
政企分开必须考虑企业的性质和地位,保证出资人到位,必须与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结合起来。特殊性企业与政府只能实行有限分开,明确划分国有资本出资人代表、特殊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劳动者之间的责、权、利,按出资人制度与市场经济规则双重要求创建新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政府通过法律、行政和市场等手段对特殊企业进行管理,保证特殊企业重大问题政府控制;一般性企业与政府彻底分开,企业按企业治理结构完全自主经营管理,一般性企业中的国有股份,政府委托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管理,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以普通股东的身份参与一般性企业的管理,主要职责是保证国有资产完整与增值。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周敏慧 陶然
作为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主要模式,"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否有助于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否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仍存在探讨空间。本文基于对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就和教训的考察,指出"混合所有制"可以作为竞争性部门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过渡形式;对于垄断央企的改革应该充分借鉴国际上自然垄断行业的改革经验,打破行政垄断,推动竞争性框架建立,并切实实现从"管企业"逐步调整为"管资本",通过改革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并为经济创造新的增长点。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扬
当前国有企业困境及改革出路刘扬一、国有企业的困境与主要矛盾国有企业改革始终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问题。国有企业改革不到位,市场经济体制就建立不起来,其他方面的改革也难以进行。十几年来,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探索,经历了扩大企业自主权、推行经济责任制、两步...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夏卫国
试析我国铁路事业的困境与出路夏卫国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步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但我们同时也应注意在这种乐观形势背后存在一系列隐患,在这些隐患当中铁路运输的滞后就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问题。多年以来,铁路系统一直承担着全国2/3的客货运输任务,可以称得...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元日希
论政企分开与政资分开郭元日希(西南财经大学)一、政企分开的核心是政资分开我国18年来改革开放的历史表明,政企不分的问题在相当领域中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其中,最突出的是发生在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方面。这些年来,我们发展了股份制,但一些国有控股公司,...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江龙学 雷隆
当前我国国企改革已进入关键性阶段,国企改革的成败直接关系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兴衰。而国企的政企不分和所有者缺位的内在替代性是使国企陷入两难境地的内在原因。笔者认为所有者补位是在较长时期内我国国企改革和发展的惟一根本出路,并提出所有者补位的几种途径和方式
关键词:
国企 所有者补位 政企分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