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32)
- 2023(3803)
- 2022(3099)
- 2021(2950)
- 2020(2474)
- 2019(5338)
- 2018(5270)
- 2017(8793)
- 2016(5385)
- 2015(6002)
- 2014(5841)
- 2013(5880)
- 2012(5969)
- 2011(5425)
- 2010(5819)
- 2009(5245)
- 2008(5365)
- 2007(5103)
- 2006(4513)
- 2005(4078)
- 学科
- 济(17242)
- 经济(17210)
- 管理(13511)
- 业(12169)
- 企(9521)
- 企业(9521)
- 学(7203)
- 方法(6163)
- 农(6149)
- 教育(6040)
- 中国(5455)
- 制(5399)
- 数学(4885)
- 数学方法(4765)
- 业经(4654)
- 研究(4522)
- 财(4401)
- 生(4230)
- 农业(4216)
- 理论(3850)
- 地方(3810)
- 度(3577)
- 研究生(3576)
- 制度(3572)
- 技术(3328)
- 及其(3279)
- 融(3173)
- 金融(3171)
- 贸(3132)
- 贸易(3130)
- 机构
- 大学(86374)
- 学院(82708)
- 研究(36643)
- 济(26970)
- 科学(26034)
- 经济(26030)
- 管理(25706)
- 农(25497)
- 中国(23503)
- 理学(21960)
- 理学院(21490)
- 所(20809)
- 管理学(20748)
- 管理学院(20620)
- 农业(20611)
- 京(19795)
- 研究所(19230)
- 业大(18417)
- 中心(14635)
- 江(14526)
- 省(14422)
- 财(13306)
- 农业大学(13280)
- 院(13248)
- 范(12425)
- 北京(12357)
- 师范(12181)
- 室(12080)
- 科学院(11564)
- 业(11433)
- 基金
- 项目(58048)
- 科学(43741)
- 基金(40943)
- 家(39379)
- 国家(39084)
- 研究(36698)
- 科学基金(30829)
- 省(23573)
- 自然(22541)
- 自然科(22031)
- 自然科学(22009)
- 自然科学基金(21627)
- 基金项目(21433)
- 社会(21094)
- 划(21071)
- 社会科(19762)
- 社会科学(19755)
- 教育(18067)
- 资助(16660)
- 重点(14551)
- 计划(13827)
- 编号(13518)
- 科技(12984)
- 发(12789)
- 部(12293)
- 创(12234)
- 成果(11904)
- 科研(11547)
- 创新(11532)
- 课题(11400)
共检索到1306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忠良 何斐 马军妮 薛泉宏 楚金强
【目的】探索生防放线菌剂及其与有机肥配施对魔芋生长的影响。【方法】2012-2013年采用小区栽培试验,以放线菌剂D74、H为材料,设7个处理:CK0不施肥;M施有机肥;D74+M20施用有机肥稀释20倍的菌剂D74;D74H+M20施用有机肥稀释20倍的菌剂D74H(D74和H按1∶1质量比混合而成);H+M20、H+M40、H+M80分别施用有机肥稀释20,40,80倍的菌剂H,研究放线菌剂及其与有机肥配施对魔芋生物学特性、根系及产量的影响。【结果】(1)放线菌剂与有机肥配施对魔芋根系生长、生物量及光合性能有明显的促进效应。D74+M20处理魔芋根系总长、总表面积、总体积、根系条数及鲜质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斐 张忠良 崔鸣 薛泉宏
