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35)
- 2023(8333)
- 2022(6588)
- 2021(5931)
- 2020(5167)
- 2019(11261)
- 2018(11249)
- 2017(21303)
- 2016(11475)
- 2015(12827)
- 2014(12911)
- 2013(12550)
- 2012(11292)
- 2011(9806)
- 2010(9998)
- 2009(9621)
- 2008(9738)
- 2007(8944)
- 2006(7892)
- 2005(7409)
- 学科
- 业(72241)
- 企(69564)
- 企业(69564)
- 管理(55046)
- 济(51527)
- 经济(51446)
- 业经(24984)
- 财(21887)
- 方法(20719)
- 农(19671)
- 务(18241)
- 财务(18220)
- 财务管理(18211)
- 企业财务(17268)
- 技术(14957)
- 农业(14691)
- 制(14078)
- 数学(13078)
- 体(13029)
- 数学方法(13011)
- 策(12789)
- 理论(12133)
- 划(12033)
- 企业经济(12013)
- 经营(11372)
- 和(11271)
- 中国(11124)
- 体制(10430)
- 技术管理(10080)
- 决策(9020)
- 机构
- 学院(170524)
- 大学(161978)
- 管理(72096)
- 济(71356)
- 经济(70040)
- 理学(61406)
- 理学院(60907)
- 管理学(60256)
- 管理学院(59942)
- 研究(49699)
- 中国(41814)
- 财(35261)
- 京(33742)
- 农(30356)
- 科学(28360)
- 江(27606)
- 财经(27386)
- 经(24765)
- 所(24702)
- 业大(24080)
- 农业(23969)
- 中心(22982)
- 研究所(21860)
- 商学(21802)
- 商学院(21615)
- 州(21340)
- 北京(20763)
- 经济学(19960)
- 财经大学(19806)
- 经济管理(19497)
- 基金
- 项目(106790)
- 科学(86069)
- 研究(80937)
- 基金(77893)
- 家(66236)
- 国家(65521)
- 科学基金(58691)
- 社会(52265)
- 社会科(49491)
- 社会科学(49480)
- 省(44106)
- 基金项目(41215)
- 自然(37594)
- 自然科(36801)
- 自然科学(36791)
- 教育(36425)
- 自然科学基金(36208)
- 划(34639)
- 编号(33074)
- 资助(30777)
- 业(30519)
- 创(26075)
- 成果(25452)
- 创新(23268)
- 部(23262)
- 重点(23159)
- 发(22962)
- 制(22535)
- 课题(22470)
- 国家社会(21079)
共检索到2606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江龙学 雷隆
当前我国国企改革已进入关键性阶段,国企改革的成败直接关系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兴衰。而国企的政企不分和所有者缺位的内在替代性是使国企陷入两难境地的内在原因。笔者认为所有者补位是在较长时期内我国国企改革和发展的惟一根本出路,并提出所有者补位的几种途径和方式
关键词:
国企 所有者补位 政企分开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传吉 邵青
政企分开新论●张传吉邵青经济体制改革十几年来,我们所谈最多的话题之一是政企分开。这是因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搞好国有企业,而搞好国有企业则离不开政企分工。人们似乎已形成这样一种思维定式,某些国有企业之所以搞得好,一定是政企分开了;而某些国有企业搞...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新钦
政企分开必须考虑企业的性质和地位,保证出资人到位,必须与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结合起来。特殊性企业与政府只能实行有限分开,明确划分国有资本出资人代表、特殊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劳动者之间的责、权、利,按出资人制度与市场经济规则双重要求创建新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政府通过法律、行政和市场等手段对特殊企业进行管理,保证特殊企业重大问题政府控制;一般性企业与政府彻底分开,企业按企业治理结构完全自主经营管理,一般性企业中的国有股份,政府委托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管理,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以普通股东的身份参与一般性企业的管理,主要职责是保证国有资产完整与增值。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元日希
论政企分开与政资分开郭元日希(西南财经大学)一、政企分开的核心是政资分开我国18年来改革开放的历史表明,政企不分的问题在相当领域中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其中,最突出的是发生在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方面。这些年来,我们发展了股份制,但一些国有控股公司,...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金英
文章在介绍和探讨市场内涵的基础上,提出走向市场是当前铁路企业的现实选择,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和探讨了在当前形势下铁路企业走向市场的具体对策,即转变思想观念,主动面向市场;改革运输组织,积极适应市场;推进融合发展,大力开拓市场;提升管理水平,努力确保市场。
关键词:
铁路 企业 市场 对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霍军
现代企业制度的创立与政企分开霍军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企业改革的方向,是构造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核心。现代企业制度的形成及运作有赖于其他制度条件的配合,政企分开就是其中关键的配套...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国辉
政企分开与国有企业改革孙国辉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共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化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本文试图从政企分开的角度,对国有大中型...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志平 崔钊 孔东风
关于政企分开的研究张志平崔钊孔东风早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中央就已经提出,要解决我国传统体制中的政企不分问题。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中央又把政企分开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四个主要特征之一提了出来。去年,江泽民总书记...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公朴 孙海鸣
在中国推行以“两权分离”为特征的企业改革以来,有关国有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在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中,各自应负哪些责任,应尽哪些义务等有关企业制度设计的基本问题,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而又在实践上未能解决的问题。在我们迄今为止所制定和出台的有关国有企业的法规和管理条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林四春 刘萍萍
文章首先综述了目前的生产理论,提出了企业所有的生产理论,就是企业所有者很多时候也是内部生产活动的参与者。文章最后指出了收入分配的原则,为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问题作出贡献。分配过程的个人收入分为劳动收入(经营劳动收入、雇佣劳动收入、租赁劳动收入与投资劳动收入)、资产收入(分为生产资产收入与非生产资产收入);分配过程的国家收入主要是非生产资产收入。
关键词:
企业所有者 生产理论 收入分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清泰
作者认为,政企不分是国有企业走向市场的一大障碍。近20的改革实践表明,要使国有企业走向市场,政企分开势在必行。政企分开,其目标是政府部门停止对国有企业的行政干预,但与此同时,国家作为所有者的职能必须到位。为此,作者提出了一系列配套性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政企不分 政企分开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清泉 吴国春 李欣 曹玉昆
回顾了国家的林业政策,梳理了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的转型要素,分析了国有森工企业转型发展路径的影响因素。基于政企分开的政策因素与企业的发展需要,结合国有森工企业转型存在的现实问题,分别从企业转型能力、企业转型意愿和企业转型方向3个方面阐述政企分开政策对国有森工企业转型的驱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政企分开政策驱动下国有森工企业转型发展的实现路径,并从重新定位政府与市场关系、注重培育国有森工企业内部组织平台化转型路径和构建品牌转型路径3个方面进行国有森工企业转型发展的路径研究。
关键词:
政策驱动 政企分开 转型路径 森工企业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田光 武永花
人力资本是一种很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在企业价值的创造、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在企业所有权的安排上是一个博弈过程,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应考虑到人力资本专用性与企业内部所有权、企业效率之间的关系,从而来安排人力资本所有者在企业所有权中所占份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