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47)
2023(12144)
2022(9783)
2021(8504)
2020(6931)
2019(15869)
2018(15705)
2017(30407)
2016(16362)
2015(18563)
2014(18860)
2013(18504)
2012(17161)
2011(15678)
2010(16081)
2009(15352)
2008(14832)
2007(13438)
2006(12415)
2005(11840)
作者
(47101)
(39962)
(39688)
(38074)
(25339)
(18829)
(17954)
(15278)
(14997)
(14130)
(13849)
(13212)
(13091)
(12955)
(12642)
(12294)
(11759)
(11545)
(11451)
(11262)
(10419)
(9668)
(9641)
(9193)
(9066)
(9009)
(8741)
(8632)
(8096)
(7724)
学科
(90633)
经济(90530)
管理(49189)
(43687)
(34146)
企业(34146)
方法(26269)
地方(23486)
中国(23129)
数学(22479)
数学方法(22277)
(21384)
业经(19138)
(18971)
(18800)
(15387)
(14873)
农业(14777)
(14761)
金融(14758)
地方经济(14643)
(13752)
贸易(13741)
(13267)
(13123)
银行(13104)
(12615)
环境(12405)
(11798)
(10665)
机构
大学(241600)
学院(240882)
(114821)
经济(112659)
研究(91197)
管理(86529)
理学(72789)
理学院(71916)
管理学(70851)
管理学院(70395)
中国(69676)
(53722)
(51136)
科学(50011)
(45866)
财经(41109)
研究所(40837)
中心(40327)
(37974)
(37525)
经济学(37210)
(37128)
经济学院(33021)
(32701)
北京(32689)
(31364)
师范(31118)
业大(31075)
财经大学(30154)
(29666)
基金
项目(151431)
科学(119868)
研究(114093)
基金(110768)
(96018)
国家(95280)
科学基金(80943)
社会(76336)
社会科(72397)
社会科学(72382)
基金项目(57618)
(57300)
教育(51269)
(48078)
自然(48061)
自然科(46900)
自然科学(46891)
自然科学基金(46057)
编号(45000)
资助(44325)
成果(38646)
(34842)
重点(34841)
(34265)
(33266)
国家社会(33009)
课题(32328)
(30786)
(30086)
教育部(29917)
期刊
(141317)
经济(141317)
研究(82700)
中国(53088)
(42239)
(36794)
管理(35649)
学报(33835)
科学(32636)
(27120)
金融(27120)
大学(26969)
学学(25415)
教育(24372)
农业(24342)
经济研究(23326)
财经(21884)
技术(21165)
业经(19839)
(19060)
问题(18690)
国际(16647)
(16131)
世界(15003)
(12943)
技术经济(12867)
经济问题(11442)
现代(11344)
统计(10905)
改革(10770)
共检索到3941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池元吉  
近年来,在有关各方的支持和努力下,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合作取得一系列令人鼓舞的进展,区域内各国的政治关系大为改善,各国的国际合作战略重点开始移向东北亚地区,各国的贸易关系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这种合作还只是低层次的,尚未实现制度化,即区域内各国签订政府间的经济合作协定,建立多边的经济合作组织,按照共同的目标协调各国的行动,使该地区的国际经济合作有秩序地、稳定地向前发展,使区域内的生产要素和各种资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和利用,从而实现最大限度的比较利益和规模利益。为此,建议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合作以投资合作和次区域合作为先导,同时建议设立以参加合作的地方政府组成的组织为主导的两级官方合作组织,推动东北亚地区的国际经济合作由无制度化走向制度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曲云厚  
本文从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后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角度研究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指出:在世界经济运行出现新特点的条件下,区域集团合作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与多边贸易体制发生联系,即发生相互促进的关系,增强中小贸易国的地位,保护中小成员国在区域集团中的权益。多边贸易体制推动了区域集团贸易的自由化,削弱了区域集团化的作用。多边贸易体制有助于东北亚各国经济互补性的实现、缓解政治矛盾、排除各国由于经济运行机制不同而发生的影响经济合作的障碍,增强各国贸易法规的透明度,并有利于削减非关税壁垒。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于国政  
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最滞后的地区之一。制约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既有经济因素,也有非经济因素,目前非经济因素是关键性的制约因素。为此,要推动东北亚经济合作向前发展,必须使经济手段和非经济手段相结合,当前特别要注重非经济手段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何剑  
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的前景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何剑一、东北亚区域国际经济合作的前景东北亚区域国际经济合作问题探索的兴起和实践的发展,是20世纪世界经济发展史和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正因为如此,人们对这一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兴趣。对东北亚区域国际经济...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彭瑞玲,李文郢  
