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41)
- 2023(7569)
- 2022(6295)
- 2021(5615)
- 2020(4599)
- 2019(10177)
- 2018(9637)
- 2017(17914)
- 2016(9853)
- 2015(10657)
- 2014(9900)
- 2013(9744)
- 2012(9104)
- 2011(8216)
- 2010(7915)
- 2009(7169)
- 2008(6971)
- 2007(5892)
- 2006(5327)
- 2005(4555)
- 学科
- 济(38524)
- 经济(38476)
- 业(27261)
- 管理(26752)
- 企(20120)
- 企业(20120)
- 方法(18351)
- 数学(16585)
- 数学方法(16425)
- 农(12093)
- 学(11219)
- 财(9442)
- 中国(9290)
- 业经(8903)
- 贸(8826)
- 贸易(8825)
- 易(8621)
- 农业(8525)
- 环境(6861)
- 制(6778)
- 技术(6475)
- 地方(5974)
- 务(5636)
- 财务(5633)
- 财务管理(5621)
- 企业财务(5349)
- 划(5306)
- 银(5273)
- 银行(5227)
- 融(5182)
- 机构
- 大学(144029)
- 学院(142291)
- 济(57863)
- 经济(56912)
- 研究(54700)
- 管理(52221)
- 理学(46368)
- 理学院(45801)
- 管理学(44795)
- 管理学院(44593)
- 农(40600)
- 中国(39362)
- 科学(38731)
- 农业(32931)
- 业大(31711)
- 京(30931)
- 所(29898)
- 研究所(28034)
- 中心(24003)
- 财(22935)
- 农业大学(22058)
- 江(20469)
- 院(19864)
- 财经(19066)
- 北京(18811)
- 省(18255)
- 科学院(18124)
- 经济学(18002)
- 经(17589)
- 业(17298)
- 基金
- 项目(108138)
- 科学(83961)
- 基金(80700)
- 家(76679)
- 国家(76107)
- 研究(66961)
- 科学基金(62803)
- 自然(44983)
- 自然科(43965)
- 自然科学(43947)
- 社会(43900)
- 自然科学基金(43219)
- 基金项目(42995)
- 社会科(41681)
- 社会科学(41670)
- 省(41303)
- 划(36650)
- 资助(32414)
- 教育(29514)
- 重点(25049)
- 计划(24213)
- 编号(23301)
- 部(23262)
- 发(23080)
- 创(22808)
- 科研(21972)
- 科技(21811)
- 创新(21517)
- 业(21251)
- 农(19463)
共检索到1980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相勇 孟军江 周礼伦
为探讨贵州岩溶山区人工草地不同放牧强度与草地植物产量和放牧家畜生产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了贵州喀斯特高寒山区混播草地建植4个月后,不同放牧强度对植物高度、盖度、频度、密度、生物量和绵羊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牧明显抑制禾本科杂草马唐及多年生草黑麦草和鸭茅的生长,但对白三叶和草地有毒有害植物西伯利亚蓼的生长有促进作用。放牧强度为中牧有利于改善草地比例,草地单位面积畜产品产出率高,兼顾了畜产品和草地的生态平衡。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樱洁 钟荣珍 房义 张忠远 孙海霞
草地饲草季节动态变化是影响放牧家畜营养的主要因素,而如何通过放牧家畜自身的变化揭示草地质量变化的影响及程度还需要系统的探讨。本研究分别选择3月龄羔羊、3岁和6岁成年母羊各8只,分别在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采集血样进行分析测定,对松嫩草地放牧绵羊血液常规指标和矿物质指标进行了动态监测,明晰不同季节、不同年龄对这些指标的影响及变化规律,旨在筛选评估家畜营养状态的敏感指标,为放牧家畜营养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放牧季节和绵羊年龄以及季节和年龄互作均对放牧绵羊血中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甘油三酯和葡萄糖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血液常量矿物质结果标明,年龄对血液中钠没有显著影响,季节有显著影响(P0.05);年龄和季节对血液中钾和氯有显著影响(P<0.05),而且年龄和季节的互作对血液中氯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年龄和季节对血液中钙有显著影响(P0.05);年龄和季节对血液中磷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二者互作对其也影响显著(P0.05),季节有显著影响(P<0.05)。总之,从变化幅度来看,血液中尿素氮和磷是绵羊血液中随季节变化较为敏感的指标。