【目的】探索魔芋软腐病株根区、根表土壤及根系大量存在的优势真菌F3和F8是否具有致病性和化感活性;筛选针对该优势真菌及魔芋软腐病原细菌的高效广谱生防放线菌。【方法】从魔芋健株和病株中分离F3和F8菌株,根据菌落形态及rDNA-ITS序列分析对2株真菌进行鉴定;离体侵染法测定菌株对魔芋球茎及胡萝卜离体组织的致病性;测定真菌粗毒素溶液对甜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化感活性;采用琼脂块和发酵滤液法筛选能拮抗优势病原真菌和魔芋软腐病原细菌的生防放线菌。【结果】1在魔芋软腐病株根区、根表土壤及根系中存在大量的F3和F8,经鉴定,2株真菌分别为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和尖孢镰刀菌(FuSA...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骞天佑 唐彩乐 田晓丽 宗兆锋
【目的】筛选153活体菌剂的理想填料,以延长153制剂的货架期,提高其大田防病效果。【方法】以固体发酵培养153,分别添加硅藻土、高岭土和非耕作层黄土3种填料,通过活菌量测定和温室防病促生效果观察对理想填料进行筛选。【结果】在3种填料中,以加入非耕作层黄土的活体粉剂的存储时间最长,35℃下可以保存70 d以上,活菌量保持水平最高。菌株153对茄子的生长发育有明显促进作用,对植株株高、倒3叶叶面积、干质量及根生长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植株鲜质量的增幅最高可达98.47%,地上部干质量和根干质量的增幅最高分别可达74.86%和82.64%。以非耕作层黄土为填料的菌剂对茄子黄萎病的防效可达82.44%...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明夫 邢芳芳 禚优优 胡兆平 李新柱
为了鉴定一株放线菌G1,并研究其对油菜和白菜的促生长作用。利用16S r DNA通用引物对G1部分基因组进行扩增,对扩增序列进行纯化回收和测序,通过核糖体数据库进行序列比对;利用固态发酵的方法获得G1菌株的孢子粉,并按一定量分别添加到种植有油菜和白菜的盆栽中,50 D后收获,分别测定油菜和白菜的鲜质量、干质量以及叶片SPAD值。确定G1为弗氏链霉菌。油菜盆栽试验中,添加0.2 G G1菌株孢子粉较对照组鲜质量、干质量和SPAD值最高分别增加43.9%,19.2%,6.2%;白菜盆栽试验中,最高分别增加28.8%,29.5%,4.0%。弗氏链霉菌G1对油菜和白菜有明显促生长的作用,具有较高的潜在...
关键词:
放线菌 微生物菌剂 分子鉴定 促生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敬祖 薛泉宏 唐明 曹书苗 邢胜利
【目的】探索放线菌制剂对草莓根域微生态的影响及其防病促生效果。【方法】采用露地小区试验和平皿培养法,测定接种放线菌制剂对草莓生长及其根域微生态的影响。【结果】①草莓移栽时,接种放线菌制剂Act11和Act12可以显著增加草莓根表细菌数量及根区、根表、根内放线菌数量,接种处理的草莓根表细菌、放线菌数量分别较对照提高71.4%~100.0%,112.9%~234.9%,根内真菌、放线菌数量分别较对照提高236.4%~254.5%,366.7%~916.7%;接种Act11和Act12可极显著提高草莓根表、根内A/B及根表B/F、A/F,Act12接种处理根区、根表及根内A/B分别为对照的1.63,...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段曾平 周晓罡 汉瑞林 姚春馨 乔琦 王奕文 曾黎琼 杨自光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肥效微生物菌剂施用量对魔芋品质和产量及其栽培土壤的影响,为魔芋绿色健康种植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设4个处理:T1为不施微生物菌剂对照;T2、T3、T4分别为施用稀释100、300、500倍微生物菌剂。用量为200 mL·株~(-1),施用3次。定期测定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养分含量和魔芋长势、产量以及品质。【结果】施用微生物菌剂后15、30和60 d时T2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均高于T1(CK)。60 d时T2的蛋白酶活性最高,为772.8 U,比T1(CK)提高了44.6%;15、30和60 d时T2的蔗糖酶、脲酶、中性磷酸酶活性均最高,分别比T1(CK)提高了104.3%、88.71%、224.95%,35.29%、34.91%、20.00%,56.93%、9.36%、28.90%。