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61)
2023(12156)
2022(10826)
2021(10239)
2020(8411)
2019(18947)
2018(18813)
2017(36106)
2016(19667)
2015(21844)
2014(21355)
2013(20847)
2012(18754)
2011(16795)
2010(16592)
2009(15300)
2008(14408)
2007(12240)
2006(10567)
2005(9003)
作者
(54466)
(44939)
(44765)
(42485)
(28495)
(21527)
(20378)
(17825)
(17071)
(15840)
(15463)
(14881)
(13997)
(13928)
(13920)
(13585)
(13575)
(13440)
(12783)
(12596)
(11195)
(10843)
(10722)
(10186)
(10062)
(9952)
(9943)
(9772)
(8994)
(8968)
学科
(75668)
经济(75589)
管理(57053)
(50827)
(43150)
企业(43150)
方法(34520)
数学(29717)
数学方法(29383)
(19900)
中国(18730)
地方(18453)
(17979)
业经(17175)
(16375)
农业(13146)
环境(12923)
理论(12910)
(12832)
贸易(12826)
(12818)
(12791)
(12385)
(11824)
财务(11757)
财务管理(11736)
技术(11383)
企业财务(11089)
(10968)
教育(10662)
机构
学院(266818)
大学(266668)
管理(108945)
(100307)
经济(97840)
理学(95321)
理学院(94275)
管理学(92624)
管理学院(92153)
研究(86040)
中国(62132)
(56280)
科学(55334)
(44809)
(42172)
(39640)
业大(39622)
中心(39191)
研究所(38748)
(37557)
(36565)
财经(36534)
师范(36270)
北京(35138)
(33171)
(32098)
(31378)
农业(30983)
师范大学(29363)
经济学(28931)
基金
项目(191099)
科学(150406)
研究(141723)
基金(137572)
(119319)
国家(118317)
科学基金(102084)
社会(88092)
社会科(83307)
社会科学(83285)
(75551)
基金项目(73804)
自然(66522)
自然科(64907)
自然科学(64894)
教育(64786)
自然科学基金(63678)
(63395)
编号(59315)
资助(55572)
成果(47147)
重点(42662)
(41301)
(40990)
课题(40289)
(39955)
创新(37178)
项目编号(36726)
科研(36444)
教育部(35431)
期刊
(110368)
经济(110368)
研究(75061)
中国(48066)
学报(41050)
科学(38592)
管理(37861)
(35881)
(32546)
教育(31762)
大学(30792)
学学(28893)
农业(25764)
技术(22572)
业经(19230)
(18684)
金融(18684)
经济研究(17098)
财经(16411)
图书(15165)
(13871)
问题(13501)
科技(13487)
理论(13226)
实践(12411)
(12411)
(12326)
资源(12300)
(12164)
商业(12044)
共检索到3730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范围  
总体来看,我国公立医院自主权呈不断扩大态势,多数处于"预算制组织"与"自主化组织"之间。根据决策权在政府与公立医院间的分配情况,中国公立医院与政府间关系存在着三种类型:政医不分、政医分离、政医分开不分离。政医不分与政医分离两种类型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公立医院不自主、依附式自主、膨胀式自主与萎缩式脱离。研究发现,中国公立医院治理中存在政医不分、政医分离、办医职能分散于政府以及政府与公立医院以及公立医院内部的委托代理问题。对此,提出"政医分开不分离",将以"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的制度安排作为调整政府与公立医院关系的抓手,提出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制衡与激励约束机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羽  
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构建现代公立医院的法人治理结构,积极发挥会计治理在信息披露和监管中的作用,致力于在医疗服务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有效提升公立医院服务质量和效率,真正实现公益目标是推动"新医改"顺利进行的保证。依据这一原则,文章对构建现代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并发挥会计治理作用的原则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孙涛  谢东明  
深圳市南山医院在坚持公益性质前提下,探索建立理事会模式的法人治理结构,有助于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有效分离,解决了由管办分开导致的委托代理问题。从几年的试点来看,提升了办医效率,产生了社会效益。下一步,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的进一步完善,需要增强理事会成员的代表性与专业性,提高理事会治理的自主性,改革绩效管理,构建良好的法人治理外部环境。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方鹏骞  喻丹  
我国事业单位改革进行了近20年,近几年有地方开始探索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并且有很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总结了事业单位法人治理在实践和研究方面的特点,并结合目前公立医院在法人治理方面的大体现状,从中得到几点对我国公立医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和激励约束机制的启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蕊  李方亮  
法人治理结构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北京市属公立医院开展法人治理结构试点情况看,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工作机制难点需进一步破解。文章对改革以来情况进行了梳理分析,并提出完善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棽  