关键词:
绵羊 放牧 血液 松嫩草地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苟蓉 游明鸿 刘金平 雷雄 季晓菲
根据川西高原栽培草地建设的生产技术需求,设播种量相同的5个播种方式(撒播、行距20或30 cm的同行或间行条播),建植燕麦(Avena sativa)和箭筈豌豆(Vicia sativa)混播草地,通过测定单株性状及生物量结构、鲜草和干草产量、干草营养成分和能量产量,研究播种方式对草地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方式对燕麦和箭筈豌豆的株高和分蘖数均有显著影响(P 消化能(DE)>可消化养分总量(TDN)>总能(GE),对草地能量产量影响表现为DE> ME> TDN> GE。20 cm同行条播草地干草产量和能量产量最大,适合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冯斌 杨晓霞 刘文亭 张艳芬 刘玉祯 杨增增 孙彩彩 吕卫东 董全民
为探讨牧草生长季不同生长时期和放牧强度对藏羊体增重的影响,以藏系绵羊为研究对象,基于不同放牧强度在高寒草地开展了重度(每公顷5.13个羊单位)、中度(每公顷3.92个羊单位)和轻度(每公顷3.03个羊单位)的藏羊放牧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年际间受环境影响,藏羊日增重存在差异,不同年际当中藏羊日增重为牧草返青期和生长期高于牧草枯黄期,且在牧草枯黄期藏羊日增重存在负增长的现象,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藏羊日增重和牧草生长时期存在斜率为显著负相关(y=0.308 8-0.110 7x)的直线关系;2)牧草生长季不同放牧强度下藏羊个体日增重、暖季增重、单位草地面积增重无显著差异(P> 0.05),但各年际当中藏羊暖季增重均为中度高于轻度和重度,单位草地面积增重均为轻度低于中度和重度。综上所述,不同放牧强度利用高寒草地暖季放牧场,藏羊体增重从牧草返青期到生长期再到枯黄期逐渐降低,以家畜生产为主兼顾草地的合理利用,高寒草地以中度放牧利用为宜。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窦梓镱 郑伟华 田燕燕 黎松松 马雨萱 郑伟
为在新疆伊犁昭苏盆地筛选出综合生产性能较优的一年生豆禾混播草地,分别以毛苕子(Vicia villosa)+燕麦(Avena sativa)、毛苕子+小黑麦(Triticale)、箭筈豌豆(Vicia sativa)+燕麦和箭筈豌豆+小黑麦按豆禾牧草异行混播(豆科牧草:禾草为1:1、2:1、3:1和4:1)的方式建植栽培草地,将牧草产量、牧草营养产量、相对饲用价值和种间相容性作为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分别对不同混播方式的生产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毛苕子+燕麦在1:1混播时具有较高牧草产量、粗蛋白(CP)产量、粗脂肪(EE)产量和磷(P)产量;毛苕子+小黑麦和箭筈豌豆+燕麦均在3:1混播时具有较高的CP产量、EE产量,或较低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产量以及较高的P产量;而箭筈豌豆+小黑麦在1:1与4:1混播时生产性能相似。2)两种评价方法均显示箭筈豌豆+燕麦在3:1混播、箭筈豌豆+小黑麦在2:1混播、毛苕子+燕麦在1:1混播和毛苕子+小黑麦在4:1混播时具有较高的综合生产性能。因此,在评价指标相同的情况下,两种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具有相似性;箭筈豌豆+小黑麦2:1和毛苕子+燕麦1:1的豆禾异行混播方式具有较高的综合生产性能,适宜在昭苏盆地推广示范。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满有 蒙向武 王斌 李小云 沈笑天 曹立娟 兰剑
为了探究燕麦(Avena sativa)–豆草混播组合的增产提质效应,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干旱地区滴灌条件下燕麦与光叶紫花苕(Vicia villosa Roth)、箭筈豌豆(Vicia sativa)、毛苕子(Vicia villosa)同行混播对牧草农艺性状、营养品质的影响,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进行综合评价,探寻燕麦与3种豆科牧草最佳混播组合。结果表明,各混播组合均对牧草生产性能有影响。其中,燕麦与光叶紫花苕混播干草产量最高,达9 490.67 kg·hm~(-2);燕麦与箭筈豌豆混播组合牧草相对饲喂价值为108.61,仅低于豆科牧草单播。经PCA分析评价,燕麦与光叶紫花苕混播组合草地生产性能最好,可在干旱地区推广应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万里强 李向林 陈玮玮 何峰 万江春 赵云 吴维达