施用微生物菌剂后魔芋根际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比对照有所提高,尤其是T2表现最为明显,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最高,比T1(CK)分别提高了5.21%、18.91%、18.74%、4.42%。T2的株高、根状茎数、最大根长、地下部分重量都最大,分别比T1(CK)增加4.5 cm、4.5个、6.5 cm、92.17 g。T4单株产量最高为0.432 kg,生长系数为6.55,折合单产为31 455 kg·hm~(-2),比T1(CK)增产12.41%。T2的烂芋和死株占比最大,为29.17%。T2鲜芋粘度和葡甘露聚糖含量在4个处理中最大,分别为1950 mPa·s和18.51%,比T1(CK)提高了600 mPa·s和4.45%;T4蛋白质含量在4个处理中最大,为10.79%,比T1(CK)提高了3.76%。【结论】施用肥效微生物菌剂后提高了魔芋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蛋白酶活性、蔗糖酶活性、脲酶活性、中性磷酸酶活性,加快了土壤有机物质的分解转化,进而促进了魔芋的生长,提高了魔芋球茎的粘度、葡甘露聚糖和蛋白质含量。
关键词:
魔芋 微生物菌剂 土壤 产量 品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杰 汤琳 郭天文 谭雪莲 魏晓丽 王东胜 何斐 段佳丽 薛泉宏
【目的】从26株供试拮抗放线菌中筛选对马铃薯土传病病原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及硫色镰刀菌(Fusarium sulphureum)有较强拮抗性的高效生防放线菌菌株。【方法】采用皿内琼脂块法和发酵液抑菌试验筛选生防放线菌菌株;采用搭片法研究6株强拮抗放线菌对病原菌菌丝的溶解作用;放线菌发酵液浸种方法研究9株强拮抗放线菌发酵液的促生作用。【结果】①供试26株拮抗放线菌中,拮抗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硫色镰刀菌(Fusarium sulphureum)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亚萍 宗兆锋 马强
为了寻找具有内生习性的植病生防放线菌,从采自秦岭的14种野生植物中分离得到29株内生放线菌,对其进行了皿内拮抗试验、发酵液抑菌试验和温室防病促生试验。结果发现,有6株菌表现出显著的抑菌活性,其中菌株SF1对粉红聚端孢、SF4对苹果炭疽菌、SF20对灰葡萄孢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菌株SG2的代谢产物具有很高的抑菌活性,其发酵滤液对茄链格孢的抑菌圈直径达到35 mm;菌株SG2对温室番茄早疫病的防治效果达到89.72%,菌株SF4对黄瓜白粉病的温室防效达到89.61%,菌株SF20对番茄和黄瓜具有明显的促生作用。可见,从野生植物中分离具有内生习性和抑菌作用的放线菌,直接用于生物防治是可行的。
关键词:
野生植物 内生放线菌 生物防治 促生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娟 杜军志 薛泉宏 段春梅 王玲娜 申光辉 陈秦 薛磊
【目的】研究3株生防放线菌Act1、Act11和Act12对甜瓜枯萎菌(TF)和西瓜枯萎菌的拮抗性,及其对甜瓜幼苗的促生作用和叶片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诱导作用,为防治西甜瓜枯萎病提供高效生防放线菌。【方法】通过琼脂块法和无菌发酵滤液试验,研究了3株放线菌对TF和西瓜枯萎菌的拮抗性及其无菌发酵滤液对甜瓜种子胚轴、胚根生长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3株放线菌对甜瓜幼苗叶绿素相对含量、甜瓜根系质量和根系活力的影响以及对甜瓜叶片PPO活性的诱导作用。【结果】①供试放线菌对TF和西瓜枯萎菌的拮抗圈直径均超过17mm,其无菌发酵滤液对TF和西瓜枯萎菌的抑菌率为2.65%~65.27%,且能促进甜瓜...