"法人治理结构"是通过制度安排所有者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合理地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以保证所有者利益的最大化。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研究的是各国经济中的医院制度安排问题。随着公立医院自主权不断扩大,政府在公立医院外部治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向日常程序管理和监督管理角色转变,建立和完善公立医院内部治理结构很必要。提出以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的公立医院制度安排的途径和对策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宗正  
公立高校建立董事会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新探索,其目的在于完善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确立公立高校的法人地位。基于法人治理结构的视域,应使公立高校董事会取得类似于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的地位,使其成为政府有关重大事项决策的执行机关和政府决策权以外其他重要事务的决策机关,并依此界定其职权,完善其运行机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安健  江岩  尹爱田  李顺平  王国平  
公立医院公法人化的治理结构实际上是委托代理关系的一组合约安排,其核心是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激励机制关键要解决激励相容问题和参与约束问题。约束机制的有效运转则需要增加监督的参与者,加强监督的信息化水平,建立长期的绩效管理协议,促使委托与代理人之间重复博弈。激励约束机制的实施还需要出资人代表制度的保障。而出资人代表的职能落实则需要考虑其人员组成和适宜的规模。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顾昕  
公立医院在许多国家的医疗服务体系中都存在。不管是否具有主导性,传统的公立医院作为庞大科层体系中的预算单位,程度不等地存在着效率低下和质量低劣的问题。公立医院的治理变革乃是全球性公共管理大变革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其大趋势就是引入竞争、引入市场机制、引入基于市场的新型监管体制。具体而言,公立医院的改革有三大模式,即自主化、公司化和民营化。不论采取何种模式,最为重要的是实质性地改变医院与政府的关系。所有改革均涉及到以新型的契约关系来取代原有体制下政府与医院之间的行政关系。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徐嘉婕   李芬   朱碧帆   覃湫珺   金春林  
目的:梳理上海市在公立医院补偿方面的相关政策及进展,对全市公立医院的补偿情况进行现状与时间序列分析,提出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为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对2018—2022年上海市公立医院的收支、薪酬等数据进行横向与纵向描述性统计对比分析。结果:取消医疗器械和药品加成、医疗服务价格调整、集中带量采购及薪酬制度改革的共同作用,使上海市公立医院收支结构逐步优化,但卫生材料收入占医疗收入比重、检查化验收入占医疗收入比重的上升,挤占了医疗服务收入的增长空间,此外医疗服务收入无法完全补偿人员经费支出。结论:建议进一步优化财政补偿方式,优化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机制,加强公立医院精细化运营管理,并完善配套支持政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万进  
公立医院改革是我国医改的核心,也是最难突破的坚冰,"管办分开"是公立医院改革的主要组成部分。文章对公立医院"管办分开"的概念内涵进行了剖析,总结了国内外公立医院"管办分开"的实践经验,指出我国公立医院"管办分开"的基本思路与模式选择。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冯赫  
党的十九大报告非常重视人民群众的健康,指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民健康代表着国家富强与民族昌盛,因此,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必须牢记全心全意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全面落实和完善国民健康政策是自己的神圣使命。实施医药分开改革是保障国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公立医院改革是医药分开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务院对此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目的是进一步深化医药流通领域的改革,从而保证药品供应的安全、合理、有效与充分。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并根据北京市属医院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与对策。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安健  李顺平  尹爱田  江岩  王国平  
目的:明晰公立医院的公法人地位与属性,进而采用相应的治理结构改革策略。方法:应用文献分析法对公法人制度的概念内涵和我国公立医院具有"公法人"属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具有公法人属性。结论:医院治理结构改革引入"公法人"制度是必要的,改革中应将治理目标集中在解决医疗服务的公平问题上。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晓颖  代英姿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一直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要民生问题。在我国,公立医院是医疗卫生体系的主体,改革的重点自然就落在了公立医院的组织和治理变革上。目前我国公立医院的改革主要在自主化模式中打转,正逐步向法人化推进。本文尝试从公立医院利益相关者互动治理模式的思路,来探求我国公立医院"法人化"的有效治理结构。文中基于系统的视角,将医院治理结构视为一个系统,界定了系统中各治理要素及其相应的治理地位,并分析了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反馈过程。在这种互动参与方式中,利益相关者通过在不同组织层面的互动,采取差别化的决策过程来实现其利益的最佳均衡。最后,提出了推动这种互动治理模式在公立医院中有效运行的几点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韩春艳  孙兆伟  卢祖洵  
文章系统地介绍了管办分开的概念、实施管办分开的必要性及我国管办分开试点情况。并提出在现有政策背景下,公立医院应该通过优化利益分配和人事机制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完善成本核算机制控制医院成本,健全法人治理机制开展公立医院正常竞争等措施,才能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医院运行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