研究了山羊不同放牧强度对南方人工栽培草地植被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牧利用下鸭茅高度和对照差异显著(P0.05);放牧强度对不同植物的盖度影响不同,放牧利用降低了鸭茅和黑麦草盖度,对白三叶盖度影响不大,从整个植物群落来看,对照区盖度大于放牧小区;放牧地0~20 cm土层地下生物量占90%左右,随着放牧强度增加,地下生物量有减少趋势;放牧利用后牧草粗蛋白(CP)和粗脂肪(EE)含量都有所下降,而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则有所增加。
关键词:
放牧强度 人工草地 植被特征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雨薇 任春环 赵梦宇 唐俊 张子军 黄桠锋
随着我国对羊肉的需求日益增加,传统的放牧饲养方式不足以满足生产需求,而全舍饲饲养方式片面追求羊肉产量,易导致羊肉品质劣化问题。研究表明:肉羊生长性能、瘤胃发育和肉品质等指标受饲养方式的影响较大,因此饲养方式在指导肉羊生产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综述了舍饲、放牧及其两者结合方式对肉羊生长性能,瘤胃组织发育、发酵参数及微生物区系,背最长肌的食用品质、常规营养物质和脂肪酸的影响,以期为我国肉羊生长性能提高和肉品质改善提供实践技术与理论指导。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关正翾 娜尔克孜 朱亚琼 郑伟 刘岳含 艾丽菲热
为阐明混播方式对燕麦(Avena sativa)+箭筈豌豆(Vicia sativa)型豆禾混播草地混播优势的影响,在新疆昭苏盆地采用同行混播、异行混播与不同豆禾比的播种方式建植混播草地,利用牧草产量、营养物质产量和籽粒产量等指标分析混播方式对生产性能优势的影响,以不同混播方式下土壤养分变化与生产性能的内在联系为依据,探讨生产性能优势获得的途径。结果表明,1)燕麦与箭筈豌豆混播可获得混播优势,其中同行混播+豆禾比50∶50、异行混播+豆禾比50∶50和同行混播+豆禾比75∶25组合牧草产量和种子产量优势明显,生产性能较高。2)混播方式对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全量养分影响较小,单播燕麦具有较高的土壤浅层速效磷含量,箭筈豌豆的生物固氮作用可增加土壤氮素养分的供应,而同行混播方式则有利于土壤碱解氮的积累。3)以混播群体结构作为控制因素时,牧草和粗蛋白产量依赖土壤氮素养分,与土壤速效磷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以混播比例作为控制因素时,高箭筈豌豆混播比例下(80%和100%),土壤氮素养分可负向影响牧草和粗蛋白产量、牧草产量优势,否则则为正向影响,土壤速效磷含量负向影响牧草和粗蛋白产量、产量优势,正向影响种子产量优势,与混播比例无关联。因此,在冷凉牧区进行燕麦+箭筈豌豆型混播草地建植时,采取同行混播+豆禾比75∶25的混播组合既能提高土壤肥力,还能收获牧草产量和品质较优的草产品。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雪珊 孔晓蕾 刘杰淋 张强 彭大庆 于利民 刘新鹏
为明确施氮对人工羊草地的生产性能及土壤养分的影响,本研究以人工羊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不同施氮处理:N0(0 kg·hm~(-2))、N1(42 kg·hm~(-2))、N2(84 kg·hm~(-2))和N3(126 kg·hm~(-2))处理,通过连续两年(2018年和2019年)试验观测,分析不同施氮水平下人工羊草地的株高、干草产量及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施氮后羊草的株高和干草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施氮量为84 kg·hm~(-2)(N2处理)时表现最好,随后呈下降趋势。2018年和2019年,在N2处理下羊草的干草产量较N0(对照)分别提高了43.2%(P<0.05)和22.15%。与N0相比,N2处理显著提高了2019年0-10 cm土壤氮磷含量,但对pH值影响不显著。相关分析表明羊草的株高、干草产量与土壤全磷含量、速效磷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土壤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综合分析,当氮肥施用量为84 kg·hm~(-2)时,对松嫩平原人工建植羊草地的羊草生产和土壤肥力改善效果最好。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淑强 胡直友 李兆方
对不同放牧强度下草地植物和土壤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年强度放牧使土壤的全氮含量和草地的组成和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使牧草产量下降17.1%,草地主要种红三叶的重要值降低了33.8%,均质度系数增加51.1%,土壤的氮磷比升高1.3。轻度放牧使草地全氮含量降低0.096%,红三叶的均质度系数增加21.0%。中度放牧并未使草地牧草产量和红三叶的重要值降低,同时使草地红三叶均质度系数保持在远低于1.0水平以下,但使土壤全氮含量下降0.085%。根据以上结果,中度放牧是保持草地持续高产的最好的放牧管理选择。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武崎 吴鹏飞 王群 文勇立 高艳美 张荣芝 龙伟