关于推进东北亚地区国际经济合作对策的探讨彭瑞玲,李文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技术革命推动着世界经济加速国际化、区域化、集团化。在这种背景下,伴随着世界市场日益剧烈的竞争,东北亚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亚洲腾飞的核心,它...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费贵麟  
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的必要性已经在各国的有识之士中形成了共识,但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的实际进展却起步艰难。由于近百年来东北亚诸国之间的一些政治障碍很难在近期化解,一些学者提出了建立朝鲜东海经济区、黄渤海经济合作区、纳霍德卡自由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光锐  
东北亚经济合作问题过去曾风靡一时,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及域内有关国家的专家和政府曾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合作提出了种种方案和构想,中、俄、韩、朝、蒙五国政府就图门江地区的国际合作开发问题达成了初步共识。然而直到目前为止,东北亚地区的国际经济合作仍停留在低水平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升  
阻碍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最主要的和最根本的因素是非经济方面的因素。在影响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的各种非经济因素中,文化心理因素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而且是一个具有特殊性的因素。东北亚各国由于社会文化背景不同,不可避免地出现矛盾。为促进东北亚地区国际合作,各国要“爱其所同,敬其所异”,求得文化价值观的共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何剑  
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的特点和模式何剑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对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人们普遍认为,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面临着十分有利的国际环境,区域内各国既有合作的深厚客观基础,又有合作的强烈主观愿望。在亚太地区,或者说...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振辉  
东北亚地区包括中国东北三省、日本、北南朝鲜、蒙古和现俄罗斯联邦的西伯利亚与远东,这是一个地域辽阔、工业集中且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地区。据专家估测,这里集中了亚洲10%的人口,70%的国民生产总值。近些年来,随着地区内各个国家之间政治关系的缓和和改善,经济合作的规模不断扩大,形式不断增加,双边和多边的经济贸易关系得到了迅速发展。截至1990年,我国在这一地区的贸易额已占当年外贸总额的25.3%,日本在这一地区的贸易额占其外贸总额的13%。其他国家在这一地区的贸易比重也在迅速扩大。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戚文海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加快的大趋势下,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表现出了较强的滞后性。构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化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日益凸现,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是指在东北亚区域范围内,以合作项目为主要纽带,以促进东北亚区域合作为宗旨,由组织协调、资金筹措、信息传播、人才交流、咨询服务和多边法律约束等若干子机制构成,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发挥务实、高效的功能。从东北亚地区区情出发,采取适宜的举措以促进东北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框架的形成。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于国政  
东北亚经济合作论析吉林省东北亚研究中心于国政一、将东北亚经济合作推向务实阶段的条件已基本成熟80年代以来,各国学者对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进行了越来越深入的论证,认为东北亚经济合作既具有理论基础也具有现实基础。现在,人们对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可行性取得...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龚荣进  
今日蒙古是工业—农牧业国 蒙古位于亚洲北部蒙古高原上,地广人稀,无出海口。国土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1988年末人口为207.9万人,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仅为1.33人。 60年代以前,蒙古基本上是畜牧业国家。30年来,蒙古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如今,蒙古已是工业-农牧业国家。工业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1960年仅为14.6%,目前已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罗肇鸿  
关于东北亚经济合作已经讨论多次 ,现在的问题在于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来开始行动。东北亚地区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 ,在经济全球化成为普遍的趋势、贸易投资自由化进程加快和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的当今世界 ,东北亚必须通过经济合作 ,发挥集体的力量 ,提高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再创辉煌。从中、日、韩 3国开始 ,由相互投资启动合作 ,建立成长三角可能是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从长远看 ,东北亚经济合作的发展终归要从非制度化走向制度化 ,最终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