关键词:
放线菌 促生作用 诱导抗性 甜瓜 枯萎病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炫栋 宋振 兰赫婷 江樱姿 齐文杰 刘晓阳 蒋冬花
【目的】分离、筛选杨梅园植物根系和根际土壤优势放线菌,探究放线菌种群数量与分布的季节性特征,分析其在生物防治与促进植物生长上的应用潜力。【方法】采集不同季节杨梅园内植物根系及根际土壤样品,采用稀释平板法进行优势放线菌的分离纯化。采用选择培养基分析优势放线菌固氮、溶磷、解钾等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特性,CAS平板检测铁载体产生能力,Salkowski显色法检测吲哚乙酸(IAA)产生能力,比色法检测ACC脱氨酶活性。对具备优良促生特性的菌株进行试管促生效应鉴定,并采用平板对峙法和发酵液牛津杯法分析其抗菌活性。最后,对特性良好的菌株通过形态观测、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其分类地位。【结果】从不同海拔的两个杨梅园中共分离到优势放线菌127株,其中植物根系32株、根际土壤95株。与春、夏季相比,秋、冬季分离到的放线菌数量较多种类较丰富,抑菌和促生能力较强。且高海拔地区分离的优势放线菌数量在春、夏两季显著多于低海拔地区,而秋、冬季低海拔地区分离到的放线菌数量超过高海拔地区,并且远超该地区春、夏两季分离到放线菌的总数。最终得到46株不同种类放线菌,经过PGPR特性分析,35株放线菌具有明显的促生特性。其中菌株Sz-11具备固氮、溶无机磷、溶有机磷、产生铁载体、产生IAA及产生ACC脱氨酶6种促生特性,试管鉴定结果显示其能有效促进水稻幼苗生长发育,接种菌株Sz-11的幼苗株高及根长增幅分别为36.08%和22.70%。同时,菌株Sz-11对多种植物病原细菌均表现出较好的拮抗活性,对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icola,Xooc)拮抗作用较为显著且稳定。通过一系列观测、试验结合测序分析结果,初步鉴定为沙阿霉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zaomyceticus)。【结论】杨梅园土壤优势放线菌数量与分布受季节、海拔等因素影响,可培养放线菌中具备促生功能的菌株占比较高,沙阿霉素链霉菌Sz-11兼具良好的防病、促生功能,有望开发成生物肥料和生物防治制剂应用于水稻生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顾彪 宗兆锋 赵华
采用菌饼对峙法测定4种放线菌对7种病原真菌的离体颉颃作用。结果发现,SC1,SC11和SE2菌株对所有靶标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菌株SC11对各供试靶标菌均有良好稳定的抑制作用,接种后5 d测量靶标菌菌落半径均小于4 mm,菌丝日生长速率低于0.75 mm/d。菌株SE2对粉红聚端孢、立枯丝核菌、番茄叶霉菌的抑制作用比其它3种放线菌要好,抑制率高达100%。在所有测定的靶标菌中,番茄灰霉菌、粉红聚端孢菌、西瓜枯萎菌、立枯丝核菌是较易于被放线菌抑制的靶标菌。显微观察发现受,SC1,SC11,SE2抑制后,靶标菌菌丝出现不同程度的畸形。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魁 杨亚丽 杨继周 王正旭 田阳阳 杨博凯 严杰 吴昊 赵文军
【目的】研究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田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为烟区土壤改良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等氮条件下设置100%化肥氮、20%有机肥氮+80%化肥氮、40%有机肥氮+60%化肥氮、60%有机肥氮+40%化肥氮4个处理,运用常规分析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不同处理土壤酶活性及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变化。【结果】化肥减量配施40%~60%有机肥有利于提高田烟根际土壤脲酶及蔗糖酶活性。而化肥减量配施20%~40%有机肥有利于提高根际土壤细菌群落α多样性指数。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及芽单胞菌门为主要优势细菌门,且变形菌门相对丰度随有机肥用量的增多呈增加趋势。在属水平上,罗思河小杆菌属、Dyella属、unidentified Gammaproteobacteria属及卡斯特兰尼氏菌属相对丰度随有机肥用量的增多呈增加趋势;鞘氨醇单胞菌属及鞘脂菌属相对丰度以化肥减量配施40%有机肥处理最高;各处理Salinimicrobium属和Pontibacter属相对丰度均低于对照。细菌群落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化肥减量配施40%有机肥对田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变化的影响更为明显。【结论】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有利于提高田烟根际土壤酶活性及细菌群落多样性,改善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其中以化肥减量配施40%有机肥表现更优。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冬平 唐江华 徐文修 房彦飞 罗晓颖 王怀港 王晨