【目的】明确放牧强度对高寒草地生态系统中不同类群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方法】2014年9月在川西北红原县的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高科技研究示范基地"内选取轻度放牧(light grazing,lg,15 sheep/hm~2)、中度放牧(medium grazing,mg,22 sheep/hm~2)、重度放牧(heavy grazing,hg,36 sheep/hm~2)及无放牧(对照)(no grazing,ng,0 sheep/hm~2)4个样地。使用vortis便携式吸虫器采集地表小型节肢动物;用环刀采集0—5、5—10和10—15 cm层土样,每层采2份,...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永亮 潘东 吴明浩
在科尔沁沙地以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和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共3种禾本科牧草与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按豆禾行数比1∶1、1∶2、2∶1和2∶2建植混播草地,分析了禾草种类和混播比例对二龄混播禾草、苜蓿及禾豆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禾草种类及混播比例对混播组分及群体产量影响显著(P<0.05)。除第1茬禾草产量以苜蓿+虉草混播组合最高外,其余茬次及全年禾草产量均以苜蓿+无芒雀麦混播组合最高,苜蓿+垂穗披碱草混播各茬次及全年禾草产量最低。苜蓿+无芒雀麦和苜蓿+虉草1∶1混播全年禾豆总产量分别比单播苜蓿产量高25.70%(P0.05),但禾草产量占比仅为16.10%和16.63%。豆禾1∶2混播全年禾草产量占比达到27.20%~37.57%,但禾豆总产量显著(P<0.01)低于其他混播组合。在科尔沁沙地,苜蓿∶禾草1∶1混播短期内可获得最高的禾豆总产量,1∶2混播全年禾豆总产量最低,而禾草产量比最高。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志军 郭同军 阿不夏合曼·穆巴拉克 古再丽努尔·艾麦提 秦荣艳 巴音巴特 王承敏 叶军 王文奇
为研究放牧地区冷季后备母羊适宜的补饲配方,试验选取体重相近的8月龄阿勒泰后备母羊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在放牧条件下,补饲组每只羊每日补饲精料350 g,设置全价日粮瘤胃可降解氮(RDN):可发酵有机物(FOM)分别为35、30和25共3组,记作R:F_(35)组、R:F_(30)组和R:F_(25)组,对照组不补饲,试验期45 d。结果表明:1)试验末期,R:F_(35)组、R:F_(30)组、R:F_(25)组的体重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0.48%、19.24%和17.90%,差异极显著(P 0.05);R:F_(25)组的无机磷(IP)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 0.05),以试验设计全价日粮RDN:FOM为35的补饲组最佳。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滕泽 张永亮 张玉霞 于铁峰 陈卫东 孙昊 刘欢 唐玉婷
以紫花苜宿(Medicago sativa)与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间行(A_1和交叉(A_2)混播两种方式建植草地并确定8个紫花苜蓿种群密度(5、15、25、35、45、55、65和75株·m~(-2),分别记为B_1、B_2、B_3、B_4、B_5、B_6、B_7和B_8)混播为对象,通过测定全年及各茬次产量及头茬禾草生长特性、光合特性,研究混播方式和紫花苜蓿种群密度对牧草产量、生长特性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期为科尔沁沙地混播草地建设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交叉混播禾草产量、生长特性、水分利用率、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间行混播(P<0.05),间行混播1茬、全年苜蓿、禾豆产量、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及蒸腾速率显著高于交叉混播(P<0.05)。B_1和B_3全年禾草产量显著高于B_4~B_8(P<0.05),B_6全年紫花苜蓿及禾-豆产量显著高于B_1、B_2和B_3(P<0.05)。B_3处理禾草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最高。综上所述,在科尔沁沙地无芒雀麦草地上交叉混播紫花苜蓿15~25株·m~(-2),混播群落稳定性较好,间行混播紫花苜蓿45~55株·m~(-2)全年禾豆总产量较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