[目的]为探究施肥对半干旱区旱地冬小麦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明确不同施肥对土壤活性及产量的影响规律。[方法]于2021年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设置不施肥(0 kg尿素hm~(-2),F1)、单施氮肥(150 kg尿素·hm~(-2),F2)、单施有机肥(30 t有机肥·hm~(-2),F3)、氮肥配施有机肥(150 kg尿素·hm~(-2)+30 t有机肥·hm~(-2),F4)四个施肥处理的田间试验,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不同处理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产量及其相关性的变化规律。[结果]各施肥处理较不施肥处理可明显增加土壤细菌(26.24%~85.82%)和放线菌数量(13.94%~47.60%),减少真菌数量(26.39%~52.78%),并提高脲酶、蔗糖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3.92%~30.49%、42.06%~133.71%、12.38%~26.34%、173.6%~284.21%)。氮肥配施有机肥处理的产量最高达2516.43 kg/hm~(2),分别比未施肥处理增产55.51%、比单施氮肥和单施有机肥平均增产16.20%。[结论]氮肥配施有机肥更有利于增加半干旱旱作区麦田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相关酶的活性,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肥力,进而提高小麦产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瑞平 苟小梅 张毅 蔡艳 李冰 叶沁鑫 林朔
[目的]研究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植烟土壤养分和真菌群落特征的影响,为新型生物有机肥的合理应用与烤烟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4-10月在攀枝花市米易县新山乡中山村进行田间小区试验,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生物有机肥+常规用量化肥(对照,CNA0)、生物有机肥+95%常规用量化肥(CNA1)、生物有机肥+90%常规用量化肥(CNA2)、生物有机肥+80%常规用量化肥(CNA3),每个处理重复3次。分别采集各处理烤烟成熟期土壤,通过化学分析和高通量测序分别测定其养分含量和真菌群落组成与丰度,并对不同处理植烟土壤化学性质与真菌优势类群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CNA0相比,CNA1、CNA2和CNA3处理植烟土壤的pH均略有下降;植烟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均以CNA2处理最高,较对照分别增加了30.15%,35.17%;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以CNA1和CNA0处理最高;所有处理的全氮含量为1.24~1.41 g/kg,仅CNA3与CNA0处理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植烟土壤真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均以CNA1处理最低,其Chao1和Shannon丰富度指数相较对照分别降低了32.75%和32.46%。不同处理植烟土壤真菌群落的优势菌门均为子囊菌门和接合菌门,CNA1处理的接合菌门丰度是对照的2.53倍。优势菌属分别为被孢霉属、假裸囊菌属和腐质霉属,其中被孢霉属在CNA1处理中相对丰度最高,是对照处理的2.54倍。相关性分析表明,速效钾含量是影响植烟土壤真菌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结论]生物有机肥与95%常规用量化肥(减施化肥5%处理)配施时,植烟土壤pH适中,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充足,真菌丰富度和多样性均较低,可维持土壤微生态平衡,有效控制烤烟土传病害。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植烟土壤 土壤养分 真菌群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明岗 李冬初 李菊梅 秦道珠 八木一行 宝川靖和
【目的】综合评价中国南方双季稻地区化肥有机肥配合施用下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效应。【方法】在湖南双季稻区第四纪红土发育的稻田上进行连续6年的田间定位试验,比较不施氮肥(PK)、施用等量氮磷钾养分的有机肥(猪粪,M)、化肥(NPK,氮肥为尿素)及化肥有机肥配合施用(NPKM,化肥有机肥氮各占一半)水稻地上部养分吸收量、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结果】化肥有机肥配施有利于水稻稳产高产,产量(12.2t·ha-1·a-1)最高,比不施氮肥对照的产量(7.3t·ha-1·a-1)增加68%;有机无机肥配施有利于水稻中后期干物质累积和养分吸收,提高单位面积总穗数和穗粒数。化肥有机肥配施的氮...
关键词:
水稻 化肥 有机肥 养分吸收 产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